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181节

  “仙师何事不重来?”李渊自言自语。

  年华老去,长生难寻。闻神仙之名,而不见其人,令人内心煎熬。

  或许是自己不够虔诚。

  “陛下,神医求见!”太监前来汇报。

  李渊收起愁绪,脸上带着笑容。

  梁岳在太监带领下进来。

  “太上皇,这是十年份的丹药。”梁岳开门见山,从包裹里拿出数瓶丹药。

  “你这是去哪?”

  “游方天下,精进医道。”

  “也行……朕给你一封官文,大唐各地驿站官署皆可居住,一切度支由当地官府支出。”

  相处两年,梁岳就此离开长安,李渊内心还是有些不舍。

  “多谢陛下!”

  简单嘱咐几句,梁岳得到官文,头也不回离开。

  此后,李渊出家当道士,日夜与道士研究经文。

  长安城内,无忧宅邸。

  真火嫣红,气温热烈。

  云朵现出云车真形,阴阳奇石放置车上,被真火煅烧。

  法眼与神念梳理奇石气理,使其与云车融合。

  很快,两者融合。

  梁岳身形一闪,出现在白云帝乡,硕大的夸父头颅,占据大半空间。

  空间中央,伫立一座假山,上书离恨天三字。

  “以后白日行路,夜晚炼夸父血肉。”

  梁岳暗暗做决定。

  清晨,晨光熹微,天色未亮,梁岳腰间挂着玄武,穿上道袍,手持长幡。

  前往通天医馆摘下招牌,在门上贴下治疗一百种治病药方。

  随后前往城外,行走冷冷清清的街道。

  “通天道友?”

  正好碰到交接工作完毕的李淳风。

  “淳风道友!”梁岳拱手行礼。

  “道友这是?”

  “云游四方。”

  李淳风说:“我正有此意,不如一起?道友去哪?”

  “算了,一个人自在一些,在下打算拜访名师,学遍天下武学。”

  “好志向!来年长安再聚。”

  “一定。”

  李淳风送别梁岳出城。

  梁岳步行赶路,行走缓慢,离开居住九年的长安。

  无马无车,路在脚下。

  这双脚踏遍千山万水,踏过岁月、仙神、故交。

  仙道渺茫,寿命难量。

  既然前方无路,那便自己钻研,集合百家之长。

  灵宝寻幽探秘,通天寻路炼心。

  长安城东,杨柳依依。

  灞桥,此乃旅人离别之地。

  梁岳孤身一人,上桥过河。

  “药师神医!”

  “通天道长!!”

  忽然,身后有人在叫自己。

  梁岳转头一看,桥的对面,不知何时出现乌泱泱一片人,长安城内是大部分受到自己恩惠之人全部来此送别。

  达官贵人,贩夫走卒。

  此情此景,比当日送别玄奘还要浩大。

  “神医再会!来日美酒佳肴相迎!”有人喊道。

  众人满怀感激,送别这位名镇长安,造福万家的神医。

  梁岳折下柳枝,示意收下众人相留(柳)之意。

  此后,灞桥折柳常被文人用做离别意象。

  “再会!!”

  梁岳转身离去,脸上带着笑容,自己在长安,也不是没有留下记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别了,长安。”

  游方道士走出长安。

  人群中,李淳风站在太子身侧,说:“通天归来之日,定是武道宗师。”

  ……

  一杆长幡,一捧金针,有医无类,贫富不惧。

  此后经年,通天真人的名声常在各地出现,名扬天下。

  游历各地治病之余,也赠药武者,交换武艺。

  访名山大川,寻奇花异草,合天下武学,练十全武功。

  ……

  (求月票)

第144章 人间称神,十全武功

  真仙临凡消息,逐步传播开来。

  西南方向,黑夜之下,一伙黑衣人潜逃至此。

  巍巍昆仑,白雪皑皑。

  高洋面色惊恐,同时带着一点激动。

  “长生,原来真有长生之人,哈哈,太好了。”

  高洋仰天长啸,大雪嗖嗖直落。

  神仙传说,离奇缥缈,亲眼见过的人深信不疑,未曾亲见的人,觉得李唐故意放出假消息,神话自己的祖先。

  毕竟李唐立国,连老子李耳都能追封,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消息传到遥远的海外。

  海外东瀛,宫观成群。

  魏晋风格的宫观与周围低矮土著民宅形成鲜明对比。

  此地生活着四十余万汉家衣冠之人。

  “杀!!”

  开拓大军高效而精准,屠杀着当地势力,夺取土人的女人与孩童。

  宫观内部,供奉历代祖师和神灵雕像。

  最中央供奉的画像是一个年轻人,与其他法脉的势力不同。

  此画并非写实,与梁岳有一两分相似,应当是后人根据记忆所画。

  殿中,青烟袅袅,玉屏风画着建康百态。

  左右两侧对联写着梁岳年轻时的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中年文士身着道袍,静心修行。

  “陛下,中原消息。”属下呈上一份书信。

  中年男子打开书信,看到上面的内容,不禁笑出声,道:

  “世民这是在搞什么,这是“炒作”?”

  中原长安,不知何时流传老祖宗出现的消息。

  “这样吧,你派几个人查一查。”

  “是!”属下离开。

  没错,此地正是梁氏避世隐居之地

  历经数十年的经营,梁氏已站稳脚跟。

  对于中原传来的消息,梁氏家主第一反应是将信将疑。

  毕竟梁朝时期,大部分梁氏弟子也没见过灵宝,梁武帝后期并未向众人透露。

  梁氏不仅仅只有灵宝神仙,更有梁衍菩萨,神神鬼鬼,不计其数。

  抛开心中思绪,梁氏家主放下书信。

  或许是梁岳遗传下来的基因,梁氏嫡系子弟向来对治国理政不感兴趣,先前建立梁朝也是为了保存南朝汉人衣冠。

  梁衍自己一人独自撑了七十年,撑到北地出现汉人政权,之后毫不犹豫离开,远离尘嚣之地。

  梁氏的祖训是当一个千年世家,而不是百年朝廷。

  若在神州大地安乐享受,不思进取,那是对百姓不负责,将会遗臭万年,但在这个远离中原的方外之地,大可安心享受。

  家族传承,直至千年万年。

首节上一节181/3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