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缘很不喜欢这种境地。
靠山山倒,真正能靠得住的,始终只有自己。
只要第二元神真正证就道妙。
而且是拥有不死之身的道妙,那么,才完全有实力保住自己的法宝。
尤其是见识过一件神兵,瞬间将垃圾道妙黄增幅成顶尖道妙的情况。
那么,实在不行,纪缘完全足够掀桌子,将法宝给予第二元神化身。
谁想抢他的,就神挡杀神,仙挡杀仙。
道妙不可怕。
一气境拿着法宝,也并不可怕,顶天了媲美普通道妙。
但一尊道妙拿着法宝,那就是金仙、大圣去了,也得掂量掂量。
纪缘再次回到了自己闭关的洞府。
说是洞府,实际上是很大的宫苑。
毕竟身为大衍洞第一首席大弟子。
总不能连个宫殿都没有。
大衍峰主要是大衍道人所居,有各种殿阁,放着大衍洞各种经书,还有各种的材料。
任由纪缘随手取用。
纪缘的洞府宫苑,却不在大衍峰,而是在大衍峰支脉的灵台山。
离大衍峰百十里。
高数百丈,宽数百里,旁边有悬崖、峭壁,以及纪缘最喜欢的竹林、湖泊。
灵台峰上宫苑也很大,足数亩宽,除了修炼静室外,还有亭台水榭,练武场、连法术的场地等等都有。
这都是之前第不知多少代弟子留下的。
纪缘取名为灵台洞;因所在支脉,为灵台峰而得名。
其实大衍洞天,还有另外的师叔两脉,分别是丹陵山、赤灵山。
不过灵境广大,纪缘也不知道那两峰在哪儿。
到目前十年为止,也没见过那两峰的弟子。
纪缘有了灵台峰,按例可称真人,也可以收弟子、招仆人这些了。
真传的弟子,天然就是内门的身份。
只是一般不列入真传的天书玉册。
天书玉册,是昆吾的核心法籍,上面记载着每位真传的籍贯、辈分、成就、功绩。
名录天书玉册,有昆吾气数加持,有种种特权,有种种方便,才是官方认证的大教真传。
不录入这个天书玉册,就算殷瑶儿那等身份,也只是个内门弟子。
真传的弟子、亲人、后人,都还是要参加真传法会,才能名录天书,获得上乘之法。
甚至不能传授其大法、大神通。
不然就属于私传。
当然,像纪缘的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这些自己的神通法术不算。
是指不能传授非真传身份的弟子昆吾十大法脉的传承神通、法术、以及种种核心关窍。
仅能指点一些修行弊端这些。
但短时间内,纪缘是不会收弟子的。
他感觉自己都还没搞明白许多东西呢,这么敢误人子弟。
暂时也不招仆人侍从。
不需要人服侍,人多了,还扰乱清净。
“现在万事俱备,只看化身那边,能否渡过重劫了。”纪缘坐在静室之中,念头,却已飘到了百蛮山的化身身上。
……
百蛮山,阴风洞。
星宿道人等十三位弟子,汇聚在宽阔的洞中。
向上首处,一位身形高大,魁梧俊秀的中年道人大礼参拜。
“弟子等恭贺祖师出关!祝师父仙福永享,万寿无疆!!”
中年道人转过身来,看不清具体年龄,只见其面如满月,颌下长须。
漆黑长发用玉簪挽成太极髻,戴莲花冠,宽大篮衫,上绣云纹仙鹤,长衣广袖,云袜芒鞋。
手握白毫玉拂尘,腰间系水火丝。
令人望之,只觉仙风道骨,道气飘然。
只是皮肤有些泛金;好似铜人一般,又有些觉得怪异和不凡。
但底下众弟子却知道,这不是他人。
正是他们的教主,外界传言,已被九曲山黄斩杀的绿袍老祖。
今日才出关。
“免礼,从今起,不要再叫贫道绿袍祖师了,绿袍已死。”
“叫贫道通天道人,将百蛮山改回原名金坳岛。”
第122章:金坳岛,魔教转旁门,渡劫
自从十年前,黄手持神兵虚日刃刃在无尽大荒之中,斩杀绿袍老怪之后,此事也就很快的就传遍了三山五岳。
九泽八荒,无数的炼气士、妖类皆拍手称快。
加上玄牝珠暗命南山八泊修士恢复了对九曲岭供奉,使得黄及其麾下,皆以为中南魔教已经流云星散,不足为虑。
包括昆吾山,及整个南鄯域、句角域、南海黑水龙宫等势力,皆传知绿袍教祖已死,中南魔教覆灭。
甚至有段时间,连身居昆吾洞天之中的纪缘,也都听教中传言,绿袍老怪已被洪荒老妖阵斩之事。
还说的神乎其神,有模有样,说什么绿袍老怪作为中南邪派领军人物,征伐蛮荒,仰仗百万魔兵连败十八路妖王。
惊得妖类之中,隐世多年的绝世高人黄大仙出面,突然一招破了所谓百万魔兵,斩断了绿袍老怪半边身子。
绿袍祖师只剩下半截,兀自奔逃亿万里,才终被黄神兵所斩灭。
说的有模有样。
只是具体如何,除了参战的黄和玄牝珠外,没人知道。
反正一时间,黄的名声是蹭蹭上涨,几乎有霸榜三山五岳热搜之势,哦不,是热谈。
中南魔教开山教祖绿袍祖师一死,其麾下中南魔教自然也是流云星散,没人在意了。
然而,没人知道的是。
绿袍老怪不止没死,中南魔教也没散。
本来这中南魔教就是草台班子,原先上万人马在昆吾被剿灭九成九,仅剩下十三门徒。
这些年来十三太保都缩在黑水泊深处的金坳岛【百蛮山】圈养各洞毒虫。
而教主玄牝珠则因为被黄一刀给劈成齑粉,幸好转生不死大法已然摸透了些门路,将真灵宝珠寄托于金蚕之上。
是以这十年来,玄牝珠都藏在阴风洞中,重新开始修炼肉身。
直到今日,这才出关。
众弟子闻听老祖要改名易号,还是有些惊诧的。
毕竟按他们所想,老祖既然出关,就要重整旗鼓,重振他们中南魔教声威才是。
“师父,那咱们中南魔教…”星宿道人有些不舍。
毕竟他可是中南魔教首席大师兄呢,虽然整个教中,连上他只有十三人。
但这些个个都是精英。
要是中南魔教解散了,他这大师兄岂不是也没了?
“是啊师父,您如今重证法体,气息比以往愈发深不可测,当重整声威才是,为何要…”玉蝉也不解。
她们现在都知道,老师已经练就不死之身,并换了身躯。
再非原先丑陋怪异模样。
改名易号,是正常的。
但生怕这老祖一个不对,把中南魔教也给解散了。
十年来,她们可谓是辛苦维持,就为了等这一日,老祖重证宝体,带领她们重振声威呢。
玄牝珠知道她们顾虑,捻须一笑:“哈哈,放心吧,贫道虽则改名易号,然尔等依旧是我门下弟子。”
落难可见人心。
这些人十年来,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能力。
在玄牝珠心里,已经从‘炮灰’升极为‘牛马’。
十三门徒皆松了口气,同时又是惊奇的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都觉得有些怪异。
这老祖自从出关,怎么感觉风格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不止样貌仙风道骨,连说话,也从狂傲暴戾,变得谦和慈祥。
让他们都有些不适应了。
却不知,玄牝珠依旧还是那个寄托了纪缘全部恶念、戾气、杀性的玄牝珠。
只是这次,玄牝珠打算换个玩法而已。
玄牝珠寄身于金蚕之中,借着从九曲岭掠夺的大量资源,实际上第一年就化形成功,并恢复了部分实力了。
妖类修炼,第一种是被大妖点化,大妖用自身精血,抛洒上天,化作亿万血雨,各种鸟兽虫鱼、柴狼虎豹,受了妖王真血,旋即通灵化形。
这是妖兵的主要来源;然这种点化的妖兵,虽然忠诚,但缺陷也明显,就是再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且化形不完全,智商低下。
一般智商就只有人类七八岁、八九岁孩童,很天真,也很蠢萌,主要用来炼成道兵。
第二种,野生动物日久年深、或机缘听圣人讲学,或吞服异果,通灵化形,
才是主流。
第一步是通灵,就是有了灵智,此时被称为精,就是有智慧,且智商很高,跟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