武术从港岛开始 第259节

老人声如洪钟,嗓门大的出奇。

“老陈,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你这嗓门能不能小点,我虽然老了,但耳朵可不背。”

陈老顺着对方让开的身子走进武馆,顺便招呼了陈尚武一声。

“尚武,进来吧。”

陈尚武拱了拱手,

“张师傅,你好!”

“后生,进来吧。”

刚一进武馆,一大股中药味扑面而来。馆内还有一位中年坐在推拿床上看腿,一名穿着短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用药酒为中年按摩脚踝,一旁的炉子上还熬着药膏。

陈尚武暗自打量了一眼馆内的环境。

二十多平米的武馆内,除了医馆用的药材之类的东西,还整齐摆放着各式兵器,里边角落还有一扇门,通过半掩的门他可以看见外面是一个露天的大平台。

很显然这是一家骑楼武馆,就和他爷爷以前开的武馆一样,馆内做跌打生意,天台上教徒弟练武,这也是大部分传统武馆的经营模式。

因为在寸金寸土的港岛,并不是每家武馆都租得起沿街上百平的铺面。

露台上。

“坐,后生你也坐!”

“谢谢!”

三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旁边炉子上烧着茶水。

第174章 内家拳 外家拳

炉子上水壶唱响,壶中水汽沸腾。

陈尚武舀上茶叶放进盖碗,用壶中烧开的水淋过,蒸汽携带者茶香袅袅上升。

“张师傅,陈老,喝茶!”

两位老人接过陈尚武递过来的茶。

张师傅瞥了眼陈老,若有所指的说道:

“老陈,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就说,不要藏着掖着。”

陈老脸上带着笑意:

“难道我过来就不能是看看老朋友?”

“得了吧你!”

张师傅吹了下茶碗上的热气,抿了一口茶,语气平淡。

“不用跟我打马虎眼,今年都过去大半了,你要真想来看我,早就来了,再说了......”

老人顿了顿,斜睨了陈尚武一眼。

“真来找我唠嗑,也不会带着个小辈过来了。”

陈尚武只是安静地喝着茶,看着两位老人,也不插话。

“你啊......”

陈老看着老友摇头笑道:“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张师傅语气抬高:

“说吧,你知道我最不喜欢那种藏着掖着,拐弯抹角的人。”

陈老笑了笑,正色道:

“我今天就是来给你送徒弟来的。”

“送徒弟,你不会是说他吧?”

张师傅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眼陈尚武,说道:

“从你们进来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后生走路时昂首挺胸,动作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下盘也很稳。而且手上指关节、拳面较平,肘关节膨大结实,一看就是练过拳脚功夫的,身手还不错,似乎练得是外家拳。”

“张师傅真是洞若观火。”

陈尚武恭维了一句,站起身来,给两位老人续茶。

他笑着道:

“晚辈练的是三十二路擒拿和八极拳。虽然八极拳理论上来讲属于内家拳,不过拳本就没有内外之分,拳无高低,人有高下。”

拳谚云: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而内、外家拳法,就是以拳法在练气和练筋骨皮中哪一方为重来区分的。

练气重于练筋骨皮的拳法叫做内家拳法,它的任何招式都是以用意领先,拳脚随后,更讲究以柔克刚,料敌在先。

而连筋骨皮重于练气的拳法则叫做外家拳法,它更讲究以力量和速度克敌。

八极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

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

因为八极拳内外家两者都符合,所以既有人认为八极属于外家拳,也有人认为它属于内家拳。

“好一句拳本无内外,拳无高低,人有高下!”

张师傅赞赏的看了陈尚武一眼,满脸笑意。

首节上一节259/4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