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满墙的“杀尽天下仙人”,他忽然觉得,辛四才是真正适合当皇帝的那个人。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有弑仙的欲望。
只可惜,他是个太监。
“如果他是个皇宫侍卫就好了。”宋念丰叹息出声。
武将们听的心生疑惑,不解其意。
人没变,是太监还是侍卫,又有何分别呢?
宋念丰没有解释,他转过身来,走出大殿。
对着殿外翘首以盼的众多将士,深吸一口气后,高声道:“梁国,亡!”
这一日,京都城百里外,都能听到那震天的欢呼声。
到了这一日,梁国才算真正亡了。
贺周知被请入城内,亲手捧起了那块传承千年的国印。
宋念丰立于贺周知之下,率先跪下行礼:“恭迎新皇登基!”
麾下将士,颇为不忿。
凉山王的实力,强过平山王,又率先攻入城中,凭什么让贺周知当皇帝?
就连贺周知的人,都感到费解。
知道两家关系不错,可在皇帝之位的诱惑面前,那点关系顶用吗?
现在看来,相当顶用。
无论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此事已经尘埃落定。
三个月后,贺周知登基,国号大周!
新朝国都,选在了青羽城。
贺明才跟贺明言,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大皇子和二皇子。
登基之日,宋家上下,男女老少,都来到了青羽城拜见大周皇帝。
朝堂之上,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贺周知,身着金黄色龙袍,头戴金冠。
他来到宋启山面前,拱手行礼:“今日起,大哥当为太师!”
以皇帝之尊,向身无官职的平民行礼,于礼不合。
但谁敢说话呢?
贺周知能当上皇帝,那是宋家让出来的。
即便封个一字并肩王,也不稀奇。
太师,并无实权,更像一种荣誉象征。
相比一字并肩王,反倒显得份量不足。
可宋启山却没有任何意见,躬身行礼:“王上贵为君主,岂能再如从前那般。尤其朝堂之上,谨遵礼法,为天下之表率才是。”
贺周知直起身子,与宋启山对视而笑。
什么礼法不礼法的,他们俩的关系,只有自己最清楚。
无论皇帝,还是太师,本身都不重要。
一个只是想过把当皇帝的瘾,一个在图谋数百年后的大事,没有半点利益冲突。
谢玉婉被赐封一品诰命,慈懿护国夫人,加九锡仪仗。
此外,夫妻俩均有宫内行走,谏议之权。
简单来说,无需通传,便可直入宫内任何地方,甚至直接进御书房找皇帝谏政。
如此殊荣,可谓天大。
宋念丰的凉山王名头,被保留了下来,晋升大都统,掌管全国兵马大权。
王楚玉被赐封二品诰命,特许子孙三代免科举直授五品武职。
王楚玉喜极而泣,对着贺周知跪下谢恩。
倒不是因为得了封赏,而是父亲王永良的愿望,今日终于实现了。
落魄的王家,再不会被人看不起!
林青川被提拔为户部尚书,楚岚舟提为兵部尚书,连周廉安都被提拔为礼部侍郎。
除此之外,宋念守更是得了一个大祭司的特殊官衔。
贺周知宣告天下,要建护国宗庙。
特许宋氏子孙世袭大祭司位,主掌新朝天地祭祀。
许宋家组建护国玄甲军三千,兵员选自宋氏永业田佃户,军械由工部直供。
赐秋谷城及四县区域,为宋家私产,允自建堡寨屯田。
三千正规军伍,加上守城兵营,还有四县民兵。
秋谷城的兵力,在合乎律令的前提下,最少能达到万人以上。
而这万人,将完全听命于宋家。
要知道,梁国先前的亲王,私兵也不准超过三百。
宋家,却超过了三十倍之多!
相比之下,允自建堡寨屯田,反倒算不上什么了。
更令天下人震惊的是,贺周知要铸九鼎铁券。
刻新朝律法于玄铁巨鼎,增补宋氏三不臣特权。
一为宋氏子弟犯法,非叛国罪皆由宗庙自审。
二为永业田产出不纳粮,玄甲军不调外征。
三为宋女不入后宫,宋男尚公主可另置别院。
此三不臣特权一出,举世皆惊。
这是多大的权力啊,简直就是在大周国里,又立了个小宋国。
礼部尚书和一些文官大儒,连夜入宫,说什么实在太放任宋家了。
给个世袭的大祭司官衔也就算了,毕竟不入九品官制,极其特殊。
私兵也凑合理解,反正凉山王手握兵权,万余私兵算不上什么。
私产不纳粮,自家兄弟给点好处很正常。
还有宋女不入后宫,都是自家晚辈嘛。
但宋氏子弟犯法,非叛国罪皆由宗庙自审,以及宋男尚公主可另置别院,让他们无法接受。
前一条,让宋家子弟完全可以无法无天。
哪怕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也能逃脱罪责。
自己人审自己人,能审出什么来?
后一条,若有一日宋家子弟成了驸马,却不入公主府,反而另置别院。
那还算驸马吗?
所谓驸马,那就是最高级的上门女婿啊。
不合理,也不合礼!
结果第二天,礼部尚书就被撤了,换了个圆滑点的老头上来。
同夜入宫的文官大儒,撤的撤,驱逐的驱逐。
用贺周知的话来说:“宋家把天下都送来了,给再多又能如何?你们觉得多,朕还觉得少呢!”
一夜过后,天下安定,再无异议。
贺周知携宋启山共登祭天台,挥剑劈开巨鼎封印:
“朕与宋公,非君臣乃共天命!今裂土铸鼎,与宋氏共守山河!”
自此,大周王朝,成了!
贺周知携文武百官,回了宋家庄祭祖。
他没打算把祖坟迁走,而是追封了孝陵,还保留在宋家庄。
从前宋家庄出个六品武官,都让人兴奋不已。
如今竟然出了个皇帝,许多人激动的跪地落泪。
贺周知与那些还勉强认识的后辈说了些话,在宋家吃了顿饭,这才离开。
别看庄里的人对贺周知当皇帝激动不已,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疑惑。
为什么宋家不坐天下?
就因为跟贺周知关系好?
若非此事已经尘埃落定,他们真想来找宋启山问问,你家到底咋想的。
宋启山才不会管这些人怎么想的,送走贺周知后,他便回到房间,闭上双眼。
普天之下,收获最大的,绝不是当了皇帝的贺周知。
而是他!
太师,大祭司,一品诰命,大都督。
还有皇帝和文武百官造访,这得多少吉光!
第125章 愿景成真
心神空间里,只见主屋雕龙画凤,古朴大气。
曾经朴素的梁柱椽檩,通体流转着温润又内敛的暗金色泽,岁月纹路如青筋血管蔓延。
原本的大门,化作两扇高逾三丈的厚重门扉。
屋顶的瓦片,如同金玉雕刻,闪闪发光。
整个主屋的占地,已经扩张到三亩以上,大的惊人。
门楣上的宋氏门匾,流光涌动,竟显出几分神圣之意。
以这威严肃穆,灵光四溢的主屋为中心,伴随着无声的轰鸣,一座座祖宅,如同雨后春笋般凭空生长,拔地而起!
数量从二十多,眨眼间便超过百间!
于高空俯瞰,这里已经连成了一座巨大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