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修真 第1734节

龚山点头,说道:“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没错,你明白这一点就好。”

陈浩笑了,说道:“不过,做生意就是很人打交道,这是很简单的,但也是最难的,核心有一点,要记住,给别人留点利润,就像是你们之前想的,三块钱一斤的价格,你们觉得,他们会答应吗?即便是答应了,以后也肯定会因为价格的关系,而再度引起争端,索性不如就直接和他们说清楚了。”

“嗯,我明白了陈哥。”

龚山将他的话,牢牢记下来,他知道,大哥龚乐还要去京都市那边上学,所以不可能留在这里打理生意,所以管理这边生意的人,还是自己,而现在,陈浩就是在手把手的教他如何跟别人打交道。

没过一会儿,外面就响起了翠花的大嗓门:“……你们别听陈德龙那狗日的话,那三个小兄弟,人都特别好,特别的实在,他们还没有和我签合同呢,就先把钱给我了,足足好几千块钱呢……”

翠花领着八九个人走了进来。

众人俱都是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陈浩三人,他们已经从翠花嘴里得到消息,原本,这些人并不相信,会有人来到村里面,以四块钱的价格收购肉桂,但是看见翠花手里那一摞红色的钞票后,所有人立刻都对她的话,深信不疑了,从而开始深受鼓舞,迫不及待的赶来询问怎么收购了。

“小兄弟,你们能不能和我也签合同呀?”

“我也想签……”

这几个人纷纷嚷嚷着,用渴望期盼的目光,看着陈浩等人。

陈浩拍了拍龚山的肩膀,龚山立刻就会意明白了,凑过去和这些人聊了起来,主要就是讲解收购价格不同的原因。

“……老陈,怎么办?”

陈德龙等几人,趴在翠花家的土墙外,鬼鬼祟祟的探头看着院子里面的情况,除了陈浩注意到他们几人之外,龚山和龚乐兄弟俩人包括翠花,都在热情的给那些村民们讲解着,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

“这个臭小子!”

陈德龙看见越来越多的人,都来到了翠花家的院子里,接连不断的和龚山打听着情况,每个人都十分兴奋渴望期待着和龚山谈收购的事宜。

尤其是翠花。

第一个身先士卒的和龚山签了合同,还按了手印,拿着刚签好的收购协议,用力抖着,和周围的人嚷嚷说道:“大伙,我们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只要大伙努力割肉桂,咱们很快就能富裕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王勇。

然后院子里面来的人,挨个排队的等待签合同,按手印。

这一幕。

让陈德龙恨得牙痒痒,气急败坏的骂道:“咱们村里的这些人,真的是太没有远见了,明明合起伙来,能够卖个好价格,偏偏都这么便宜的卖给他们……咦?”他转过头来,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身旁只剩下两个人了。

“明子他们去哪里了?”

陈德龙一怔。

“不知道啊。”

剩下那两个人摇头说道。

陈德龙转过头来,向院子里面看了一眼,登时气的差点儿从墙上摔下去,只见刚才还跟在自己身后的明子两人,竟然也跑到了院子里面,站到那些排队的人后面去了。

“叛徒,叛徒!”

陈德龙恨恨的骂着。

“老陈。”

那两人也看见了明子跑到院子里面,准备签合同的一幕了,实际上,他们两人之前心里也开始动摇了,毕竟,认真算一下账的话,四块钱在村里卖或者是五块钱运送到县城去卖,只要辛苦一点,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不少钱了,如果陈浩这三人离开了之后,那可是三块钱一斤也都卖不出去了。

“……要不然,我看就算了吧。”

其中一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老陈说道:“我觉得,四块钱的价格,也可以了,我们要不然就别端着了?我担心,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是啊是啊。”

另外一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的说道:“老陈,你觉得怎么样?”

陈德龙其实心里也有些后悔了,但,毕竟这主意,是他提起来的,又是他联合起来了这几个人,眼下,如果自己也点头了,岂不是又闹笑话了吗?

念及至此,他嘴硬的说道:“我不去,要去的话,你们去吧,我还不信……”结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那两人干脆利索的转头走到了院子里面。

将陈德龙气的差点儿晕了过去——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大家别急。一个一个来……”

龚山被一群人围着,一边写着合同,一边还要和旁边的人解释。

由于没有带那么多钱,所以除了翠花和王勇两人之外,剩下的人,都是将肉桂送到大雨村或者是送到县城后,龚山才另行付钱。

一口气,折腾了两个多小时。

院子里面的人,才慢慢都散去了。

“小兄弟,来,喝点水。”

翠花端来水,递给了陈浩等人。

“谢谢嫂子。”

龚山接过去,一饮而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实在是太累了。”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和别人说话,也这么累人。

“没关系的。”

翠花笑呵呵的说道:“我刚才数了一下,小雨村里面,除了陈德龙那老东西之外,差不多所有人都过来和你签合同了,接下来,你们也不用在村子里面继续转悠了。”

“谢谢你啊嫂子。”

陈浩笑呵呵的对她说道:“要不是有你帮忙的话,恐怕我们这会儿还弄不完呢。”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等一下

“客气什么?”

翠花连连摆手,笑呵呵的说道:“这都是应该的,这对于我们村子里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儿,真应该说谢谢的人,其实是我们才对,你们来这里收购肉桂,是让我们看见了希望,要不然,多少年来就守着这点土地种粮食过日子,生活一点希望和盼头都没有。”

首节上一节1734/20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