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崇玄寺的寺令智真,也是智远大师唯一在世的师弟。
“多年不见,师兄的修为,似乎又有增进了。”
智真似乎听不出智远大师语气中的那一丝冷漠,轻声道:“看来水陆法会之后,师兄是有望一窥更高境界了!”
“说不定,都不用等你的弟子圆慧功成,你就能成为我天台寺建寺以来的第一位‘金刚’!”
佛门的修行,与其他体系不同,虽然也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和返虚合道四个境界划分。
但是,在返虚合道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佛门子弟修行,想要在返虚合道中做出突破,证得正果,必须要有相应的行动。
这也就是所谓的‘愿果’。
比如,那位享誉三界的地藏王菩萨,就曾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当地藏王菩萨渡化了地狱中的亿万冤魂后,便可证得佛陀果位,一跃成为佛门新的佛陀。
一愿一果。
这便是佛门弟子在返虚合道之后的修行。
而佛门之中的果位,按照从低到高的划分,最低一档是‘金刚’,最高的自然是‘佛陀’。
当初,智远大师曾说过自己座下大弟子圆慧颇有天赋,有望能证得‘金刚’果位。
这所谓的金刚便是对应了修行境界中的天仙境。
但其实真正距离金刚果位最近的应该是智远大师。
然而,智远大师却摇了摇头,道:“我心中有执念,放不下,自然就成不了。”
“愿这一关……我就过不去,更遑论去摘得‘金刚果位’。”
佛门弟子的修行很是唯心,一旦心境有所破绽,很可能一世修行,便会功亏一篑。
这也是为何九州之中,佛门弟子千千万万,但却一直没有出现一位金刚的缘故。
尘俗浑浊,纵然是出家人,也难出淤泥而不染。
智真眯起眼睛,微微一笑,脸上也露出些意味深长:“不一定吧。”
“师兄,眼前不就有一个机会吗?”
闻言,智远大师目光一转,看向了站在身旁的智真,眼中的幽深已经变为平静。
智真恍若未觉,背负双手,不再继续前行,而是远远眺望着洛阳城的方向。
洛阳城很大,作为享誉九州繁华之名的东都,完全当得起它的名声。
而从这天台山上往下俯瞰,能看到整个东都的繁华与宏伟壮观。
尤其随着杨广回到洛阳,不久前大隋国运又显现,祥瑞弥漫,八方聚势。
那股迎面而来的盛世繁华,真是会让任何人都感到沉醉。
“师兄,上一次水陆法会,我天台寺夺魁,固然是师兄佛法高深。”
“但还有一层原因,是因为我天台寺乃是从龙之臣!”
智真叹息一声,眼中露出一丝复杂,转身看向神色平静的智远大师。
这位崇玄寺寺令深吸口气,沉声道:“我知道你看不起我,认为我借着天台寺入仕,乃是求名求利!”
“但是,师兄你想想,崇玄寺的权柄何其重!”
“而这是我天台寺当年追随先帝,历经无数牺牲与艰险换来的,为何要拱手让与他人?”
当初,杨坚从北周起事,身边和背后都有着许多人相助。
若不然,仅凭杨坚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做成这件事。
而当初在背后支持他的……正是佛门。
对此,佛门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这也是为何之后大隋皇朝会将佛门册封为国教。
这是一桩交易。
至于天台寺能有如今的地位,是因为当初天台寺派出了寺内的所有僧人,作为僧兵,供杨坚驱使,攻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也是为何同为八寺,天台寺会如此特殊的缘故。
除此之外,还因为上一次水陆法会,天台寺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得了头名。
当时的智远大师力压所有同门,并且在天台寺之中,为当时的隋文帝杨坚,主持了出家受戒的仪式。
也正是那时,杨坚下旨建立了崇玄寺,并且让天台寺中的一位智字辈僧人,出任了崇玄寺的司令。
这个人便是智真,也是智远大师的师弟。
没过多久,崇玄寺便正式接管了天下所有寺庙之事,成为了所有佛门势力在名义上的一座大山。
“我知道你不愿意掺和世俗之事!”
“所以,这份重担我替你接下!”
“这不是很好吗?”
“我在崇玄寺,师兄你在天台寺!”
“这岂不是正合了当初师傅和师叔们,追随先帝开创大隋皇朝的本意吗?”
智真神情激动,他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
天台寺能有今日的地位,乃是当初天台寺派出了无数僧人作为僧兵,追随杨坚南征北伐,立下赫赫战功,从而换来的。
但崇玄寺的建立,杨坚是有私心的。
大隋将佛门册封为国教后,无数寺庙在九州遍地开花。
一夜间,九州多了数十万僧徒。
这让佛门势力变得空前庞大。
当时的杨坚也担心佛门势力会失控,因此便有了崇玄寺。
杨坚的本意是想在天下所有佛门势力的脖颈上套一层束缚。
若是日后九州的佛门势力有异心……那崇玄寺便会成为勒死他们的松紧带。
然而,智远大师面色不改,只是看着站在面前的智真,眼中有一丝黯然。
但他的语气仍然毫无变化,道:“说的再多,也没法改变,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朝廷官员的事实!”
话音落下。
智真神色微凝,眼中隐隐有一丝金色闪过。
但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象征八品官员的官袍,再看看面前智远大师的那一件袈裟,终究是沉默了。
此刻,在这天台寺中,一名僧人穿着官袍,另一名僧人穿着袈裟。
昔日二人是同门师兄弟。
第325章 天下僧徒为鹰犬
“师兄的言语还是这么锋芒毕露,看来成为天台寺住持后,并没有掩盖住你心中那股锐利啊!”
智真抬手结了一道佛印,眼中的金辉,璀璨无比,似是金佛相上的那一抹金漆:“只是,师兄难道不考虑一下,崇玄寺掌管着天下寺庙的命脉……”
“如此言语开罪于师弟这个寺令,就不怕天台寺日后的处境变得艰难吗?”
言语之间,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威胁和警告。
但智远大师面色不改,以他的佛法修为与心境,自然不可能被这点口头上的言语威胁吓到。
只见他以平静至极的语气,说道:“不管是先帝,还是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陛下,从来都没有将崇玄寺放在眼里!”
“这不过是朝廷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从而设立的一块牌匾。”
“真到关键时刻,陛下一道帝旨,比整个崇玄寺都有用!”
虽说崇玄寺掌管着九州所有寺庙,有着监督寺庙的建设与管理、僧侣的选拔与考核,甚至是佛经翻译与传播等等权柄。
就连象征僧人身份的戒牒,都是由崇玄寺统一发放。
但是,很多寺庙仍是一样不将崇玄寺放在眼里。
究其缘由,崇玄寺的品级太低了。
即便作为寺令的智真,也不过是一个八品官员。
如果他要是一个正三品大臣……或许九州所有寺庙才会改变对崇玄寺的看法。
也就是一些不通俗事,涉世未深的年轻僧人,才会真的将崇玄寺当一回事。
像是天台寺,亦或是三论寺、法相庙和密宗等等八寺,完全是将崇玄寺视为一个傀儡。
也正如此,智远大师才会如此看不上智真,甚至有些不欢迎他的到来。
在智远大师看来,智真是自甘堕落,放弃了作为僧人的坚守,转而去做朝廷的提线木偶,成为了崇玄寺这把刀的……操刀鬼。
“师兄果然不愧是我大隋当世佛法最高深的人!”
“你说的没错,崇玄寺现在只是一个傀儡,即便握有权柄,但是品级太低,根本无法威胁到那些大的寺庙,更遑论是八寺。”
智真说到这里,智远大师似是有所觉察,明显皱了皱眉头,眯起眼睛,看着这位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师弟,道:“你说现在……是什么意思?”
智真的话里话外,显然是对崇玄寺的现状,有着很清楚的认知。
但他同样又有着相当的自信。
而这份自信……也是让智远大师感到意外的缘由。
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这个师弟。
如果说他是九州所有僧人里面,最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僧。
那么,智真就是所有僧人里,堕入红尘俗世最深的。
智真浑然不在意智远大师眼神的变化,继续道:“水陆法会,这是一个机会!”
“自从当今陛下登基继位以来,对于佛门势力疏远了很多。”
“这是满朝文武有目共睹的事实。”
智远大师仔细听着,默不作声,但那双眸子已经逐渐有了些许变化。
虽然他并不关注朝堂之事,但天台寺为大隋的国寺,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其态度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天台寺的处境。
所以,智远大师也是了解过杨广登基继位以来的一些行为。
杨广并未旗帜鲜明的表示要疏远佛门,但却用实际行动,做着远离佛门势力的行为。
这也让不少意识到有变的佛门势力,感到了一丝荒谬和愤怒。
当初,可是佛门相助,杨坚才能如此顺利建立大隋皇朝。
现如今,这才过去了多少年的光景,大隋就想要将佛门一脚踢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