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514节

第977章 己卷 定址,辨相

  丁宗寿对于陈淮生正在物色选址和筹建的这个灵穴之眼很感兴趣。

  虽然陈淮生早就说过他这是一个试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败几率很大,而且就算是做成了也对紫府层级的修士没有太大意义,更主要的还是炼气和筑基层级的弟子,尤其是筑基层级修士,但他还是很感兴趣。

  陈淮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个谜一样的角色,或者说用一句不太准确的话来形容,这个家伙更像是真仙转世。

  丁宗寿详细了解过陈淮生的“发迹史”,可以说真的是青云直上,直达天庭。

  二十岁才入道拜门,在重华派一跃而起,当然这里边的跌宕起伏还是很让人动容的,几次都是身临死地,生死一线中挣扎回来,或许就是这种濒临绝境才将其隐藏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得这个家伙在后续的修行进境中日新月异。

  尤其是创造历史的闭关三年连破三重,这就太惊艳了。

  当然陈淮生暴露出来的野心也是让丁宗寿最满意的一面。

  如果说陈淮生只是他自己一骑绝尘,直入仙境,丁宗寿虽然艳羡,但也不会太在意,可陈淮生野心正炽,要将大槐山打造成为河北第一宗门,甚至要和大赵四大超级宗门争锋的意图,就太合丁宗寿的意了。

  当年他散修干得好好的,为什么愿意加盟重华派,还不就是希望加入重华派能跟随其茁壮成长,成为河北地界上的霸主,享受无尽的资源,对整个丁氏一族都带来无尽的好处。

  可谁曾想重华派昏招迭出,又遇上商九龄这个当修士算是合格干掌门却成的拙劣的家伙,差点儿就把大家都耽误了,也幸亏有了陈淮生这样一个异类出来,才又给了大家希望。

  现在丁宗寿就一门心思想要跟随陈淮生,想要看看大槐山这帮人在他的引领下能够走到什么高度,而他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对方,无论对方有什么想法,他都会坚决站在对方一方。

  所以当陈淮生提出他的灵穴之眼想法时,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而丁宗寿却是赞同,虽然他也没有搞明白这个灵穴之眼究竟能给大家带来什么。

  一直到后续陈淮生陆续将自己的意图设想透露出来之后,丁宗寿的兴趣就猛地浓烈起来了。

  如果按照陈淮生所设想的要打造成一个类似于先天秘境的人工秘境,而且其修行效果则有别于先天秘境那种在层级破境时的突破,而是在炼气和筑基范围内的提升,这或许会让山中紫府们有些失望,但对于其他弟子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福音了。

  这种尝试一旦成功对于整个大槐山来说比拥有一个先天秘境都还要意义巨大。

  毕竟先天秘境只对从筑基到紫府,从紫府到金丹这关键两步意义巨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紫府?

  寻常从一重到二重,从三重到四重,从初境到中境,从中境到高境,这才是弟子们最迫切希望获得助力突破的目标,而这恰恰是陈淮生所要构建的所谓混元之境。

  跟随着陈淮生深入绝域禁地,一直来到清凉台,丁宗寿也能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灵力浓郁程度的确远胜于大槐山,但这里因为灵力太过浓郁也带来一些负面作用,那就是气候的变化极为剧烈,甚至可能危及到人类生存。

  雷暴、阴瘴这些都对普通修士会造成致命威胁,别说修行,就算是要想在这一区域生存下去,都相当艰难,更别说还要面对各种高阶妖兽的威胁。

  但也不容否认的是浓烈的灵力蕴蓄在这里,而且还实现了五行法相的大体平衡,这也是作为灵穴之眼的关键,也才成为陈淮生意图在这里构建混元之境的缘故。

  “淮生,就是这里了?”苟一苇已经在眯缝起眼睛打量着这一处山腰“肚脐穴眼”之地的地势变化了。

  跟随陈淮生而来的除了丁宗寿,还有苟一苇及其他带着的一帮“徒弟”,包括刘良奎、魏武阳以及宋岩、陈桂生等人。

  “对,你们先不要轻举妄动,我还需要和这里的主人打个招呼。”

  陈淮生也早早就和众人提过,这里地下石中藏匿着一条四阶凶兽石阴角蛇,而这条石阴角蛇却又被一个虚灵所控制,这个虚灵是魇人还是虚鬼他也还不确定,但肯定没有本体,而且修行水准也不低,只是关系尚未达到那种程度,还不好言及太过深层次的话题,无法了解。

  包括丁宗寿在内都心中暗凛,四阶凶兽不是一般紫府能抗衡的,寻常筑基练气那就是盘中餐了。

  陈淮生通过灵识感应找到了韩姓虚灵,对方也早就觉察到了他们的到来,十分高兴,对陈淮生提出的勘察地形,了解地理地貌和地质分布状况也都毫不犹豫地应允了,甚至主动驱役石阴角蛇离开更远一些的地下继续沉睡。

  现在也不是商谈的时候,从韩姓虚灵这边来看,等到他们确定无疑要在这里构建所谓灵穴之眼修行妙境之后,再来进一步拉近双方关系,最后等到他们建成无法离开之后,就可以好好商议一下下一步的“打算”了。

  陈淮生也大体能揣摩到对方心思,他也不在意,拉近双方关系之后,也算是一个互利互惠之举,至于说日后对方会提出一些要求,他也不会拒绝,有这样一个助力在绝域禁地中,万一遇上其他妖兽,也能有个帮手。

  在陈淮生打过招呼之后,对方又陷入了沉寂,或者说就在某一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行人的行动。

  苟一苇立即带着人开始四下走动勘察起来了。

  清凉台位置居中,想一出凹陷下去的地眼一般,所以陈淮生才觉得这就像一个肚脐眼,也是灵穴之眼的所在。

  从“肚脐”进入就能看到孔洞,而从洞穴一进去,就能发现内里空间很大,而且越往里走,一洞连一洞,山中的各种灵植根须都深入到了洞穴中,在洞壁上形成密织的须网,而洞中亦有各类阴生灵植,山泉,溪流,也在洞中随处可见。

  最让苟一苇他们感到兴奋的是洞中的灵气更甚于洞外,那些大量灵植的根须枝蔓都渗透入泥土乃至岩石中,甚至与这些岩石都形成了共生共存的状态,这使得这里的土性法相尤为强烈,至少在苟一苇看来,这里的土相灵宝已经完全不需要了,就其本身已经足够浓烈,甚至可以说充盈溢出了。

  当然,有优就有劣,像水木法相也还过得去,肯定需要补足,而金、火两相相较而言就要逊色一些,需要在这两相上用灵宝来补足了。

第978章 己卷 敲定,动手

  对灵穴之眼的勘察持续了三日。

  苟一苇做事做得很细致,将整个清凉台的洞穴坑道逐一进行了实地走访勘察,并全数走到了底,也全部进行了灵力灵气的测试,以便于为下一步设计规划和建设来做好准备。

  他的这些“徒弟”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活计,很显然这比寻常的法阵建设和制符、炼丹等事务要复杂且重要得多,尤其是这又是深入到绝域禁地中,灵气的充盈程度让他们这些炼气层级的弟子都感到有些难以适应,不少人都出现了类似于“醉氧”和“高原反应”的状况,不得不服用一些特殊丹药来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

  好在这在之前陈淮生就提醒过苟一苇要有所准备,以现在清凉台的位置和灵力状况,炼气中段以下的弟子恐怕都有些难以适应,多少需要服用丹药或者用灵符来帮助适应。

  但一旦适应之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他们的修行有所裨益,毕竟这样一种灵力充盈的环境下长期居于此,而且能适应,就证明其四基基线都有提升,当然这个提升有一定限度。

  对赵良奎、魏武阳以及宋岩、陈桂生他们来说,这样一个机会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一方面这种绝域中的环境让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四基都得到提升巩固,另一方面要构建这样一个混元之境,也能让他们从各方面都得到打磨锤炼,从设计到细化,再到安置布局,每一处的布设都极有考究,琢磨其中道理,都能悟出不少奥秘来。

  “怎么样?”陈淮生对苟一苇的勘察情况很重视。

  “的确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苟一苇抿着嘴满脸思索的神色,结合着陈淮生拿出的规划设计构想,他也在考虑如何能够将这些规划设计与灵穴实地情况相结合,在哪些方面需要用灵宝灵材来补足,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疏导挖掘,以及怎么来布置才能让这个灵穴之地效果最大化,“淮生,你打算怎么用这个地方?”

  “怎么用?”陈淮生一时间有些没明白苟一苇的意思。

  “清凉台这一处穴眼实际上不能叫一处穴眼,而是多个孔洞贯通形成的一个洞穴孔眼的连环体,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上下两处,上部范围较大,大概是一处大型洞穴和九处小型洞穴及其连通的孔道组成,大概最深处进入山体在二十丈左右,下处要小很多,是从上部的一个侧洞蜿蜒深入到右面的山岩中,但这一处孔道就有些幽深漫长了,大概在四十丈左右,然后还有一个大洞穴和三处小洞穴,另外在其下方还有一条地下溪流,……”

  苟一苇一边拿出自己绘制的灵穴之眼构造图,一边指给陈淮生看:“淮生你看,这两处穴眼区水平距离大概在十五丈之遥,深度也有二十丈的差距,在灵力浓郁程度和法相区别上也稍有差别,上部穴眼区土木法相较为浓厚,火性法相也还过得去,下部穴眼区土水法相最盛,另外金性法相也比上部穴眼区要更厚重,也就是说这两处穴眼区是有一定区别的,上部穴眼区,土木火法相都还可以,但金性和水性就略差,而下部穴眼区土水金法相都还不错,但火和木性法相稍差,其实下部穴眼区木性法相也还过去,就是火性法相差距较大了,……”

  “苟师伯,你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陈淮生隐约觉察到一点儿,皱起眉头问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可以按照你的规划来设计构建两处混元之境,一大一小,一浅一深,上部环境更好,更适合土木火三相不足者,而下部阴瘴较浓,炼气层级弟子都难以承受,也更适合筑基弟子,……”

  苟一苇的建议让陈淮生忍不住挠头:“苟师伯,那岂不是意味着在灵宝灵材的需求上也要翻倍?我原来琢磨要构造一个混元之境所牵扯的范围都不能太大,否则在灵宝支应上就足以让我们大槐山破产,根本就凑不齐,您现在突发奇想要搞两处,而起按照你提及下部那一处,只怕对要灵宝的需求更大,涉及到要抗衡阴瘴,就算是筑基修士也一样需要各类灵宝来平衡啊。”

  苟一苇也知道自己的建议有些“不切实际”。

  当初在构建这样一个混元之境上他自己都专门提出了质疑,就是觉得要打造出一个类似于鼎炉的混元之境要求太高了,特别是在灵宝的需求上标准极高,而且需要持久的灵力保障,寻常灵物根本就支应不起,只有高级灵宝才能扛得住,甚至高级灵宝也需要持续的补充供应,一旦灵力耗尽,就要更换补充。

  可现在实地勘探了这一处灵穴之眼的情况之后,他又委实觉得浪费下部穴眼区这样一处宝地太可惜了,尤其是陈淮生的规划设计中对于五行法相的蕴积渗透道体有着相当精妙的构想,如果能按照其预设的标准建设好,而后修士能够长时间浸润其中,其效果真的要比寻常灵地强太多,甚至堪比秘境之效。

  “淮生,我知道其中难处,但是我以为值得。”苟一苇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一时间无法完全兼顾或者建成两处,我觉得倒是可以先考虑建下部穴眼区,上部穴眼区对于炼气弟子可能效果更好,筑基弟子也有进益,但在下部穴眼区,筑基弟子的修行效果我觉得可能会大幅度提升。”

  苟一苇叹了一口气又继续道:“淮生,这样一个穴眼区建成之后恐怕也只能供一人使用,灵力保障通过蕴积浸润来支撑,消耗太大,若是散修或者宗族可能就再好不过,但对于宗门来说,也只能说是一个亮点支撑了。”

  陈淮生笑了起来:“苟师伯,能达到这样效果还不满足?你还真以为这一处混元之境就能改变一个宗门命运不成?对于我们大槐山来说,我倒是觉得该知足了。”

第979章 己卷 共谋,共建

  陈淮生很清楚混元之境的作用,这是对自己道体内鼎炉的仿造,模仿出一个近似于自己鼎炉的修炼环境,而聚集灵宝来弥补现有环境的不足,让修士在其中能充分浸润感应一个极佳环境下带来的修行加成,提升修行效果。

  但混元之境的限制还是很大的。

  一是环境所限,不可能有多大,能够容纳一人修行已然很难得了,而且即便是有灵宝富集加持,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不可能达到那种突飞猛进鱼跃龙门的境界,也就是说,和在秘境中那种能够遇劫渡劫的天道飞升还是有所区别的。

  二是这种人工造就的环境对选址极为苛刻,同时造就鼎炉那种环境需要从各方面来堆砌灵宝,对灵宝消耗很大,也就是说,这种环境能否持久,取决于宗门的投入能否坚持。

  或者换句话说,这种构想对于超级宗门来说可能更为见效,像现在的大槐山要做这桩事情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大槐山现在又不能不做,否则一旦错失这一段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期,未来大槐山未必抗得过来自外部的威胁和袭击。

  所以陈淮生才硬着头皮冒着有泄漏的风险,还要不遗余力地耗尽整个宗门资源都要去启动这样一个造境计划,甚至在整个过程中都还要承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

  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将是丰厚的,尤其是对筑基层级弟子的实力快速提升,哪怕就是那么一两个人的提升,也足以达到陈淮生的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但是却不易了,那就是一方面开始按照陈淮生的规划来打造建设和布局,这主要是手工活儿,一些孔道要被拓宽,一些孔洞要被填塞,还需要再安设一些法阵灵符来强化。

  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开始填充和安设灵宝灵材,尤其是灵宝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淮生还是接受了苟一苇的建议,保留两个混元之境的设计,但是优先考虑把下部穴眼区建设起来。

  但即便是下部穴眼区这个偏小的混元之境,耗费都相当骇人。

  这一处穴眼阴瘴极浓,而且欠缺火相法性,也就是说要构造混元之境,需要极大地补充火相灵宝。

  这种补充可不就是简单地弄点儿赤岩元浆或者地阳火岩那么简单了,需要量相当大,要将这个孔洞周围都构筑起四通八达的孔道,然后将地阳火岩按照法阵最佳态势填塞进去,同时还要在一些通道上灌满赤岩元浆,让其可以流动起来,以便于补充灵力活跃度。

  单单是这样工程就相当浩大,陈淮生估摸着只是这一步,估计就得要三五个月,然后才能谈得上补充灵宝。

  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这一处灵穴之眼最缺的是火相法力,那么补充火相灵宝需求最大,但并不代表其他几相法力就足够了。

  要将这一处灵穴之眼建成混元之境,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大幅度提升法相灵力,哪怕是这一处灵力最强的土性和水性,一样是不足的,仍然需要有针对性的补足,只不过需求量要比火相这方面小很多罢了。

  陈淮生和苟一苇已经在商议和计算所需要的灵宝灵材,按照打造混元之境需要一个稳定平衡的灵力架构,除了要在灵宝上的补足外,还涉及到一些专门承载灵力充盈流通的灵材,比如要建造一些孔道就需要特殊的木质或者石质灵材,这也是一大笔花费,而且这一步还要先行运作起来,以便于制作一部分之后先用灵宝来进行尝试。

  这本身就是一个前人从未见识过的新东西,就算是陈淮生也只能说模仿自己道体内的鼎炉来试制,成不成,效果能不能达到,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在众人面前,陈淮生必须要表现得胸有成竹的笃定架势,否则自家气都泄了,还怎么能让其他人坚持?

  “也就是说,现在就需要开始四处去采购或者获取这些灵材灵宝了。”陈淮生与苟一苇、丁宗寿商议,“苟师伯所说的固化孔洞的石材和建造流通的木材,是否有特指的标准,或者你就直接列出需要哪些东西,我的设计只能标准要达到什么效果,具体怎么做到,还得苟师伯你来确定。”

  “嗯,该动手了,缺的东西很多,有些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从何处去寻觅找到,一些可以在洛邑、汴京或者江陵、长安这些都市买到,但还有一些恐怕就不行,需要去找一些宗门来交换或者求购,……”苟一苇显然也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很久了,“最欠缺的其实反而对我们来说不是难事,赤岩元浆和地阳火岩在圣火宗冰火岛上就可以取得,虽然有一些难度,但这应该不是问题,而且在量上也能得到保证。”

  “嗯,地阳火岩和赤岩元浆没有问题,不行我请凤谦去走一遭,与圣火宗商议一下。”陈淮生沉吟着道:“圣火宗是我们的盟友,这桩事儿要瞒也不可能瞒得了太久,而且很容易引发嫌隙,所以我在考虑是否需要现行通报,甚至可以考虑一旦建成我们与圣火宗分享,当然优先权肯定在我们,而如果我们共建的话,可以借助圣火宗那边的很多资源,很多事情也可以快速推进,节约很多时间,……”

  陈淮生的这个想法,也让丁宗寿和苟一苇一怔,苟一苇思索了一下缓缓道:“圣火宗那边肯定有他们的资源,如果合作的话,肯定会极大提高进度,但只建一处的话,那恐怕根本就无法分享,让圣火宗十年后再来说使用,淮生你觉得合适么?他们会答应么?会不会觉得是受了我们的欺骗?”

  陈淮生和丁宗寿都笑了起来,苟一苇的话外音就太明显了,还是要推动他的两处穴眼区同时启动建设,这样借用圣火宗的资源,相得益彰,皆大欢喜,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双方盟友关系。

第980章 己卷 分派,群策群力

  苟一苇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要同时建设两处穴眼,这耗费巨大,不是现在大槐山能承受得起的,必须要有外来支助。

  圣火宗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要涉及到与圣火宗共建的话,那光是于凤谦去就不够了,还得要陈淮生亲自跑一趟才行。

  在此之前,也得要把其他一些灵宝搜寻和购买的事宜敲定下来,这涉及到相当大数量的灵宝,而且日后可能还会持续需求,所以需要在渠道上打通联络上多个,以便于能随时保障需求。

  在清凉台的施工建设光靠苟一苇和其几名徒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修士来帮忙,而且最好还是炼气中段以上的年长修士,否则阴瘴对他们的道体损伤很大,即便是炼气中段以上的弟子,也一样需要服用特殊的丹药来抗衡阴瘴的侵蚀。

  “淮生,构建这项活儿很辛苦,而且还要承受阴瘴侵蚀,要让山中弟子们前来,直接下令当然没问题,但肯定会让他们有抵触情绪,现在咱们宗门立门未久,根基尚不牢固,要凝聚人心,恐怕还是要用一些鼓励手段才行。”

  丁宗寿和苟一苇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和陈淮生商议。

  “丁师伯有什么好的建议?”陈淮生还是相当尊重丁宗寿的。

  丁氏一族现在已经是大槐山中陈淮生最忠实的拥趸了,从丁宗寿到丁元高、丁立人、王驰、丁润瑶,都是坚决支持陈淮生,认为跟随陈淮生未来的修行道路将会更为光明,前途更为远大。

  “山中炼气中高段的弟子虽然也不少,但是年龄都不大,很多还是希望在修行道路上有所突破的,未必愿意参与这些杂务,而像卫怀道和滏阳道中不少炼气中高段的修士数量不少,他们许多在修行前景上没太大奢望了,可对于自己他们自己的子弟却还有很多期盼,比如,白塔堡孙家,还比如闵家,以及怀阳城这边的曹康两家,还有芦岩铺的唐、刘二氏,卫河集的谭、林、姚三家,他们族中这种七八十岁的炼气中段老修士都有不少,如果能够让他们主动前来助力,在吸纳他们弟子上予以优遇,既能拉近和强化双方关系,同时也能解决现实困难,……”

  丁宗寿不愧是老手,信手拈来就能拿出一条好的应对之策,引得苟一苇也连连点头。

  “光靠这样的手段也不行,还得要实打实地拿出一些资源来,……”陈淮生沉吟着道:“比如,让嗣天、经天他们在招收弟子上优先考虑,另外在一些灵宝灵材资源上也要倾斜,甚至就是要明确予以扶持,这样恐怕才能让他们这些长辈安心在干这项活儿,苟师伯,你预估这项建造活儿大概要干多久?”

  “起码要半年左右,看推进进度,另外后续可能还要涉及到修改完善,以及你对这个混元之境的目标期待有多高,不够的话,肯定还要进一步改进。”苟一苇也在计算时间:“这只是前期建造,后期安装灵宝就不能让这些人参加了,也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建造这样一个穴眼的目的,对外就说是我们建设新式的灵力炼丹炉,准备用于制作更高级的丹药,……”

  陈淮生和丁宗寿都同时点头。

  绝对保密是肯定做不到的,但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放出一些烟幕弹,让外部麻痹,或者弄不清楚大槐山究竟在干什么,这一点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也就差不多了。

  这边和韩姓虚灵沟通好,除了苟一苇留在这里,陈淮生和丁宗寿也就北返了。

  如果这个时候那虚灵和石阴角蛇要真的对大槐山这边不利,只怕苟一苇他们这十多号人都只有沦为石阴角蛇的腹中餐了,但陈淮生不认为韩姓虚灵会那么做,他相信只要自己越来越表现出强大和神秘的一面,这个家伙就越会对与自己合作抱更大的希望和信心,到最后,这家伙甚至会主动提出来,到那时,甚至还有更多可以合作的方面。

  联络各宗族的事宜交给了吴天恩,对于他来说也算是轻车熟路,白塔铺孙氏那边首先响应。

  随着凤翼宗对滏阳道南边咄咄逼人的架势,以及大槐山在卫怀道的强势崛起,另外还有丁氏这个姻亲在大槐山中的地位日趋稳固,不用想孙氏也只能依附于大槐山,那么出动一些炼气中高段的老年修士根本算不上什么,尤其是大槐山在招募弟子时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子孙辈,并予以一定资源倾斜,这就更诱人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灵宝的购买和搜寻了。”

  陈淮生知道在没有建成并看到实际修炼效果之前,恐怕所有人都会是将信将疑的态度,虽然他们在表面上会尊重和支持自己,但毕竟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也毫无前例可循,一旦失败,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由不得大家不看重,可陈怀生也把道理讲明白了,不这么做,大槐山日后难以在几年后与实力日增南下东进的北戎人抗衡,最终可能就会变成和重华派一样。

  “大家恐怕都要群策群力,五行法相,除了火相基本上可以依托圣火宗那边来解决,其他四相,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购买也好,挖掘也好,采集也好,都要先把方略定下来,谁来负责,怎么做,今日就敲定。”

  丁宗寿看了一眼公孙胜,平静地道:“我琢磨了一下,据说金相法宝,金刚玄砂在幽州那边的平阳道那边有过出产,我打算去幽州那边走一遭,看看能不能通过原来一些人脉,了解一下金刚玄砂的出产渠道,估计这一趟出去也得要小半年才能有结果,半年之内无论成不成我都会回来。”

  公孙胜感受到了压力,他原本是要打算出去游历一年的,但现在宗门需要和游历有冲突了,怎么办?

首节上一节514/5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