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66节

  两人对司马晋恨之入骨。

  一想到自己为这种皇室做事,刘充一腔热血,仿佛像是喂了狗。

  “三弟,你说的没错,司马家的信用连狗都不如。”

  刘充原先以为朝堂斗争是世家豪族之间的龌龊,现在他想通了,司马家根本不配作为天下之主。

  “大哥,你现在是什么官位?”

  “都督会稽、东阳、永嘉三郡军事、建武将军,假节。”

  如果是战区,那就是手握重兵的大都督,可惜这是会稽,最多打打流民。

  梁岳霍然起身,眼神锋利,说:“既然晋室不可靠,不如我们虎据一方,将来若有变,可割据一方,或登临至高权位。”

  晋朝不过是诸侯游戏。

  虎据一方不代表叛乱、荆州江州巴蜀那些士族张扬跋扈,听调不听宣,朝廷也只能给他们加官进爵,维持他们效忠自己的体面。

  刘充与林坚两人面面相觑。

  好点子!

  “晋室无用,大哥亲自出马平定天下,重整汉家江山。”

  刘充面色沉重,高举酒杯:“来,将来共举大业,为娘子报仇。我兄弟三人,往后同患难共富贵!”

  接下来,梁岳为两人规划。

  以刘充的能力,可以吞并或者招揽豪强世家,打造一支强军,经营地盘。

  会稽郡不必多虑,谢玄一脉支持、王凝之被架空,解决剩余永嘉、东阳两郡即可。

  “大哥,东阳郡有葛家,葛家向来与我交好,你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剩下永嘉郡靠你了。”

  “千万要记住,拉拢一部分世家,另一部分打压。最好拉拢北地侨望。”

  这些是北地流亡来的家族,还是后渡河的,土地已被占完,这些人上位欲望强烈,值得拉拢。

  这个时代,若想成就大业,没有士族的帮助,可谓是举步维艰。

  “征战天下,重整汉家江山。”梁岳心中感慨万千。

  众人心目中的桃花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

  若是刘充大哥建立汉家江山,那么自己晚年生活也有着落了。

  太元十七年,月光之下,三人定下志向。

  ……

  次日,清晨。

  “三弟,再会!”刘充抱拳。

  “三弟,漠北狐裘,还有北地道士手放在堂中。”林坚嘱咐道。

  “大哥二哥保重!”

  梁岳目送两人离开。

  两人又去创业了。

  这次打算以上虞为根据地,此地有不少流民侨望,侨望世家也是世家,他们没有多少经济能力,却有政治名望,可以很轻易推到前台。

  一场割据行动悄无声息展开。

  司马两兄弟和他们的前人一般,在朝廷内部争斗不休,等他们发现,三郡早已失去控制。

  被发现也无所谓,司马家本身没多少实控地盘,其他刺史权臣、顶级世家控制的地盘更大,管都管不过来;刘充他们唯一的敌人是当地世家。

  梧桐园内。

  众多小家伙又多了一个鼻孔朝天,不正眼看人的小家伙。

  此乃谢玄之孙谢灵运。

  谢玄当然不止这个孙子,不过此子更加聪慧。

  “你就是谢灵运?听说你三岁识千字?七岁通读四书?”

  “正是。”谢灵运鼻孔朝天,傲然道。

  “小屁孩,那你比我差点,我过目不忘,通读万卷。”

  “我不信。”谢灵运不信。

  “你拿着。”梁岳把刘义符手中的尚书递给谢灵运。

  谢灵运翻开每一页,对方每一页对答如流,这才相信此人说的是真的,这下不敢倨傲,心服口服。

  “如何?”梁岳依旧不放弃。

  “别跟小孩较真。”

  祝英台在一旁噗嗤一笑。

  “好好。”梁岳朗声一笑,转过头教导刘义符识字,最后不耐烦将本子递给谢灵运,“来,你教他。”

  “好。”

  两个小孩躲在角落学习去了。

  而其他人则是在檀道济带领下练武。

  未来时局稳定,梁岳可能跑遍大江南北,他们可留下来护宅。

  望着这群生机勃勃的小孩子。

  梁岳与祝英台对视一眼。

  “我们也快老了啊。”

  “我二十四,你二十七,青春年华,还没老。”祝英台伸手抚平梁岳的眉头。

  她也不明白,为何丈夫时常发出这种感叹,明明正值青春年少。

  二十七岁,往后还很漫长,孩子都没生出来。

  “确实很长。”梁岳握着她的手,“以后天下太平,我们游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吧。”

  祝英台眼前一亮,一想到儿女,以后还有孙辈,有些期待,又不确定,说:“孩子们怎么办?”

  “儿孙自有儿孙福。”

  “好,一言为定,不要忘了。山伯兄!”

  宁阳子八十岁尸解,梁岳不知道八十岁就要立刻尸解,还是能活一段时间,随时准备尸解。

  根本无从知晓具体条件,导致他认为生命像是倒计时。

  梁岳抬起头,众人神态各异,嬉笑打闹;此时此刻,定是快乐无边。

  未来太远,长生路上风景多。

  他笑了笑,翻开林坚带来的北地道士记录。

  此乃莱阳相氏所留,记载了有关先祖方相氏的传说。

  方相氏乃是上古巫师,夏商之时,一直是主导宫廷祭祀的巫师,跳着一种“桑林之舞”,这是模仿八种兽类的祭祀之舞。

  先祖头戴黄金四目面具、玄衣朱裳、以惊驱疫疠之鬼,护佑国家安宁。

  神力来源于黄金四目面具,最后一代先祖带着面具出门,之后不知所踪。

  那一代先祖是汉代人,巡游方向,乃是淮南国。

第66章 天师大氅,吾就是仙

  淮南国。

  淮南刘安,大禹遗迹、方相氏、黄金四目面具。

  种种线索联系起来。

  梁岳恍然大悟,这下知道庐山有什么了。

  刘安身为最后一个修士,淮南国又是他的地盘,相家先祖可能就是投奔他。

  刘安见到相氏先祖,并且演示了一番黄金四目面具使用技巧。

  这所谓的大禹遗宝,或许是相氏祖先,又或是淮南子所留。

  “原来是黄金四目面具,看来不得不去寻阳郡一趟了。”

  梁岳知道宝物是什么,内心顿时有了期待。

  不过最近事务繁忙,等过一段时间再过去。

  五百年过去,若有人能拿出来,或许早就拿了,不至于留给自己。

  想到这里,梁岳写了一封信,飞鸽传书送给陶渊明,跟张文之打好关系,直觉告诉梁岳,张文之可能知道一些上古秘密。

  次日,凌晨。

  微风拂晓,旭日临窗。

  梁岳起身穿上外衣,因英台怀孕,所以他自觉跑到隔壁睡了。

  这时,金乌扑腾着翅膀飞来,嘴里叼着一封信。

  “谁的信?”

  梁岳打开一看,原来是陶渊明来信。

  信中说他看到了太平天师道。

  太平天师道的人目前在柴桑,颇受到名士欢迎。

  先前梁岳曾叫陶渊明注意此事,因此出现的第一时间,他赶紧写信通知。

  “又是你们?”

  梁岳惊愕,看来他们知道会稽难啃,于是换了路线。

  这孙家人,或许是之前谢玄提到过,流窜各地的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得斩草除根才痛快。”

  梁岳不太喜欢这帮人,

  “英台我出门一趟。”

  他与祝英台告别,收拾东西出门。

  “道济,看好家里。”路上碰到檀道济,又再次嘱咐。

  “是。”

  出了坞堡,无人之处,他从储物袋内抽出一根筷子。

  砰!!

首节上一节66/3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