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监,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 第22节

  他并不是着急,也不刻意去求什么。

  他反而更相信得到什么功法这需要靠的是缘分。

  缘分来了,什么都挡不住、

  若是没有缘分。

  你强求,也强求不得!

  半天后,陈落走到了第七层,突然有了什么感应。

  朝着一旁的书架抓去。

  一本书就落在了自己的手里。

  上书:《武道进阶详解》

  陈落有些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简单的一本书。

  可想着、

  陈落还是决定就要这一本了。

  “《武道进阶详解》不过是一本基础的武道注释,连功法都算不上,你确定要选择这本?”

  还是那一道声音。

  陈落点头:“就这一本吧……”

  那人没说什么、

  陈落开始在一旁抄着这一本书。

  原本并不能带走。

  好在全本书也才几千字,这抄起来并不累。

  【您抄写了《武道进阶详解》,您在抄写的过程中的对于武道有着更深一步的理解,您的武道经验获得了提升!

  经验值+50!

  PS:您好像有些理解武道了……】

  耳畔传来了系统的提示声。

  听着这高达五十的经验值。

  陈落微微一笑。

  这是经验值加得最多的一次了。

  果然……任何东西,还是需要讲究缘分。

  一个时辰后。

  陈落放下了手中的笔。

  带着抄好的《武道进阶详解》副本,离开了天武塔。

  天武塔内的那一双眼睛看着陈落离开。

  许久,露出了微笑。

  “有意思的一个太监……”

  ……

  陈落回到藏书阁的时候,停顿了下。

  又往后退了几步。

  看着路旁上写着藏书阁这三个字的石头。

  陈落是这才又走了进去。

  自己的确没走错路啊……

  可为什么这藏书阁内,变得这样热闹了?

  看着藏书阁中多出来的是两个太监,陈落的脸上带着不解。

第16章 女帝

  陈落进入一品境界的奖赏下来了。

  尚武局将陈落晋级一品武者。

  同时将他希望掌管藏书阁的意愿也一同上报。

  李妃,不,是李太后、

  李太后看了下没有说什么。

  在后宫中,一个新晋级的一品太监并不能让她放在心上。

  所以陈落的心愿达成了。

  这两个小太监是前几天入宫新进来的那一批。

  这一次陈落升官成为了藏书阁掌管太监,这总要安排两个下手。

  这两个小太监就送到这里来了。

  一个叫做:冯汉生

  一个叫做:古本春

  两人的年龄相仿,都是十六岁。

  陈落很想说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小太监。

  自己一个人很好的。

  可是没办法,只能接受了。

  看着多出来的两个小太监,陈落打发他们打扫院子,擦擦书架去。

  站在原地想了会的陈落索性搬出了一个躺椅,躺在院子里晒起了太阳。

  多出了两个人,虽然不方便了一些。

  可剩下的其实也都还好。

  陈落又一次过上了原本舒心的日子。

  倒是这两个小太监好像有所求的样子,终于在一天晚上,跪在了陈落的面前,请求陈落教他们学武。

  “尚武局不是可以提供修武的基础功法?你们去寻找尚武局就行,为何寻找咱家?”

  古本春解释了起来。

  两人并无天赋,自然尚武局是不会给心法的、

  而陈落原本也是一个没有天赋的武者,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品高手。

  他们相信,只要陈总管愿意教导,他们一定能成为武者的。

  “修武,并不简单…”

  “总比行尸走肉的活着简单吧?”

  冯汉生说着:

  “没有人愿意进宫当太监,可我们没有办法,我的父母都饿死了。

  我唯一的姐姐,为了让我能吃上一个馒头,去了富贵人家当丫鬟。

  可几天后就硬生生的被打死了,尸体随意的扔在了乱葬岗。

  我想要活着。

  进宫是我唯一的机会,我……想要看到希望。”

  古本春只是低着头,没说话。

  可他的眼神在也和冯汉生一样。

  那是一种不甘于向命运低头的抗争。

  这两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啊。

  可在后宫有想法的人基本活不久。

  三宝是如此。

  魏明义是如此。

  就是杨贵妃,二皇子,宁妃,甚至皇后也是如此。

  “藏书阁二楼第一排的书架上,咱家放了一本书,叫做武道注解……咱家第一次看的就是那一本书……你们可以去看看!”

  陈落没有收两人为徒。

  可在武道上,陈落是可以提点提点的。

  没有理由。

  真要理由的话,那就是作为一个拥有无限生命的太监,想要找点事情做。

  这应该不算过分吧?

  ……

  天启十六年十二月。

  新朝年号确定。

  为明治!

  天启十七年,也就是明治元年,新帝正式登基。

  三月份,凉州之地白莲教揭竿而起。

  不过短短三日,连攻三城。

  势如破竹!

  朝野震惊!

  李太后得到消息,令李率领大军镇压。

  浩浩荡荡的白莲教蛰伏了几年,结果在玄甲军下不过撑了不到一个月,就彻底的溃败。

  建文帝再次躲了起来,寻找不到踪迹。

  明治二年。

  李太后以铁血手段,在李国公的辅助下,收回了大多数的军权。

  除李手中的玄甲军外,军权全部掌握在了李太后的手中。

  同年……

首节上一节22/1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