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大千 第225节

这一天,她又找来了尉缭。

“对于赴秦谈判的使者人选,爱卿心中可有定计啊?”

“启禀太后,若只是割地赔款,可为者众多。若要据理力争,则唯老夫一人而已。”

尉缭的话也说的很明白。

派谁去谈判,取决于你心里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能够全盘接受秦国提出的割地赔款这些条件的话,那么使者也不过就是个盖章工具罢了,谁去都一样,这种人魏国一抓一大把。

可你要是还想在秦国维护一下魏国的尊严,那么除了我,没有人可以胜任。

“还要割地赔款?这可是秦国这次已经占领了我们二十城了啊!”

乐灵太后看起来都快哭了。

明明就在几年前,信陵君还在的时候,他们还能从秦国夺回失去的土地。可是短短几年之后,怎么就落到了如此地步?

“魏国此时并没有能够跟秦国讨价还价的权力。”

尉缭的话虽然刺耳,但也很真实。

“那,如果爱卿前往,结果如何?”

乐灵太后试探着问道。

听到这句话,尉缭心中一叹,这虽然是他主动给对方提出的办法,但是当乐灵太后冒着有可能失去他的风险,让他前往秦国为魏国争取利益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些感叹。

魏国这艘破船本来就不被他看好,当年不过是被信陵君抓了包,推辞不过而已。

这几年他虽然兢兢业业,但也着实干的没什么激情,毕竟秦国大势已成,其余六国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他也不是没想过给自己换个地方,但是他现在是魏国的国相,不是以前隐居的时候,他如果直接弃官奔秦,那这个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所以如今这个局面也算是他给乐灵太后的一道考验。

是为了长远的利益选择留下他,还为了短时间的利益冒失去他的风险。

很明显,乐灵太后并没有通过这次考验。

尉缭在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若赴秦,可令秦军止步,不用多加赔偿!”

当然了,他自己都已经赔给秦国了,还能要什么呢?

乐灵太后并不清楚尉缭的心里活动,听到他说有把握能让秦国不要赔偿,顿时大喜:

“爱卿不愧是我大魏相国,果然能人之所不能!如此,和谈之事,就尽皆托付给爱卿了!”

“请太后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不辱我大魏威严!”

尉缭起身,弯腰深深一拜,似在做出诀别。

当天,他就带着人数不多的使团成员,出了大梁城,一路西行,奔赴那个未来或许要呆很长时间的国度。

第344章 非攻墨门(二合一)

在接连揍趴下了韩魏两国之后,秦国自己也很膨胀,攻赵的计划也渐渐被提上了日程。

毕竟韩魏赵三家渊源极深,当年曾共分晋国的土地,三家的地盘也曾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但是现在,他们那些纠缠不清的疆域已经全部被秦国占领了。

可是赵国毕竟与韩魏两国不同,虽然国力虚弱,国君昏庸,还有奸相弄权,但是赵国名将辈出,军队战斗力极强。

因此可不能像打韩国魏国那么随意,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在朝会上议一议的。

昌平君府。

“怎么样,桓齮那边还没有答复吗?”

昌平君看着自己的弟弟,皱眉问道。

“有了,他说可以向楚系靠拢,但是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看着昌文君吞吞吐吐的样子,昌平君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他说,如果我们帮他争取到了攻赵主帅的位置,就支持我们。”

“攻赵主帅”

昌平君捋了捋胡须,暗自在心中算计。

目前秦国正值壮年的大将有四位,王翦、杨端和、桓齮和蒙武。

其中杨端和伐韩,如今人在南阳。王翦、桓齮伐魏,现在屯兵衍氏。按理来说,接下来如果要征伐赵国的话,理应是蒙武为帅才对,哪有千里迢迢把桓齮征召回来的道理?

自己要是提出这个建议,那不是把蒙家给得罪死了吗?

毕竟秦国最重军功,伐赵在大家看来都是天上掉馅饼的活,抢了别人的馅饼,怎么能不遭人记恨呢?

蒙武可还有个儿子就随侍在秦王身侧呢!

不过桓齮已经是他们精挑细选之后,唯一可以拉拢的军方重臣了,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们的力量什么时候才能伸到军队里去呢?

昌平君眉头紧锁,苦思良久,方才开口说道:“你告诉桓齮,我只能保证帮他争取到参与伐赵并且独领一军的资格,其他的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秦王宫。

攻赵之议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领军大将没有争议,目前唯一有闲暇的就只有蒙武一人,但是对于兵力和路线问题还有很多争执。

“赵国不比韩魏,兵多将强,十万大军未必能胜!”

说话的是蒙武,他比较稳重。

毕竟他们是去攻城的,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赵国虽然有长平之殇,但是随随便便聚集个十万军队守城一点问题也没有,没有人数上的优势,想要攻下一座城池,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他这话让身为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听了可就不高兴了。

“启禀陛下,如今我大秦两线作战,粮草辎重已经耗费颇多,最多也只能支撑十万大军所需了!”

毕竟郑国渠刚刚修成,虽然将整个关中变成了千里沃野,但是粮食的储备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能再等一年,那么到时候估计可以支撑二十万大军出征。”

治粟内史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虽然他这个想法在嬴政和大部分人看来就跟放屁一样。

他们现在刚刚大胜两场,正在兴头上准备冲击三杀呢,你跟我说要再等一年?

“就真的挤不出来一点粮食了吗?哪怕只多五万也可。”

嬴政注视着治粟内史。

“老臣实在是无能为力!”

治粟内史直接五体投地。

“唉,那就”

嬴政毕竟是个英明的君主,不会在将领没把握的时候强行命令他去打仗。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解忧。”

这个时候,昌平君站了出来。

“爱卿有何提议?”

“如今韩魏战事已经平息,或可抽掉些那边的士卒参与伐赵,粮草可从当地抽调,也更方便一些。”

昌平君一拱手,侃侃而谈。

“杨端和将军麾下大军不过五万,还要防备韩国的十万白甲军,实在是力有未逮。但是王翦将军和桓齮将军不同,他们一共带出了十万大军,如今既然止步衍氏,那么或许有余力北上赵国一行?”

蒙武闻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赵国的地图,然后出列道:

“此计可行!末将可以率领黄金火骑兵出函谷北上平阳,然后一路向晋阳方向发起攻击。而桓齮则可以从衍氏出兵,经长平,一路直插阙于。如此东西双线并进,或许能将赵国切割成首尾不能兼顾的两块。”

蒙武所描述的这个前景听起来非常有诱惑力,而且也很有可操作性,这两条战线如果成形的话,的确就像是在赵国的土地上垂直画了两道平行线一样。

于是这个计划就这么被定了下来,由蒙武率领十万黄金火骑兵走西线,攻打平阳到晋阳一线,诱惑赵国派兵来守。

然后当赵军在前方与蒙武交锋的时候,桓齮率军从衍氏背上,直插赵军背后,快速攻占长平、阙于一线,将出击的赵军包围在中间,围而歼之。

如果计划成功的话,这一战下来,恐怕能直接咬下赵国将近一半的土地。

当然了,风险也不是没有,当赵国发现自己派出的前军被包围的时候,肯定还要从邯郸发兵去救。

这个时候东线的桓齮能不能顶得住压力就很关键了。

他如果能顶住,那么围歼了赵军之后,秦赵的国境线就要向前推移到长平、阙于一代。

可他要是顶不住赵军的前后夹击,那么这部分处于被包围状态的秦军恐怕连跑都没地方跑。

什么叫富贵险中求啊?

这就是!

如果赢了,最大的功臣一定是桓齮,他的爵位来个三级跳都有可能。可要是输了,也是真正的死无葬身之地。

当从咸阳发出的诏书传到桓齮手上的时候,他的心情很激动。

作为一名军中宿将,桓齮经历过的战争也不少了,但是像这一次这么大胆冒险的计划还是第一次见。

即便是他的大心脏,也不禁怦怦狂跳。

这不是畏惧,而是一种即将面临大场面的兴奋。

他从王翦手上接过了五万名百战穿甲兵的兵符,一边操练,一边等待着蒙武那边的消息。

墨家,机关城。

当代巨子六指黑侠与班大师、徐夫人(ps:徐夫子的母亲,因为铸造渊虹剑而死,现在还没死)等几位墨家统领齐聚一堂。

“如今秦国接连对韩魏赵三国发起不义之战,韩魏两国的战争结束太快,我们来不及反应,但是赵国本就是我们墨家的大本营,这一战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参与!大家意下如何?”六指黑侠说出了今天的议题。

“我赞同巨子的话,我们墨家讲究兼爱非攻,反对不义之战。秦军伐赵是为不义,应该抵制!”

作为墨家机关部统领的班大师首先出言赞同。

“老身倒是无所谓,反正我也不会上战场,不能替那些需要上战场拼命的弟子做决定。”铸造部统领徐夫人表示弃权。

“当然要战!我等墨侠就是要凭三尺青锋,扫不义之行。秦军不义,当伐之!”三位墨侠统领的意见极为统一。

4:1,虽然大局已定,但六指黑侠还是将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位统领,也是墨家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统领,荆轲。

“荆轲,你的看法呢?”

“秦强而赵弱,如果我们去帮忙守城的话,恐怕会死很多兄弟,不如我们去刺杀秦军的主将如何?”

荆轲灵光一闪,笑嘻嘻地提议道。

“住口!”

首节上一节225/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