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214节

  “只不过,不是杨广的!”

  “不是杨广的?”

  徐偃王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疑惑,但随即便反应过来了。

  “你是说……!?”

  他心中猛然一惊,死死盯着宋襄公,左右看了眼,意识到这是阴阳两界的交界处,低声道:“这跟死后掘人坟墓没什么区别……可是触犯了阴阳两界的忌讳!”

  “一旦暴露的话,你我不仅会被酆都追杀,幽冥阴间都容不下我们了!”

  宋襄公冷笑道:“哼,难道伍云召不是刨了我的墓吗?”

  “更何况,死都死了,哪有这么多忌讳!”

  话音落下,徐偃王心头一凛,神色间有些挣扎。

  虽然两人是合作关系,而且也是一条船上的人,但实际上,当初提议逃出酆都城,摆脱阴司阎罗控制的人……其实是宋襄公。

  而此时,宋襄公大墓被毁,隐隐有些开始疯狂了。

  “此事还是要谨慎一些,必须小心一些,尽量不要引起太大动静,尤其是幽冥阴间,若是惊动了酆都城和阴司,我可不会陪你一起死!”徐偃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宋襄公的提议。

  宋襄公负手而立,眺望远处被蒙蒙迷雾笼罩住的阴间,缓缓道:“我有一个万全之策,你可以放心,只要计划成了,我等自然可以躲过阴间的惩处!”

  “而且,从此都不用再顾忌什么阴间、酆都,更甚者进一步,从鬼神修成仙!”

  闻言,徐偃王心中一动,眸子里闪过了一抹火热。

  “这一次只要功成,我们可以与大隋朝廷谈判……我想,那位大隋皇帝,应该会妥协的!”

  宋襄公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幽幽道:“毕竟,他这个皇位得来的可是很有争议!”

  “而如今,我就帮他把这个争议,明晃晃摆在面上,看他要如何去自处!”

  ……

  山东府,府衙。

  一处两进的大院里,萧铣端坐在大厅之中,悠闲的品着茶水,眼中有几分感慨之色。

  自从接了剿匪这个重任,来到山东府后,他可是有很长时间,没有能如此悠闲了。

  昔日在洛阳城,也曾是风流之子,青楼坊司贵客的俊朗青年,如今也是满脸风霜了。

  这都是因为山东绿林响马闹腾,他不断调动各地州府、郡县,派兵围剿的缘故。

  此时,萧铣端坐在大椅上,手里端着茶盏,慢悠悠品着茶水,长舒口气。

  “舒坦!”

  萧铣忍不住眯起了眼睛,随后想到近日山东各地传来的消息。

  剿匪事宜在有条不絮的推进,各地都传来了不错的战报,想来再有一两个月,山东这边的剿匪,就能结束了。

  只是,有些可惜,没法赶在大朝会之前回到洛阳城,要不然就能狠狠刷一波脸了。

  “可惜了!”萧铣有些惋惜,摇了摇头。

  随即,他便要继续品茶,但忽然怔了下,听到远处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嗯?”

  没等萧铣反应过来,两道身影已经先后走入了厅堂。

  一男一女,赫然是萧平和杨赛花。

  萧铣眨了眨眼睛,还没回过神来,怔怔看着两人,迟疑道:“你们怎么一起来了……平儿,怎么如此没有规矩,进入府衙,为何不先禀告一声?”

  萧铣皱了下眉,凝视着萧平,他特意将萧平从洛阳城带出来,可是要培养这位嫡子的。

  而且,从山东剿匪近日的战果来看,萧平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只是,如此没有规矩,成何体统。

  “总管大人还不知道?”萧平皱了下眉,脸色很是僵硬。

  “什么?”

  萧铣怔了下,还没反应过来,看向杨赛花,又看看萧平,疑惑道:“知道什么?”

  隐隐间,他心中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萧平没有回应,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亳州的事情……总管大人,不是派人去查了吗?”

  杨赛花也是冷冷的看着萧铣,轻声道:“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闻言,萧铣终于知道事情出在什么地方了。

  亳州?

  他确实是派人去查看了,毕竟近日有许多乱民从亳州逃到了山东之地,甚至都对当地的绿林响马造成了冲击,委实是不寻常。

  不过,他派出去的人,还没有传回消息。

  这两人怎么提前知道了?

  “杨将军也派了游骑,去亳州附近打探消息,就在不久前,那些游骑回来了,还带来了亳州城的情况!”萧平解释了一句。

  闻言,萧铣疑惑道:“发生了什么?”

  萧平看向杨赛花,却见后者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只得开口道:“亳州城……空无一人。”

  萧铣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亳州城内的人全逃了?”

  一整座城都空了,那可是大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

  事实比萧铣想的更恐怖!

  亳州城不是空了!

  而是……

  萧平摇了摇头,深吸口气,压低声音:“亳州城被屠了!”

  “满城的人全死了!”

  轰隆!

  宛若一声晴天霹雳落下,猛地劈中了萧铣的脑袋。

  他的脸色陡然一白,继而收敛了所有情绪,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平儿,你不要开玩笑,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萧平摇了摇头,低声道:“我也希望自己是开玩笑!”

  “但是……”

  杨赛花派出去的游骑,都是从边军之中带来的,全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那些游骑往常是在边关外,异族的地盘上执行任务,所以不可能出错。

  也就是说,亳州城确实被屠了。

  萧铣没有继续追问,倒不是他相信了萧平,而是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他必须亲自确认!

  隐隐间,他有一丝敏锐的直觉,意识到亳州城被屠,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麻烦!

  说不得,还会牵扯到许多人与事情。

  “来人!”

  “即刻派人去亳州城,打探清楚亳州城的情况!”

  “另外,通知各州府、郡县,立刻将亳州城近年来的所有动向与情报呈上来!”

  萧铣当机立断,不断事情真假,必须立刻确认,从府衙中唤来一个个人,开始了行动。

  随后,他也立刻拟定奏疏,上禀洛阳城,请求朝廷探明亳州城内的情况。

  他若是没有记错,亳州城的刺史还是开皇年间的进士……吏部应该有记录的!

  此事太大了,一旦揭开,势必天下震动!

  想到这,萧铣心头都忍不住颤抖。

  要出大事了!

第153章 前皇祭,帝王之怒!

  洛阳,乾阳殿。

  这是大朝会之前的最后一次例行朝会,杨广端坐在龙椅,宰相伍建章、户部尚书杨素以及其他一众大臣、包括东都城内的各类勋贵,全都齐聚一堂。

  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恭声道:“陛下,先帝崩逝已满一年。”

  “按照我大隋律,应当举行帝祭,为先帝逝去祭祀,以此积蓄阴德,让先帝在幽冥阴间安养!”

  老者是大隋皇朝的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的堂弟杨弘,亦是大隋的河间王。

  临近大隋每年惯例的大朝会之际,同时象征杨广登基继位满一年,正好也是隋文帝杨坚病逝一年。

  按照大隋律,朝廷和皇室应该举行帝祭,为崩逝的帝王祈福和祈愿。

  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过冥寿’,只不过毕竟是皇帝,因此说法要好听和高大上不少。

  杨广端坐在龙椅上,眯起眼睛:“帝祭……倒是情理之中!”

  “不过,帝祭的时间与大朝会相冲,需要众位爱卿斟酌安排一下。”

  “大朝会之后,各国使节会在都城留一段时间,正好邀请他们参加文帝祭。”

  说罢,他扫过殿内的诸公,缓缓道:“至于文帝祭的事情,诸卿认为谁能担此重任?”

  杨素这位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沉声道:“陛下,臣愿领受此任,必将文帝祭的一切事宜,安排妥当!”

  “若有出错之处,请陛下与文武百官,共斩臣的脑袋!”

  这相当于是立下了军令状。

  若是文帝祭办不成,或是有任何差错,杨素都是首当其冲。

  杨广稍作思索后,沉吟道:“此事交由皇叔,倒是也适合,不过文帝祭乃是大事,若只有皇叔出面,未免会让天下非议。”

  文帝祭,毕竟是祭奠隋文帝逝去一年的大事,到时候杨广都要亲自带领群臣到宗庙,祭祀隋文帝杨坚的牌位,以及前往帝陵看望。

  说白了就是以杨素的身份,压不住天下人的七嘴八舌。

  杨素显然也听出来了杨广这番潜台词,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正不服的想要开口,就听见杨广说道:“兹事体大,文帝祭的事情,就由宰相大人,以及皇叔一起处理!”

  “各部官员,全部予以配合!”

  话音落下,一众人的神情也有些变化。

  杨素沉默了一下,再度站出来,沉声道:“陛下,宰相大人日理万机,要处理政事堂诸般事务,只怕没有余力……”

  杨广抬了抬手,打断杨素的话,望向伍建章,问道:“宰相大人怎么看?”

  伍建章从朝会开始,就一直沉默着,闻言出列,喜怒不形于色:“老臣谨遵帝谕!”

首节上一节214/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