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游做神仙 第342节

  这时庄衍优哉游哉地坐了下来,看着桌上被他狼吞虎咽吃的一片狼藉的饭菜,又朝杜妻道:“道爷我还没吃饱,再去给道爷做一桌来。”

  “什么?你!!!”杜松再次大怒,你把一桌菜都吃完了,我们一口都没吃,你还有脸说这话?

  庄衍再次警告道:“别忘了,我可是通缉犯哦。”

  杜松也顾不得那么多,怒道:“我夫人身上有疾,做这一桌饭菜本就不容易,你这恶道士,看我不打死你。”

  说罢便拿起铁锤要打庄衍,庄衍立刻大声喊道:“杀人啦,杀人啦。”

  杜妻大为惊慌,连忙上前拦住杜松,然后安抚道:“相公别生气,没事,我今天腰不疼,再做一桌也不妨事。”

  说罢杜妻便转身进了厨房,杜松对着庄衍怒目而视,片刻后说道:“吃完这顿饭你就走!”

  庄衍笑而不语,半个时辰后,又是一桌饭菜被端了上来,这次庄衍开始慢悠慢悠的吃。

  杜松见此,也将妻子叫过来,二人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但吃到一半,杜妻便放下了碗筷,双手开始扶着自己的腰紧紧皱起了眉头。

  杜松脸色大变,连忙也放下碗筷道:“怎么了,夫人,你的腰又开始疼了?”

  杜妻疼的说不出话,杜松心疼不已,连忙起身道:“我这就去请大夫。”

  杜妻连忙抓住杜松,先看了一眼对面的庄衍,然后又朝杜松摇了摇头。

  杜松见状,不由再次悔恨地跺了跺脚,但心中仍然怒火满盈,无处发泄,便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

  随着‘砰’地一声巨响,庄衍被吓了一跳,手里的筷子立马掉落到了地上。

  庄衍马上不高兴了,朝杜松说道:“你把我吃饭的筷子吓掉了。”说着庄衍抬手一指杜妻道:“让她给我捡起来,否则我就自己去官府自首,再告发你们窝藏罪犯。”

  杜松暴怒而起,“我杀了你这狗道士!”

  庄衍不惧反笑道:“杀人偿命!”

  杜妻大惊失色,顾不得腰间剧痛,连忙起身拉住了杜松,说道:“相公休要发怒,为此犯法不值得,暂且忍着,我给他捡便是。”

  “什么?这怎么行?你的腰向来弯不得的!”杜松急忙说道。

  杜妻脸色苍白,握着杜松的手笑了笑,说道:“没事的。”

  说罢便走到了庄衍面前,她尝试了几次弯腰都弯不下去,每次稍微弯一点点都剧痛难当。

  不得已,杜妻只能挺直身体跪在地上,然后伸手去捡,但还是够不着筷子。

  杜松连忙上前去捡那筷子,但却被庄衍伸手挡住,说道:“诶?你干什么?我可说了让你老婆捡,没让你捡。”

  杜松怒吼一声,却见妻子已经趴在了地上,将那双筷子拾在手中,但却无法再起身,只能举过后脑勺说道:“道长,你的筷子。”

  庄衍伸手接过筷子,杜松连忙上前将妻子抱起,而此时杜妻已经疼得浑身颤抖,汗流浃背,就连五官都扭曲了。

  庄衍哈哈大笑,朝着杜妻点头说道:“好,好,好。”

  说罢,只见庄衍站起身来,上前一把推开杜松,这一推力大无比,杜松瞬间就被推出好几步,不由万分惊骇。

  随后庄衍来到杜妻身后,抬手在她背上轻轻一拍,只听得‘咔嚓’一声,杜妻嘴里顿时发出一声闷哼,便朝前倒去。

  杜松大惊,急忙冲了上来,扶着妻子便朝庄衍吼道:“你对我夫人做了什么?”

  但杜妻此刻却发出一阵极为享受舒爽的呻吟,然后缓缓直起腰来,一脸惊诧地道:“我的腰不疼了?!”

  杜松:“啊?真的吗?”

  杜妻点点头,然后小心翼翼的扭了一下腰,却发现原本僵硬僵直的腰现在顺畅无比,不仅能小范围扭动,甚至连此前从来不能进行的后仰、前弯的动作都能轻松做了。

  “我的腰好了!”杜妻满脸惊骇,脸上全是不敢置信之色,瞬间又喜极而泣,泪如雨下道:“我的腰病好了!”

  杜松见状也万分惊喜,夫妻俩顿时相拥而泣,但很快夫妻俩就想起了庄衍,急忙扭头看去。

  却哪里还有庄衍的影子,早已消失不见了,而一张纸条却缓缓从空中飘了下来,落到了杜松手中。

  杜松接过纸条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尔予我一顿好饭,我赐尔一副好腰。”

  杜松夫妇看完纸条上面的字,顿时面面相觑,久久无言。

第401章 奇葩封神

  蒲玉城中的城隍庙从破土奠基之日起,金轮王召集两千劳役,仅用了一个月便彻底完工。

  其后金轮王亲率文武前往祭庙,而负责祭庙、开光等一切仪式的,便是监天法师觉真。

  看着城隍庙主殿上的那尊威严神像,金轮王朝觉真问道:“法师,这神像造的如何?”

  觉真拱手道:“回陛下,此像造得威严,只可惜没有灵性。”

  金轮王笑道:“连神都没有,自然没有灵性。”

  一旁的国相听到这话,连忙说道:“陛下,臣听闻上古圣皇多有册封忠孝仁义者为神灵,以庇佑万方,今陛下何不行上古圣皇之事,也册封神灵,以佑子民呢?”

  金轮王听到这话,反问国相道:“国相以为我能比得了上古圣皇吗?”

  国相道:“陛下正值壮年,英姿伟貌,雄心勃勃,定能创下堪比上古圣皇之基业。”

  金轮王听完哈哈大笑,说道:“如此说来,我倒也能册封神灵了。”

  说到这里,金轮王朝觉真问道:“法师,本王若是册封神灵,当以何者为先?”

  觉真心中觉得国相的提议颇为荒诞,但也并未提出质疑,而是在听到金轮王的问话后想了想,说道:“陛下,可以选已故去的国朝贤德忠臣之英魂册封,只是.”

  金轮王问道:“只是什么?”

  觉真禀道:“回陛下,只是没那么容易,这么久过去了,那些国朝忠良的魂魄只怕早已轮回转世了。”

  金轮王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而那位国相却笑道:“这有何难,国朝五百年基业,忠良贤德之人何止千百?臣这就让诸博士整理一份名单出来,陛下只需一一册封就是。”

  觉真却感到十分荒唐,但又不好直接反驳,于是问道:“国相,这样做可以吗?”

  “当然可以。”国相说道:“只要整理一份名册,陛下从古至今一一点名册封,只要其人英魂尚在,册封之后需这神像又有了灵性,那不就说明册封成功了吗?”

  国相话一说完,周围的大臣纷纷出声附议。

  金轮王见此,便欣然说道:“好,那就请国相主持此事,将过往五百多年来所有的忠臣贤良之士拟一个名单交给朕。监天法师,请你再择一个吉日,待吉日一到,本王便要亲自来城隍庙册封神灵。”

  见金轮王下旨,觉真便将心里的话咽了下去,然后拱手拜道:“遵旨。”

  却说原来的尼娑城已经彻底荒废,所有人都已经搬走了,信仰婆罗门教的跟着天启王去了北方,信仰释教的就跟着金轮王去了南边。

  现在这里是一片荒凉,寸草不生,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被太阳晒得焦黑的草木,以及龟裂的地面。

  虽然人无法在这里居住了,但神仙并不受到任何影响。

  只见荒凉破败的原尼娑城护城河两边,分别矗立着几座石头搭建的房屋。

  在北面的一座石屋外,婆罗门教瓦克仙人正在修炼瑜伽,此时她忽然看见对面一座石屋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正是那帝释天。

  原来两家的神仙并未离开这里,而是继续镇守此处,划分界限。

  佛门原本的目的就是把婆罗门教挡在毗严国以北,不使他们南去影响到取经人,故而两边一直在这里对峙。

  看到帝释天出现,瓦克仙人顿时说道:“听说金轮国在搞什么册封城隍神?真是可笑,他一个小国王,能代天封神吗?”

  这件事帝释天也是知道的,但他们并不干涉金轮王朝政之事,听到瓦克仙人出言讥讽,帝释天也不接这话,反而另开一言道:“你又在练你那房中术啦?”

  瓦克仙人脸色一沉,说道:“这是瑜伽,是我圣教修炼之妙术?”

  帝释天闻言哈哈大笑,也不管瓦克仙人的争辩,转身便走到了另一座石屋之内。

  石屋中密迹金刚、鬼子母神、娑竭龙王、散脂大将等人早已坐定,等帝释天一来,密迹金刚便说道:“帝释天尊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帝释天点点头,然后走到众人中间盘坐了下来,道:“我这便前往阴司一行,为金轮国寻得一位适合做城隍的忠臣贤良。”

  “好。”众人点点头,鬼子母神道:“尊者且去,这里自有我等坐镇。”

  帝释天微微颔首,随后双手合十,唱了一声‘阿弥陀佛’,整个人便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了石屋之中。

  很快帝释天便来了阴曹地府,他收摄身上佛光,只做一僧人模样朝鬼门关飞去。

  来到鬼门关前,帝释天立刻被鬼兵挡住了去路,负责守关的鬼帅喝道:“尊驾哪里来的仙修?不知这里是阴司关门,生人不得乱闯吗?”

  帝释天立定身形,双手合十现出佛光,一时间佛光大现,照得鬼帅鬼兵们连连后退。

  而周围的那些鬼魂沐浴在佛光之中,一身的孽障、恶业、怨气瞬间被净化,一个个变得清净光明。

  随后帝释天说道:“吾乃帝释天是也。”

  鬼帅脸色一变,急忙上前拜道:“原来是帝释天尊者驾临。”

  帝释天道:“我此来地府是有一件要事要办。”

  鬼帅闻言,当即说道:“原来如此,请尊者收了威严,小神这便放行。”

  帝释天这才收了佛光,随后一众鬼兵让开了道路,帝释天迈步进了鬼门关。

  然而帝释天前脚刚进了鬼门关,就看到前方立着一个人影,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不是真人,仅仅只是一道法力投射的虚影。

  下一刻那虚影转过身来,朝帝释天问道:“你作何来?”

  帝释天脸色一僵,闻言赶紧回道:“小僧为众生来此,欲为金轮国百姓寻找一位正神。”

  那虚影摆手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回去吧。”

  “好的。”帝释天非常听话,叫他回去他便回去,应了一声后转身就走。

  看着刚刚进关,马上又出来的帝释天,那位鬼帅十分惊诧,问道:“尊者这么快就办完事了?”

  帝释天笑道:“贫僧突然想起方才出来时家里的门没关,先告辞了。”

  看着帝释天离去的背影,一旁的鬼兵奇怪道:“和尚家的门关不关有什么大不了。”

  那鬼帅朝着鬼兵看了一眼,道:“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你在阳间挣一辈子钱,只怕还没人家和尚讲一次经赚的多。”

  而在阳间尼娑城外,看着突然出现的帝释天,众人满脸惊愕。

  散脂大将问道:“尊者这么快就找到了?”

  帝释天叹了口气,说道:“刚进鬼门关就被人拦住了,他叫我回去,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当然是马上回来了。”

  众人一听这话,更是惊讶,问道:“谁?”

  帝释天道:“不周山上的那位。”

  众人恍然大悟,密迹金刚则讶然道:“这位刚刚开府不周山,这么快就到人间来了?”

  帝释天道:“毕竟是总摄人间大司命,总要来人间行走的。”

  众人默然,随后帝释天又道:“算了,城隍神这件事看金轮王他们怎么搞吧,我们还是不要插手太多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说道:“善。”

  至于他们说的‘不周山那位’,自然就是庄衍了,为何不敢称‘灵台真君’?只因神仙自有灵应,若呼其姓名、名号,对方都会心生感应。

  说回蒲玉城,金轮国国相领了金轮王旨意后,却先回到了自己府中,一路来到了北院外。

  堂堂的一国国相,此刻却小心翼翼,满脸的谄媚卑谦之色。

  只见他来到院门外,动作极为轻柔地敲了敲房门,然后问道:“上仙在吗?”

  “进来。”随着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院门缓缓打开。

  国相朝里面望了一眼,然后迈步走了进去,走入院中,国相抬起头来,只见前方一道白色身影正立在石阶上,一双清眸正冷冷地看着他。

  国相连忙上前道:“上仙,事成矣,王上已命我整理历代忠臣贤良名讳,列于册上,待吉日一到,便要前往城隍庙册封神灵。”

首节上一节342/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