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
没有人注意到,在北地不断传来战报、捷报的时候,有一支大军几乎被所有人遗忘了。
洛阳城公告天下的平北大军里面,一共有三路大军。
其中,中路军和左路军,都已经出现在了北方,并且分别建有功勋。
但作为大隋九老之中,徽州王鱼俱罗率领的右路军,却是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仿佛他们从世人眼中彻底消失了一样。
……
东海,遮天蔽日的大船上,无数披甲持锐的将士,神色严肃。
他们默然无声,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船头上,一名目露重瞳异象的将领,面无表情,盘坐在船首像,膝上横放着一柄紫金刀。
其名为曜日龙鳞紫金刀,乃是真正的神兵,传闻乃是以一头蛟龙的尸骸打造而成,沐浴过蛟龙精血,杀威之盛,寻常修行者连靠近都不敢。
也只有当世最勇猛的人,历经沙场,杀伐无数,才敢持之在手,用以运使。
“总管,已经踏入渤海,再有一天时间,我们就能看见白狼河了。”
就在这时,一名将领站到了船首像后,恭敬的说道。
白狼河,并非是大隋之地的河域,乃是关外异族的一处河流之所。
传闻,那河岸有着一尊修成精怪的白狼,占据了整条河域。
因此,久而久之,那河域就被称之为白狼河。
那也是这支大军此行的目的地!
“传令下去,让所有将士做好准备!”
鱼俱罗缓缓起身,抬手握住了那柄龙鳞紫金刀,沉声道:“登陆后,立刻扫清白狼河,从北而下,与镇南王、张大将军一起,前后夹击北燕叛逆!”
“绝不能让他们逃走一个!”
“也是时候让罗艺这只入冬的蚂蚱明白,他蹦到头了!”
话音落下!
那将领抱拳,掷地有声道:“谨遵总管令!”
随即,他缓缓退后,找来传令兵,传达了鱼俱罗的命令。
而另一边,鱼俱罗站在船首像上,身后是一艘艘大旗展开,宛若要遮天蔽日的大船。
船上,载着十数万的大军,远渡重洋,跨过东海之域,北上截杀北燕叛逆!
走海路,出奇兵,瞒天过海!
这便是当初在乾阳殿中,鱼俱罗对杨广说的破敌之策!
……
洛阳城,皇宫。
乾阳殿中,杨广埋首在案间,批阅着一份份奏疏和折子。
此时,夜已经深了,殿内点起了一盏盏烛火。
所有宫女和内侍都被屏退,只留下了一名近身内侍随驾。
而在殿外,披挂着黄金宝甲的宇文成都,持着凤翅镏金,为杨广宿卫乾阳殿。
不久前,杨广已经下旨,从秘阁之中将宇文成都,重新调回了身边。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成,自然就无需继续让宇文成都待在秘阁之中。
要不然,他也怕久而久之,会消磨掉宇文成都的锐气。
“呼!”
龙椅上,杨广合上批下‘阅’字的折子,丢到了另一边,缓缓伸了个腰。
从平北大军北上开始,他就在这乾阳殿待着,一步没有离开。
哪怕是宿眠……也是到偏殿将就了一下。
正如他对伍建章所说,他没法御驾亲征,与将士们同甘同苦,浴血厮杀。
但他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平北大军将士们的消息。
“算算时日,若是所料不错,平北大军应该已经跟罗艺的北燕叛军展开交锋了!”
“怕是结果都要出来了...”
“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杨广心中微动,缓步走到殿外。
他仰头望着宁静的夜空,神色莫名,不知在想什么。
殿外宿卫的宇文成都看着这一幕,默默跟了上来。
第133章 莫舍人皮做畜生
夜静心不宁,深思难安。
乾阳殿前,杨广负手而立,远眺着宁静的夜色,眸光幽幽。
“朕听说,你父亲近来很少上朝,常在府中休憩,也少了接见各种官员。”
“可有此事?”
忽然,杨广没来由的出声问道。
在身后跟着随驾宿卫的宇文成都怔了下,随即道:“确有此事,父亲最近深居简出,连臣也很少能见到他。”
杨广闻言挑了下眉,打趣道:“总不会是因为朕吧?”
“不仅罢了他的宰相,又抢走他宇文家的麒麟子,跟朕生气了?”
这话自然是在打趣,但宇文成都思索了一下,如实道:“或许有陛下罢了他宰相位置的原因。”
“以前父亲为宰相之时,几乎是恨不能住在政事堂,鲜少回过府中。”
“与现在是截然相反。”
至于杨广提到的第二个原因……宇文成都没有回应,他认为自己父亲没有这么感情用事。
杨广也看出了宇文成都避开的这一点,但却没有点破,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这位大隋天宝将军。
只有他知道,宇文成都或许是宇文化及唯一的软肋。
也正如此,他才会让宇文化及继续待在朝中。
“你父亲虽然不再是宰相,但还在中书省,而且还是中书侍郎,仅次于忠孝王这位宰相,日后未尝不是没有其他的可能。”杨广稍作沉吟后,隐晦透露了一下他对宇文化及的后面安排。
当然,他不是不会让宇文化及再次成为大隋宰相。
对于宇文化及……他另外有其他安排。
不过,如今距离那时候还有点远,要等到杨广扫清了这人间的所有毒瘤和隐患之后。
宇文成都闻言有些发怔,不明所以。
但他知道,这是杨广对他父亲,以及宇文家释放的善意,当即道:“臣代父亲多谢陛下隆恩!”
杨广微微颔首,没有再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夜色,思绪开始飘远。
北地……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推进应该会很顺利。
毕竟,这一次杨广也是下了大力气。
光是大隋九老就派去了两个,炼神返虚境的真修,如果加上七大州府的话,已经超过了五位,近百万大军。
放眼望去,这个阵仗已经足以灭国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对北地要怎么处理?”
杨广负手而立,眸光幽远,凝视着浓郁的夜色,轻声道:“罗艺背叛了大隋,可北地不能因此而乱!”
“待得平北大军镇压北地的叛乱,北地便是一块无人镇守的空地!”
“这对于大隋来说,极为不安稳,又极其危险!”
他从未怀疑能不能平定北地的叛乱,因为如今的大隋可没有走向下坡路,正处在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而且,此番平北大军带去了三个都卫的兵力,合计超过了四十万,更是由四位炼神返虚境的存在率领。
就这样的阵仗,镇压不住罗艺才有鬼了。
于是,杨广自然开始考虑起了镇压罗艺叛乱后,北平府以及燕云十六州的安置问题。
如果按常理,在罗艺叛乱被镇压后,朝廷应该要重新厘定北平府,并且收回‘北平王’这个爵位,抄没王府,株连九族。
可要真这么干,北地的边关就会进入一种无人可守的境地,势必会引的关外异族蠢蠢欲动。
“那就需要一个足够强力,并且有一定威望的人,在罗家被灭门之后,代替罗艺坐镇北方!”
杨广面露沉思,转身回到了大殿,坐在龙椅上,眸光幽幽,沉默不语。
事实上,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
只是,这个人选能不能成,还需要看这一次平定北方叛乱是否顺利。
“陛下!”
一名内侍忽然匆匆而来,急声道:“北方急报!”
终于来了!
杨广眼前一亮,当即问道:“从哪来的?”
“回陛下,有朔州城的,还有易州城、并州府、冀州府……七大州府和镇南王,以及领军卫的张须陀大将军,全都传回了奏报!”
那内侍一口气拿出了八份奏报,看的杨广心头一阵乱跳。
这么多奏报?
“先将朔州城和并州府的奏报给朕!”
杨广当机立断,直接从其中挑了两份奏报。
他知道朔州城那边是罗艺御驾亲征,接连有北燕叛逆的炼神返虚境现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是平北大军北上的第一战,至关重要,疏忽不得。
如果赢了,那北上平叛就会一切顺利,平推到北平府,直至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败了,北上平叛会因此受挫,迟缓平叛脚步,虽然最终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但是,消息传开之后,朝廷和杨广的脸面会有些不好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