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81节

  现在的佛门,就像是一个刺猬,面对来自大隋和杨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一触就炸。

  “也没必要太担心,陛下只要没有旨意来,你就没什么问题……”段文振刚说完。

  一名内侍便是从外面走来,身旁还跟着几名政事堂的官吏,一脸古怪的看向了三人。

  “嗯?”

  伍建章、伍云召和段文振看着这一幕,皆是不约而同怔了下,有些莫名。

  这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陛下有旨!”

  那名内侍看着三人,并未自持身份,反而恭敬的拜了一礼。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内侍,面对一位忠孝王,一位南阳县公和一个兵部尚书,自然是不敢托大。

  三人闻言,当即起身作拜,心中思绪在不断涌动。

  在这个节骨眼上,从皇宫来的旨意?

  陛下想做什么?

  “帝命!”

  “值此水陆法会之盛况,朕心猎喜,决定将水陆法会召开之地,挪到龙舟上,以大隋江山河流为景,为水陆法会添上一抹色彩……”

  那名内侍展开帝旨,高声诵出内容,听得三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

  陛下这是要将水陆法会的召开地点,搬到运河上面?

  “等等!”

  “运河龙舟?”

  “大隋有这玩意吗?”

  伍云召满脑门问号,心中生出了一丝疑惑。

  他可从未听说过,朝中什么时候建造过龙舟。

  倒是段文振和伍建章眯起眼睛,若有所思,他们作为朝中大臣,自然知道运河龙舟。

  那是与大运河这项国策一起定下的,早在很久之前,工部就奏禀过,已经完工,只是还没有下水行驶过。

  “陛下想做什么?”

  伍建章和段文振相视一眼,二人可不像是伍云召那么头脑简单,只觉这里面应该有什么谋划。

  只是,他们现在身处其中,看不清全局,自然也就不知道杨广的目的。

  但他们可以肯定一件事,这一手怕是打了佛门一个措手不及了。

  ……

  当天,帝旨内容便是传开了。

  知道的人不多,但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陛下这一手高明啊,虽然不知道是针对谁的,但佛门无疑是着了!”杨素感慨道。

  “为什么?”

  杨玄感一边吃着饭,好奇的问道:“陛下不就是挪动了一下地点吗?”

  “更何况,在龙舟上召开水陆法会,也挺有意境的。”

  “你知道什么?”

  杨素摇了摇头,解释道:“若是在洛阳城召开水陆法会,不管是哪家胜了,只要不是天台寺,最后都能压一压国寺之名。”

  “此外,洛阳城是我大隋都城,在洛阳城中,无论陛下要做什么,都要顾虑一下我大隋的名声。”

  “但在运河上,在龙舟之中,那可就不一定了!”

  “有什么意外……那都是合理的!”

  杨玄感听完怔了下,皱眉道:“陛下难道想破坏规矩?”

  话里话外,杨素的意思,明显是杨广想借着水陆法会,直接将参加的各家寺庙,一网打尽。

  这可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手段。

  而且,也会显得杨广……似乎有点阴暗和卑鄙。

  杨素面无表情,淡淡道:“什么叫破坏规矩?”

  “规矩是谁定的?”

  “是佛门,还是我大隋?”

  这位越王殿下瞥了眼皱眉的杨玄感,轻声道:“所谓的规矩,从来都是强者定下的!”

  “所以,只要够强,所谓的规矩,自然就能随意更改,甚至是无视!”

  “不管是佛门,还是陛下,都是如此!”

  这话几乎是将佛门和大隋拉到了同一个层次。

  但事实上,佛门的势力庞大无比,即便只是在九州的各家寺庙,也不是大隋皇朝现在能抗衡的。

  更遑论在边关之外,西域的三千佛国以及灵山……那更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只是,九州的独特性,让统治九州的王朝,拥有了与佛门谈判的能力。

  “陛下真打算对参加水路法会的佛门势力动手?”杨玄感意识到了一丝异样,忍不住问询道。

  他原本以为父亲只是随意说起的,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我不知道,但如果陛下真有这个想法,未必不能实现。”

  杨素语气平静,似乎并不关心这件事,随意的说道:“但有一点,陛下将水陆法会挪到龙舟上,绝不是无的放矢。”

  “现在就看八寺会有什么反应了。”

  说罢,杨素眯起眼睛,忽然道:“其实现在最着急的,很可能不是八寺,而是崇玄寺。”

  崇玄寺?

  杨玄感奇怪的看着父亲,崇玄寺在这件事上,不就是朝廷对佛门势力的代行者吗?

  既然是代行者,那自然是了解内情的,为何会着急?

  然而,杨玄感不知道的是,杨素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说现在着急的该是崇玄寺。

  因为杨素怀疑崇玄寺此前并不知道,杨广要将水陆法会的召开地点搬到龙舟上。

  若是如此,那崇玄寺在水陆法会之后的处境,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想到这,杨素忍不住眯起眼睛,又想到不久前伍建章宣布要在府中养病,政事堂一切事务暂时交由他处理。

  没多久后,他便被召入了宫,与杨广坐而相谈了好一会儿。

  至于相谈的内容……除了杨素和杨广之外,无人知晓。

  ……

  洛阳城,崇玄寺下辖的一座殿宇。

  这里是八寺之一,密宗僧人的落脚之地。

  一名年轻朝气的僧人缓步来到后院,径直走到树下,看着盘坐在树下面,闭目凝神的老僧,双手合十。

  “师叔祖,朝廷那边传来消息,水陆法会的召开地,确定为在运河龙舟上。”

  古树下,老僧脸上皱纹遍布,古井无波。

  闻言,老僧没有任何动静,也不睁开眸子,只是淡淡道:“可有说龙舟会去往何处?”

  “回师叔祖,好像是沿着黄河一路去,途径好几个州府,最后回到洛阳城。”那名年轻僧人恭声道。

  “知道了,你且下去。”那老僧微微颔首。

  年轻僧人见状,合十拜礼,缓缓退去。

  随后,那名密宗老僧睁开了眸子,双眼圆睁,双眉倒竖。

  若是张须陀在这里,一定会认出其正是那日在城中广开法坛,在上面讲述佛经法义的老僧。

  老僧名为苦,乃是密宗这一代辈分最高的僧人,就连当代住持也是他的师弟。

  因此,这一次前来洛阳城的密宗僧人,全都称呼他为师叔祖。

  “运河……龙舟……”

  苦喃喃自语,眸子里有一丝疑惑。

  他能感觉到这一代的大隋皇帝,也即是隋二世,远比隋文帝杨坚更加难缠。

  同时,对待佛门的态度,也更加不善。

  但他参不透的是,隋二世的种种举措,又像是不想与佛门撕破脸。

  这意味着,隋二世在等待什么……朝廷手上,究竟有什么底牌?

  “阿弥陀佛!”

  “大争之世到来,就连九州也不再是净土了!”

  苦忍不住叹了口气,回想起昔日八寺在南北分裂之时,见证了九州陆沉,异族铁蹄肆虐九州百姓,最终于心不忍,相助杨坚,收复山河。

  一转眼,大隋皇朝立国几十载岁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现在,朝廷已经不需要佛门。

  而九州的佛门势力,也走到了那个岔路口。

  苦有预感,水陆法会的结局,或许就是佛门势力日后在九州的处境。

  究竟是好还是坏,就看水陆法会的落幕了。

  ……

  时间流逝。

  转眼间,三天过去,水陆法会如期召开。

  所有前来参加的僧人,全都齐聚一堂,盛景如画。

第344章 金刚法相

  洛阳城,南市。

  南市乃是洛阳城最大的商贸中心,占据两坊之地,坊市内有着许多西域宝铺,从各地赶来的商贾,也在这里建立了货栈。

  市集中央,更有一些散修,不时会仗着自身修为,表演一些小法术,博得瞩目。

  南市作为东都最大的交易中枢,在这里有许多昆仑奴、天材地宝出售。

  夜晚的时候,夜市开放之时,更是灯火通明如昼,还有西域高僧在这里讲经述佛,论及古今。

首节上一节581/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