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的子嗣众多,如今光是反哺,就能带来很大收获。
体内积攒的灵气,早已超过寻常练气期所需的九万八千缕。
但无论灵气增加多少,他都从未像宋念顺那样,感受到筑基期的存在。
什么道图,什么碎片,似乎这个境界仍然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
如此情况,显然和他是心神祖宅掌控者有莫大关联。
一开始宋启山只觉得,可能自己获得的好处太多,所以才会有这方面的限制。
而现在,他不得不想到岳晨欢所说的洞天福地。
金丹期,以道图作为福地基础,以金丹开拓洞天。
二者合一,引出道图真灵,成就紫府元婴。
自己的心神祖宅,似乎和岳晨欢所说的洞天福地极为相似。
烈阳,戟门,这些仔细看去,不就是道图?
尤其宋念顺从烈阳中获得了新的道图,朱雀衔日图,更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心神祖宅,其实就是紫府元婴才有的洞天福地?”
“我无需通过筑基,金丹,便直接跨越到了这个层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性极高。
只是未曾见过真正的紫府元婴,宋启山也不好确定。
另外一点在于,祖宅只存在于心神中,除了自己和死去的族人,无法把活物带进来。
而现实中的洞天福地,肯定没这种限制。
一个无法把活物带进来的洞天福地,在战力加成方面,几乎等于不存在。
盯着几样新产生的事物,宋启山缓缓抬起手。
手指几乎瞬间便跨越无数万里的距离,按在了那颗烈阳之上。
能感受到足以焚尽万物的高温,却对自身造成不了伤害。
心中有所感悟,若是愿意,完全可以做到手可摘星辰的地步。
就连烈阳中的小东西,也飞起来,想要亲昵的触碰他的手指。
一种类似于血脉相连的感觉,让宋启山不由笑起来。
他能感受的到,这只小朱雀目前还处于幼年期,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长大。
所以即便宋念顺的筑基道图是朱雀衔日图,目前也比不上现实中的金乌巡天图。
“需要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有朝一日,不比外面任何一幅道图差。”
“到那时,这里才是真正的洞天福地!”
宋启山骤然明白,此刻祖宅中带不了活物,是因为此处还不够稳定。
等这一幅幅道图成长起来,真正能够支撑起此方天地,莫说带几个活人进来,就算斗转星移,改天换地,也不在话下。
“这么算下来,我是史上最弱的紫府元婴?”
宋启山神情不禁古怪起来,目前最多也只是匹敌筑基中期,却拥有紫府元婴才有的洞天福地。
放眼整个世外仙宗,估计也没出过这样的事情。
他眼里丝毫没有气馁和失望,因为岳晨欢说了,紫府元婴的强大与否,和洞天福地中的道图数量,质量息息相关。
道图越多,质量越高,战力也就越强。
“眼下已经明确的是太玄金乌卷,太玄神兵卷,还有薪儿的剑仙之道。山石和灵泉,不知算哪一幅道图。如果都算上的话,我已经有五幅道图在手。”
“真要成长起来的话,即便在紫府元婴中,也当位列靠前。”
“而且嗣玉果的存在,让宋家开创仙法,远比世外仙宗那些人更容易。”
宋启山的眼神明亮,别的不说,就算百年开创一门仙法,诞生一幅道图。
千年时间,就是十幅!
他现在的确很弱,但未来会很强!
“原来这才是心神祖宅的真正方向,它并非死物,而是拥有无限潜力的未来!”
宋启山不禁大笑出声,未来可期!
三四百年的时间,祖宅数量已经超过两千,绝大多数都住了人。
光是子嗣修为增长,每年带来的吉光收获,便已经超过八千之多。
若修的仙法,反馈的则是金色吉光。
但宋启山手里积攒的吉光,却不是很多,只有区区六万。
因为人多了,无论赐福,还是嗣玉果孕育,都是非常大的消耗。
而大周王朝这片土地,能产生的吉光是有限的。
或者说,大周王朝的地界,已经和宋家实力不匹配了。
宋家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占据更多地盘,开拓更多产业。
取代青阳宗,便是其中一条路。
“扩张!急需扩张!”
宋启山眼中陡然绽放神光,无论金阙子如今有多厉害,都必须取而代之!
“金丹真君!”
“我宋家迟早也会有!”
数十日后,贺子衡在后宫让宫女们排成了一排,挑挑拣拣着,却不甚满意。
毕竟宫女不是以容貌为主,只求一个样貌秀丽,懂得礼节即可。
“唉,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大祭司,朕可是急着选秀呢。”贺子衡一边叹息着,最终手里的桃枝落在其中一个宫女身上。
“就你吧,还算凑合。”
那宫女喜不自禁,虽说皇帝后宫里嫔妃已经不少,早在还是皇子时,就已经娶妻纳妾数十人。
但是以宫女之身得到皇帝宠幸,怎么着也算飞上枝头变凤凰吧。
尤其其她宫女羡慕嫉妒的眼神,更让她昂起头,挺起胸脯,眼里多了些许傲气。
这时候,一名中年太监跑进来,着急忙慌的喊着:“陛下,不好了!出事了!”
贺子衡心头一跳,顾不上再寻欢作乐,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宋家要我退位吗?”
面对宋家,他连个朕都不敢自称了。
然而侍卫和宫女,太监们却习以为常,并不在意。
谁都知道,这座天下,宋家才是真正做主的人。
皇帝?
不过是个名头罢了。
世人都不太理解,据说数百年前,皇帝之位就是宋家让给贺家的。
传言当时的宋家老祖宗,跟太祖皇帝亲如兄弟,不忍自相残杀。
那时候让也就让了,现在过去几百年,感情早就淡了。
有这份实力,为何还不做皇帝?
不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中年太监跪下来,道:“不是宋家,是礼部侍郎童云清童大人,还有户部郎中戚大人,工部员外郎马大人,他们突然死了。”
贺子衡听的一怔,这几个人,不正是当日劝说自己对宋家动手的吗?
死了?
他顿时心里发慌,额头冒汗。
“必然是宋家知道了消息,现在清算来了!”
“他们几个都死了,我岂能善终?”
贺子衡心里哪还有玩乐的想法,急的额头冒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就差没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了。
中年太监忙过来扶着他:“陛下这是怎么了?”
贺子衡嘴唇发青,浑身哆嗦着道:“他们几个奸臣,害苦了我啊!该死,该死!我可没有要对宋家动手,我,我明明拒绝他们了!”
中年太监一听就明白了,眼珠子一转,道:“陛下可是怕宋家清算到您头上?现在将功补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贺子衡一把抓住他,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快说,快说!怎么补救?”
中年太监凑到他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几句。
贺子衡听的眼睛逐渐亮起来,不住点头:“好好好!对,就该这样!拟旨,快拟旨!”
片刻后,中年太监拿了圣旨前往刑部。
进门后,展开金黄色圣旨,朗声念道:“皇帝旨意,礼部侍郎童云清,户部郎中戚保平,工部员外郎……几人串通谋反,罪大恶极,当诛九族!一应查没财产,送往边军犒赏三军!”
刑部的人听的面面相觑,这几位啥时候谋反的?
没听说过啊。
但圣旨写的明明白白,他们也只能接旨。
而外面负责把守的兵丁,似乎也接到了指令,并未阻止他们。
等刑部的人来到童云清家里,看到里面正悬挂白布,童云清已死。
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
什么谋反不谋反的,这不是摆明招惹到了宋家,惹来弥天大祸吗。
边军,那就是宋家的私兵!
看明白了这一点,刑部侍郎哪还会客气,大手一挥:“全部抓起来,抄家!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童家的人惊慌失措,怎么回事?
就算自家老爷去世了,可好歹也是礼部侍郎,不至于人刚走就来搞事情吧。
至于串通谋反,纯粹无妄之灾。
家眷跪在地上哭嚎:“冤枉啊!你们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们要告御状!”
刑部侍郎冷笑:“告御状?就是陛下下旨诛你们九族,有什么话,跟刽子手的鬼头刀说去吧!”
童家家眷呆若木鸡,彻底没了神气。
诛九族……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