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砚没有抢着干洗碗的活,给他爸泡了杯盖碗茶,在他对面坐下:“爸,我有件事想拜托你。”
周淼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闻言放下茶盏,先看了眼厨房的方向,然后小声道:“又没钱了?”说着已经开始掏兜。
“不是钱的事,是接下来我打算先卖一段时间面,不过卖的不光是这一道面,还打算卖红烧牛肉面和红烧排骨面,那两道是汤面,得熬骨汤,而且接下来用的牛肉也会多起来,所以我想找你和大爷定肉。”周砚笑着说道。
他知道周淼以前没少偷偷拿钱给他,一次几块,虽然不多,但对于一个耙耳朵来说,已经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你每天要用多少牛肉和牛骨?”周淼问道。
周砚略一思索道:“刚开始卖打算每天先准备三十碗的用料,吊龙一天要一斤,牛腩要一斤,还要一斤排骨,十斤牛骨。”
“牛骨倒是不值钱,不过六十碗面用六斤肉?你这本钱投的也太高了吧?”周淼吃惊道:“你打算卖多少钱一碗?能赚到钱吗?”
“肉的成本按2元一斤算,3斤6元;面粉0.17元一斤,一斤面粉能出一斤二两的面,一碗面用三两面条,要用面粉7.5斤,也就是1.3元。此外还要算油和配菜、香料、木材的成本,粗略估摸了一下,按2元算绰绰有余了。总计成本是9.3元。”周砚不紧不慢道:“我打算卖0.6元一碗,三十碗卖完就有18元进账,抹了成本能赚8.7元,要是后面卖的多了,也就赚的更多了。”
周淼听完认真在心里盘算了一会,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常年杀牛卖肉,账还是算得清的。
现在用肉票买牛肉是1.2元一斤,但凭票难求,牛腩还能凑凑运气,吊龙根本别想用票买到。而市场里卖的牛肉价格直接翻倍,2.5元/斤起步。排骨也差不多这行情,还得熟人帮忙留着才能买到。
可六毛钱一碗的面,就算是他,点的时候也得考虑一下。外边面摊的一碗骨汤面也就卖三毛钱,这是两倍的价格。
不过面摊的面不如周砚做的好吃,肉更是少得可怜,连肉末都翻不到几颗,而周砚打算一碗面给一两肉。要是吃过了周砚做的面,喜欢吃面的客人绝对愿意多加点钱。
“你倒是算的明明白白了。”周淼欣慰地笑了笑,道:“两斤牛肉还用不着找你大爷,我给你留着,一会回去的时候我去找桥头的章老三说一声,让他每天给你留一斤仔排,你拿了牛肉顺便去取就是。”
“行!”周砚喜笑颜开,这可是自家人脉,又补充道:“爸,咱们可说好了,这牛肉我是找你买的,你得收钱。”
“就几斤牛肉,咱爷俩……”
“不行,那我就换一家买了。”周砚表情坚决,他爸要是一天送两斤牛肉给他,那他一个月下来不光白干还得倒贴。
能把牛肉供应定下来,他心里就有底了。
周砚当了三年美食博主,又筹备开店一年,开饭店是他当下最得心应手的事情了。
创业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赚第一桶金,从0到1比从1到10可难多了。
小周凭本事给他借来了第一桶金,还给他留下了稳定的供应商,可比白手起家好太多了。
“那我就收个本钱,老汉哪有赚儿子钱的道理。”周淼把手从兜里掏出来,往周砚的手里塞了几张皱巴巴的一块钱,压低了声音道:“别让你妈知道。”
“爸……”周砚看着手里的钱,心头有些悸动,上辈子的每一分钱都是他拼命挣来的,哪里体验过这样被人塞钱的感觉。
“锅锅,我也有钱!我全部都给你。”周沫沫凑上前来,小手在口袋里掏了好一会,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五分钱,郑重其事地递到周砚的手里:“我下次还要吃面面!”
“要得。”周砚笑着握住了钱,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赵铁英收拾完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那剩下的半碗牛肉臊子,“周砚,你瞧这碗臊子放哪?”
“沫沫爱吃,给她带回去拌饭吧,明天早上我会做新的臊子。”周砚说道。
“多好的臊子啊。”赵铁英面露犹豫之色。
“好啊好啊!”周沫沫高兴地原地蹦了蹦,这牛肉她可太喜欢吃了。
赵铁英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行,给你装回去,小馋猫。”
把装着臊子的篮子递给周淼,赵铁英从衣服内袋摸出一块叠好的方巾,展开露出了一叠纸币,塞到了周砚的手里。
“妈,你这是……”周砚愣了一下。
“这是上个月我跟你爸存下来的,一共十三块四毛,你先拿着当店里的开支。”赵铁英捏着方巾,笑容欣慰地看着他:“妈相信你这回肯定能行!”
第4章 牛肉烧笋干
周淼骑二八大杠,载着赵铁英和周沫沫回去。
周沫沫坐在前杠上,不忘歪头冲周砚摆手,奶声奶气地喊:“锅锅,我回去啦。”
“好。”周砚笑着应道。
这辆二八大杠不光是代步工具,更是他爸的运输车,每天拉几百斤牛肉赶场靠的就是它。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自行车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自行车票。
“今天的周砚,好像哪里有点不一样。”赵铁英搂着周淼的腰,笑着说道。
“感觉变成熟了,对幺女也亲近了些,当了英雄是不一样。”周淼应道。
“今天这面是真好吃,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他硬是学到些本事。”赵铁英的笑容愈发灿烂,不过很快又有些疑惑道:“不过他的手艺是跟着肖师傅学的,要是厂食堂的面也做的那么好吃,王老五的面摊怎么还会有人来吃呢?”
“是有点奇怪哈……”
……
“周砚,你这饭店是不是准备盘出去啊?”周砚正准备进门,王老五的声音从后边传来。
周砚眉头一皱,转身。
看着身高一米五六,地中海发型,体型微胖,笑容精明的王老五。
周砚:“谁说的?我这饭店开得好好的,不盘。”
王老五脸上的笑容一凝,急道:“你这一天一个客人都没有,也能叫开得好好的?做生意哪有这么做的,就算你爸妈有钱,也经不住你娃这样造啊。虽然叔的话有时候不中听,但是……”
“不中听就憋着,离我远点最好。”周砚往后退了一步,“我这个人有密集恐惧症,最怕心眼子多的人。”
王老五的面摊就开在丝绸厂门口,和周砚的饭店门对门做生意,周砚知道他没安什么好心,不然他妈先前也不会把他骂一顿。
他又笑道:“有空关心我的店,不如关心哈自己脑壳还有几根头发,我这饭店明天开始改卖面,你怕是头发会掉得更快了。”
周砚说完转身进店,把门一关。
“卖面?”王老五懵了一下,琢磨透周砚的话,不禁恼羞成怒:“这败家子连面条都不知道上哪买,还要卖面?当真以为开面馆那么简单,他这饭店不出半个月肯定垮丝!”
15元一个月租金的铺子他不惦记,但周砚打的八仙桌和条凳他可眼馋着呢,到时候压价收几套,不比自己找木匠做划算多了。
周砚进厨房盘点了一下食材,面粉还有十斤左右,够明天用的。
辣椒、笋干和葱、姜等配菜配料得今天提前备着,明天一早拿了肉才来得及烧浇头。
出门前,周砚先把手头的钱盘点了一下,他原本就有3元8角5分,他爸给他偷偷塞了2元,周沫沫友情赞助5分,他妈又给他拿了10元4角,总计16元4角。
钱不多,但全是一元五毛的票子,拿在手里厚厚一叠。
这就是周砚的全部家底,也是他翻盘的本钱,更承载着爸妈对他的期待。
周砚揣着钱出门,给门挂上锁,便出发采购去了。
等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回到饭店,天色已经擦黑。
“自行车好啊,等赚钱了,还是得先买辆自行车。”周砚把大包的笋干和菜放在八仙桌上,甩了甩发麻的手,端起桌上的凉茶壶就是吨吨吨灌了几大口。
采买食材要跑的地方太多了,全靠十一路公交实在累人,这个时候想要有辆二八大杠的心情达到了巅峰。
五毛五一斤的笋干他买了十斤,一毛五的小米椒和二荆条各买了一斤,萝卜和莴笋各买了五斤,花费一块,拢共花了六块八,他从柜台后边取出一本账本,把账记上。
给自己简单做了碗面疙瘩吃了,找了两张大红纸和一支毛笔。
一张写新菜单贴墙上,就三种面条,一碗六毛钱,明码标价。
一张写了个新招牌,用木板钉了个展示板,明天摆门口招揽客人。
抓了两把笋干泡着,又把萝卜切成长条泡在泡菜坛子里。
系统给的新手礼包不光有三道面,还有一份泡菜秘籍,今天泡,后天就能吃。
做完这些,他便早早洗漱上楼,沾床就睡着。
……
第二天天没亮,小周师傅就起床出门买菜了。
对于赚钱这件事,周砚始终抱有十二分热情。
没办法,穷怕了。
他拿着虎头牌手电,循着记忆去周村堰坎头屠宰场,周淼已经把他要的一斤吊龙和一斤牛腩,还有十斤牛骨准备好了。
吊龙和牛腩按1.5元一斤给他算的,比外边的牛肉摊便宜了1元,牛骨没收钱,这才是亲爹啊!
回去的路上,又顺道去石板桥头从章老三那里取了提前预定的一斤精肋排。
“周二娃,今天怎么就要一斤仔排?猪脚杆、五花肉那些不要了吗?”章老三看着周砚有些疑惑,这段时间周砚可是他的大客户,每次来不光要买肉,连猪腰、猪肝、肥肠这些也没少要。
“章叔,我改卖面了,买排骨做红烧排骨面,你这边忙完了过来吃面嘛。”周砚笑着应道。
章老三跟周淼关系不错,今天这排骨给他算的一块九一斤,比别家要便宜两三角钱。
刀儿匠是川菜馆重要的供应商,搞好关系非常有必要,何况还有父辈交情在里边。
“要得。”章老三应道,低头继续分肉。
周二娃饭店刚开业的时候,周淼喊他去吃过一顿,他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难吃的川菜馆子,简直是在糟蹋肉嘎嘎。
回去的路上,周砚又花3毛钱买了两把小青菜。
老乡一早去地里掐来卖的,用稻草拴着,一把能有一斤多,叶子上还带着露水呢,相当新鲜。
回到饭店也才五点钟,牛腩和排骨都得炖挺久,牛骨汤更是要提前炖好,他可不敢耽搁,把排骨斩成大小均匀的段段,又把牛腩切成大小均匀的块块。
起锅烧火,开始准备红烧牛肉和红烧排骨,中间的汤锅则是炖上了牛骨汤。
锅热下油,先把牛腩下锅煸炒出油脂,表皮微微泛起焦黄,下入豆瓣、姜、蒜、花椒,翻炒上色,再加入少量八角、山奈和桂皮,烹入料酒。
香味出来后,加水没过牛肉,加盖煮一个小时。
等牛肉软烂,下入切好的笋干,香浓的牛肉汤汁浸没笋干,小火慢慢炖着。
咕嘟咕嘟,肉香四溢。
骨汤一次次瞥去浮沫,一锅浓白的牛骨汤已经成型,敲断的牛骨让汤变得更浓郁。等汤煮好了,牛髓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看着时间,周砚又把面先和上,免得一会上客了来不及。
另一边锅里,排骨裹着浓稠的酱汁咕嘟冒泡,立马出锅,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大陶碗。
切成拇指头大小的排骨,块块分明,裹满了酱汁,看起来相当诱人。周砚决定试吃一块。
酥软的排骨夹起来颤颤巍巍的,入口一抿就脱骨,微甜的酱汁浓厚而不发腻,肉香与香料的交织相得益彰,排骨中带着的油脂更是点睛之笔,呼啦一口,灵魂都升天了。
“我简直是个天才!”周砚眼睛一亮,这红烧排骨把他惊艳到了,一次成功!
大陶碗放在灶台上保温,周砚片刻不停,麻利涮锅,开始炒双椒牛肉臊子。
等双椒牛肉臊子出锅,那边红烧牛肉也收了汤汁,可以出锅了。
周砚尝了一块笋干,笋干切的比牛肉块稍小,吸饱了醇厚的牛肉汁,又脆又香,实在美味!
四点起床,忙活到六点半,周砚实在是饿的心慌,赶紧给自己煮了一碗拉面,碗底先调味,奶白的牛肉汤两勺,三两面,再加一勺红烧牛肉笋子。
热乎乎的一碗面下去,连汤都喝了个精光,浑身上下立马暖和起来。
这碗红烧牛肉面实在是太顶了,无可挑剔。
而且这道笋干烧牛肉,就算是单独拎出来,也能当饭店的招牌菜,绝对下饭!
面臊子和浇头备好了,周砚提着昨晚写好的招牌,立在饭店门口。
嘉州丝绸厂开在苏稽镇青衣江畔,是嘉州的纳税大户,厂里职工两千多人,其中女工占了八成,自办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福利那是相当好,苏稽镇的人都以在丝绸厂上班为荣。
这会天已经亮了,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有的停下在厂门口的地摊上吃碗面或是包子,更多的则是去厂食堂解决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