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5节

  对一心想壮大家族,增加资产的宋启山来说,能花银子买地,比开垦荒地更合适。

  一亩荒地的开垦费用相当高,光是人工就得二十两左右。

  再加上沤肥,施肥,土质改良,没个三四十两下不来。

  这还是宋启山安排恰当,经验丰富的前提。

  换成旁人,成本再高一倍也不稀奇。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那么多无主荒地,却没人愿意开垦了。

  但宋启山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询问陆河同,为何突然要卖地。

  陆河同双目都有些浑浊了,满脸苦涩。

  他这两日求爷爷告奶奶,花了不少银子,才跟刑房的经承见上面。

  县衙里的权力,名义上归正七品县太爷管,底下还有负责粮马,征税的正八品县丞。

  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的正九品主簿,以及主管监察狱囚的正九品典史。

  但实际上,日常事务不可能全由这些官员操办。

  县衙里也有六房,与朝廷六部相对应。

  经承虽不入朝廷九品十八级,算不上官,却是刑房书吏之首。

  许多百姓,也称其刑房掌案。

  在陆河同奉上数十两白银后,这位名叫方东年的刑房经承,给他指了条路。

  很简单,拿出千两白银,趁着县太爷还没回来,他去负责打点上下,将此事抹掉。

  千两白银在这个世界,绝非一个小数字。

  陆家虽手握八十亩田产,还有几十只羊,但平日里挥霍甚多,入不敷出。

  一时间,哪里能拿得出来?

  方东年说的很清楚,你儿子犯的是杀人罪,罪无可赦。

  只要县太爷回来提审,必死无疑。

  一千两你觉得多,可那些官老爷的人情,底下兄弟的封口,能是百八十两就可以止住的?

  要儿子,还是要银子,自己选。

  陆河同今年已经五十八,还有两年,便是花甲之年。

  再想生个孩子,可能性极小。

  何况儿子好不容易养这么大,真要眼睁睁看着他被砍头?

  陆河同没有办法,从县城回来后,考虑了一天一夜。

  最终决定,变卖家产救儿子!

  祖宗基业,就此失去,让他一夜之间白了头。

  然而固安村虽有几位地主,却都不是能拿出大把现银的主。

  陆河同找了好几家,也只是堪堪卖掉三十亩地,换来三百两银子。

  距离一千两,还差大半。

  他知道宋家这两年发展不错,宋启山又不喜欢乱花钱,这才找了过来。

  “我那田产,尽是良田。虽比不上你家的,可在咱们村也算不错,一亩地作价十两。”

  陆河同声音颤抖,十分的紧张。

  这个价格算不上高,即便如此,固安村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

  之所以不去外村,是因为外人只会把价格杀的更狠。

  知道你急着用钱,别说十两了,就算三两一亩也说的出口。

  “还有那羊,我知道你今年打算弄个羊圈。几十只母羊,羊羔,就算五十两,你看可行?”

  “还有我家祖宅……”

  陆河同是真要把全部家当都卖了,但满打满算,离千两白银也还差点。

  可他顾不上那么多,能凑多少凑多少。

  谁也不知道县太爷什么时候回来,万一提前回来,自己却没交上银子,儿子就要人头落地!

  所以哪怕宋启山现在把价格杀一杀,他也会咬牙卖掉!

第15章 田产激增

  宋启山在心里算了算帐,按陆河同的开价,这笔交易绝对是赚的。

  只是心中有些顾虑,便问道:“可找村里其他人说过这事?”

  陆河同神情落寞:“江宝瑞,马绍韧,李光云,许瑞丰他们四家一共买了三十亩。”

  其实那几家也想多买点,只是手头没有现银,得去筹借。

  陆河同哪有时间等,才直接找宋启山问。

  得知那几家也都买了,宋启山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倘若只他一人,就算占便宜也不能买。

  救了个杀人犯,还得被人戳脊梁骨说占同村人的便宜,没太大必要。

  可几家地主都出手,那就无所谓了。

  宋启山当即点头道:“陆叔既然诚心要卖,那我便全部买下。婉儿,去拿银子来。”

  七百两,几乎要把宋家这些年的积蓄全部掏空。

  但谢玉婉知晓这事成了,对自家有极大好处,自然不会反对。

  陆河同激动不已,几百两的现银,也就宋家能直接拿出来了。

  他当即给宋启山施礼,老泪纵横。

  宋启山连忙将他扶起,安慰道:“生死福祸,自有天意。若保平真能逃过此劫,日后可要教他好好做人,莫再行不轨之事了。”

  “当然,当然!”

  陆河同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懊悔儿子年少时,没能好好教导。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先把眼前杀头这一关过了,才有机会改过。

  只是他心有不甘,犹豫着问道:“若日后手里有了闲钱,可否再将这些田产买回?”

  宋启山没说话,只静静的看着他。

  陆河同明白了他的意思,叹气道:“权当我没说过。”

  五十亩田产,五百两。

  三十二头羊,五十两。

  加上一栋陆家宅院,一百五十两。

  总计七百两!

  田产和羊不算贵,唯有宅院贵了些。

  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拿出来,宋启山丝毫不心疼。

  倒是陆河同看到这么多银子,再看宋启山时,眼中尽是感慨。

  “你比你爹和你爷爷都强,我若能有你这样的儿子……”

  陆河同自知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看看人高马大,一身正气的宋启山。

  再想想自己不争气的儿子,他再度落泪。

  不等谢玉婉递来丝帕,便摆摆手。

  抹了把眼泪,陆河同抱着七百两白银,步伐沉重的离开了。

  这么多银子,差不多得有五十斤左右。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扛在肩头,有些吃力。

  谢玉婉看的心里难受,毕竟是相识多年的长辈,便问道:“要不要送送他?那么多银子,怕是扛不动。”

  宋启山摇摇头,道:“他扛的不是银子,而是陆保平的命,怎会扛不动。”

  谢玉婉愣了下,随后反应过来。

  是啊,陆河同筹银子是为了保住陆保平的脑袋。

  莫说五十斤,就算一百斤,也能扛的起来。

  看着宋启山手里的地契,田契,谢玉婉只觉得有些恍惚。

  曾经在固安村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就这样散尽家产了。

  犹记得宋念守刚出生的时候,陆河同来家中道喜,还坐在首位呢。

  那时的他,谁的笑话都敢看,谁的玩笑都敢开。

  然而三年过去,曾经被陆河同看不起的贺周知,已经要去考举人。

  本在村中田产垫底的宋家,却暴增五十亩田产,摇身一变在固安村排名前列。

  如此变化,让人仿若隔世。

  宋念丰和宋念顺劳作完,回来得知陆家的田产和宅子,以及三十多头羊都被买了下来。

  兄弟俩又惊又喜,这下老宋家可要发达了!

  宋念顺口直心快,更是直接道:“早就知道陆保平早晚要闯大祸,真是活该!”

  陆保平和宋启山是一辈人,只是生的太晚,只比宋念顺大七八岁。

  以前仗着家里田产多,在村里打小便是一霸。

  宋念丰和宋念顺两兄弟,可没少被他招惹。

  如今见陆保平倒霉,自然心中舒畅。

  宋启山却呵斥出声:“男子汉大丈夫,岂可因他人落难而幸灾乐祸!去,将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的道理抄写一百遍!”

  宋念顺苦着脸,没有辩解。

  老老实实的去拿了笔和纸,抄写道理。

  谢玉婉在旁边看着,也不吭声。

  她心里明白,夫君正是要借这件事,提醒孩子们。

  善恶,不过一念之间。

首节上一节15/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