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战衣 第249节

而整合了改装车间,更换添置了大量设备进行改进强化之后,最高年产一万五千辆不成问题,只不过以目前的工人数量,却是无法达到这个产量的,但年产三千辆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一天就可以生产出十辆。

改装车间和生产车间合并,空出来的改装车间厂房则被新购买的大批设备填满,真空电弧熔炼炉,轧钢机,液压机,压铸模具和压铸机等等大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布局,整齐的安放在巨大的车间内。

在公司上下忙着车间整合调整,采购设备物资的时候,陈默可也没有闲着,生产线调整完毕就可以投入生产,而原本的防弹越野车的研发可并没有成功,并不能直接进行生产。

所以,陈默当日在下达了车间调整和设备物资采购的命令之后,当即便投入了新车型设计图纸的修改当中。

陈默最先修改的目标是发动机!

这部在发动机小组成员们的努力和小组负责人艾迪科特的压制下,历时多年才终于面世的新型发动机,还远没有达到最强状态。

在艾迪科特的有意操控之下,之前发动机的研发一直是分开进行,几名小组研发成员各自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明明已经研发成功,艾迪科特却一直隐瞒,直到最后在小泰勒的施压之下,才不得不应付的把新型发动机整合制造了出来。

但此前一直没有经过系统的测试和调整改进,发动机的潜力根本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根本就是一个不完全版本。

如果让发动机研发小组按照正常程序来,测试,调整,验证,修改,等到最后把发动机调校到最强性能,至少也得数月时间。

而陈默则不然,不说他掌握着领先当前世界超过二十年的先进科学技术,其中自然也包括最顶级的超级汽车发动机,光是陈默本身无比发达的大脑,超越绝世天才的超强记忆分析和计算能力,就让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找出这款不完全版本发动机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将发动机的性能完全激发出来,达到最佳状态。

完成了发动机的设计修改之后,陈默便将完全版本的图纸交给了研发部,让他们开始着手发动机的自主制造工作。

有了发动机图纸和相应的生产设备,发动机的制造并不难,发动机研发小组本身就具备单台发动机的制造能力,现在只不过是投入量产而已。

在汽车行业发达的米国,真正难得的是高端技术,而已经有了图纸的情况下,投入批量生产并不难,相关的生产设备很容易就可以买到。

陈默在最开始列出的采购清单中,早就已经把发动机生产设备加了进去,所以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全套的发动机生产设备很快到货安装完毕,第一台完全版本的发动机被迅速的制造了出来,安到了那台之前一直外强中干的样车上。

结果很显然,在陈默这位能够和托尼·斯塔克一起研发钢铁战衣的超级天才科学家的改进下,这款新型发动机的性能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款改进之后排量达到4.0t的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足有650马力/6600rpm,峰值扭矩为750nm/4500rpm,别说是驱动这辆3.5吨的防弹越野车,就算是再重上一倍也没有任何问题!

有了一颗如此强劲的心脏,这款之前还表现的“虚弱”无比的防弹越野车如同重新换发了第二春。

强劲的动力让它无论是在加速,爬坡,越野,还是最高速度方面,全部都表现的极为令人惊艳。

如果不是车身略显臃肿厚重,谁也不会相信,这款加速迅猛,爬陡坡如履平地的强悍越野车,竟然会是一辆重达3.5吨的防弹越野车,这完全颠覆了防弹车一直以来的笨重形象。

看着那道在测试场中肆意奔驰,灵活迅猛的厚重身影,所有在场的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汽车行业这么多年,他们对汽车的了解绝对要超越绝大部分人,他们可以肯定,当前市场上的任何一辆防弹车都无法达到如此程度。

并不是没有车的发动机马力和扭矩比他们的更强,但那都是尺寸更大,车身长度接近六米甚至超过六米的超大型防弹车,甚至可以说是民用防弹装甲车。

这些超大型防弹车的车身巨大,装甲厚重,看上去跟军用装甲车差不多,非常的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开的是防弹车。

这些笨重的巨大家伙安装的都是v8甚至v10发动机,马力强大的同时,巨大的车身和厚重的装甲也带来了更大的重量,所以虽然马力比他们的v6发动机更强,但需要负担的载荷却更大,反而比普通的防弹车更加笨重。

而相近尺寸,车重相当的大型防弹车中,却没有一辆能够在动力上超越这款搭载了陈默亲手改进的新型发动机的防弹越野车。

在防弹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自然是动力越强劲越好,毕竟购买防弹车的人都是为了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强大的动力能够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现场,脱离险境,顾客会怎么选择自然一目了然。

而且如此强大的动力也给这款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在保证动力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提升防弹等级,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生产不同防弹等级的车辆。

以这辆样车的表现来看,哪怕是最高等级vr10级的改装,也完全不会影响多少性能。

不提公司的一众人员在看到了装载完全版本发动机的样车的表现后信心满满,雄心万丈,陈默可没有就此满足,这才哪到哪啊。

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之后,陈默转而又对防弹越野车的设计展开了修改。

不过他也没有做太大的改动,整个汽车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地方的修改很可能需要对其他很多地方做出相应的改变,改的越多,随之需要变化的地方就越多,工程量将会非常浩大,甚至可以说是和重新从头设计差别不大。

而陈默不可能对所有的设计,从布局到零件全部自己一个人完成,这样会花费他大量的时间,而交给研发和设计部门来做,花费的时间只会更长。

所以陈默并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对一些关联不大的细节做出了优化改进,使它的操控性,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而陈默唯一改动比较大的地方,就是悬挂系统。

陈默前不久在钢铁侠的世界,和托尼·斯塔克几人一起研发出了强大无比的蝙蝠战车,这辆车的各种功能的强大自不必说,但其中许多都并不适合放到普通车上。

不过陈默还是将其中的一个功能弱化之后,添加到了这辆防弹越野车上,那就是底盘高度调节系统。

当然,不同于蝙蝠战车的复杂变形,直接从跑车便成越野车的巨大变化幅度,陈默对这款防弹越野车的改进要简单很多,只是对悬挂系统做出了改进,在不改变底盘其他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悬挂系统的升降,来改变车身底盘的高度,应对各种情形的复杂路况。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毫米!

其实很多高端车型都有底盘高度调节功能,通过独立的空气悬挂系统进行高度的调节。

只不过他们的升降幅度十分有限,大都在5到15公分之间,作用并不是太明显,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实用性其实并不大,更多的只是一种噱头而已。

而陈默设计的这套升降装置则不然,这款防弹越野车的悬挂系统原本就是采用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而这种悬挂的设计自由度非常大。

通过对连接运动点的约束角度设计使得悬挂在压缩时能主动调整车轮定位,能完全针对车型做匹配和调校,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轮胎抓地力从而提高整车的操控极限。

并且在行驶时,能够有效控制车轮的外倾角,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而且本身就有着很大的调校空间及改装可能性。

这给陈默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陈默结合蝙蝠战车的悬挂系统和变形系统,对这套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做出了改进,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对车轮的调整幅度,直接将其他车型独立的底盘升降系统和独立悬挂系统合并到了一起。

通过巧妙的设计,这一套升级后的独立悬挂系统结构并不是特别复杂,在拥有很强的减震缓冲和车轮调整、底盘升降功能的同时,简单的结构也让这套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强。

四个轮胎的高度调整幅度比其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高端车型要大上很多,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将是这些车型所无法媲美的。

通过车轮位置的调整,底盘高度最低可以降到10公分,保证最大的稳定性,发挥出更高的速度,最高则可以升到50公分,比一般军用越野车和装甲车的底盘高度还要高,只有少数经过特别改装的极限越野车才能够与之相媲美,越野性能极为强悍,各种复杂的地形和障碍都可以轻松跨越,通过性无比强大。

除了悬挂系统做出了较大的改动外,其他系统也都多少有些改动,但幅度都不大,而且主要部分陈默已经修改完毕,研发和设计部各小组只要再根据陈默的修改做出轻微调整,并且对一些零件进行细化就可以,整体改动幅度不大,工作量不多,并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

陈默要求他们三天内完成,看起来似乎时间非常紧张,但陈默心中清楚,难度其实并不大,只是会非常忙碌。

陈默初步修改后的设计图发到了研发和设计部,他们很快按照陈默的修改对相关的细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零件的尺寸,部品的规格型号等。

这些具体的悬挂系统、零部件等部分的修改工作是由研发部门各个相应的小组来完成,而主要负责车身外形,内饰外饰等部分的设计部却同样接到了一份陈默发来的修改图纸。

其实一辆汽车要是简单的分,可以直接分为车身和底盘两部分。

整部汽车最关键的核心部分,各主要功能系统全部都在底盘之上,包括发动机,离合器,方向盘,油箱等传动、行驶、转向、制动以及电气控制等系统。

其实哪怕没有车身,组装完毕的底盘其实已经可以正常行驶,在汽车生产的测试环节,经常可以看到一辆辆没有车身外壳的汽车地盘,在测试人员的驾驶下,如同全敞篷汽车一般在测试场中行驶。

首节上一节249/1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