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姆元君话音刚落,后土大帝便说道:“那的确是大转轮光。”
殿内众文武不禁大惊,翊圣真君沉吟道:“如此说来,那波旬又入世了?是何时入世的?”
“说不定是趁着玄仙大劫时悄悄入世的。”
“极有可能。”
“说不定那玄教还与波旬有些勾连。”
通明殿上,文武诸神议论纷纷,而此时王灵官手持金鞭站了出来,厉声高喝道:“肃静!”
一瞬间大殿内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恢复了先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状态。
这时南极长生大帝说道:“此前佛魔大劫,那罗魔入世只是一个幌子,波旬的驻世之身随着罗魔一同入世,并蛰伏于西牛贺洲吠陀国中,掩人耳目一千余年,如今终究是藏不住了。”
天庭就是这样,你要么一直藏着,要么就别露头,只要你敢露头,天庭立刻就会发现你的踪迹来历。
“吠陀国?”天蓬真君有些惊诧,当即拜奏道:“臣知道,那吠陀国似乎极为崇信一个叫‘婆罗门教’的教传,传说如来佛祖降世之身便出自此国。只是后来开创了释教,便脱离了此国此教。”
上首的太上老君闻言笑道:“不是传说,是事实,当年贫道化身下界,西出函关化胡为佛,化的便是此胡,点度的便是此佛。”
众神仙立刻恭敬地将目光看向了太上老君,如果是别人说这话他们只会觉得是对方吹牛,但太上老君这位开天道祖,却没人敢怀疑他的话。
只听太上老君继续说道:“那吠陀国信仰的‘婆罗门教’还有三大主神,他们称作‘三相神’,西牛贺洲原本该是他们的传教之地,只可惜释迦牟尼后发先至,抢先以佛法统领了西牛贺洲,他们自然怀恨在心。如今那波旬驻世之身现身于吠陀国,毫无疑问是想与婆罗门教联手对付佛门。”
听完太上老君的话,大殿内文武众神都有些忧心忡忡,尤其是出身佛门或与佛门交好的神仙。
譬如托塔天王,便出列奏道:“启奏陛下,那佛魔即与这婆罗门教修士狼狈为奸,何不趁其羽翼未丰,即刻发兵征剿?”
哪吒立马出列拜道:“臣附议。”
四大天王也紧跟着出列拜道:“臣也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看着大殿内一连串的文武神仙出来附议托塔天王,玉皇大帝淡然一笑,只抬手轻轻一挥说道:“众卿勿忧,有人间福德大司命镇守人间,必不使一切邪魔扰乱三界。且人间福德大司命执掌人间权柄,他未上奏祈请发兵,就说明局势在他掌控之内,故而不必担心。”
说罢,玉帝袖袍一摆说道:“此案揭过,继续议事吧。”
托塔天王等人还是有些不放心,但听到玉帝之言,自然不敢再有异议,当即纷纷唱喏领命,然后各自退回了仙班之中,继续商议前事。
第373章 回山 访友
却说庄衍从吠陀国离开后,便来到了灵台山丹赤岭神府,虎先锋闻报后连忙带着神府众人迎了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这丹赤岭神府倒没什么变化,还和他当初做灵台山神时一模一样。
惟一的变化是丹赤岭上的桃林长得越发茂盛,一株株桃树十分粗壮茂密,现在还是初春,树上面就已经挂满了花苞,看来今年的灵桃要丰收了。
“属下叩见真君。”虎先锋带着如今丹赤岭神府的一众部属来到庄衍面前下拜相迎。
庄衍笑了笑,开口言道:“都起来吧。”
“是。”虎先锋应了一声,然后站起身来,将身后之人一一为庄衍作了介绍。
这些人神府部众都是这些年来灵台山中修炼有成的妖精,都被虎先锋收入麾下听命。
这样也好,至少灵台山的妖精很少有下山为害的,并且经过上一次给玉帝敬献生桃的教训,虎先锋在后面专门安排了一批有本事的妖精看管桃林。
现在的桃林除了虎先锋外,别人谁都不能随意采摘,虎来来和虎去去尤其是重点防备的对象。
虎先锋陪着庄衍在丹赤岭上走了一圈,接着朝庄衍道:“真君,我已命人准备好酒宴佳肴,请真君入府享用。”
庄衍摆了摆手,说道:“让大家吃就行了,你另外去弄一些好酒好菜,我们到八仙阁上去吃。”
虎先锋闻言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立时拜道:“是,真君。”
庄衍微微颔首,随后脚踏祥云飞身而起,化作一道仙光落入了百丈峰八仙阁内。
清风吹入八仙阁内,庄衍立在其中眺望灵台山,只见群峰巍峨,烟霞凝光,真是好一座洞天福地。
此时虎先锋已带着好酒好菜来到阁中,在案上一一摆下。
“虎大,你也坐吧。”庄衍指着对面说道。
虎先锋躬身领命,然后便席地正坐了下来。
庄衍左手靠在凭几上,端起酒盏饮了一杯,然后说道:“知道这八仙阁是怎么来的吗?”
虎先锋回道:“属下知道,是当初上洞八仙所赠,立于这百丈峰之上。”
庄衍微微颔首,说道:“不错,当时八仙在时,我与他们皆是好友,如今八仙虽已历劫入世,但百年内即当归来。”
虎先锋笑道:“那太好了,八仙若归,这八仙阁就不会像今日这般冷清了。”
庄衍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过,有赠八仙阁之因在前,我当报礼于后。”
说罢,只见庄衍抬起右手,在虚空中一抓,霎时只见金光乍起,一道道清灵玄彻的天地元气在庄衍的神力下,凝聚成了八件玲珑剔透,宝光熠熠的风铃。
随后庄衍抬手一挥,这八件风铃立刻分别飞到了八仙阁四周的八只檐角上挂了起来。
虎先锋看到这一幕,不由疑惑地问道:“真君,这是?”
庄衍道:“虎大听命。”
虎先锋连忙起身拜道:“属下在。”
庄衍道:“命你看好此处,待他日八仙转世之身来取蕴宝风铃。”
虎先锋闻言,心中立时恍然大悟,接着拜道:“真君放心,属下一定看护好这八件风铃。”
庄衍笑道:“风铃不要你看,看好这八仙阁就是了。”
虎先锋明白过来,再次领命拜道:“谨遵真君法旨。”
说完,虎先锋又问道:“真君,我这就命人去洒扫真君居所。”
“不必了。”庄衍制止了虎先锋,说道:“我不欲在此久居,喝几杯便走了,坐吧。”
虎先锋愣了一下,旋即应道:“是。”
半个时辰之后,庄衍在虎先锋的恭送下驾着祥云离去,虎先锋看着庄衍去的方向,不由咧嘴一笑。
与他所料不差,庄衍去了方寸山中。
庄衍来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山门外时,正见到一众修士在修炼武艺,切磋法术,并未注意到庄衍的到来。
庄衍见状迈步上前,来到人群中一起观看那些正在演示武艺、法术的修士。
此时一名年轻的修士叫了一声好,便侧目看了一眼,旋即眉头一皱,怎么多了个陌生人?
他又扭头来看了一眼,果真是个陌生人,当即拱手开言问道:“道友何来?怎地之前从未见过?”
庄衍笑道:“你拜入菩提祖师门下多久了?”
这修士闻言,当即说道:“我入祖师门下修炼,已有五年了。”
“难怪你不认得我。”庄衍笑了笑,又问道:“祖师今日不在家?”
修士摇头道:“不在,祖师受西方如来佛祖相邀,去灵山大雷音寺论佛讲法去了。”
庄衍微微颔首,此时旁边传来一声惊呼:“灵台真君?”
庄衍扭头看去,却见一个中年道士满脸惊喜地走上前来,朝他稽首拜道:“颖明拜见灵台真君。”
这个颖明也是‘颖’字辈,光听名字就知道和卓颖繁是同一期的弟子,比孙悟空高一辈。
不过菩提祖师门下倒也没有那么复杂的论辈分,先来的就是师兄,后来的就是师弟。
且菩提祖师教徒弟十分干脆,只要教的东西学会了就可以出师下山了,千年来莫不如此。
所以现在这里还留着一个颖字辈的弟子,倒是让庄衍觉得奇怪,看着颖明笑道:“是你啊,你还没有出师吗?”
颖明脸上泛起一丝赧然之色,说道:“我禀赋低劣,天资蠢笨,祖师教我的道法总是学不会,所以一直没有出师。”
庄衍闻言朝他看了一眼,见他体内气机圆融,法力精纯,精气神凝而不散,便微微一笑,说道:“原来如此。”
颖明看到庄衍的目光心头微微一慌,好似被看透了一般,连忙低下头去说道:“真君稍待,我这便去通报孤鹤师兄。”
说罢,颖明连忙转入斜月三星洞内,不多时便见孤鹤童子一马当先,急匆匆迎了出来。
“真君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真君恕罪。”孤鹤童子来到庄衍面前,揖手下拜道。
庄衍笑道:“童儿不必如此,我此来是访友的。”
孤鹤童子闻言,连忙回道:“好叫真君知晓,祖师他去了灵山,此时不在府中。”
“无妨。”庄衍摆了摆手,说道:“我欲在方寸山中住些时日,慢慢等菩提道友回来就是。”
听到这话,孤鹤童子连忙说道:“那还请真君下榻我斜月三星洞内,洞中自有云房仙居,真君可随意挑选入住。”
庄衍点点头,笑道:“好,那就领我去吧。”
孤鹤童子应了一声,然后领着庄衍进入了斜月三星洞内。
此时那些新来的弟子纷纷围了过来议论纷纷,此时‘悟’字辈的弟子也都早已出师,最老资格的无疑是那个‘天资愚笨’的颖明了,于是众人纷纷上前询问庄衍的来历。
颖明没有多说,只是将庄衍曾经任山神的事迹,以及与菩提祖师的友情道与众人。
却说庄衍在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住了下来,另一边灵山大雷音寺内,因佛魔波旬与庄衍那一场交手暴露了自己,故而佛门也发现了波旬的存在。
此时在大雄宝殿内,所有佛陀菩萨位列莲台,高坐殿上。
这一次是定光如来燃灯古佛率先开口,说道:“想不到波旬的驻世之身并非罗摩,而是提前藏匿在了吠陀国中。”
“是啊。”药师佛道:“他与婆罗门教联手,久必为人间之大害,我佛门之宿敌。”
听到这话,佛门护教伽蓝菩萨应声而出,合十拜道:“请我佛如来降旨,弟子只需率领十八伽蓝、五百罗汉、五百金刚,便能扫平吠陀国,铲除婆罗门教,为释教、为众生除一大害!”
弥勒佛立马就看了过来,朝伽蓝菩萨道:“你是说要带十八伽蓝、五百罗汉、五百金刚去攻打凡间一个王国?”
伽蓝菩萨愣住了,一旁的普贤菩萨说道:“这不好吧?有损我佛门清誉。”
“就不能这么做。”文殊菩萨叹道:“要真这么做了,人间诸国灭佛又不远了。”
伽蓝菩萨梗着脖子道:“文殊菩萨此言差矣,若此事传了出去,世间诸国还敢灭佛吗?”
文殊菩萨道:“那天条怎么办?你带着伽蓝罗汉金刚去打凡人,当天庭眼瞎是吧?”
伽蓝菩萨道:“天庭现在不是‘天地分野’了吗?天神不管人间的事儿了。”
文殊菩萨道:“那你的意思是那位代天镇守人间的灵台真君,他也眼瞎吗?”
伽蓝菩萨这下彻底无语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朝着如来佛祖躬身一拜,然后退了回去。
这时大势至菩萨道:“能不能给吠陀国降劫?”
“无用之举。”准提菩萨说道:“那婆罗门教三相神的伟力足以与我佛门抗衡,就算降劫也会被化解。”
“况且.”准提菩萨又道:“我佛如来圣身下降时便出身于婆罗门教,有此番因果在,却不是好办的。”
听到这话,诸佛菩萨都看向了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倒也没有反驳此语,而是光明正大地说道:“准提菩萨所言不假,当初我创立释教,组建僧团,有一部分也是借了婆罗门教的势。后来释教大兴,立足西牛贺洲,传播三界十方,至此已兴盛了无数元会。如今天运合回,有此因果在,天道大势重归于婆罗门教也是定数。”
听到如来佛祖的话,众佛菩萨也是有些心累,他们这些人什么都不怕,就怕‘大势’二字。
这大势落于谁家,谁家就能兴盛,这是任何人都扭转不了的,哪怕如来佛祖也一样。
且大势只有一道,落了东家西家便无,落了西家东家便衰,绝无破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