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从龙三太子开始 第261节

  不要把什么都往天意上扯行吗?

  “师父,弟子有此神通,承的不是大周的天命,而是师父的关爱。

  我常闻仙家法道,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三头六臂既然能放,必也能收,烦您再传个仙法,叫弟子收了神通吧。”

  广成子抚了抚胡须,眼底闪过犹豫。

  这玩意儿不是不能收,而是不敢收。

  你道为何?

  前番殷洪是个好模样下山,却为了殷商王位,背反师门。

  殷郊是殷洪的哥哥,难免没有与弟弟相同的心思。

  在广成子想来,天下仁王圣主,从没有长成一副怪物模样的。

  殷郊是三头六臂的样子,即使心里想争王位,旁人也不会让他登基。

  所以,收三头六臂的方法绝不能传。

  传了对方难免生出争王的心思。

  想了半天,终是拒绝了他:

  “徒弟,这是你自己的福运,与师父何干?

  怎么收此神通,为师也不知道哇。”

  竟然打定主意装傻充愣。

  殷郊不知所措,忍不住又哀求几次。

  可广成子全部推说不知。

  没办法,他只能咽下苦果。

  怪谁呢?

  怪只怪自己不问自取,乱吃东西。

  但对师父广成子,不免生出一丝埋怨。

  广成子见他认命,微微一笑,继续道:

  “徒弟,战阵凶险,若无一身好武艺,三头六臂也不行。

  你过来,为师再传你棍法枪棒,十八般武艺。”

  他知道龙三太子武艺精强,因而故意作此针对。

  殷郊不疑有他,随同师父进洞。

  因吃了仙豆神丹,他的禀赋超凡脱俗,诸般武艺,一看即会。

  三四天的功夫,便学的精熟。

  广成子见时机成熟,又拿出“斩龙剑、断龙刀、缚龙索、困龙图、镇龙印、团龙镜、定龙枪”七般法宝,一一传授。

  殷郊运练纯熟后,即时拜辞,准备下山。

  可徒弟刚走,广成子再次叫住对方:

  “徒儿,你先慢走,我还有一句话要说。”

  殷郊回过身,面露疑惑,微微拱手:

  “师父但有所示,只管言语,徒儿绝不敢违。”

  广成子叹了口气,他也不是不愿意相信徒弟,关键赤精子被骂的那副惨样,让他心有戚戚。

  殷郊与殷洪是亲兄弟,万一下山改了念头,阐教又得丢个大脸。

  “徒儿,我授你法宝,是想让你顺天应人,扶子牙师弟东进五关,兴正义之师,吊民伐罪。

  你可千万不要半道改了心意。”

  殷郊还以为是什么事,听到是这,松了口气。

  “师父多虑了,我与妲己仇深似海,吾父亦荒银暴虐,当年险些杀掉我兄弟二人。

  弟子怎么敢再助殷商?”

  广成子不相信,摇了摇头:“空口无凭,你得发个誓给我看。”

  殷郊顿时举手:“若弟子改此念头,反助殷商,便叫我受犁锄之厄。”

  本以为这样就行了,没想到广成子依旧不满意:

  “不行,你现在已是金刚不坏,什么犁头能锄的动你?”

  殷郊:……

  合着你就认定我会反是呗?

  这师父真的不能要了。

  “那您说怎么办?”

  广成子沉思,瞥了眼他的肚腹,一团金光盈盈闪烁,如跳动的火焰,透过肚皮发出光芒。

  不由道:

  “若你违反今日之言,就叫你肠穿肚烂,肝胆俱碎,如何?”

  吃一堑,长一智。

  有前番殷洪叛教的先例在,这回元始天尊长了记性。

  神丹虽赐予殷郊金刚不坏,又有一团金光能救其于水火。

  然而天尊何等样人?

  阴阳妙道皆在掌中,能救人便也能杀人。

  若殷郊忠心耿耿,那金光便是他的救命良药。

  若其背反师门,则是肠穿肚烂的毒药。

  殷郊听到,心里泛起一阵冰寒,不敢置信的望着对方:

  “师父,你我师徒多年,难道弟子做了什么错事?怎么你就恨我至此,非叫徒儿死的凄惨不可?”

  广成子语塞,张口结舌,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总之,仍要求对方发誓。

  没奈何,殷郊只能顺随师命,发了毒誓。

  这才被放下山。

  他一路驾土遁,化阵清风向西岐出发,路上一直寻思师父的反常行径。

  可惜因为信息太少,想了半天,始终想不明白。

  这时清风滚滚,过一座高山,耳畔听到一阵呼喊:

  “道友请留步!道友请留步!”

  殷郊闻言,从风中现身,在山头上站定,“谁?谁在喊我?”

  吼!

  虎啸山林,云中即时窜下一头白额虎,落在地上。

  殷郊吓了一跳,本能退后两步。

  就见虎上坐一位道人。

  面庞清瘦,尖嘴猴腮,留八字胡须,对着他微笑点头:

  “道友莫慌,这是家养的,不伤人。”

  殷郊半信半疑,没有放松警惕。

  他在山中清修,又是三代弟子,不认识申公豹。

  是以拱手探问道:“道长何来?叫我何事?”

  申公豹捻了捻八字胡,嘻嘻轻笑:

  “贫道是东昆仑阐教玉虚宫弟子,申公豹是也。”

  “呀,竟然是师叔么?”

  殷郊一愣,继而大喜,他也是阐教门下,没想到半路还能碰到同门。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申公豹也惊了。

  他为请人襄助殷商,整天在三山五岳间闲逛,刚刚看见清风滚过,本能出声呼喊。

  没想到叫住的竟然是阐教弟子。

  “你是何人门下?我怎不认得你?”

  殷郊拱手回道:“弟子乃是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门下,姓殷名郊。”

  “殷郊?”申公豹悄悄嘀咕,忍不住想起上一个被他忽悠瘸的小子:

  “你叫殷郊,那殷洪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弟弟,老师也认得他吗?”

  “认得,认得。”

  申公豹岂止是认识,简直熟的不能再熟了。

  那小子就是听了他的话,才背反的师门,最后被活活烧成灰烬。

  没想到转眼功夫,竟又遇见哥哥。

  他表面上敷衍一番,心里暗自动转:

  “此人这时候下山,多半也是为了襄助姜尚。我与他有仇,不可令之如愿。

  索性再用言语惑他一番,改了阵营,岂不妙哉?”

  顿时咳嗽两声,明知故问道:

  “你既然是阐教门下,怎么不在山中清修,出来到处闲逛?

  还有你这模样是怎么回事?”

  一提起模样,殷郊真是一肚子苦水,不过毕竟是九仙山的家事,他也不好同外人多说。

  只道:

  “而今成汤无道,西岐有圣主明君,弟子奉师命下山,要助子牙师叔东进五关,吊民伐罪,不是在这里闲逛。”

  “原来如此!”

首节上一节261/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