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上也是支持的,是不是?
弟子活不过老师,这能怪谁?
主角的两大天赋,第一就是望穿未来的望气天赋,其二就是命长,活得久。
所以,本文的定义就是长生文。
这个问题说完了,再谈一谈另一个问题,也是让我最恼火的一个问题。
开篇开头,那一段,我琢磨了大半个小时,才写出来的百来字,有人说是ai写的,还有问我是不是ai润色,还有信誓旦旦替我搁那在评论区回答的,昨天给我气得头晕。
我现在很明确的告诉你们,那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无非就是因为我用词繁复,辞藻有些华丽,所以觉得是ai?
有些人是觉得,现在人脑比不过ai了?稍微好看点的句子,就是ai出手?人类在你们眼里,就是一败涂地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阅文还养作者干什么?干脆喂AI得了。
真的,那些信誓旦旦说是ai,你们去试一试,看看行不行,我也试过了,我对AI的评价,就是傻逼,超级傻逼,纯纯浪费时间。
也不是说ai一无是处,但要用ai调出自己想要的内容,其中耗费的时间,真的不如自己写,也就只有刚入行的萌新选手,才会把ai当宝。
我一个已经写了一千三百多万字的作者,我用这玩意儿代笔?别逗了。
这玩意儿就是用来查资料,我都有点嫌气,tnnd,有时候AI给的信息还没我知道的多,最扯淡的是,这玩意儿找不出来的时候还会瞎编。
至于我为什么会去了解ai,那更简单了,一个网上到处说会抢走作者饭碗的玩意,我怎么可能不去了解一下。
我也得看看,这玩意儿会不会让我吃不上饭。真要是被这玩意儿抢走饭碗的话,我得早做准备啊。
不过就目前以我对ai的了解来讲,我还是可以放心写几年小说,尤其是在这些玩意儿明显被降了算力,群体降智之后。
另外,我再讲一下,文中那些辞藻看起来华丽的段落是怎么来的。
有些句子让我直接写,我确实写不出来,但到这里,我运用到了小学语文老师教会我的一个技能
摘抄
我不知道其他作者是不是这样,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看其他作者写的书时,看到那些描写得特别好的景色人物描写,我都会摘下来,存进备忘录。
等我写到某些山水跟人物的时候,如果我自己写的,达不到让我自己满意的效果,我就会去备忘录里面翻,然后看着别人的写,基本是挑出里面的词,自己再进行组合运用。
我自己词库匮乏没关系啊,大佬的写的好,我仿大佬的。多仿几次,仿着仿着自然也就会了。
在这方面,我参照仿写最多的是东神,他的书里面,无论是人物还是景色描写,都会有一种大气磅礴之感。
因此我在写一些格调高的场景,或者是高逼格人物的时,我就会去翻东神的书,翻的最多的是《遮天》,我尤爱这本。
其次,在人物描写方面,尤其是女性角色,《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这本书里面,我摘录了很多,在女性描写方面,我感觉拿铁大佬比东哥写的都更加细致,因为有飙车需求。
还有在写战斗方面的,如果我自己写的不好,我就会去翻阴天巨,我喜欢他书里面的战斗描写,有一种拳拳到肉的舒爽感,不过根据反馈来看,大部分读者都不喜欢战斗描写。
我还摘录过其他作者的,就不一一赘述了,我最近翻的比较多的是西游记跟红楼梦,西游记里面关于景色的描写,还有红楼梦里面对人物的描写,我都觉得挺好。
就像西游记里面,关于斜月三星洞的描述,我直接用在了对十方灵境的描述中,还有主角三姐出场的时候,衣着装扮,我仿的是红楼里面,王熙凤出场的装饰。
灵山秀水中,观宇整饬,飞甍丽栋,崇台邃阁,缭绕山林。
还有这一句,具体忘了是哪一章,但我记得是遮天里面,叶凡回地球篇的时候,对于龙虎山还是哪里的描写。
好了,就讲到这里了,我待会儿再截几张备忘录的截图,放在书评区。
关于上架,爆多少更,以及上架后写多少字,说道理,这本书是我写书以来,消耗精力最多的一本,没有之一。
写上一本的时候,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我一小时可以写3000字,但是这一本我一小时都不一定能写1000字,慢得令人发指。
因此我只能保证上架之后,尽量每天更8000字,分成两章,单章四千。
至于上架当天,能爆多少字,我真的说不准,尽量更五章吧,拼一下,我不我不确定我拼不拼得动,因为写这一本我总是高估自己,实际耗时远远高于预估的时间。
有些人觉得是ai润色的段落,我写出来,真的很耗时间,但我觉得又得写,没有足够的景色以及人物描写,文章太干巴了。
最后,感谢我的责编姜茶,开书那段时间,帮我完善了主线与剧情,尤其是前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要打一段时间语音讨论。
其次就是我的主编蜻蜓,去庐山的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多指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还有就是阴天大佬,我去请教人家指点,那天晚上,阴天巨本来都准备码字了的,然后我说我睡得早,他就不码字,把我的书看了一遍,指点批评了我许多,让我看到,原来我还有那么多不足,但是也没办法完善了,下一本的时候,务必注意。
最后,码字去了,俺没存稿~
第72章 天命
风时安俯视下拜的孺子,其头顶已是显赫的气运,在他眼中逐渐生出变化,那团赤金之气,蓬勃迸发,冲霄直上,化作一道参天光柱,其内又有剑戟蕴化,后又由紫青电光缠绕其上。
如此变化,已经远超其师的赤虎踏蛇之相,便是生出龙角龙鳞,长出龙尾的赤鳞狴犴,也难以与之比拟。
可这并未结束,剑戟之形,再次生出变化,竟化作一轮熔金烈日,边缘浸染血霞,日光灼灼,似烈烈战旗,镇压一方玄黑山体,一股霸道、惨烈、肃杀之气,顿时扑面而来。
赤日镇山
如此气运之变,还是风时安首见,可这般变化,依旧不曾结束,那一轮赤日,似乎是达到了顶峰,盛极而衰,最终也如天日般,开始下坠了。
可也在此时,风时安眼中气运变化不见,再看之时,依旧是一团茁壮如雏鹰的赤金之气,散出一道蓬勃朝气,有横击万里长空之相。
“霍?安庆府中都无霍姓大族,你是谁家子嗣?”
这时,神情并无多少变化的风时安才开口发问。
“回禀师祖,我并非青州人士,先前居住在北境云州,兽蛮破关之后,我随家人南下逃亡,在途中与家人失散,成了孤儿。
一路颠沛流离,不知如何就到了安庆府,幸好遇上了师傅,将我捡了回来,收我为弟子,让我得以保全性命。”
“将你捡到的?”
听到这等回答,风时安也不禁感到也是几分有趣。
眼前孺子,毋庸置疑,乃是身负大气运之人,其气运居然会演化成一轮熔金烈日,只不过这烈日杀伐气太重,太过惨烈了,最终还是会坠落。
这就让风时安联想到了许多,气运之中,若有金光,多为功德,可金光若是内蕴其中,与自身根本气运融为一处,那便是天地眷顾,又或是,身负天命。
他妹妹寻到的那名太素空青体,作为造化玄奇而生的成仙体,那自然是受天地眷顾的,可眼前这名孺子嘛,在风时安看来,更像是身负天命,为了完成某件使命,降生于世。
“福缘倒是不小。”
“徒孙能有幸遇见师傅,确实有福之人。”
“呵~起来说话吧,不必拘礼。”
听到霍北望的回应,风时安不禁轻笑了一声。
他口中的福缘不小,自然指的是那位记名弟子,捡了一位身负天命的孩子作弟子。
不过,两者应当是互相成就,这位尚且年幼的天命人,正是潜龙勿用,接连遭劫,磨砺心性意志的时候,中途若是没有人搭救,帮衬拉上一把,单凭他自己可熬不过去。
这也是身负大气运之人,在气数未尽之时所有的特点,每每遇到难关,若是自身手段用尽渡不过去,自会有人恰逢其会地出现,帮其渡过劫难。
“北望~这名字是谁与你取的?”
看到这不过十二三岁的孩童从地上爬起来,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他时,风时安又问了一句。
“这是我自己改的。”
“你想向兽蛮人复仇?”
“云州,兖州,商州,三洲之地皆沦陷于兽蛮的铁蹄之下,我如今年幼,只能坐看兽蛮异类屠戮我血亲宗族,随家人仓皇逃亡,如今更是孤身一人。
此仇此恨,我今生不会忘记,待我成年力足之际,我一定会北击兽蛮,领军收回三州之地,让兽蛮异族血债血偿!”
听到风时安询问,嘴角绒毛都未曾褪去的稚童,双目发红,紧握拳头,头上的黑发都开始一根根竖起。
“想领军向兽蛮复仇,夺回故土,那便好生修行,这些言语,你便是吹上千遍万遍,也伤不了那些兽蛮一根绒毛。”
风时安伸手敲了稚童一记,当即便让这好似发怒雏虎,想要扑上去撕咬兽蛮的小家伙浑身松懈下来。
“师祖教训的是,我这就去修行。”
说完之后,霍北望向风时安行了一礼,向来时方向走去,行走如风,没有半点拖沓。
“府中可还有静室?”
“有的,在老爷您走了之后,轩哥就不准任何人在内院住,他自己都不住,说是要等您回来。”
“嗯,倒也是有心了。”
风时安赞了一声,而后便径直向内院而去。
原本他只是看看当时随性收的弟子今朝如何了,可如今大雍生了兵祸,累及数州之地,看似平平无奇的记名弟子,居然还捡了一位身负天命的孩子。
其气运之变化,也确实吸引到了风时安,令他心生好奇,根据他对自己望气神通的判断,如此庞杂的变化,大抵只在十年间应验。
即便是望气神通在悄无声息间变得更强,可以看得更远,至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年,如此短暂的时间,就能够看到一名身负天命之人的气运之变,这等事例,还能上何处找寻?
况且,风时安还想瞧一瞧,这天命之人,修行武道,可以走到哪一步。
须知武道修行至高深处,同样也能如万劫妖尊,道门真人一般,踏碎虚空。
人间王朝,鼎盛之际,百姓香火供奉鬼神,可庇护一方,此乃维护根基,可真正开朝立国之本,终究还是得靠人,也就是那些可镇妖王,敢与妖尊厮杀的武夫。
人间王朝若无如此武力,寻常凡人百姓,凭什么占据膏腴之地,繁衍生息,又哪来的香火,供奉鬼神?真当妖魔不喜平原?不爱大城广殿?山野邪祟就喜欢潜藏于山林之中?
那都是人族武夫杀出来的承平之地,可也正是因为武道重杀伐而轻修身,故而武夫大多不长寿,高境界的武夫,寿终正寝者,寥寥无几。
便是能够威慑妖尊,与真人谈笑的武道人仙,其常寿也不过五百。
故而,同等境界,不论是妖尊,还是玄门真人,梵门大德,都不愿意招惹人族武夫,能让则让。
作为寿元短暂的回报,武夫的斗战之力半点不虚,若是愿意燃烧气血,更是恐怖,任谁看了,都是掉头就走,谁愿意跟武夫拼命?
五百之寿,对于同等境界的存在而言,不过零头而已。可若是让这零头给带走了,当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第73章 殉国
“师父!”
昔日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一名满脸疲倦,眼中满是惭愧的青年,
“弟子无能,未能守好您留下的产业,变卖了许多,这才勉力维持您留下的慈济院。”
“你的确无能。”
风时安上下打量了一眼眼前身着旧衣,有几分风尘仆仆的青年,轻轻摇了摇头,
“五年过去了,你还停留在先天境,居然未曾尝试过引罡煞之气炼体。”
武道之途,初入则是打熬筋骨,蕴养体魄,贯通周身经脉,积蓄内力,同时完成锻骨、易筋、洗髓三关,此乃武道初始的修行。
待到周身体魄磨砺至进无可进之地步,便可尝试凝练内力,令其蜕变,化作真气,一旦功成,洗经伐脉,脱胎换骨,此为先天武者。
寒暑不侵,刀剑难伤,可真气外放,凌空虚渡,坠崖百丈而无碍,有百二十之寿,这都是一位先天武者具备的共有特质,但这依旧停留在凡人层次,只是凡人极致而已。
唯有引天罡地煞之气入体,淬炼体魄,令气血旺盛有如烘炉,那当真是鬼神难侵,诸邪辟易,便是成了气候的妖魔,也会退避三舍。
这等罡煞武夫,若是再进一步,参悟天地之理,领悟独属于自己的武道真意,那便可斩脱枷锁,突破桎梏,拳裂山岳,剑开大江,举手投足之间,能引动天象变化,能与化形大妖相搏。
天象武夫,若是受供于人间王朝,即为国之砥柱,可拜上将军,外放边疆也可执掌兵权,为一方诸侯。
天象武者再进一步,便是元极之境,可镇一国,裂土封王,也只不过是其一念之间,乃是可以影响王朝兴衰以及国运的人中龙凤。
“弟子这些年为俗事所扰,荒废了修行,叫师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