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买的多,每天都要货,周砚成功把一斤鲫鱼的价格从四毛五分压到四毛,而且节假日也不能涨价。
纺织厂食堂和国营饭店有自己的订货渠道,零售也没那么好卖,周砚这种稳定要货的客户可不多,在苏稽就算大客户了,高老板本着薄利多销的理念,答应的很直爽。
“高老板,我的鱼一定要好,你卖这么多年鱼分得清好坏,要是故意给我送差的,我可会翻脸的。”周砚笑着把丑话说在前头。
“你放心,每次送货我给你多带十条,你自个挑,不满意我重新送过。”高老板保证道。别看周砚年轻,但他选鱼的眼光确实尖,糊弄不了。
“要得。”周砚点头,骑上车离开。
一家饭店的运转,离不开这些食材供应商。
建立起稳定的食材供应链,是保证菜品品质稳定的重要一环。
目前饭店最重要的牛肉供应,掌握在自家人手里。
周村堰坎头屠宰场,今天有八头牛同时在宰杀,早上温度低,氤氲热气从一个个工位上飘起,就像是一头头牛升天的冤魂。
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想法,把周砚自己给逗笑了。
这个点,杀牛匠们已经在分肉了。
骨肉分离的牛肉被分割成不同的部位,肉还是温热的,颜色鲜亮。
周砚把车停在了周淼的摊位前。
“牛腩十二斤,吊龙也是十二斤,少的去你大爷那里拿,我已经跟他说好了,按两块钱一斤算,以后都这个价。”周淼开口道。
“两块钱一斤会不会太便宜了?”周砚有点迟疑。
“不会,弄坝坝宴的乡厨批量来拿,也是这个价,比零散买本来就要便宜点。”周淼摇头道。
“要得。”周砚点头。
周飞见周砚走来,笑着问道:“周砚,吊龙还要好多?”
“飞哥,今天要五斤就够了。”周砚开口,和一旁的大爷周清也打了个招呼。
大爷体格健硕,膀大腰圆,和周飞长得很像,鬓角微霜,冲着周砚憨笑道:“周砚,你要好多都可以,以后吊龙先给你留到。”
“要得,谢谢大爷。”周砚咧嘴笑道。
这就是供应链的重要性,要不是自家人,想买吊龙还得凭运气,逢年过节更是不一定能买上。
吊龙不愁卖。
周飞割下一块吊龙,秤高高的,筋膜剃的干干净净,肉质也好,给周砚装进背篼。
“大爷,两块钱一斤,占你便宜不?”周砚掏出一张大团结递过去,笑着问道。
“自家人占啥子便宜,我说一块五一斤,你老汉不干,非要我收两块,我还觉得我占你娃娃便宜了呢。”大爷接过钱,笑着摇头。
“周砚,吊龙还要不?我这里也给你留到的。”二伯周泽冲着他喊。
周杰手里提着一块吊龙冲他展示:“今天的吊龙巴适得很。”
“我这里也有哈,整的巴巴适适的。”三伯周汉也笑道。
“今天够了,过两天要的多再来找二伯、三伯。”周砚笑着应道,心头有点暖。
他一句话,一大家子全记在心里。
真好。
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1000月票加更。
冲冲冲!
第52章 有饼他是真吃
周砚今天买了三十七斤肉,二十几斤牛杂和板筋,还有几捆小青菜,两个莲花白,背篼直接装满了。
看看旁边那个背篼里睡的正香的周沫沫,他有点犯难。
“我这边也忙完了,把背篼给我,我给你拉回去,你带四和沫沫。”周杰笑着走过来,从周砚手里接过重重的背篼,随手就给背到了身上。
“要得,慢点哈。”周砚笑着招呼了一声,载上赵跟在周杰后边。
二八大杠虽好,但又要载人又要载货,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路上周砚思考着,要么给赵也配一辆自行车,要么就是把后座改造一下,像那些卖货郎一样,两侧直接固定两个箩筐,后座会难坐一点,但可以装不少东西。
三轮车倒是能装货,但现在的乡间路没那么好骑,不如二八大杠实用。
食材采购这事,他没法交给别人。
鉴定天赋在手,他能一眼分辨食材优劣,这是老厨子踩多少坑才能练就的眼力。
优质的食材,也是饭店护城河之一,与其他餐厅、摊摊拉开差异化的重要一环。
回到饭店,赵红和周立辉也已经到了,上前帮忙扶背篼。
“幺好能睡哦,坐车都能睡得着。”周立辉探头看了眼背篼里露出一角的周沫沫。
“你娃小时候,比这还能睡,天天吃了就睡,醒了就吃。”赵红笑道。
“那不成猪儿精了?”周立辉挠头。
“杰哥,你这两天过来学,海子哥那边忙得过来不?”周砚把背篼从周杰车上提下来,随口问道。
“你两个嫂子去帮忙,我妈也帮着洗碗,完全没得问题。”周杰笑道:“不过今天早上他要载我妈去县里买喜糖那些,不摆摊,中午要是回来得早,还说要过来跟着学呢。”
“有啥子要我做的,尽管说哈,我当弟娃的,肯定也要出力嘛。”周砚笑道。
现在老周家的头等大事就是周浩的婚礼,周海、周飞几个哥跑的都很积极。
可能是觉得周砚店里忙,还没喊他做什么。
“没啥子事,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喜糖就是差丁点,零零碎碎的东西,我妈今天去一哈买齐了。”周杰摆手,认真道:“你这饭店生意刚好起来,你把饭店管好就行,我们几兄弟随便哪个去跑都没问题。”
“要得。”周砚点头。
“昨天你准备的菜卖完没有?晚上生意怎么样?”周杰关切问道,昨天中午忙完他就回去了,那会周砚的鲫鱼还一条没卖呢。
“嗯,全卖完了,所以今天才拿了那么多菜,准备大干一场。”周砚笑着点头,“我估计,今天生意还会更好。”
“太好了,好吃的东西大家还是懂得起!”周杰一拍手,喜滋滋道:“我来帮你洗菜,牛杂那些我第二道洗的非常干净。”
周杰干活是把好手,帮忙清洗牛尾、牛骨和牛杂,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学徒工周立辉也干劲满满,提着一桶桶井水倒入大锅里,越发熟练。
今天熬这锅高汤,周砚直接让周杰上手,他负责在旁边指点。
周杰是熬了两年半汤锅的熟手,昨天拿着小本子认真学了一遍,今天上手立马做的有模有样,基本不需要周砚提醒。
“周杰硬是比我学得快,才一天就学的差不多了。”赵铁英在旁边看着,也是不禁感慨。
“是周师傅教得好,讲的那么细,我一听就懂。”周杰一边打着浮沫,一边笑道。
“那你就守着锅打浮沫,我去炒浇头和臊子。”周砚笑着转身往厨房走,把在一旁背乘法口诀的周立辉也喊进了厨房。
“小叔,我啥时候开始学做菜?”周立辉满眼期待的看着周砚。
“从你踏进厨房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了。”周砚一本正经道:“你先学会烧火,这一步可以锻炼你对火力的把控,到时候练火候的时候,会有大作用。”
“这样啊!”周立辉眼睛一亮,立马往灶台后边钻,“那我先点火!”
“不急,你过来看我切菜,今天教你怎么切牛肉。”周砚笑道。
“我也可以切牛肉吗?”
“不行,这里每一块牛肉都是有大用的,等几分钱一斤的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你拿萝卜练刀工。”
“哦……”
不是周砚抠搜,主要是他真的穷。
而且他在厂食堂学厨的时候,他师父也是让他切萝卜丝、土豆丝练手,哪有上来就霍霍牛肉的。
周立辉倒是态度端正,在旁边站的笔直,盯着认真瞧、认真看,还不时会提问几句。
赵红进出厨房几次,脚步都放轻了几分,嘴角带着笑。
今天周砚还是备了八十份面条,不过跷脚牛肉增加了二十碗。
另外牛肉烧笋干、双椒碎花牛肉各备了三十份的食材,鲫鱼备了二十份,排骨备了十二份。
昨天准备的八份排骨卖完了,但周砚认为那是大部分客人无菜可选后的妥协,不代表红烧排骨是畅销菜。
一元一份的双椒碎花牛肉和牛肉烧笋干,看起来更有性价比。
又或是再添四毛钱,来一份藿香鲫鱼,份量大又下饭。
红烧排骨咸香回甘,小孩爱吃,昨天厂长那桌已经验证了这点,等家庭聚餐的客人多起来,应该就会好卖了。
灵活调整每天的菜品供应量,是一个合格的老板应该做的事情。
小周同志为什么亏得那么惨,就是因为他太老实了,且毫无饭店管理经验,每天光是食材损耗都不少。
早上的生意和昨天差不多,八十碗面卖完,每天来吃面的客人数量趋于稳定,短时间内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这个数量周砚挺满意的,客人等待时间不会太长,店里也能坐得下,总体用餐体验不错。
工人们都去上班了,周杰帮忙收碗,有些感慨道:“生意真不错,没想到大家那么爱吃面。”
“想不想学?”周砚笑问道。
“学不了一点。”周杰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先不说你那神乎其技的拉面技术了,炒臊子和浇头我就不行啊。你那双椒碎花牛肉炒的,味道简直不摆了。我不是怕自己丢人,我是怕出去说是你教的丢你面子。”
“我能把汤锅做好,我就心满意足了,贵精不贵多。”周杰咧嘴一笑,信心满满道:“一辈子,一锅汤,只要做好了,我觉得也能挣到钱。”
“有道理,以后你就是跷脚牛肉大王。”周砚笑道。
“不对不对”周杰摇头,指着门口那口锅道:“这是你改良出来的跷脚牛肉,你才是跷脚牛肉大王,我顶多算大将军,你指哪我打哪。”
“现在大家日子越过越好,这两年好好攒钱,以后把跷脚牛肉开到嘉州,开到蓉城去,我们也买汽车,住楼房。”周砚笑着画饼。
“汽车?楼房!”周杰眼睛一亮,“要得!”
有饼,他是真吃。
……
厂长昨天在周二娃饭店吃饭并做出高度评价这段,已经传成了逸闻,和昨天中午食堂闹剧的瓜一起吃,风味更佳。
吃瓜不分年代,该吃还得吃。
厂里对厂食堂的处理还没出来,厂食堂的菜依旧难吃,让周二娃饭店打垮厂食堂,成了大家上班摸鱼时候的笑谈。
而周砚为师父出头,暴打王德发被开除这段旧事也被翻了出来,并且衍生出多个版本的谣言,越传越离谱。
中午营业,慕名而来的客人不少。
赵东就是其中之一。
“小周同志,你可终于上炒菜、烧菜了。”赵东一进店就握着周砚的手。
作为昨天食堂事件的导火索,事后他被刘雨生副厂长教训了一顿,开会的时候又被点名批评,还写了一千字检讨,心情有点郁闷。
当然,食堂小炒和大锅菜难吃是共识,这点连副厂长都承认。
挨批主要是作为车间主任带头闹事,无组织无纪律,写检讨算轻的,没给他记过是因为大家表决的时候没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