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428节

  在陈淮生看来,应该是自己不断提升的灵境实力使得虎猿二灵越发不自信起来,担心会在灵力炼化过程中,在自己的强势压制和逼迫下,它们不得不把炼化的灵力更多的反哺给自己,这一点上,它们已经失去了主动权,越发沦为棋子的角色。

  这也是事实。

  陈淮生本来也就是如此考虑的。

  如当初的金须鳌王一样,其丹元是自己辛辛苦苦寻觅所获,冒着性命危险去取得,凭什么一入道体中却被二灵自行吞噬炼化,而自己却无法内炼其丹元,还得要从二灵嘴里掏出一些残汤剩羹?

  在陈淮生看来,这绝不公平,自然就要对它们施压。

  至于说用二灵来导生灵根新芽,这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鼎炉生于自己体内,本该是自己修行所用,但现在自己尚未找到合适的激发之道来为自己服务,却被二灵鹊巢鸠占,甚至还过得有滋有味,进而生出了夺舍的风险,自己还得要顾忌几分,凭什么?

  哪怕是租客也得要缴纳房租才对,既然二灵附体与自己鼎炉内,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那肯定就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导生灵根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下一步肯定会要付出更多才行。

  欧婉儿获得太乙五宝所铸灵体,也算是知恩感恩,还知道替自己在元宝寨驻守和培养新人,这两个家伙却是成日里装聋作哑,陈淮生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九元雷就是一条鲶鱼。

  但现在九元雷还发挥不出鲶鱼的作用,还需要时间,陈淮生就只能自己来。

  结合着紫阳内炼要术,陈淮生这段时间里也没有落下修行,半日研习领悟,揣摩修行路径,半日修炼道体,补益助长,倒也颇有所得。

  抽空将玄雷神木也用于雷法修行尝试了一番,果真还是有些妙用的。

  但玄雷神木启用放大了雷法战力威势,却也带来了对道骨、经脉和血髓的更大冲击,尤其是在要强势超越灵境实力的情况下,对道骨、经脉和血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反噬之力也会更加凶猛,造成的伤害也会越大。

  气运九转,灵息在道体内汩汩流淌,圆融润畅,忽然间像是有所得,陈淮生从储物囊中抽出那两面用鱼肠裹着的皇旗。

  皇旗裹在鱼肠中,渗透出来的神力很少,几乎觉察不到。

  陈淮生不敢轻易拿出来,道房的封禁止不住神力外溢,虽说这是在大槐山上,但是他暂时还不想让人知晓此事。

  手指轻轻探入鱼肠中,那神力荡漾,沿着手指经络冲击着自己的道体,这种感觉很奇妙。

  并不会带来什么脱胎换骨的变化,也没有什么惊鸿一瞥的顿悟,但是可动天地的神物,总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陈淮生微闭双眼,用灵识感受着皇旗旗面滚滚逸动的气流,忽然间仿佛整个河北的山河社稷映入在自己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山川绵延,江河浩荡,鸟兽飞鸣,宫观寺庙,城镇村落,人间烟火更是气韵悠长,……

  这一刻,陈淮生只感觉自己的整个道体都突然变成了流淌的沙河,无拘无束的在旗面上翻滚湮没,似乎砂砾流淌到那一处,那一处的山河变幻就历历在目,自己整个意识仿佛也都随之而起舞,时而惊艳,时而浑然,……

  当陈淮生醒来时,手指早已经抽回,而两面皇旗也早已经回到了自己储物囊中,悄无声息,就像是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情。

  大椎穴上,突然喀喇一声脆响,紧接着一股气流从百会向下,似乎突然贯通整个经脉,连带着血髓也滚荡起来,直抵会阴翻转至丹海。

  身体冉冉而起,虚浮于空,一种玄妙无比的滋味窜入体中。

  虚室生白,溢光流香。

  筑基七重,神游心至,意到灵及,不动亦破。

  这就是筑基高段了,陈淮生细细品味着。

  和筑基五重,筑基六重,的确有很大的不同,感觉就像是自己身体没一个部位的触感,像四周膨胀了一圈,而且这一圈范围很大,整个范围内的一切都变得真实而细腻,触手可及。

  丹海鼓荡,陈淮生祭起雷法,整个体内灵力翻滚,雷法二重轻而易举生成,殷殷阴雷在道房中隐现。

  当自己的灵境层级提升到筑基七重时,陈淮生就需要考虑在法术上的变化调整了。

  除了雷法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外,像阴冥鬼箭的提升空间就很有限了,这也需要舍弃,或者寻找到另外的法术来进行融和重铸提升,但到现在陈淮生还没有寻找到其他更适合自己的法术进行修炼。

  陈淮生更倾向于找到一门能够吸纳融和阴冥鬼箭的法术,这样可以极大地缩短修炼和熟悉的过程,也能保留阴冥鬼箭的特殊攻击性,但这不容易。

  一门法术要能融和旧的法术,同时还能有较强的成长空间,本身就意味着这门法术需要和修行者的灵根属性相当匹配,否则一旦修炼进行,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危及自身的道体和灵境。

  至少到现在陈淮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法术,而宓家那边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不过这还不算太紧要的事情,单凭雷法,再加上自己的法术战力本身就超群,可以直接提升到紫府蕴髓初境的战力,已经能够抵挡得住的所需要面临的战事了。

  道体落地,陈淮生重新调匀灵息,整个根骨经髓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境界,先前在与安氏一战中的伤势也早已经消弭无踪。

  经脉和血髓之伤不算太重,安思宇的自爆他也早有预备,在明知道己方必胜的情形下,陈淮生当然不会去和对方硬拼。

  也不知道自己这一闭关究竟有多久,陈淮生甚至很留恋这种感觉,但他也知道自己不合适继续这样下去。

  启房出关,入目的就是一片银装素裹,整个慈椿坪上都被大雪覆盖,好一派北国风光。

  陈淮生一开关,宣尺媚就感受到了,立即就赶了过来。

  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内心又是无比羡慕,“筑基七重了?”

  “嗯,应该是吧,难道就这么一回还能直接晋阶筑基九重或者巅峰了不成?”陈淮生笑着应道,上下打量着宣尺媚,“貌似心情很好?不完全是因为我筑基七重才对,因为这早该在你预料之中,其他什么事儿?”

  “你猜猜。”宣尺媚也很喜欢和爱郎用这样一种口吻语气来对话,有时候这笔浓情蜜语更有意境。

  “你师尊来大槐山了?”陈淮生也一样喜欢对方,“还是你渡果师伯重返紫府了?”

  宣尺媚噘嘴,“你知道不是这个,……”

  “宝旒炼气八重了?还是青郁炼气六重了?”陈淮生嬉皮笑脸。

  宣尺媚恨得牙痒痒,上前就要掐陈淮生的胳膊,哪怕是修仙之人,这等亲情爱意一样也少不了,爱郎专门挑着其他话头来说,就是故意逗乐自己,宣尺媚如何不知?

  一把把扑上前来的宣尺媚揽入怀中,宣尺媚忍不住耸鼻:“哎呀,你身上味道太重了,都是二十日未洗澡了,我替你准备热水去,……”

  “唔,不急,是经天他们带来好消息了吧?”

  陈淮生也知道自己这二十日里苦修肯定身上味道不好闻,不过他也很想知道唐经天他们带回来一个什么结果。

  宣尺媚这才把情况作了介绍,陈淮生也没有多问。

  这样一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只不过慕容部和潘家看样子都要深度掺和到卫怀道的事务中来,还是让他略感意外。

  北戎人的根基在北陌,北陌地广人稀,面积极广,从雍凉北面一直横亘到幽州北面,慕容部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云州北面,天鹤宗正在积极渗透云州,难道是和慕容部有了默契?

  而潘家在邗山道,但邗山道潘家却不是第一势力,邗山道还有弘阳门和铁花寨。

  弘阳门是邗山道第一宗门,铁花寨虽然是多个宗族联合起来的堡寨,但是却人才辈出,并不逊色于弘阳门多少,正是弘阳门与铁花寨的对峙,才使得潘家成了举足轻重的势力。

  这种情形也是整个河北的一个缩影。

  河北四州,几乎没有特别强大的宗门或者世家,相对均衡,无论是号称实力第一的天鹤宗,还是敢与天鹤宗对抗的月庐宗,又或者是在燕州称雄的凤翼宗和幽州第一家宁家,相互之间的差距都不是太大,哪怕他们也都有所保留隐藏。

  与大赵那边比,他们的实力都明显要下降一个档次,甚至于连与大赵排在第二序列的阵营比,都要差一截。

  这也是当年北戎势力最强盛的时候南侵与河北修仙宗门世家多轮恶战带来的恶果,一直到三百年后的今天也没有能彻底恢复过来。

第752章 戊卷 当家不易,人心易变

  但最近百年来,河北各宗门世家的实力也逐渐在恢复,虽然还不能说赶上大赵、西唐那边,但仍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像天鹤宗、月庐宗、凤翼宗、宁家等几个宗门世家的表现尤为突出。

  这些宗门世家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像大赵那边都愿意公开展现实力,而他们更愿意隐藏一部分实力,留待后用。

  随着各家势力都在膨胀,那么必然会对河北四州十八道的底盘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

  如果说以前河北是地大物博人口丰足,各宗门世家的竞争还处于一个相对默契容忍的阶段,但是随着退出河北近百年的北戎人实力近期有所恢复,开始重新插手河北,大赵和西唐又都表露出了对河北之地的野心,这种竞逐争夺就开始有白热化的趋势了。

  陈淮生其实也意识到了,大赵道宫当初强行将重华派和凌云宗推入河北之地,其实也是存着某种阴暗的野心。

  大赵道宫就是要以此来刺激西唐和北戎以及河北本土宗门,激发他们的野心,让他们先行斗起来。

  毕竟对大赵来说,河北已经脱离中原政权管辖数百年了,有些陌生了,而西唐一直对晋云二州在渗透,北戎人更是统治了河北数百年,所以根基都比大赵更深厚,让他们先行打起来,河北局面乱起来,肯定对大赵是有利的。

  至于说牺牲重华派和凌云宗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宗门,无足挂齿。

  现在重华派在河北经营近十年,却没能表现太好,加上宗门内部主事者都更倾向于返回大赵,这也使得这么多年的经营打了水漂,这样促成了陈淮生不愿意回大赵,而更想接手重华派和凌云宗遗留下来的这些隐形资产的想法诞生。

  当然,这第一步有多么难可以想象得到,连拥有几名紫府的重华派都有些气馁,现在的大槐山就只有一个类似于客卿的公孙胜和时来时去的几名异修称得上有实力,其他包括陈淮生在内都不值一提,能不能坚持下去,每一步都可能面临着覆灭的风险。

  不过,现在看来这第一步还是走成功了。

  天鹤宗和月庐宗对峙,卫怀道中部唯一对大槐山有威胁的安家被毁灭了,曹康两家与大槐山结成了暂时性的表面联盟,日后会如何,不确定,但最近两年,大家还是要和衷共济的。

  陈淮生闭关这二十日里,已经有一轮妖兽侵入大槐山,但是只是两头红毛猛犸。

  熊壮与曾国麟、井中鸿、季怀江三人加上宣尺媚、鲍雀两名炼气九重伏击了这两头红毛猛犸,成功将其击杀,也为山中获得了超过六千斤的妖兽肉。

  只不过这红毛猛犸肉委实太过粗劣,并不为大家所喜欢。

  不过在大雪封山的情形下,妖兽肉的供应不可或缺,再是味道不佳,但也是二阶妖兽的兽肉,也能为包括道种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充足的灵力补给,所以还是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山中兽肉所需。

  听得宣尺媚提及此事,陈淮生也忍不住皱眉摇头,语气也提高了几度:“谁不愿意吃,那就别吃!修行本事不见有多少长进,脾气胃口却还大了高了!二阶兽肉都还嫌这嫌那,想吃什么?有本事就自己进山去狩猎,……”

  宣尺媚没想到这事儿竟然会引来陈淮生如此怒火,连忙解释道:“也不是有人嫌弃不肯吃,只是大家觉得肉味不佳而已,二阶妖兽兽肉的灵力可要比一阶妖兽和无品妖兽的兽肉强太多了,并没有人不愿意要,只是吃了之后大家的评价而已。”

  见宣尺媚这般解释,陈淮生稍稍熄了一些火气,他也不确定是宣尺媚这番话是真话,还是只是想要避免引起山中不必要的矛盾,这种事情在那里也都不会少,弟子越来越多,种种不端的思想也会冒出来。

  “尺媚,防微杜渐需要从小从早抓起,否则日后必然会带坏风气。从明日开始,这红毛猛犸肉先给我送一百斤来!”陈淮生叹息一声,“六千斤说起来不少,但是现在山中弟子加道种就有一百多号人,二阶妖兽兽肉,灵力算丰沛的了,平均下来按照每人每天所需三到五斤吧,能支应几天?不到二十日就吃光了,可到明春还有多久,三个月!若是没有妖兽来袭,我们都还得要去主动进山寻觅狩猎,否则就得要只靠灵植和灵粟为生,而对于大家的修行必然带来影响!

  陈淮生不得不认真对待。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这个家,才知道内里的艰难。

  单单说这兽肉的消耗,每日就不是一个简单事儿。

  寻常道种如果要维持好的身体状态,每日三到五斤兽肉是必须的,当然这是指无品妖兽兽肉,若是一阶妖兽兽肉则可以酌量递减,二到三斤即可,二阶妖兽兽肉,对道种来说大概一斤到一斤半即可。

  现在山中道种数量大概是三十余人,每天消耗只要四十来斤。

  看起来不多,但是一个冬季下来,就是四千斤左右,一头红毛猛犸还不够。

  所以实际上在冬日里,很多宗门对道种的兽肉供应基本上是减半,甚至困难的时候就停供,而只保证灵粟玉麦这一类基本粮食。

  当然如果是这样,你也就别指望道种能在冬日里像寻常一样替你卖力干各种苦活儿了。

  炼气初段的弟子,妖兽兽肉需求就要比道种高得多,比如无品妖兽或者一阶妖兽,基本上就是五到八斤,二阶妖兽兽肉可以减半,三到四斤即可。

  目前山中炼气初段弟子数量在四十多人,每日消耗如果是二阶妖兽的兽肉都要一百五十斤左右,一个冬季下来,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万五千斤,五头红毛猛犸没了。

  所以一般宗门对炼气初段弟子中除非是特别出彩的,也不可能全额保证,依然需要减半甚至减到三成。

  炼气中段弟子山中大概有二十多人,每人每日消耗以二阶妖兽兽肉计,大概在五到六斤,一个冬天一万二千斤,四头红毛猛犸才足够。

  炼气高段弟子的需求又要增长一大截,每日需求二阶妖兽兽肉都要在八斤以上,筑基者基本上都是每日十二斤以上,当然这可以用其他灵植来折抵一些,本身也需要综合搭配,但总的来说,需求都相当大。

  像红毛猛犸这种灵力足重量大的妖兽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时候还是最为普遍常见的铁鬃野猪、天青巨牛、箭鹿和大角奔羊这一类,重量六七百斤到一两千斤,但灵力含量要差得多,这些兽肉才是宗门供应的主力。

  像乌雷豹、摩云白雕这些就是最不划算的,不过两三百斤,而且猎杀危险性还大。

  事实上几乎没有哪个宗门能够一直维系着所有弟子的兽肉和灵植的充足供应,这也变相地意味着弟子们的修行会受到影响。

  这在宗门中也很常见。

  只有那种天资禀赋获得了宗门高层认可,或者自身家境极好可以自行承担的弟子,才能够获得充足的灵食保证,所以穷文富武豪修仙这句话也绝非没有道理。

  所以陈淮生现在最喜欢的是鳌龙这类战力不算最强,但是分量足够重的三阶妖兽,一头成年鳌龙重量超过万斤,就算剔骨去皮,七八千斤的筋肉也是有的,而且味道也比红毛猛犸这种好,作为三阶妖兽灵力更强,一头能顶五六头红毛猛犸。

  只可惜像鳌龙这种三阶妖兽大多生活于水泽边的泥地深处,大槐山这边不能说没有,但很少,如通天泊和黄河岸边,就是这种鳌龙的栖息地。

  原来在河北这种三阶妖兽还不算常见,但从前年妖兽潮开始,鳌龙也经常出现在各地修士们的视野中了。

  “这些其实大家从初夏就开始已经在准备了,大槐山周遭的无品和一阶妖兽还是比较多的,几乎每一次出猎都能弄回来数十头,只不过都是以一阶妖兽和无品妖兽为主,……”

  宣尺媚在这几个月里对山中的底细还是很了解的,也深知陈淮生的担心。

  “只要省着点儿,今冬还是能熬得过去的,实在不行适当削减配额也很正常,卧龙岭也好,重阳山也好,甚至包括原来在我们九莲宗里,也都是如此,没有谁就该一年到头都能保证充足的兽肉灵植,灵粟灵米和玉麦这些只要保证到位就算是对得起大家了,大槐山在这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陈淮生摇摇头:“尺媚,你说的是常理,但是我们不一样,人家跟着我们,现在人心未固,前年妖兽潮损失巨大已经让有些人心乱了,幸亏去年来大槐山赶上妖兽潮退潮,我们展示了实力,所以勉强稳住了局面,今年看状况起码河北不会太差,所以我们就更理所应当给大家一个安定丰足的印象,把人心稳定下来,否则万一明年又有其他变故,就不好说了,……”

第753章 戊卷 人心难足,定位尺度

  陈淮生以筑基七重的姿态出关还是在山中引发了一阵轰动。

首节上一节428/5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