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那殿内众人格格不入的,正是从东海而来的两名水族。
族族长之女,真身为七彩燕鱼精的澹台明静,以及东海龙宫的侍卫,真身为珊瑚鱼精的韦淼。
杨广在闭关结束之后,召见文武百官之时,曾经嘱咐过会在皇宫设宴款待他们二人。
毕竟,在隋文帝时期,大隋与东海水族的关系很是和睦。
就在洛阳皇宫的禁苑之中,还有一颗东海水族赠送的蛟龙蛋。
杨广初见之时,还曾感到惊奇和新颖。
也对东海水族有了些许印象。
“如此便好。”
杨广微微颔首,他从之前的面板信息知道,这两名水族来到九州,乃是身负使命。
不过,既然他们没有主动提起,杨广也就没有点破。
他招手唤来内侍和宫女,宣布宴席开始。
没多久,殿内立刻便响起了优美动人的舞乐。
文武百官,各色勋贵,推杯换盏,气氛极为。
而坐在席间的澹台明静和韦淼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眼,忍不住皱眉。
“现在怎么办?”韦淼忍不住低声问道。
他们此番来九州,可不是参加宴席,吃酒赏舞来了。
不久前,东海附近频频传来水族消失的传闻,惊动了东海龙宫。
他们为此而来,是想要调查清楚,这件事里面,有没有大隋皇朝的参与。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这大隋皇朝的君臣都不知道此事。
“不着急,先看看情况再说。”
澹台明静微微摇头,不动声色的瞥了眼龙椅上的那道身影。
此时,那位年轻的隋二世,端坐在龙椅上,手中举着一杯酒,饶有兴致欣赏着殿内的舞乐。
她知道杨广已经获得了大隋国运加持,不能视为凡人,更是曾经弹指间灭杀了两名返虚合道境的鬼王。
但不知为何,澹台明静却没有从杨广身上,感应到一丝一毫的波动。
传闻有误……还是说杨广有独特的敛息手段?
“不管如何,这隋二世身上应该有些秘密!”
澹台明静随意的端起酒杯,浅尝辄止,暗道:“要调查清楚水族消失的传闻,必然绕不过大隋的君臣。”
“就是不知道这位隋二世对东海,以及水族的存在,是怎样的态度!”
想到这,这位鱼族族长之女,眼中有一丝异色。
第244章 开皇年间的旧事
优美悦耳的乐曲,在大殿之中响起。
翩翩动人的异族舞姬,一举一动,尽显妩媚风情。
这些舞姬都是历年之中,各地进献而来,多被养在宫里,只要有宴席之事,便会唤来,舞上一曲。
文武群臣和勋贵们坐在席间,推杯换盏之际,低声交谈。
而他们热议的对象,无疑就是这一场宴席里,最为特殊的两个‘主角’。
“这两位水族看着与我人族无异,还真是神奇,难道是某种高深的障眼法,亦或他们已经修行到了能化形的地步?”
“嘘,小声点,这些话可不能乱说,那是陛下亲自点名宴请的东海使节!”
“怕什么,这是宴席又不是朝会,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这……说的也有道理!”
殿内,坐在最靠前位置的杨玄感神色微动。
以他的修为,耳力不凡,因此听到了不少议论之声。
但他也没有出声呵斥那些议论之人。
因为,杨玄感心中对这些人族之外的异族,本就没什么好感。
他又想到了此前狼族派出使节团,到洛阳城与大隋化解因边关冲突而起的烽火。
这便是异族。
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异族没少干,也没少留下痕迹。
打得过就侵略,打不过就装老实谈和平。
反复无常,让人不齿。
“若是实在不喜欢,可以收敛自身气息,让感应变得迟钝,不去听这些声音,免得坏了心情。”
忽然,从杨玄感右边传来声音,他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牛弘一脸平静的饮酒。
这位大隋吏部尚书,名声在外的大儒,虽然已经面露老态,但却不减儒雅气度,引人注目。
“牛老倒是坐得很稳当,就不怕陛下宴请那两个水族,是心中另有打算?”杨玄感意有所指的道。
牛弘怔了下,疑惑的投去目光,反问道:“你指的是什么?”
“昔年,开皇年间发生的事情,难道还需要我提醒牛老吗?”杨玄感面无表情。
话音落下。
不仅是牛弘,周遭正在饮酒的其他官员,也是脸色一变。
在听到杨玄感提及开皇年间的旧事后,有不少人面露疑惑。
但更多人却是投去目光,忍不住盯着杨玄感多看了两眼。
“……老夫没记错的话,你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入朝堂。”
牛弘有些意外,奇怪的看着杨玄感,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情的?”
从杨玄感的话语中,他可不只是听说了只言片语,而是真正知道一些内情。
“牛老忘了我父亲是谁吗?”杨玄感淡淡道。
闻言,牛弘怔了下,恍然醒转过来,失笑的摇了摇头。
“杨素这老小子自从任了户部尚书之后,就再也没有领过兵,导致老夫一时间还真有些忘了!”
大隋九老之中,杨素是唯一一个真正的文武双全。
他凭着自身的能力和手段,横跨了文武行列,极为成功。
文治武功,皆在手中。
这便是杨素能在宇文化及、伍建章,前后两任大隋宰相的压制下,仍然成为朝堂上独树一帜的存在的原因。
“既然你从杨素那里知道了开皇年间那件事,那就更应该清楚,与海外的接触对我大隋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牛弘缓缓道。
杨玄感端起酒杯,品茗了一口后,轻声道:“只是有必要,但不是必须!”
他父亲是大隋户部尚书,耳濡目染之下,他对大隋的国力,也算是了解颇深。
如今,九州各地的运输通道,除了陆地上的各条官道外,就是通过河运。
南粮北运,这是大隋目前的主旨。
一旦大运河修建完成,南北就会完成贯通,再无隔阂。
从全局来看,南北贯通,合流归一,势必会让大隋皇朝的气运更上一层楼。
而对于普通百姓,甚至是修行者来说,这意味着大隋皇朝真正完成了一统南北的壮举。
这是曾经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但这付出的代价很大,靡费了巨大的国力。
以至于从统一南北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大隋都没有停止过征发民夫。
每年朝廷征发的民夫和劳役,足足占据了国力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你想的太浅薄了!”
牛弘眸光一转,瞥了眼杨玄感后,道:“大运河贯通南北,那南北之外的地方呢?”
“我大隋一统九州之后,若是要继续扩张,要将兵锋指向何处?”
话音落下!
杨玄感顿时一怔,眸子里涌出了一抹异色。
他此前还真没有想过这件事!
向外扩张!
这怎么可能?
大隋这才统一九州多久,难道就想着远征了吗?
“记住了,历朝历代,没有一个不想开疆扩土的皇帝!”
牛弘似是没有看到杨玄感脸上的恍惚,幽幽道:“文治武功啊!”
“后者是所有皇帝……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也是皇帝唯一的通病!”
有皇帝可能身怀龙阳之好,不喜欢美人,也不喜欢山水景色,又或是有其他的爱好。
但有一点,绝对是所有皇帝的共通处。
那就是开疆扩土。
杨玄感被一语惊醒,怔怔望着龙椅的方向,眸子里涌出一丝忧色。
“开疆扩土……陛下真的有这个想法吗?”
“目标,难道是海外诸国?”
……
与此同时。
就在殿内群臣热议之际,包括牛弘与杨玄感的交谈,全都被澹台明静听了进来。
“隋二世有扩张的想法?”
“这倒是不意外,当年隋文帝就有过类似想法,还组建了一支水军在东海巡航。”
“但可惜最后被海兽袭击,全军覆没,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