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登上帝乡,前往长安。
卫国公府。
时年百岁的李靖躺在病床之上。
回顾一生,遇灵宝,征西域、灭突厥、破吐谷浑、伐高昌。
战功赫赫,这辈子已然圆满。
虚空绽放光芒。
三人出现。
“走吧。”梁岳笑道。
“李道友想个道号。”
“道号……叫天王。”
白云帝乡之上,梁岳眺望中原。
前路已寻,人间之事与自己无关。
剩下不过是享受此世,顺便再看看有何事物冒头,顺带一取即可。
“人仙时代,将会养出什么样的蛊呢?”梁岳心想。
未来的时代定会万分有趣。
自己高居幕后,看一代代豪杰,宛如过江之鲫。
永徽元年,截教东渡,避世长生。
武明空回到客栈。
“嗯?”她秀眉一蹙,察觉有人进来的痕迹。
桌上放着一封信,打开信封,武明空恍惚失神,上面写着师父的大白话。
“明空,为师以你为荣。”
桌上赫然是雷火双剑。
时隔二十三年,再见故师笔迹,这位被人称作武至尊的盟主,亦是两行热泪。
“笔迹未干,师父还在附近。”
武明空追出门。
夜空如墨,月华如水。
行至江边,武明空怅然若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求月票)
第157章 渡劫之法,后世升华
茫茫帝乡,菩提树下。
李靖、玄奘、李淳风坐在树下乘凉,听着祖师论道,讲述前尘往事。
“古人不比今人强大,当时的谢玄、司马道子,虽为东晋顶尖高手,若按今日境界划分,不过是后天一流。”除了自身玉蚕以及尸解仙奥秘,梁岳无所不言。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是无比轻松的,这些人不是修士,但也算是半个道侣。
“所以是祖师您改进了功法,让武道得到发展?”
“正是,无论上古时代,亦或是如今,乃至未来,上古神魔始终是我们人族大敌,武道是人族保障自身的手段。”梁岳说道。
四人分酒畅谈,高居九天,闲渡岁月,这种逍遥自在,不同往日而语。
李淳风醉眼蒙,忍不住问道:“祖师,末法时代,何时才能结束?”
梁岳放下酒杯,起身踱步。
“我有特殊纪年,现在是六七零年,那么到二二三四年,灵气才能全面复苏。”
“还剩下一千五百六十四年?”
“我们等不到那时了。”李淳风苦笑道。
“会等到的……”
梁岳喃喃自语,不知对李淳风说,还是对自己说。
来到火池边。
火焰嫣红,魔躯挺拔,祸斗轮回丹在其中翻腾。
梁岳摄来一块玉石。
以真火炼化玉石,炼出漆黑杂质,独留透明琉璃部分,练成两个圆锥中空物体,锥顶相对融合,内部填入玉沙,再控制口径大小,形成沙漏形状。
将一人高的沙漏用神念摄到菩提树下。
“这是?”
众人不解。
“玉沙流尽之日,便是灵气复苏之时。”
一千五百六十四年。
众人无言,望着沙漏。
这一日终究到来。
云朵虚化,幻化出下方景象。
有人看出不对劲。
“咦,这不是往东的路。”
“回关西一趟,还要接一个人。”
……
长安城。
通天医馆如今开枝散叶,长安百姓依然怀念着当初的通天道长。
这名留下无数史诗神话的道长,已随着贞观结束而落幕。
卫国公李靖逝世的消息传到骊山汤泉宫。
钦天台,老道皓首童颜,听着属下的汇报,目光复杂。
失踪、消失……。
“看来是白云帝乡的灵宝天符。”
自从高祖游太虚之事以及当年那一道雷霆,贞观大唐期间,江湖高层流传着一个传说。
那就是帝乡天神会接引他认可的人升天,获得承认的人皆可得到一枚灵宝玉符。
玉符授,即得法术。
当年一位知情人,曾见李靖施展过土遁之术。
显而易见,李靖早就有了玉符。
“大人,还要追查下去吗?”弟子们说道。
“不必。”袁天罡此刻已然看开,“出去吧,以后钦天监由你执掌。”
“我?”弟子不敢置信。
“你已有这个能力,不必担忧。”
袁天罡打发走弟子,孤身一人来到藏经阁。
藏经阁中有中年梁岳的画像,以及各地的遗迹传说,古代孤本野史。
袁天罡翻开徐羡之的柳园笔记,上面写着当年柳园美景,会稽逸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袁天罡合上书本。
转身出门,一把火烧掉此地所有线索。
火光映红,这位一百一十岁,创造风水堪舆之学的老人,终于放下执念。
坐在凉亭当中,吹着寒风。
此时,天边降下一道玄光。
“嗯?”袁天罡缓缓起身。
不敢置信望着眼前金光。
金光散去,浮现出淡金色鬼神法体。
法体澄明,纯净无暇。
面容是通天道长的样貌。
刹那间,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有眼不识真仙,原来真仙就在眼前。”
当真是命运捉人。
“弟子袁天罡,拜见灵宝祖师!还望灵宝祖师恕罪。”
“修士寻道,何罪之有?”
梁岳向袁天罡招手,道:“上来罢。”
“是!”
袁天罡踏云而升。
这一世,功德圆满。
白云帝乡。
日月、山川、草木、火焰、水流……菩提树下,三名道友笑着看向自己。
“恭喜道友归位!!”
“诸位道友安好。”袁天罡躬身还礼。
“师兄,你到底是错了。”李淳风打趣道。
师兄弟两人分歧多年,最终还是以李淳风胜利而告终。
袁天罡苦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