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殷商大祭司 第33节

白药独自登上了崇城的城墙。

从宏观上来看,崇城拥有北方最高的海拔,足以俯瞰整座雪原,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拿下崇城,代表袁福通失去了一半的地盘,靠近这座大城的所有叛军城池,都将陷入孤立状态,要么往北海城撤,要么被大商军队一座座夺回。

可拿下崇城的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

白药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冲出雪原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万。

再提前预知,他也走进了包围圈。

叛军和他都知道,一旦崇城被拿下,袁福通将再无战略纵深可言。

于是,整座雪原的叛军发疯了般对他围追堵截,甚至不惜用命去拖延时间。

正面阻挡、后方追击、伏击、趁夜袭营……

连续不断的战斗,外加寒冷与饥饿,军队减员极其严重。

和闻仲汇合后,只经过简单的休整,又立刻强攻崇城。

现在,白药旗下还有十二万人马。

闻仲为了到崇城,也损失了将近十万。

八十万大军,目前只剩五十多万。

白药深吸一口气,让冰冷的寒风肆意钻进肺里,顿时觉得头脑清醒了许多。

来之前的推演便让做好了心理准备,想控制北方,需要经历残酷的死战。

袁福通能和闻仲斗十五年,头脑绝不简单。

从经历的战事来看,此人用兵极其大胆,眼光非常毒辣,深知白药到来后,殷商大军的战斗力将翻上数倍不止。

所以,他宁愿降低崇城方面的防御,也要一口吃下白药。

即便他有增援,面对的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增兵、富庶且强大的帝国。越拖情况越糟糕。

“要不是能推演未来,怕是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了。”

白药忍不住感叹道。

拿下崇城,局势瞬间逆转,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他早已派人传令,让李靖和游魂关总兵窦荣率军死守冀州,彻底堵死袁福通南下的道路。

此时就算崇城周围的小城没肃清,这位叛军首领也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只要在雪原上野战取胜,北海城就是他的葬身之所。

这时,闻仲腾空来到身边。

“大祝,袁福通身后的修行者被我师尊赶走了。”

又听到好消息,白药嘴角微扬,问道:

“是谁?给了袁福通多少兵马?”

闻仲想起这件事,眉眼间隐有怒意,声音不忿道:

“是阐教的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前后给了那逆贼足足五十万西土军队!”

“这么说来,袁福通的兵力和我们不相上下。”

白药松了口气,心想终于知道敌人的数量了,于是笑道:

“金灵仙长是殷商的大恩人。”

闻仲闻言,伸手化出一个金檀葫芦。

“师尊说,这是补给大祝的见面礼。”

白药打量着葫芦,问道:

“这是何物?”

闻仲拂须而笑:

“以千年仙芝为主料炼成的疗伤丹药,大祝修炼受了内伤,体内经脉因灵气暴走受损,刮下些药粉用清水送服,便能顷刻痊愈。”

白药已经很久不能进入修炼内景,闻言便接过了丹药,笑道:

“能解燃眉之急,我便不推辞了。”

两人交谈一阵,说起眼下的局势。

闻仲眺望雪原,道:

“袁福通没拦住您,大势已去。”

白药点头,将葫芦收进女娲宫金童给的储物袋里,轻道:

“北海城地势较低,且四方皆无大城互望,他定然不会轻易退守,大军休整完毕,便要在雪原上硬碰硬了。”

闻仲长叹一声道:

“大祝还没来之前,说臣会在北海苦战十五年,臣其实是不信的,心想区区一个袁福通,如何能撑十五年?”

“如今看来,若不是大祝洞悉局势,师尊鼎力相助,这场仗臣恐真要打上十五年了。”

他看向白药,目露感激:

“十五年的仗,大商国力将遭受巨大损耗,届时各方诸侯必定会有异心,大祝推演未来,救我大商于水火之中啊!”

白药双手拢袖,看了看闻仲,沉吟片刻,道:

“太师,大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

闻仲听言,迟疑一下道:

“还有叛逆?”

白药摇头,一字一句道:

“封神大劫。”

闻仲蹙眉,问道:

“那不是因为昊天命阐教十二仙俯首称臣吗?与大商有何关系?”

下山许久的闻仲,虽人缘极好,却也是脱离了修行者的圈子,加上修为只是个人仙境界,所以对于封神的事情知之甚少。

“大劫应在人间,要以大商的覆灭作为结束。”

白药语气平静,仿佛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闻仲目光呆滞,整个人彻底愣住。

阐教和截教一直不对付,在修行界经常明里暗里给对方使绊子,他以为南极仙翁带着徒弟站在袁福通那边,也是为了恶心他与他背后的截教门人。

没成想,居然和封神大劫有关?

闻仲眉头紧皱,忙道:

“既然如此,臣去请截教高手坐镇朝歌!”

“还没到时候,”白药眉眼低垂,脸上看不见半点情绪,轻声道:“需准备完毕,因为想要灭商的圣人,不止一个。”

闻仲嘴巴微张,颤声道:

“圣人……也会下场?”

白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身离开,留下一句话:

“走一步看一步吧。”

想要截教群仙帮助大商,必须先扫清那些异神,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封神大劫时用敕神榜保住截教群仙的魂魄真灵,让他们就算死了也不会上封神榜。

异神们呼风唤雨收集香火,抢走了民间信仰,锁住了敕神榜的神位。

由于敕神榜的特性,白药必须一个个把它们弄死,才能将信仰回收至敕神榜内,从而解锁神位。

回到住处,他从葫芦里倒出一枚金灿灿的丹药,刮了些粉末冲进茶水中,一口饮尽,轻笑道:

“还好有孔宣。”

南明不死火山。

四面八方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深红火焰,便是天仙沾了一缕最外围的火焰,也会在瞬息间被燃为灰烬。

越往内,威力越恐怖。

孔宣已至极深处,浑身上下被烧得焦烂,已然不成人形。

火焰如同活物般钻进他的肉身,无时无刻不在摧毁他前进的意志。

他艰难地抬头,看向火海中央一枚时而显化的虚幻玉卵,声音凄厉,红着眼睛泣声道:

“母亲!是孩儿啊!!!”

第35章 叛军誓师

时间飞速而逝。

两军皆知雪原上的野战,将会决定战场的天平会倒向哪方。

所以都在厉兵秣马,相安无事至九月中旬。期间有一些小股兵力的渗透摩擦,各有胜负。

天气愈发寒冷,也许只有情感丰富的诗人,才能描写出雪原的壮阔美景,让南方富庶地方的居民生出向往之情。

而在北地居民眼中,这里死气沉沉,刮骨寒风无时无刻不在八方咆哮,大雪一卷,便有一处家破人亡,宛如人间炼狱。

处在极北的北海城,环境更加恶劣。

最为代表性的一点,便是人妖互食。

一些未化形的杂妖,无法在北冥生存,只得逃往陆地。

它们不敢南下,便居住在北海城一带,以人与牲畜为食。

但食物缺乏的百姓们,也盯上了妖怪。

它们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御寒,坚硬的器官可以制成武器。

以妖为食,便可少吃些牲畜,牵到崇城换一些粮食。

凡人成群结队狩猎妖怪,妖怪藏在雪中偷袭落单的凡人,为了下一顿的食物不惜赌上性命。

袁福通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北海世子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唯一帮助,就是比其他人吃得饱些。

但不够。

自从十三岁跟随父亲去崇城给崇侯虎祝寿后,他的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愤怒与不甘。

崇侯虎常年在朝歌听命,回崇城时往往大张旗鼓,大办宴席。

当时,袁福通被满桌子的佳肴迷花眼,他从未吃过这样又好看又美味的食物。

他像一只野兽般,吃着吃着便扔掉筷子,双手并用,也不管烫不烫,抓住东西便往嘴里塞。

首节上一节33/1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