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杨广若有所思,目光看向了牛弘,觉得有些意思。
今日这一出……可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只是跟牛弘通过气,让后者提出科举,至于后面的事情,那就不是他的安排了。
显然,牛弘有自己的算盘。
但杨广并不在意,只要最后科举能推行下去,并且确定有成效就可以。
牛弘闻言,轻声道:“这一点,老夫自然知晓!”
“但并不需要担心,刑部和大理寺,皆有识别谎言和辨明真相的本事!”
话音落下。
那名官员皱了皱眉,他没有接触过大理寺和刑部,也不知道牛弘所说是不是真的。
但在这个场合下……显然牛弘不敢胡编乱造。
想到这,他就有些麻爪了,忍不住看向身后。
他只是一个小卒子,真正要阻止科举的那些人,此刻还老神在在的观望情况。
但现在,随着牛弘的一步步逼近,他们显然也要坐不住,必须亲自下场了。
第251章 杨玄感的路
杨广看了眼殿内诸公,坐在龙椅上,神态随意,俯瞰众臣,淡淡的说道:“牛老所言,朕觉得很有道理!”
“既然大理寺和刑部,有着辨别谎言和真相的本事,那科举之事便就这么……”
大理寺和刑部有没有这种本事,其实杨广并不知道,毕竟他也没有审过案子。
但这方世界有着仙神,又有修行者掌握神通伟力,大理寺和刑部中也不乏身负修为的人,有这种本事也不出奇。
所以,杨广也就顺水推舟的说下去了。
但殿内的诸公和勋贵们,可就有些坐不住了。
眼看着杨广就要做出决定,当即站了出来:“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科举在先帝之时,就已经被证实是无用之策!”
“如今陛下登基继位,怎可再重新启用此等败坏朝廷名声之举……”
一众文武大臣和勋贵们,极为默契的先后出列,苦口婆心,就是一心要把科举给废掉。
因为,科举最直接损害的就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当今朝廷之中,四品以下的官员不论,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十个里面有十一个都是出身世家,名门之后。
多出来的那一个,就是皇室子弟,或是宗亲大臣。
而科举是什么?
科举是让所有人,全部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最终能不能走到终点,就全凭自身的能力了。
是不是世家出身,又或是名门之后……全都不重要了。
这让一向自诩高人一等的他们怎么能接受。
就像修行者掌握了神通之力后,再看不起凡人,认为凡人不过蝼蚁一样。
高高在上,人人皆如此。
这时,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寻常百姓之家,子弟多是目不能识,耳不能听!”
“此等人,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即便让他们参加科举,又如何能通过宛若烟海的浩然长河,成为我大隋的秀才、进士!”
这里说的目不能识,耳不能听,并不是指的普通人眼瞎耳聋,而是说那些百姓之子,听不懂圣贤书,看不懂圣贤字。
这就是纯粹的鄙夷和看不起了。
当然,也必须承认的是,这话说的有些道理。
虽说这方世界有仙神存在,亦有修行者,但普通百姓和历史上的那个隋朝,并没有什么区别。
得益于杨坚一统南北,致使九州完整,并且致力于经济恢复,轻徭薄赋,让百姓的生活相对安定了许多。
但是,这只是让百姓活着。
若想让更多人参加科举,甚至是入朝为官,治理天下,寻常百姓之子……还真做不到。
毕竟,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要供养一个学子,就算将所有家当,全部拿出来都仍然不够。
这种情况下,指望有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参加科举,并且通过考试,成为秀才或是进士,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若是如此的话,为何勋贵们还是恐惧科举?
因为,这种情况并非是不能改变的!
而能够改变这种情况的人,正是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杨广。
“此外!”
“陛下,这些平凡百姓出身的子弟,从未见识过天地的浩瀚,与人间的繁华!”
“即便他们侥幸误入浩然长河,得了一缕浩然气,榜上有名,成为秀才或是进士,也难免被锦绣繁华迷了眼,堕落腐败,贪污成风!”
杨笠振振有词,一副要将科举扼杀在摇篮的架势。
他很清楚,若是此刻不能将科举废掉,那之后就拦不住了。
但在这时,户部侍郎王翼出列,脸色难看,高声道:“启禀陛下!”
“臣不赞同鲁王所说,寒门子弟,未尝就没有高风亮节之人!”
“而勋贵子弟出身,也未尝就没有贪污受贿的行为!”
王翼乃是开皇年间的进士,但只是个二甲出身,还是二甲排名里面极为靠后的。
也正如此,或许他才能在一众同窗之中脱颖而出,留到最后,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因为,他只是二甲出身。
反观开皇年间,一甲进士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二甲进士里面,排名前列的那些人,现在不是籍籍无名,就是得了个清官闲职,终日浑浑噩噩。
他是唯一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并且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的寒门子弟。
很罕见,也很不容易。
所以,王翼才会选择站出来。
要不然,换做其他时候,让他一个户部侍郎正面与身为宗正寺的寺卿,同时还是一位大隋亲王的杨笠呛声,他可不敢。
王翼站出来后,殿内无人说话。
倒是杨笠瞥了一眼,淡淡道:“王大人倒是好一番义正严词!”
“那本王就很好奇了,你这么说,可是指在场诸公,都有贪污受贿之举?”
“还是说……本王也是你所说的堕落之人!”
闻言,王翼皱了下眉,沉声道:“本官没有这么说!”
“那你又是什么意思?”杨笠眸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这位资历极老,又是大隋亲王的宗室大臣,看着老态龙钟,此刻却是毫不避讳,尽显锋芒!
“你身为户部侍郎,我大隋的正四品官员,又是陛下信重的臣子,心思如此幽深,整日怀疑身边的同僚,是在对我大隋不满吗?”
“还是说,你对陛下不满?”
“你是开皇年间的进士,可莫要忘了先帝对你的恩德!”
话音落下!
王翼的脸色微微一变,死死盯着杨笠的面庞,袖袍下的手掌悄然握紧了。
此时,殿内诸公也是心中暗暗感慨。
这一番话可真是歹毒啊!
能站在这两仪殿里的,个个都是狐狸一样的聪明人,只从杨笠三言两语之间,就抿出了这位鲁王话语中暗藏的杀机。
虽说他们都知道,王翼站出来为科举说话,是因为他同为科举出身,寒门子弟的身份。
但他们知道归知道,不代表所有人都知道。
而杨笠这番话看似是在给王翼说的,其实是说给坐在龙椅上的杨广听的。
王翼是开皇年间的进士,那可是隋文帝杨坚钦点的。
如今,他为科举说话,看上去是站在杨广这一边,可他又不是杨广钦点的进士,谁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保不准,这只是王翼的野心,想要借此科举,为自己在朝廷中,增加一些力量和话语权。
这才是真的毒计啊!
但凡杨广多想一点,今日王翼不死也要脱层皮。
那杨广会多想吗?
答案是否定的。
杨广又不傻,更何况即便他抿不出味来,难道脑海里的运朝录是摆设吗?
最重要是,他现在主要目的就是推行科举,让科举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至于是谁为他推动科举……是牛弘,还是王翼,亦或是杨笠这位大隋亲王,那都不重要。
但可惜的是,现在似乎只有牛弘这个知晓内情的人,领会到了杨广的意思。
至于其他人,要么是为己,要么是不愿看到科举出现。
“王翼……户部侍郎?我要是没记错,这应该是杨素的人!”
“看来杨素没将此人教好啊!”
杨广以手抵着下颚,饶有兴致,看着殿内群臣明争暗斗。
对于皇帝来说,这种朝政的戏码就是一点调味剂。
尤其是对他来说。
殿内诸公,有的在看王翼和牛弘,有的在看杨笠等人,多是各有立场。
但还有人在暗暗观察龙椅,想知道杨广的想法是什么。
若是杨广选择袒护王翼,支持牛弘,那他们就立刻站出来。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
就在这时,同为六部侍郎,身居吏部侍郎之位的裴炬,慢条斯理的出列,作揖道:“陛下,臣认为,鲁王殿下言之有理!”
“既然鲁王认为户部侍郎王大人,有贪污堕落之嫌,那不若就请都察院和大理寺、刑部,三方介入,对王大人进行调查!”
“若是真如鲁王殿下所言,王大人真有污迹,那便请陛下降一道旨意,革除其名,押入大狱!”
“也可借此机会,严查百官,整顿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