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山曾给宋念顺查探过身体,发现他的气血已经有所衰减。
很明显,练气七重只让人拥有施展法术的能力,寿命比普通人增加许多。
但和气血旺盛的武道强者相比,却又差了很多。
修仙是有弊端的,这是宋启山为何不愿彻底放弃武道修行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从庄里跑来,高声喊着:“祖爷爷,祖爷爷,我爷爷说有大好事,喊您回去呢。”
宋承拓看了眼那孩子,笑着道:“承的娃,真跟二叔一脉相承,都是风风火火的。”
那个八九岁的孩子,一路风驰电掣,脚步极重,踩的田埂都歪了。
宋启山板着脸呵斥道:“看着点路,把田地踩坏了,非让你修一百次不可!”
宋崇劲到了跟前,嘿嘿一笑,也不在意祖爷爷的训斥。
转头冲宋崇实道:“崇实哥,我爷爷说今晚吃油炸老鳖头,让我来抓二百只回去。”
宋崇实听的眼皮子一耷拉,道:“我说了不算,你问我爷爷。”
宋崇劲转头看来,宋承拓则黑着脸道:“让你爷爷来当面找我要。”
他脸本来就是黑的,现在只是更黑了。
第131章 叛乱
宋崇劲自然看出宋承拓不想给,田里的王八,鱼虾什么的,那都是家中资产。
等收获后,还要分给庄民们。
宋家现在的私兵上万,其中隶属于秋谷城和各县民兵,大概有八千人。
另外两千人,基本上都是从各家各县,精挑细选。
每个月,都能吃上两次灵谷。
训练的好,还能得火灵芝之类的赏赐。
现在这两千人,最低的都有武道第四境修为。
最高的,甚至达到武道第十境。
虽说和宋家人相比,不值一提。
但他们的人数足够多,而且这样的实力,即便那些所谓顶尖世家也未必有。
顶尖世家里,或许也有如火灵芝一类的宝贝。
可他们没有灵田,无法批量化种植,吃一点就少一点。
不像宋家,只要灵田在,加上心神空间里的灵泉灌溉,几乎可以说源源不绝。
所以宋家对这两千人,也很上心。
想要把他们培养成忠诚的卫队,一代代传承下去。
等将来那场大战发生时,可以起到部分助力。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眼下宋崇劲看出端倪,便对宋启山道:“祖爷爷,宫里来了个太监,说要见您呢。”
“这么重要的正经事不说,就跟你爷爷一样惦记着田里的王八做什么!”宋承拓呵斥道。
宋崇劲满脸委屈,道:“是爷爷说的,拿不到王八,就把我打成王八犊子。”
宋启山听的失笑,宋承打小就喜欢捉鱼摸虾,如今七十岁的人了,也不“忘本”。
既然宫中来人,想必是跟贺周知有关,宋启山便迈步往家走。
到了家门口,只见一个中年太监,手里捧着圣旨站在那。
他不敢随意进入宋家院落,见宋启山来了,连忙喊道:“宋太师,陛下有密旨,还请迎旨。”
宋启山走过来,中年太监又道:“咱家带着陛下密旨,就不给太师行礼了。”
手持圣旨,便代表着皇帝,哪怕关系再好,也君臣有别。
最起码在这位太监看来,是这样的。
宋启山没有在意,接过密旨打开。
中年太监则暗暗打量着宋启山,心中想着,若没记错,宋太师今年怕是一百一十多岁了吧?
看起来只像六十来岁,怎么就不老呢?
连陛下都要老死了,他还活蹦乱跳的。
不光宋启山活的久,谢玉婉如今也一百一十多岁。
大儿子宋念丰,更是九十八岁,接近满百。
“这一家子,还真是能活,看来传言没错,他们的修为已经强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宋启山看完了密旨,表情不变,对中年太监道:“远道而来,便歇息片刻吧。”
中年太监连忙道:“太师好意心领了,还得回去向陛下……”
宋启山根本不等他把话说完,挥挥手,立刻来了几个护院,二话不说把中年太监和跟来的两名皇宫侍卫一块带走了。
宋家的护院,都是从许家,马家,李家挑选出来的。
很是忠心,只要宋家发话,让他们造反都敢干。
宋家对他们也不薄,提升修为的东西该给就给。
就这几个护院,没一个在武道十一境以下的。
拿着密旨回去,谢玉婉等人忍不住问写了什么。
宋启山把密旨递给谢玉婉,同时对宋念顺道:“去一趟峰峦城,把你大哥喊回来。”
话音顿了顿,宋启山道:“不,让他直接去王都找我。”
宋念顺的武道修为虽还是十二境,但练气七重,足以让他短暂的御空飞行,速度快的惊人。
一来一回,用不了多长时间。
谢玉婉看了眼密旨,里面的旨意很简单。
“无论王都何事,太师三个月内不许往来!”
谢玉婉看的不解其意:“周知为何要突然发这么一条密旨来?”
宋启山叹口气,道:“周知可能已经不在了,这条密旨,大概不是他发来的。”
谢玉婉听的愣住,皇帝密旨不是皇帝发的,那是谁发来的?
她虽不擅长谋略,但好歹活了那么久,迅速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有人假传圣旨,要把你留在这里吧?”
“差不多。”宋启山点头道:“恐怕这个时候的王都,已经有人在造反了。”
谢玉婉听的咋舌,造反这个词,她并不陌生。
贺周知能当皇帝,不也是靠造反上位吗。
但大周第二任皇帝,就要造反?
谁造反呢?
贺明才是明面上的太子,不可能造反的,那就只有可能是二皇子贺明言了。
准确的说,是宁妃殷悠宁。
毕竟贺明言生性懦弱,即便无法继任大统,也未必敢乱来。
“夜长梦多,我要即刻启程前往王都一探究竟。”宋启山道。
谢玉婉有些担心道:“若殷悠宁真要造反,必定有所准备,你可要多带些人去。”
宋启山摇头:“来不及,我一个人足矣应付。”
他如今已经是武道十八境,在这世上除了宋念顺外,再没有对手。
殷悠宁准备再多,除非把整个大周所有顶尖世家里藏着的老怪物都拉去王都助阵,否则对宋启山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
就算打不过,跑出去总没问题。
之所以不带人去,而是让宋念顺专门去喊宋念丰。
只因为别人跟不上他的速度。
宋启山现在最担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殷悠宁丧心病狂,杀了贺明才。
虽说贺明言也是贺周知的子嗣,但对宋启山来说,还是贺明才更被看好一些。
毕竟是在宋家长大的孩子,感情上怎会没有偏袒。
不再多言,宋启山立刻出了门,眨眼间便消失在天边。
谢玉婉站在门口,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微微叹息。
转头看着院中几个垂垂老矣的儿媳妇,还有十几岁,几岁,又或者刚出生没多久的幼儿。
这都是宋家第五代子嗣了,如今过的都很快乐。
不愁吃,不愁穿,每日无忧无虑的。
她忽然有些庆幸,当初宋启山没有真当皇帝。
否则贺家子嗣争权这一幕,说不定也会在宋家发生。
当皇帝有当皇帝的好,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苦。
“周知啊……”
谢玉婉只觉得,贺周知真是一辈子苦到头了。
四日前。
王都之中,已经六十岁的贺明言,头发花白。
看着被不断斩杀的皇宫禁卫,他浑身都在发抖,忍不住抓住旁边老妇人的衣服。
“母妃,真的一定要赶尽杀绝吗。大哥他,他对我们很好啊。”
啪
一巴掌狠狠打在了他的脸上,殷悠宁面色近乎狰狞:“没用的东西,我怎会生出你这样的东西!不杀他,你我如何能争得王权!你只看他对你好,他要真的好,为何不把皇帝之位主动让给你!”
数日前,贺周知归天。
所有知情人,都被殷悠宁命人当场斩杀,无一例外。
消息被严密封锁,连皇宫内的侍卫和宫女,都不知情。
这几年来,殷悠宁早早做了准备。
她很清楚,皇帝心里的第一继任人选,绝对不是自己儿子。
所以一直私下联络各大世家,以及当年的军中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