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600节

  “若想在水陆法会中,得到超脱,就是痴人说梦!”

第355章 道佛此间局

  紫微天殿中,一众僧徒忍不住愕然的看着如心,满脸不可思议。

  他们没想到这位在水陆法会第一天,表现如此惊人的僧徒,竟然会毫不留情抨击水陆法会的存在性。

  没错,水陆法会本质上,其实并非是佛门为了渡化世人、普度众生而创立的。

  它最开始存在,其实是为了给位于九州的各家佛门寺庙,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因为,水陆法会的诞生,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愿力、功德和意志等等。

  而这就有可能,让九州的各家寺庙,绕过边关长城的镇压,以此达到与西域佛门建立联系。

  这便是水陆法会最初诞生的缘由。

  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九州的局势日渐发生变化,水陆法会也不再只是作为各家寺庙与西域佛门建立联系的平台。

  事实上,发展到这一步,水陆法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工具。

  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九州各家寺庙来说,还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难怪皇叔说你离经叛道……果然如此!”

  杨广似乎没有觉得意外,饶有兴致,打量着老僧,开口道:“一名出身八寺的僧徒,没想到竟然从心底里,对水陆法会这等佛门盛事,毫无认同!”

  “真是让朕有些意外!”

  杨素神色不变,恍若没听到一样。

  但还是引来了几名僧徒的讶异目光,打量着这位如今代替大隋宰相伍建章执掌权柄的人。

  在大隋九老之中,杨素虽然排名最低,实力修为也是如此,但他的战绩却是颇为亮眼。

  尤其是隋文帝杨坚一朝,九州之内的各处动荡和叛乱,几乎都是杨素率兵前去镇压。

  这也让杨素有了深厚的经历,以至于在杨广让他代替伍建章执掌大隋宰相权柄之时,虽然百官中有些争议,但却大多也是赞同的。

  “阿弥陀佛!”

  如心不紧不慢的双手合十拜礼,道:“老僧只是说了一个事实。”

  “更何况,陛下对此心中也是知晓的。”

  “既然如此,老僧说与不说,结果都没有什么区别。”

  闻言,杨广挑了下眉,越发对这些九州之内的僧人有些好奇了。

  虽说他打从心底里对佛门就是抱有警惕和敌意,但这个想法在逐渐与佛门接触后,渐渐有了些变化。

  现在的杨广对佛门的认知,其实是分为了两种。

  第一种是九州内的各家寺庙,他们的传承最初来源于西域佛门,乃是三千佛国派出,前往九州传播佛法真义的。

  而第二种就是西域之中的三千佛国,是佛门的起源,那些传闻中的金刚力士、护法明王、罗汉、菩萨和佛陀的身影,不再是虚幻,亦是所有佛经中,诉说着一切美好与神圣的圣地。

  如果要简单说明,那就是在杨广眼中,现在的佛门其实分裂为了两派。

  一派就是九州内的佛门,一派是西域三千佛国。

  至于这两派的态度和立场……现在杨广还不敢肯定。

  但有一点,他之所以动了念想,要在水陆法会后废除佛门国教之名,有一多半是因为佛门隐隐分裂成了两派。

  ……

  之后,杨广留下如心和若等十几名僧徒,在紫微天殿之中用膳。

  按照以往的惯例和传统,水陆法会第一天表现惊人的僧徒,确实是会得到皇帝的礼遇。

  这是从水陆法会最初召开的那几次定下的不成文规矩。

  一顿御膳吃了下来,众僧很有眼力见的拜礼,提出告退。

  杨广没有留,让陈公公唤来几名内侍,领着如心、若等僧徒回到天权大殿。

  “皇叔,你觉得怎么样?”

  杨广负手而立,站在大殿上,忽然没来由的问了一句。

  在旁的杨素闻言,似乎知道杨广问的是什么,轻声道:“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何必再问老臣。”

  说罢,他又摇了摇头,答道:“八寺恐怕没有想法,但是其他一些势微的寺庙,却是有些意动。”

  听到这个回答,杨广点了点头,并不感到意外。

  刚刚在席间,他试探着问询了如心、若等十几名僧徒,对于西域三千佛国的看法。

  而这些僧徒给杨广的反馈,也是各有不同。

  其中,如心和若代表八寺之中的密宗,以及法相寺,并未立刻表态,反而有些意外。

  至于其他寺庙的僧徒,倒是没有那么多顾虑,畅所欲言,对西域三千佛国似乎颇为不满。

  尤其是这一次水陆法会,按理说西域三千佛国应该要派一名使节,前来洛阳城与众僧一起观礼,见证这场盛事,甚至是作为住持。

  但结果,那名西域佛国的使节,最后竟然是没有任何踪迹。

  这让不少人心中有些怀疑,觉得西域佛门已经抛弃了他们!

  但事实上,杨广知道那西域佛国派出来的使节,并非是放弃了水陆法会。

  只从明面上看,这一次西域佛国派出来的使节,只有一名,现在就在河南府之地。

  但在暗地里,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在关注水陆法会。

  “迦叶啊……啧啧,如来倒是也舍得,竟然让这位降龙尊者走这一趟啊!”杨广心中暗暗感慨。

  有鼍龙和大隋国运加持,他自然是早就知道迦叶踏入洛阳城。

  除此之外,他还让鼍龙分出了一缕心神,一直盯着迦叶的一举一动。

  到现在为止,迦叶还在洛阳城外的天台寺,陪着他的人,正是天台寺的住持智远大师。

  “他们都是各家寺庙派出来,参加水陆法会的优秀弟子,虽然现在看起来修为不高,但再过几年,他们会成长起来,成为各家寺庙的柱石,甚至是掌权者!”

  杨广负手而立,缓缓道:“所以,他们的看法很重要,或许是日后我大隋对待佛门态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他的确已经下定决心,要废除佛门国教之名,但却没有说过要废掉整个佛门。

  没有了国教之名,佛门在九州的势力,确实是会遭到重大打击,甚至此前一直被佛门打压、针对的各家道统,还有可能借此机会,死灰复燃,甚至对佛门发起复仇与冲击。

  但是,佛门在九州数百上千年的积累,底蕴深厚,势力庞大,与历朝历代的关系,盘根错节,即便失了国教之名,也不会立刻就衰弱。

  所以,杨广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来人!”

  “宣茅山宗左道倾和春璇子道长觐见!”杨广高声道。

  话音落下。

  陈公公立刻拜礼,前去开阳大殿中唤人。

  这一次水陆法会的观礼,不只是像牛弘、梁毗等朝中文武大臣在,还有洛阳城的一些勋贵世家也来了。

  此外,除了他们还有几个较为‘特殊’的客人。

  那就是从南方来的道门茅山宗。

  这一次,登上龙舟观礼水陆法会的,只有其中两个人。

  一个是茅山宗当代道子,另一个是茅山宗的师叔祖春璇子。

  “陛下是要……?”杨素似乎想到了什么,迟疑的看去。

  “晚不如早。”

  杨广神色平静的说了一句,而后转身坐在了龙椅上,看着案桌上的一份折子,微微眯起眼睛。

  这是通政司刚刚传来的。

  洛阳城那边……已经知道了。

  “来人!”

  “传朕口谕!”

  杨广拿起那份折子,缓缓道:“把这份折子送去给南阳县公伍云召!”

  闻言,杨素有些好奇的扫了眼,心中有一丝疑惑。

  这折子……似乎是通政司的密折!

  里面是什么内容?

  杨素的疑惑没有得到解答,陈公公上前接过折子,恭敬的拜礼,随后前往开阳大殿去传达。

  ……

  此时的开阳大殿,气氛一改此前的沉凝和肃重,文武百官推杯换盏间,笑颜不断。

  水陆法会第一天结束,众僧享用斋饭,百官饮宴。

  这是历来的传统。

  “法相寺和密宗都露脸了,接下来就该是贤首门、三论寺了吧?”

  “不一定,法相寺那个老和尚表现出的佛法修为有点惊人,其他八寺的僧徒,若是自觉没有把握能压制住他,只怕是不会出手的。”

  “除了八寺就没其他人了吗?”

  “烂陀寺倒是有点希望,还有其他人也是如此……”

  “嗯?”

  众人忽然惊觉,这才想起此次水陆法会,可不只是九州各家寺庙派出了僧徒。

  还有从西域来的三千佛国的僧人!

  珈蓝国、金炽国、迎骨国、圣觉国等等,这些西域之中赫赫有名的佛国,全都派了僧人前来,参加水陆法会。

  按照历届水陆法会的传统和惯例,除了九州各家寺庙之外,西域诸佛国的僧人,也能登上法坛。

  只不过,或许是水陆法会第一天,西域诸佛国的僧人,都想要再观望一下,并未急着露脸。

  “烂陀寺这一次是怎么回事,竟然没有派人前来参加水陆法会?”一名官员皱眉,疑惑的问道。

  烂陀寺作为最近数年间迅速崛起的佛门势力,扎根在南方之地,一直以来,都在针对道门进行打压。

  其中,茅山宗就被烂陀寺打压的步步后退,几乎要没有生存空间,这才迫不得已,投向了大隋。

  “你能说什么?”

  另一名官员摇头,怒了努嘴,说道:“烂陀寺也是派了人的,只不过并非是你想象的那些人。”

  闻言,众人顿时沉默了。

  水陆法会是佛门盛事,也是众僧露脸的机会,几乎没有哪家寺庙会随意对待。

  当年天台寺如何得到国寺之名?

首节上一节600/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