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眯起眼睛,却是压下了心中蠢蠢欲动的念头,暗暗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回到洛阳城,再去解锁这第三个图标!”
虽说一直以来,因为‘源’这个东西的神秘,以及数量不足,他一直没有办法解锁第三个图标。
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研究,杨广还是隐隐猜测到了这第三个图标的功能是什么。
而这还要归功于当初在回乌山的时候,那位回乌山土地与他所说的一件事,引发了他的联想。
杨广凝视着运朝录许久,随后深吸口气,站了起来,走出密室。
……
密室外,府衙后院之中,杨素和牛弘等人,已经齐聚一堂,等候杨广出关。
至于原本在此的李密和宇文成都,则是仿佛没看到这些人一样,仍旧离得远远,互不打扰。
正在这时,密室的大门打开,杨广从里面迈步走出。
在场文武百官抬头望去,在杨素的带领下,纷纷拜礼:“臣等恭贺陛下出关!”
“没想到,朕出关这种小事,也惊动了诸位爱卿!”杨广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感慨。
他倒是没有料到,这一次竟然会惊动这么多人。
以杨素为首,几乎文武百官都到齐了。
当然,也少了几个人,比如张须陀和伍云召,就不在众人之列,他们在水陆法会结束后,就已经先行一步,返回了洛阳城。
这自然是杨广在闭关前下的旨意。
“陛下,这段时间洛阳城发来的奏折,皆在此处。”
忽然,杨素上前一步,一丝不苟的行礼,从袖袍下取出一叠奏折,递到了杨广跟前,郑重道:“其中有一部分,臣已经看过,并且做出了批阅。”
这是作为宰相的权柄,可以在杨广没有看过奏折之前,先行进行批阅。
杨广扫了眼那一叠奏折,心头一跳,镇定自若的说道:“不急,朕刚出关,诸事不明,这些奏折还是先留在皇叔这里,待得之后,朕了解一下这段时间的变化,再行阅览。”
说罢,他也不等杨素反应过来,一挥袖袍,高声道:“陈公公!”
几乎是杨广话音落下,陈公公便像是鬼魅一样,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低眉顺目,恭敬地回应:“陛下有何吩咐?”
杨广淡淡道:“朕饿了,去让人上一桌酒席。”
“遵旨!”
陈公公拱手拜礼,随后立刻退下去准备酒席。
随后,杨广转身静静看着众人,一言不发。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不解,却也没有一个人先开口,打破这诡异的氛围。
良久后,杨广看着这群人毫不识趣,终于是忍不住叹了口气,道:“你们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闻言,众人相视一眼,仍然不明。
“退下,朕饿了,要吃饭!”杨广嘴角抽搐,终于是忍无可忍。
话音落下,众人这才恍然醒转过来,纷纷拱手拜礼:“陛下,那臣等便先告退了。”
杨广眯起眼睛,扫了眼其中三人,淡淡道:“你们三个留下,其他人退下!”
那被其目光扫到的三人,神色不变,似乎早有预料,恭敬拜礼:“遵旨!”
“臣等告退!”
与此同时,众人也是拱手退去,心中却是忍不住嘀咕。
陛下要吃酒席,为何屏退了他们,独独留下那三人?
留下他们一起,君臣共饮,岂不美哉。
……
“一群没眼力见的……”
杨广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微微摇头,招手道:“陈公公。”
话音落下,陈公公再一次如鬼魅般现身,低声道:“陛下,酒席已备好,是否现在传膳?”
一来一回,顷刻之间。
一桌酒席已经备好,显然是陈公公早有所准备。
当然,他一个内侍自然不可能预料到杨广的出关日子。
作为内侍,陈公公是从杨广闭关之日起,每一日都会让人准备好膳食,就等着杨广出关后,立刻就能吃上东西。
杨广摆了摆手:“送到屋内,另外让人再备一桌酒席,送去前厅,让杨素他们饮宴。”
陈公公恭敬拜道:“遵旨!”
杨广吩咐完,目光一转,看向还留在后院之中的三人,淡淡道:“入座吧,朕还有事情……要问询你们。”
闻言,被留下的三人……宇文成都,李密和李纲,皆是沉默不语。
第402章 泰山的传说,十万里荒原之劫
东海之东,泰山之巅。
作为山东府最为有名的山脉,泰山被誉为九州五岳之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有着不知道多少传说。
泰山脚下的百姓,以及周遭城池中,皆是有着流传。
其中就有一个传说称泰山之中,镇着一尊难以想象的魔头,昔年被天上的仙神,以无上伟力镇杀,残躯镇在了泰山之中。
而后,天帝下令,命泰山大帝看守,以防那魔头复活过来,祸乱三界。
这传说在山东之地流传了许久,最早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从谁的口中传出。
而这样的传说能流传如此久,甚至是有鼻子有眼,也并非空穴来风。
泰山之上,有一处山崖名‘封魔崖’,崖上有极为可怕的血迹残留,传闻就是那尊魔头的。
其血将山崖几乎染作赤金,崖下九泉翻涌,腾起的寒雾裹着一股极其浓郁的铁锈味,漫过青黑石阶往上,便是位于泰山之中的帝庙。
那是泰山大帝的神庙,为其香火供奉之所在。
昔年,有修士听闻这个传说,还曾亲自登过泰山,到封魔崖上看过。
那名修士就发现了这一滩历经不知多久岁月,始终没有散去的血迹,凝在每道石缝里,仿佛成了活物般的赤金苔藓。
从那之后,泰山之中镇着一尊魔头的传闻越传越广,渐渐再也没有人敢随意靠近泰山。
而那修士在登过一次泰山,亲眼见过封魔崖后,心有余悸,将所见所闻记录于古籍,流传后世。
从此,封魔崖成了禁地,泰山也渐渐变得人迹罕见。
但泰山上的帝庙,数千年之久,香火不断,从未有过一次熄灭的迹象。
有人说,若是有一日泰山上的帝庙,香火熄灭,就意味着泰山中镇着的那尊魔头复活了,将要重现于世。
这古老的箴言仿佛笼罩在泰山之上,使得每一缕烟云都显得格外沉重。
帝庙居中,供奉着雄伟高大的泰山大帝像,周遭是经久不散的香火烟云。
就在这时
一股莫名的震动忽然传来,居于正中的泰山大帝像颤了下。
咔!
清脆的声音响起,一道深刻的裂痕出现在泰山大帝像上,仿佛是受到了刚才那股冥冥中的震动所致。
这不是小事,帝庙之中供奉的泰山大帝像,经年累月受着香火供奉,早已经有了一丝神异。
然而,此刻这泰山大帝像,竟是忽然出现了一道裂痕。
这是不详的征兆!
轰!
突然,不远处的山峰裂开,一头宛若山岳巨大的神牛浮现,具有五色毛发,托云而来。
在其身上,一个大汉神武不凡,仪容异相,五柳长髯,飘扬脑后,一双丹凤眼蕴有无量神光,身穿金装盔甲,手中提着一杆金錾提芦杵。
其满头漆黑的长发披散,眼神犀利骇人,骑着五色神牛驾临帝庙,凝视着那裂开的泰山大帝像。
这是一位强大无比的大神通者,周身有滔天恐怖的波动缭绕,无上威严,压盖苍穹。
他只是站在那里,就仿佛能镇压九州,几乎可比当初在河南之地真身降临的极乐佛。
若有人看到这一幕,定会惊骇的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骑着五色神牛驾临的大神通者,眉宇间与那泰山大帝像简直一模一样!
这位大神通者正是天庭敕封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
此刻,其眼中露出一丝凝重,看着帝庙居中供奉的泰山大帝像,缓缓开口,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
“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竟然还有死而复生的迹象?”
黄飞虎声音如雷鸣般而动,在这泰山之中回荡,震动八方!
然而,任凭其如雷,这帝庙之中仍然是死寂无声。
但那泰山大帝像上的裂痕,却是不作伪,真真实实存在。
“难道封魔崖的封印已松动?”
黄飞虎眸光闪烁了一下,眉头紧锁,手中金錾提芦杵微微颤动,一抹璀璨的色泽腾起。
刹那间,整个帝庙就被一股恐怖的威压笼罩住,仿佛倾天之重垂临。
“没有任何异常……”
黄飞虎眯起眼睛,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凝视着那泰山大帝像,仿佛要看穿这帝像最深处的秘密。
哞!
在旁的五色神牛低吼,云雾缭绕,整个帝庙在无形的威压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
与此同时
黄飞虎眸子里蒙上了一层异色,眼前骤然暗了下去。
一念神游,虚空幻灭!
顷刻间,他的神念仿佛跨越了虚空而去,再睁开眼睛望去,天地一片漆黑,犹如亘古的黑暗降临,又似一方无底深渊,连接着幽冥世界。
而在这黑暗的最深处,有一道身影被困锁在此。
那似乎是一个人……之所以如此不确定,是因为那人残缺不堪。
隐约可见的一点光亮,映照出其焦黑的皮肤,肋骨根根可数,其中三根穿出体外,挂着半干的血痂。
最触目惊心的是面门,左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从眉骨贯至下颌,像是被佛掌拍碎的玉。
其右眼窝空着,极为可怕,有着半枚染血的玉,此刻正渗出幽蓝的光。
“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