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诡世界:我能氪命修行 第334节

  薛世恒的情况看着并不太好,不仅在体表存在着大面积的石化痕迹,在他的眼瞳之内,还能看到一条漆黑的巨蛇在吐着蛇信来回爬动,那是谈画黑色蛇躯潜入他内心深处腐蚀心灵的迹象。

  别看整个城防两界术内就属这里最平静,两人的激烈交锋,主要集中在心灵层面。

  谈画的金蛇之身围绕薛世恒不断旋转,那双金色眼瞳连同蛇发的一百多双蛇瞳,全部目不转睛地盯着躲在阻妖之圈里的男人,凡是她目光注视之处,薛世恒身上都会出现大片的石化痕迹。

  而随着她将目光转移到别处,薛世恒法身内散发的浓郁金光,又会将新生的石化诅咒驱散,可金光驱散的范围总是会比新生的范围小一点,诅咒最顽固的一块总是会保留下来。

  如此循环往复之下,薛世恒身上的石化面积变得越来越大。

  薛世恒布置的阻妖之圈,谈画的金蛇之身进不去,但被谈画黑蛇之身潜入心灵的薛世恒,同样也跑不了。

  这个局面持续下去,谈画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从开战至今,姒雄一直不敢使用山河印,就是担心自己前朝皇室的身份暴露,久久拿不下阮国纪,心中早已焦躁不已。

  一听到谈画愿意帮忙,她连忙欢喜的叫道。

  “多谢这位妹妹愿意出手相助,那我便等你得胜的好消息,先拖延一会儿我的对手,待妹妹腾出手来后我们再合力将他拿下。”

  城防两界术中心处砸出的大坑中,穿着一身铠甲的阮国纪已经重新飞了起来,姒雄见到那边的动静,立刻从霸下之形变成了嘲风之形,展翅飞了过去。

  伴随一声沉闷的巨响,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被地火水风四象之力环绕的姒雄与风雷之力交织的阮国纪,再次在天空对冲在一起,强大的冲击波将周围仅存的一点建筑残骸也夷为了平地。

  在两人短暂的僵持中,一片清翠的绿光突然出现在城防两界术内,所过之处,草木顿生,百花盛放,将满目疮痍的大地装点的一片碧绿。

  察觉到这种绿意中存在异样的气息,两人不约而同地冲天而起,将战场转移到了天空之中,继续在乌云之上留下连绵不息的战斗痕迹。

  而在这场勃勃生机的起源之地,渊和陶诗语,正在围攻户部尚书常君杰。

  这里的生机同样最为浓郁,别的地方只长出了一些生命力旺盛的草地和稀疏的小树苗,可此地已经出现了连绵的茂盛树林。

  在密集的林地中央,渊手持玄冥镇海印,操控三十六只颌下生有明珠的水行龙灵,布置出骊龙珠阵,将附近的空域全部封锁。

  陶诗语变化为枯荣树相,扎根于虚空之中,在附近的空地上,一颗颗桃树子株肆意生长,化作一片美丽的桃林。

  常君杰被两个女人围困在两层阵法中,手中拿着一把黝黑的铁弓,弓上搭着一根同样漆黑的羽箭瞄准渊,站立在阵法中心说道。

  “中了本官的鸩毒箭,滋味应该不好受吧,此毒只要入体就会立即发作,中毒者的身体就像一只被从底部砸出缺口的水缸一样,只能在绝望中等到自己全身生命泄尽痛苦而死。

  你这棵桃树想要继续活命的话,就告诉你的姘头,将左相从那朵莲花里放出来,否则本官只要手指一松,这只鲛人也会落得同样的结果。”

  在陶诗雨的荣树树干上,果然插着一根黑色羽箭,伤口中正有源源不绝的绿光流淌而出,这些泄露的生命力中夹杂着鸩毒箭的毒性,共同造就了城防两界术中的绿意。

  “你的毒箭既然这么厉害,那你就射吧,我们两个全部中箭之后,你拥有两个人质不是更好吗?”

  树林中回荡着陶诗语的娇笑声,她用嘲讽的语气接着说道。

  “我想你这箭不是不愿射,而是不能射吧。

  刚才杜郎的那道风之劫,让你的法身伤得很重,一旦第二支箭射出之后,你应该就没有还手之力了吧!”

  被老辣的陶诗语一语道中了实情,但常君杰却神色如常,持着弓箭冷笑道。

  “你猜中了又能如何,中箭的是你不是我,再这样拖下去,丢的可是你的小命。”

  “真的是这样吗?”

  陶诗语的反问声刚刚响起,她重叠在一起的枯荣二相就同时枝摇叶晃起来,等一切动静停止之后,最初插在荣树枝干上的那只鸩毒箭,已不知如何被她转移到了枯相身上。

  枯相是一棵死树,哪有什么生命力给鸩毒箭泄露,使得插在树干上的箭矢变成了一个单纯的装饰品。

  见到这一幕,常君杰拉弓的手指不由一松,将第二支鸩毒箭射向了箭头所指的渊。

  既然鸩毒箭对这棵桃树无效,就要抓紧将箭射到另一个女人身上,他就不信这个鲛人也会有类似的手段。

  黑光一闪而逝,箭矢没有在空间中出现任何的运动过程,就跨越了两层阵法的封锁,直接插在了渊的胸口上。

  但还不等常君杰面露喜色,渊就跟暴露在阳光下的泡沫一样,由浓转淡渐渐消失了。

  【镜花水月】:可以制造出真假皆在一念之间的真实幻身,此能力制造的所有幻身都处于一种非真非假的叠加状态,只有在镜破水皱的最后一刻,才能由施术者的意志决定真假之身。

  常君杰下意识向陶诗语看去,只见又一个渊真从陶诗语的树身背后走了出来,依然让人分不出真假。

  “箭矢必然命中确实是很无解的招数,但你想要凭借一个能力就吃便所有人,是否太过自信了一些?”

  常君杰体外的两重阵法开始缩小,压缩他的生存空间,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柔和的金光。

  原来,困住了安忠邦的那朵金莲,终于在此刻重新盛开了。

  在杜康的面前,密集的莲花瓣一层层打开,走出的仍是当初那个消瘦苍老模样的安忠邦。

  重新出现的安忠邦最初只有巴掌大,他一步一金莲,一连九步走出,当在杜康面前停稳时,才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大小,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忠邦在偏执中痴迷半生,如今能够一朝醒悟,在此要谢过施主的点化之恩。”

  “左相本就是佛根深种之人,杜康不过顺水推舟罢了,当不得如此大礼。”

  杜康双手虚拖,将安忠邦扶起,捎带看向他的属性。

  【姓名】:安忠邦/大梁国左丞相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通篇讲述‘缘起性空’之理,其中蕴藏着扫除执着、自我之手段,可以达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的至高境界。

  寂静空无菩萨法身

  等级:辛阶

  技能:宿命通(二重)

  他心通(二重)

  金刚无能胜(二重)

  天眼通(一重)

  天耳通(一重)

  进阶条件:修士在觉醒他心通和宿命通之后,便可以看破对【我相】与【人相】的执着,与世间生灵感同身受,同喜同悲,无我无他,领悟到生命可贵灿烂,众生平等的真谛。

  佛说缘起性空,认为世界上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只是种种要素的暂时集合体,因缘起聚集而生,又因缘尽分离而灭。

  既然世间不存在独立、真实的个体,所以无【我相】,既然无我,那么世间自然也无【人相】,既然众生本来都是无上正等正觉之佛,所以亦无【众生相】。

  在完全参悟透彻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重境界后,可开悟至壬阶的佛陀境界。

  杜康是安忠邦进入胎藏金刚法界之后才知道,这个老头并没有对自己说谎。

  他支持皇长子继位的举动虽有私心,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儒家‘仁’与‘礼’之大爱,想要为大梁确立一种更加稳固,不论于小民之家还是举国之家都更加长治久安的制度。

  胎藏金刚法界以佛门理念渡化安忠邦,当然可不可能只拥有简单的洗脑手段,在以金刚法界将他过往种种悉数显化为佛身妙相,又一烧了之之后。

  胎藏法界便从安忠邦内心本性而发,萌发出了一门最适合他心中大爱,想救赎这火宅世界的佛门慈悲法术。

  因能感同身受,才能无我无他……

第393章 小乘大乘,买命玉钱(求订阅)

  安忠邦脸上带着悲苦的笑容,直视着面前的杜康,在他的眼里,万事万物早已剥离了单纯的外象,显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在宿命通的加持下,他看到了‘杜康’这个生命的点滴过往片段。

  幼年时父母双亡的茫然无措,在宗族中成长饱受的冷眼欺凌,成年后被加入官府迁移名录里的绝望不甘,身为凡人在荒野中行走的恐惧,加入血衣会后的江湖厮杀,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肆意放纵……

  安忠邦对这一切全都感同身受,在‘杜康’悲伤时会忍不住跟着流下眼泪,在快乐时会忍不住跟着放声大笑,在深夜冰冷的被窝中也会倍感孤独……

  即便看不到杜康修习法术之后的经历,但只凭这些过往,安忠邦就能感受到杜康曾经承受的所有痛苦,以及他施加给他人的那些痛苦。

  只一眼便将这些过往尽收眼底,安忠邦强忍心中对众生皆苦的悲悯之意,任由这一滴眼泪从脸颊滑落,注视着杜康说道。

  “我观太傅法术的根基虽在神道,但却是个佛性深重,佛法高深之人。

  此番进入京城,又以慈悲心点化于我,可是有感于梁国皇位更迭之乱,百姓平民之苦,要以大慈悲心广弘佛法,拯救梁国百姓于苦海吗?”

  对于安忠邦为什么会这么问,杜康心里很明白。

  佛门认为,世间是一个大苦海,普通人的一生都只能在海水中徒劳挣扎,只有觉醒者才可以建造出小船,在苦海中横渡漂泊。

  因为这个观念,佛门便自然分为了两派,其中小乘佛法一派主张渡人先渡己,不管外物,一心乘坐小舟只求个人解脱。

  但佛门又认为缘起性空,世界上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只是因为种种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个体,迟早会因为缘尽而分,再因为另外的因缘而彼此聚合。

  如此来看的话,宇宙一体,万物相融,世间便并不存在独立、真实的个体,所有的个体都是和宇宙整体联系在一起的。

  既然宇宙一体,他人的生命自然也与自己是一体的,觉悟者便应该像自私的爱自己一样,无私地去爱他人。

  当觉悟者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便会顺理成章放下对渺小自我的坚守,放下对【我】的执着,进入【无我相,无人相】的境界,如此便诞生出了大乘佛法一派。

  大乘佛法讲究度己度人并重,在自己栖身小船航行的过程中,会选择将遇到的落水者拉到自己船上,共同建造更大的船只,一起驶向难以到达的彼岸。

  这一本质区别,也是小乘大乘之别中“乘”之一字的由来。

  安忠邦在开启他心通和宿命通后,就变成了大乘佛法的忠实信徒,杜康大概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但他绝对不愿意在晋升癸阶之前,对这两种能力有丝毫领悟。

  因为这是佛门最高明的渡化手段,一个不论曾经多么自我的人,只要会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同喜同悲,同思同虑,都会渐渐在这种体验中迷失,被动认可大乘佛法的理念。

  杜康无法接受自己会成为那样一个人,他只是一个七情六欲格外炽盛的俗人而已,他直接对安忠邦说道。

  “点化不敢当,你我修行道路虽有不同,可不拘佛法、神道、还是人道,修行中大爱世间的慈悲心都是共通的。

  我此次接下先皇的圣旨,舍身前来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就是为了梁国的黎明百姓,希望能够消弭这场即将发生祸端。”

  安忠邦尝试以他心通感知杜康的心灵,发现和宿命通无法窥探对方所有的人生一样,只能一片模糊地感知到一片迷雾,无法判断此言是否尽实。

  好在安忠邦原本就没有对抱有太大希望,他看了一眼远处战局陷入不利的三个同伴,神情悲苦的说道。

  “太傅果真是个心怀大爱之人,既然我们都是同道中人,不如就此罢手言和如何?

  太傅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无生和罗刹两教寄生梁国已久,单凭太傅和手下的力量在朝堂上恐怕难以施展心中所愿,若是有我们几人帮衬,应该会更顺利一些。”

  在皈依大乘佛法之后,安忠邦的心中时刻都有一种悲悯之情环绕,连带着看到同僚苦战都变得于心不忍,只觉得是自己没有护好他们。

  如今满脑子都是普度众生之念的安忠邦,已经不再将大皇子看作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但以后究竟要怎样普度众生,他还需要回去好好想一想。

  可无论日后怎么选,今天都是不能打下去了,先不说自己的人现在已全面落入下风,就连自己从儒道转修佛法之后,在龙气的强力压制下,也未必能打得过杜康啊。

  “左相所言,同样也是我心中所想。”

  杜康对着安忠邦点点头,接着两人便一起向还在相互争斗的几人传音,让他们停下了这场已经尘埃落定的战斗。

  这才是杜康一开始的目的,朝堂毕竟不是江湖,杜康就算把安忠邦杀了,也不能解决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

  想要跨过前方可以预见的一道道门槛,还不如暂时和安忠邦联手,这样能让杜康在朝堂上迅速站稳脚跟。

  在两人的沟通下,天空中的雷鸣渐渐停歇,地面上的植被迅速枯萎,东北方有道金色的光圈冲天而起……

  城防两界术中的争斗很快终止了,杜康这边的四个女人和安忠邦手下的三个官员,也陆陆续续的来到了两人身后。

  毕竟刚刚才打了一场,几人间的气氛还有些紧张,在沉默的对峙之中,还是安忠邦抢先开口对身后的三人道。

  “这次对太傅出手,我们几人太过莽撞了,原以为新任太傅是个贪权祸国之辈,才会有夺印护佑龙气的想法。

  可经过我与太傅畅谈之后才发现,他竟然是一个心怀天下,有大慈悲心之人,此心已将我深深折服。

  我已经打算好了,日后我将唯太傅马首是瞻,不知你们是何想法?”

  安忠邦身后的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皆不知发生了何事,自家的派系首领会这么选择快低俯做小。

  不过他们在打了一场之后也看出杜康不仅实力非凡,势力同样也不小,今天不仅拿不下对方,再打下去甚至有可能交代在这里,也相继躬身抱拳说道。

  “我们相信左相的眼光,以后也将唯太傅马首是瞻。”

  “都说了,之前只是一场误会,所谓误会嘛,只要能够解开就好了,日后在朝堂上共事,杜某还需要几位多多支持呢!”

首节上一节334/3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