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698节

  若非有宇文成都和他这位内侍之首,一明一暗,护卫杨广的安全,只怕杨广早已身陷险境。

  这与修为高低无关,毕竟修为再高,也难防暗箭。

  而现在,宇文成都离去,杨广明面上的护卫,就没有人了。

  至于暗地里,也只有陈公公和他率领的内卫,实在是有些……让人担忧。

  “不必担心,朕心中有数。”

  相比陈公公的担忧,杨广倒是显得比较乐观,他并不认为自己会遇险。

  当然,他也理解陈公公的担忧,所以之后回到洛阳城,他会提拔一人,代替宇文成都作为自己的护卫。

  至于这个人选……他心中有几个人的名字,但暂时还未决定。

  “是!”

  陈公公无奈的拜礼,杨广心意已决,他自然也不好再继续多言。

  毕竟,说到底他是家奴,自然不能替杨广做主。

  “现在还留在河南府衙的人都有谁?”杨广问道。

  他出关的时候,倒是见过杨素等人,但只是匆匆一瞥,并未太过在意,所以也不知道现在河南府衙中,留下的都有谁。

  “不少,除了南阳县公伍云召、领军卫大将军张须陀、天台寺圆慧僧人……其余人大多都留下了。”陈公公如数家珍的说道。

  他作为内侍之首,自然是掌控着杨素等一众官员的动向。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文武百官,还有那些勋贵、道统门派,也都在他的掌控中。

  这一点,即便是消息最为灵通的通政司,也比不上。

  “唔……梁老也在河南府衙?”杨广忽然问道。

  闻言,陈公公怔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回道:“回陛下,梁老尚书也在。”

  梁毗作为老臣,虽然已经提出请辞的奏折,但是政事堂还未正式批复,杨广也没有点头,因此现在还是刑部尚书。

  杨广眯起眼睛,没有说话,良久后才道:“去传旨,明日启程,离开河南。”

  陈公公立刻领命,恭敬的退了下去,前去传达杨广的旨意。

  ……

  与此同时。

  河南府衙的前厅,杨素等人齐聚一堂,看着杨义臣坐在主位上,正在与府衙一众官员,交接河南事务,忍不住面面相觑。

  他们都知道了杨广下令,让李密兼任河南府刺史的消息,只是心中不解,为何李密会被突然委以如此重任。

  而杨义臣从后院回来后,立刻将河南府衙一众官员召来,虽然面不改色的交接各项事务,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也让众人心中暗自揣测,这件事背后……或许还更深层的考量。

  “陛下为何没有责罚李密,反而对其委以重任?”有人奇怪的问道。

  “帝心难测,陛下自有考量,我等作为臣子,在这里妄自揣测,并不是什么好事。”牛弘轻声道。

  闻言,杨素微微点头,眼神扫过众人,沉声道:“当前要务是稳定河南局势,李密虽有过失,但其才干不容忽视。”

  “陛下此举,意在用人之长!”

  “所以,你等最好管住自己的嘴巴!”

  众人听罢,虽仍有疑虑,却也明白杨广诏令已下,不容更改,纷纷点头应是。

  而此时,杨义臣也将河南府衙诸多事务,全都交托完毕,最后看向了苏老,轻声道:“河南府之后,就要有劳苏老多加费心了。”

  闻言,苏老眯起眼睛,缓缓点头,沉吟片刻道:“老夫自会尽力,但李密年轻气盛,又是开河府都督,从二品的大臣,老夫所言,很多时候会力有不逮!”

  “所以,老夫只能说尽力!”

  杨义臣微微颔首,心中也明白,李密的地位太高,品级更是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是以苏老的资历,只怕也很难压住。

  所以,他并未抱着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苏老能尽力。

  “有劳苏老了。”杨义臣拱手拜礼。

  苏老见状摇了摇头,道:“老夫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为河南府做点事情,这是理所应当。”

  “倒是老将军……卸下了河南府刺史这差事后,之后有什么打算?”

  杨义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道:“陛下没有安排,但老夫除了是河南刺史,还是东岭关的镇关总兵。”

  “即便是卸下河南刺史,也不至于无所事事。”

  说罢,杨义臣顿了顿,语气坚定,“身为武将,这或许才是我应该有的归宿。”

  苏老闻言,眼中露出几分赞许,点头道:“老将军忠心耿耿,令人敬佩。”

  “这份心态也让老夫佩服!”

  苏老深吸口气,带着一众河南府衙官员,拱手拜道:“那老夫就在这里,与一众同僚,恭祝老将军,往后顺遂!”

  众人齐声道:“恭送老将军!”

  杨义臣回礼,目光坚定,转身离去,背影渐远。

  河南府衙之内,气氛凝重,众人心中各有思量,但皆知杨义臣走后,李密作为新任河南刺史,势必要大刀阔斧。

  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谁也不敢肯定,这把火会不会就烧到自己身上。

  “老将军这一次,可是卸下了重任,无官一身轻啊!”

  杨素看着走来的杨义臣,忍不住感慨了一声,眼中多有几分复杂之色。

  虽说杨义臣被免去了河南刺史的官职,但他自认还是了解杨广的,所以很清楚,下一步杨义臣势必会被委以重任。

  只是,现在杨素猜不到杨广的安排,因此也不知道,杨义臣之后会去哪里。

  但至少,绝对不会轻松。

  “越王说笑了,老夫现在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哪里,前路茫茫,心中不安啊!”杨义臣摇了摇头。

  杨广之前跟他交代过,让他之后跟随龙舟一起走。

  显然,应该是跟他之后的去处有关。

  “老将军一身修为,极为不凡,又是老当益壮的,陛下绝不会让你空闲下来的。”牛弘在旁见状,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闻言,杨义臣微微颔首,道:“希望如此,就看陛下怎么安排了。”

  众人闲谈之际,忽然见到陈公公走来,神色一正,投去目光。

  显然,这位内侍之首前来,一定是杨广有旨意。

  “陛下有旨,在河南府歇息一日,明日启程,请诸位大人早做安排!”

  果然,陈公公走到众人面前,立刻便将杨广旨意传达。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杨广突然要启程离开河南府了。

  但想到离着水陆法会结束,也有一段时间,众人心中又顿时释然了。

  “臣等遵旨!”

  杨素带着众人,拜礼领旨。

  陈公公见状,微微颔首,转身回去复命。

  ……

  河南之地,辖有一府和一座都城,此外还有二十九州,以及下辖一百二十六县。

  其中,以滑州最为特殊,毗邻黄河,民风彪悍。

  也正如此,滑州之地常有匪患频发,州府曾经屡次发兵围剿,却是始终难以根除。

  而在滑州一带横行的绿林,又以一伙打着‘瓦岗寨’名号的山匪势力最为庞大。

  滑州城,因为毗邻黄河,城中极为繁华,河域广阔,来往的船只颇多。

  因为滑州的河道极为宽阔,而且河域顺畅,从滑州北上,只需两天时间,就能到北地,途中经过齐州、沧州,河道宽阔,治安良好。

  因此,往来的商队,几乎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这就是滑州城……看起来确实颇为繁华!”

  滑州城因为河域广阔的缘故,城中极为繁华,街边随处可见三层以上的小楼,街上常见马车软轿,行人也多身着绸缎棉衣,面色红润,洋溢着美好的色彩。

  这让初次入城的青年忍不住感慨,只论及繁华程度,滑州城都能比得上太原府了。

  不过,二者终究是有些不同。

  青年牵马步行,一路来到城西一座奢华的府邸前,出示腰牌后,守卫有些意外,看了眼他的着装后,恭敬请他入府。

  在守卫指路后,青年来到了府邸前厅,好整以暇的品着茶,等待这座府邸的主人前来。

  “看起来,这位似乎并不是那么好说话啊……”

  青年神色不变,但暗中却是有一丝感慨,就入府这一段路,他已经感觉到了不下十道目光的暗中窥视!

  显然,这是府邸中的修士在打量他。

  而且就青年所感应的情况来看,这府邸里暗中打量他的修士……修为还不低!

  至少也是炼气化神境!

  这滑州果然不简单。

  青年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难怪能让瓦岗寨如此忌惮……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青年抬头望去,只见府邸的主人步履稳健,步入前厅,目光如炬,审视的投来目光。

  “见过刺史大人!”

  青年连忙起身行礼,神情谦逊,却难掩眼中锐气。

  没错,这座府邸的主人正是滑州刺史!

  但这位滑州刺史此时看着青年,却是微微一笑,示意青年落座,随即开口:“听闻阁下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他的语气平和,却是隐含深意,竟是丝毫不知青年的身份。

  青年从容答道:“特为滑州匪患一事而来,愿为刺史大人,献上绵薄之力。”

  滑州刺史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点头不语,气氛一时凝重。

  “在下深知大人最近在为滑州附近频发的匪患,苦恼不已,因此特意前来,为大人解忧!”青年见状,又继续说道。

  然而,滑州刺史仍旧沉默不语,只是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后,忽然开口道:“在此之前,先告诉本刺史,你为何会有……本刺史昔年赠予唐国公李渊的腰牌?”

  话音落下!

  大厅内陷入了死寂!

  那青年眯起眼睛,看着滑州刺史,沉默许久后,轻声道:“因为在下正是李渊之子……”

  “李世民!”

首节上一节698/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