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57节

  或是有人痛哭流涕,幡然悔悟,浪子回头。

  更有一位家中承袭爵位的勋贵,大彻大悟,放下红尘滚滚,立地出家……

  这些事情也是从侧面佐证了这位密宗老僧的佛法精深。

  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汇聚,想要聆听这位密宗老僧所讲佛法经义。

  ……

  外城,天枢阁。

  这是一家声名传遍九州的酒楼,专门接待南北商贾,同时也为各方势力交换信息与情报,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

  简而言之,这里就是一处情报中枢,但明面上也是一家豪华无比的酒楼。

  楼分七层,暗合北斗七星之数,顶层设有璇玑台,可俯瞰整个洛阳城的全貌。

  而天枢阁最为有名的,乃是一种名为浮生散的酒,传闻任何人喝下去,都会一梦浮生,一直到三天后才能醒来。

  也正如此,天枢阁吸引了许多酒客和商贾,甚至是勋贵们,不断关顾。

  此时,天枢阁的三层,几桌酒客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起水陆法会将近,城中流传的诸多传闻。

  “哎,听说八寺的其他几家也赶来了,你说那位密宗的老僧会不会被打下来?”

  “这可不好说,依我看那老僧的佛法真不是一般高深,前面那几个寺庙也不是无名之辈,派出的高僧,我也听说过名字,结果如何?”

  “八寺毕竟是不一样的,他们底蕴深厚,传承都有几百上千年,自然不是其他寺庙能比。”

  “这么说来,若是八寺其他几家出手,那密宗的老僧只怕危险了!”

  “哼,要我看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位身着锦衣的公子不屑道。

  在旁的众人闻言,心中一动,有人问道:“你是想说天台寺?”

  与被册封为国寺的天台寺相比,八寺确实是那一群猴子。

  毕竟,在众多佛门势力眼中,天台寺可是这一次水陆法会的东道主。

  “当然,天台寺可是我大隋的国寺,天台寺不出手,只是看着一群猴子在闹腾,不屑一顾罢了!”那名锦衣公子冷笑道。

  然而,这番话却是惹人皱眉,反驳道:“胡说八道,天台寺也是八寺之一,怎能轻易就将它认定在八寺之首的位置?”

  “国寺之名,也不能就说明什么!”

  那名锦衣公子眯起眼睛,看向说话之人,不屑道:“你懂什么?”

  “国寺之名,确实不能完全说明所有事情。”

  “但是,当年水陆法会上,智远大师以一篇妙法莲华经,力压全场,之后更是逐个登门造访,与密宗、三论寺、法相庙等七寺,进行过一次私下辩法,无一败绩!”

  “现在,你知道为何本公子会说,那密宗老僧没什么了不起的!”

  话音落下。

  三层楼的众人纷纷倒吸一口气,忍不住惊叹,出声恭维那名锦衣公子。

  至于刚刚与他辩论的人,倒是一脸语塞,哑口无言。

  此时,在这一层楼的上面,也即是天枢阁的四层楼,有人从护栏外收回目光,好奇的道:“这洛阳城还真是不一般,不愧是大隋的都城!”

  “二叔,那人说的是真的吗?”

  出声之人是个少年,看着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双眸子灵动无比,隐隐透着不符合这个年龄的清澈与明亮。

  “什么是真的?”在少年旁边坐着的中年男人,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

  “就是关于天台寺住持智远大师的事情啊!”

  少年眨了眨眼睛,追问道:“智远大师真的将八寺的其他七家,全都辩赢了吗?”

  “那也太厉害了!”

  “不只是七家,而是八家,当时连天台寺内的一众高僧,也都没能辩过。”席间坐着的一位美妇人笑道。

  闻言,少年忍不住睁大眼睛,低头看着旁边放置的一杆奇异兵器,若有所思,道:“那智远大师佛法这么精深……修为也一定很强吧?”

  “不知道能不能跟他过上几手,见识一下,传闻中佛门僧徒的金身有多厉害!”

  听到这话,那在饮酒的中年男人怔了下,一脸古怪的看着少年:“你想挑战智远大师?”

  在旁的美妇人也是忍不住失笑,摇了摇头:“柳安,你知道智远大师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名头,至今已经被许多人淡忘了。”

  “什么名头?”少年问道。

  “九州第一武僧。”美妇人缓缓道。

  那少年听到名号,呼吸一窒,眼中的神采却是越发明亮了。

  “挑战智远大师这种事,你还是别想了,若真想扬名,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天台寺这一辈里,那个颇有名气的圆慧。”

  中年男人看着少年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忍不住摇头,轻声道:“那圆慧据说是智远大师的首徒,也是天台寺下一任住持。”

  “你若是能胜过他,再说挑战智远大师的话。”

  “圆慧……”少年若有所思。

  “那密宗的老僧在城中如此嚣张,天台寺应该会有一点反应吧?”

  突然,他转头看向了在酒楼外不远,立起法坛的那位密宗老僧。

  很显然,少年想到了这里是洛阳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天台寺的地盘。

  就像是三层楼那位锦衣公子说的,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那若是山中老虎现身了呢?

  “这就要看天台寺有多重视国寺之名了。”中年男人随意的喝着酒。

  而在席间的几人,却是纷纷将目光投向法坛。

  过去了这么多天……也该有其他寺庙或是佛门势力,去遏制一下那密宗老僧的势头了吧?

  ……

  同一时间。

  外城,另一座毗邻的酒楼。

  一身官袍的杨玄感站在顶层楼阁,眺望着下面的法坛,一脸的意兴阑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在他身后,伍云召与裴元庆相对而坐,同席的还有卢宇、王翼等人。

  显然,这是一场聚会。

  “杨玄感,咱们一群人聚会,你还穿着官袍做什么?”

  伍云召看着凭栏眺望下面的杨玄感,忍不住开口,道:“放轻松一点,这又不是在政事堂议事。”

  闻言,席间的其他人也是纷纷露出了笑容。

  他们今日无论文武,要么没穿官袍,要么没有披甲,全都是一脸随意的赴会。

  而从伍云召说出口的话来看,显然今日这一场聚会,乃是他发起的。

  听到这话,杨玄感头也不回,淡淡道:“你有空劝我,还不如说说,今日究竟为何将我们聚到这里。”

  与此同时,在那下面的法坛上,那位盘坐讲法多日的密宗老僧,又迎来了一位挑战者。

  那挑战者亦是一位年纪老迈的僧人,双手合十拜礼,随后便与那密宗老僧,开始辩法论佛。

  恰在这时,伍云召走了过来,与杨玄感并肩而立。

  他一眼就看到了上去挑战那位密宗老僧的僧徒,眯起眼睛,道:“这位应该是炉崖庙的空文僧人。”

  “我去河南府征讨鬼城的时候,在路上听说过他的名字。”

  炉崖庙虽说比不上八寺,也不如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烂陀寺,但在北方各地,也是小有名气。

  最重要是,炉崖庙并非以香火多寡,或是佛法深浅扬名,而是以锻造和炼丹闻名。

  传闻,是因为炉崖庙中有一口炉子,乃是当年炉崖庙的祖师,从西域带过来的,曾经是一位佛陀所用之物。

  也正因此,炉崖庙虽说人丁不多,香火不旺,但一直在北方各地有着响亮的名声。

  楼阁席间的几人闻声,也走过来看了几眼。

  但很快,他们就移开了目光,只觉下面法坛上的那两人,所说的东西,晦涩难懂。

  只有几个懂得佛法,甚至还是修行了佛门功法的人,若有所思。

  “炉崖庙不以佛法高深著称,果然还是有原因的,这炉崖庙的空文僧人,所讲之物,虽然也是言之有理,但太过追求器,几乎是将佛法经义完全寄托在了器的身上……”

  一名修行佛门功法的人眯起眼睛,简单解释了一下,此时在法坛上的两人,所辩之法。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炉崖庙就是以炼器、铸造闻名!”另一人闻言说道。

  “炉崖庙是有能力锻造神兵的,普天之下,有此炼器和铸造手段的不超过一掌之数,他们庙里的经文,自然也就偏向于器这一方面了。”

  杨玄感听在耳里,无动于衷,只是瞥了眼身旁的伍云召,淡淡道:“所以,你今天召集我们一群人过来,就是为了看一场辩法?”

  闻言,伍云召看了他一眼,笑道:“别着急,虽然确实如此,但可不是看这炉崖庙的空文僧人,而是……嗯?”

  伍云召的话还没说完,忽然神色一动,眯起眼睛,缓缓道:“来了!”

  话音落下!

  不仅是杨玄感,其他人也是纷纷走来,投去目光。

  他们今日是应伍云召的邀请赴会,自然也是好奇,为何伍云召偏偏要带他们来看一场辩法。

  要是想看论佛辩法,等到水陆法会那一日开始不就行了。

  何必要如此大费周章?

  然而,等他们看到那位炉崖庙的空文僧人在被密宗老僧辩败退下之后,接下来登上法坛之人的脸时,突然都怔住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嘿嘿,这下子有好戏看了。”伍云召古怪的笑道。

  而此时,杨玄感也是反应过来,忍不住皱眉,凝视着那缓步走上法坛的身影。

  ……

  此时。

  城中法坛上,一道魁梧的身影,缓步走了上来,停在密宗老僧的面前。“贫僧认得施主,但施主似乎不通佛法,此来何故?”老僧平淡的说道。

  “佛法又不只是那一堆经义,不是还有拳脚吗?”那魁梧的汉子开口道。

  “原来如此,施主想问贫僧的手段?”老僧恍然。

  “没错。”

  那名魁梧的汉子点了点头,抬手一召,立刻有一杆方天画戟飞来,落入了他的掌中。

  顿时间,无数兽影在他身后浮现,齐声咆哮!

  吼!!

  整个洛阳城都仿佛在这无边怒吼之下,震荡了一下,凶威滔天!

  百兽率舞!

  那魁梧汉子挥动方天画戟,径直朝着老僧劈去!

首节上一节557/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