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话,这么一个宛若活火山的反贼落在他手上,谁能保证到时候大理寺内不会再出现一次劫狱。
毕竟,依着卢宇对李世民、李建成等人的了解,罗艺或许他们不会救。
但罗成却是很有可能的!
到时候,不管劫狱成不成,大理寺都只会再一次颜面尽失。
杨广看着卢宇退下去,平静的看向众人,问道:“诸卿可还有奏?”
众人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但却是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
一时间,文武百官皆沉默,丝毫不像是朝会刚开始之时,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模样。
主要是他们隐隐觉察到,今日这朝会上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启禀陛下,臣有奏禀!”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僧袍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忽然开口。
正是崇玄寺的寺卿智真大师!
同时,他也是如今天台寺住持智远大师的师弟。
“智真大师有何奏?”杨广挑了下眉,看着这位高僧站出来,心中立刻会意。
在这个节骨眼上,智真站出来只可能是为了水陆法会。
“禀陛下,水陆法会在即,各地寺庙都有僧人慕名前来,想要参加大会。”智真不卑不亢。
“但由于一些原因,朝廷未能及时发放通关文书,导致不少僧人无法入关。”
“臣请陛下,即刻下一道旨意,放开边关,让这些僧人能前来洛阳,参加我大隋的水陆法会!”
听到这话,殿内不少人都是皱眉,心中暗暗在嘀咕。
他们记得这件事似乎之前在政事堂之中已经提到过,并且也有了结果。
为何智真还要在朝会上再提一次?
难道是其中有什么变故?
想到这,众人都是忍不住皱眉。
“哦?”
杨广点了点头,而后看向站在百官最前面的伍建章,道:“此事政事堂是否知晓?”
“回陛下,政事堂已经做出了安排。”伍建章拜礼道。
听到这话,杨广这才似是恍然的挑了下眉,而后故作疑惑的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智真大师还要在朝会上奏禀?”
“可是政事堂安排的不妥?”
最后一句话,杨广是将目光投向了智真,似有所指。
事实上,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
因为早在回到洛阳城之前,他就已经接到了政事堂的折子。
而且,杨广记得没错,此事是交给了鸿鹄寺处理。
这也是他的意思。
至于处理结果……他不知道,但却相信鸿鹄寺绝不会乱来。
毕竟,后者相当于大隋皇朝对外的脸面,轻易不可能出错。
智真也心中自知杨广这是在装糊涂,但却没有露出一丝异色,双手合十,拜礼道:“陛下,非是如此!”
“政事堂已经交由鸿鹄寺进行安排,臣对此事也没有任何异议。”
“只是,鸿鹄寺对其中几家寺庙的安排,臣觉得有欠妥当!”
智真的话锋忽然一转,矛头竟是直指鸿鹄寺。
这也让在场众人有些没想到。
“嗯?”
杨广有些意外,而后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鸿鹄寺卿,道:“苏卿,智真大师所说是否属实?”
话音落下。
众人纷纷投去目光。
而作为鸿鹄寺卿的苏威也是上前一步,朝着杨广拱手作拜,缓缓道:“启禀陛下,臣知晓智真大师所言。”
“但此事并不在鸿鹄寺能处理的范畴内!”
事实上,智真的矛头所指,其实是这段时间以来,进入洛阳城的僧人太多所致。
这些僧人来自不同寺庙,彼此之间信仰的佛,以及所修佛经讲义,也各是不相同。
原本一切都还好。
但不知道是谁先开了头……有僧人在洛阳城内,开坛讲法,颂扬佛经真义。
从那之后,每日城内都开始有僧人出没,或是寻求布施,或是诵念佛意,或是慈悲渡人等等。
而矛盾的苗头,也是从这一刻开始。
以往他们分散在各地,彼此之间,也少有联系和接触,因此各相安好。
但现在,他们一股脑全部涌入洛阳城。
于是,这些僧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许多摩擦和冲突。
以至于在水陆法会还未开始之前,许多僧人之间,就已经隐隐出现了一些龌龊,甚至是明争暗斗。
而智真所言的其中几家寺庙……其实就是八寺与边关外的几个佛国,发生了一些冲突。
一方是九州的东道主,另一方是来自边关外的佛门正统。
二者之间几乎就是水火不相容的境地。
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八寺起源边关外的佛国,如今却像是……背叛了自己的本家,另起炉灶。
苏威简单的说了一下当中的缘由,而后便是拱手拜礼,道:“陛下,我大隋自有律法存在,如何决断……”
“城内也有城防司与洛阳县,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即刻断案和明辨是非!”
“所以,此事不该由鸿鹄寺或是崇玄寺出面!”
“因为于情合,于理却不合!”
第319章 一诏罪己天下惊
因为大隋皇朝的国教是佛门,而从杨坚开始,朝廷又多对佛门颇为尊崇和敬重。
这使得九州大地上,寺庙、佛宗遍地开花。
即便是据不完全的统计来看,九州之中的佛门势力,也已经超过上万家。
而其中为首的正是八寺。
他们是九州之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八家佛门寺庙和宗派,分别是:三论寺、法相庙、天台寺、贤首门、禅宗、净土宗、律院和密宗。
其中,八寺之首就是天台寺,也是朝廷唯一敕封的国寺,与佛门的国教地位等同。
几乎可以说,天台寺便是佛门作为国教,在大隋皇朝之中的代表。
此外,除了八寺,九州之中还有许多出名的佛门势力。
就比如,在最近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并且逐渐占据整个南方之地的烂陀寺。
传闻,其寺内出了一位号称佛陀转世的僧人,名声大震,在南方挤压着道门的生存空间。
原本因为佛门的崛起,道门在九州的势力,就已经快速衰退了。
现在,由于烂陀寺的横空出世,道门在南方的处境越发艰难。
而作为南方道门巨擘的茅山宗首当其冲,为此不得不另辟途径,寻求外力相助,稳固自身的地位,保存道统传承。
这便是当初文帝祭,茅山宗的人在长安之时,一再请求与杨广会面的原因。
至于最后他们之间是否达成了什么……那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
“唔,虽说是事关佛门的事情,但这里是洛阳城,是我大隋的地盘!”
杨广端坐在龙椅上,听着苏威不紧不慢的说着原委,若有所思,对智真道:“此事在朕看来,苏卿倒是没做错什么。”
听到这话,智真神色微凝,不知道心中在想什么,但视线却是在龙椅和苏威之间,来回扫视了一下。
随即,这位天台寺出身的高僧深吸口气,正要开口说话。
但在这时,杨广的话音又突然传来.
“不过,他们毕竟是为了参加我大隋举办的法轮盛会,这才千里迢迢而来。”
“我大隋总不能因为怠慢,让这些僧徒寒了心。”
杨广忽然话锋一转,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智真大师的崇玄寺出面,接待这些僧徒!”
“至于鸿鹄寺就别管了!”
“此外,洛阳县和城防司也不必过多插手,一切都按律办事!”
“凡是触犯我大隋律之人……”
“无论僧佛还是仙神,亦或是妖魔鬼怪,全部一律惩处!”
“没有例外!”
话音落下!
伍建章第一个站出来,身后跟着苏威和梁毗等文武百官,纷纷躬身作拜,齐声道:“臣等遵旨!”
他们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但心中却很清楚。
这番话看似是在为佛门势力说话,但实际却有意无意敲打着智真,以及他身后的崇玄寺。
更甚者,如果往深了想,还能看做是杨广对佛门的一次敲打。
杨广看着文武百官拜礼领旨,目光一转,看向怔怔无言的智真,开口道:“朝廷如此安排,智真大师看如何?”
“阿弥陀佛!”
“陛下安排妥当,臣无话可说,崇玄寺必不有负陛下厚望!”智真无奈的双手合十拜礼,他自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杨广表面上的功夫已经做到了滴水不漏。
若是他再还有什么异议……那可就是僭越了。
到时候,不用其他人说什么,那一群御史言官就能将智真喷的体无完肤。
现在的杨广可跟刚刚登基继位之时不同,一手把持着整个朝堂,威望隆重,文武百官,皆是信服。
尤其那些年轻的官员,一个个看着杨广的眼神,全都流露出了异彩。
只是由于在朝会上,没有人敢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