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853节

  同时,仔细看,这里也能看出借鉴了《荒野大镖客》或者更准确点说就是黑泽明的《用心棒》的画面设计。

  两者这也算是影史上著名的‘抄袭案’了,《大镖客》上映后,不出意外地收到了黑泽明的维权投诉,胜诉后,黑泽明获得到了影片全球票房赢利的15%和在日本、台湾和南韩的发行权…本人还被邀请成为了《大镖客》的编剧,然后转身鼓吹这部戏的经典。

  可以看来,大师恰钱也是没毛病……

  吴孝祖当然不会无聊的拍摄所谓的侠义精神或者西部精神。

  电影中,阿琛带领手下闻讯来处理取暗花的伪杀手,耀东在餐厅如常的吃饭,面前的血腥厮杀没有影响耀东的进食和电话。

  这一幕让许多忠实影迷会心一笑。

  这太吴孝祖了。

  现在他们敢肯定,这部戏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人情债……或者说监制不出工……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灌输着吴孝祖风格的电影。

  风格上的黑暗、吊诡、宿命、强烈对比和黑色幽默都十分显著。

  更不要说电影上的光线和机位选择了。

  那种骚气的镜头摄制。

  比如说,耀东一个人吃饭,画面内的镜头不知不觉实际上偷换了几个方位来进行拍摄,这种‘偷’机位视角的做法不去认真观察,你不会注意到导演的小心思。

  尤其是两个主角着第一次宿命般的见面的时候,更是让不少人激动不已。

  仿佛看到了《一个字头的诞生》、《恐惧斗室》以及《雨夜屠夫》,充满了不拘一格的夸张使用。

  而且十分先锋实验。

  尤其是对镜头的任意妄为,分明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的风格。

  许多邪典派cult迷们此时以及沉沦其中了。

第920章 cult片迷的邪典秘籍(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Cult Movie被定义的年代很近。

  大师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以及吉姆沙曼《洛基恐怖秀》在70年代,带给了许多影迷一种全新体验,这类型的邪典电影通常商业性不高,但在小圈子内被高度推崇,也就是我们后来习惯称之为的‘亚文化’。

  当然,不排除,把Cult电影这种亚文化拍摄的很主流的导演,比如某个足控以及世纪初从兄弟变成姐妹的那一对。

  《暗花》是一部典型的吴氏癫狂的邪典作品。

  实验和先锋味道十足。

  戏厅。

  一部分影迷看到电影中间部分的时候,大多觉得并不是很好看,从而选择离场。

  这部戏很像当初吴孝祖那部才华满溢到处流汁的《一个字头的诞生》,本身就是爱的爱死,不爱的可能会无视。

  这也是吴孝祖选择挂监制的缘故。

  别人起底,那是别人的事情……但他作为一家集团的大Boss,真的定位于这样一部邪典电影,恐怕会影响股价……是的,吴导演是彻头彻尾的‘拜金男’。

  没看,没钱途的小姐姐,他根本不槽?咳咳……这肯定不是没动6小只其他5只的理由。

  总之,电影厅内,《暗花》散发出一股典型的邪典气质。

  角落里的几个鬼佬则是看的津津有味,其中一个爆炸头一个短寸犹太佬看的很认真。

  他们一个叫乔尔科恩,另一个叫伊桑科恩。

  这次来港岛旅行,正好碰上了福克斯的工作人员在港岛。在此之前,他们两个并未看过任何John Woo的作品。但是此时,他们要承认,亚洲电影之中,真的有天才!

  尽管他们两个就是彻头彻尾的天才。

  前两年,那部2个月拍摄完成的《血迷宫》横空出世,直接让他们在北美扬名。

  后世老谋子翻拍了《血迷宫》……没错,正是那部翻车之作《三枪拍案二人转》。

  这两兄弟在许多影迷中的地位应该不用多说了。

  此刻,他们心中惊叹于一个亚洲导演用肆意妄为的方式给他们展示着什么特么叫特么的特么的惊喜。

  两兄弟一同换了换腿。

  当看到监牢里,封闭环境下那充满灰尘的场景时,两兄弟下意识的放下腿,身子前探

  镜头与光线的任意妄为,让他们感到吃惊而又佩服。

  不是说技术多高超,而是想法就很……很牛笔!

  这组镜头怎么设计的呢?

  梁朝玮朝着牢房走去,步伐沉重,整个镜头笔直且规整,他手上时不时的擦汗,掠过一间间牢房。

  最深处的监牢中,刘清云则挂着邪笑的扔着弹力球。这组镜头的变化,不少影评人都眼前一亮。

  这一刻,仿佛这一刻,两个人变换了身份,陷入监牢中的似乎变成了梁朝玮,他此刻就如困兽犹斗一般挣扎,然后越挣扎却发觉周边荆棘密布。

  监牢逼仄的空间内,铁窗斑影,人物的站位很巧妙,在光线切割下,仨人都处于似有似无的敌对关系,顶光打在脸上,戏剧舞台的效果下,冲突矛盾立刻就出来了。

  狭小的空间内,白色的光线映出空气中的漂浮物,身后则是吞噬一切的黑色。肆意飞扬的浮尘,像舞动的暗花,这时的浮尘,飘忽不定,与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橡皮球是何其相似

  浮尘的命运被风左右着,橡皮球的命运被抓在别人的手里,没有外力,它们都将沦为死寂。

  瞬间就表现了人物的黑色人生与悲剧色彩,他们注定如飘零渺小的浮尘与摇摆不定的橡皮球一样。

  光线过度的安排让人物关系失衡了。

  所以,当手下抬起枪指向梁朝玮扮演的阿琛的时候,不少人都感觉心脏砰砰砰的乱跳。

  问询对峙之后,阿琛也深知自己已然深陷泥潭之中了。

  这一刻的镜头再次展现了导演任意妄为对镜头的掌控能力。他走在监狱走廊,手持镜头是完全倾斜的,这与他进去时候规整的镜头遥相呼应。

  已经通过镜头向观众传达了此刻梁朝玮扮演的阿琛内心中的波澜。

  不安、惶恐、手足无措。

  那个说出一个老家伙的轻蔑神态早就不见了,原本坚定的立场与信心更是跌宕无存。

  东倒西歪的倾斜让人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压抑与惊慌。这种斜角镜头源于30、40年代的德国电影,因此也被称为“德国式镜头”。

  《2001:太空漫游》中 90°镜头已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后世许多电影也都运用了这种技术。

  影片这里,倾斜镜头实际上很容易激发起观众暂时的绝望感,但又让观众同时拥有一种侥幸心理,有喘息和挣扎。这也为梁朝玮后边‘要么生,要么死。’的则选做了观众的心理铺垫。

  电影中又给了阿琛的白手绢一个特写。

  这个手绢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个道具,阿琛之所以频频擦汗,是因为他长年累月的穿着避弹衣。同时也表明他揩揩冷汗,分析问题的时候还能够理智思考。

  但是,当他后来扔掉白手绢的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他的决心。

  整部电影的黑色阴郁、诡异离奇的风格让喜欢的人欲罢不能。

  “这部戏有白天的镜头?”忽然,乔尔科恩问。

  “并没有。”伊桑想了想否认。

  没错,这是一部让人看到不到一点希望和光明的电影,整部戏全都是夜晚完成。

  整个故事凝聚在一晚上发生。

  电影后段。

  昏暗的灯光,阴冷的小巷中,梁朝玮与刘清云驾驶着两台车在平行的两条道上并驾齐驱的镜头更是看的人惊心动魄。

  虽然,观众都明知前面等着的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可这个美轮美奂的镜头还是让他们不禁升起一种想与这两台车一同向前探个究竟的猎奇心理……

  “导演用镜头在掌控我们的心跳。”有影评人低声感叹。

  当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港式’经典的火并场面的时候。

  吴孝祖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镜子!!

  “哦买嘎!”伊桑科恩忍不住惊叹。

  “这让我想起了让-吕克-戈达尔……”身侧的乔尔科恩也不禁绷直了身子。

  “我记得戈达尔说过:水和天之间有某种东西最吸引人,但随着电影越拍越多,真正美妙的是绿色和蓝色之间。这个woo……简直……”

  外行看热闹。

  这场镜子房间内的械斗让人头皮发麻,肾上腺提升,淋漓尽致。

  但内行人,看到的确实导演对于镜头、光线的信手捏来,他让光影变幻于蓝绿色之间,镜面与镜面之中,光线在跳舞,恍如一朵一朵的暗花在绽放。

  “镜子间穿梭械斗,流连于蓝色和绿色之间,这场戏真的很美。

  影厅中间,戴着鸭舌帽的徐老怪死死的盯着银幕,一副爽透了的姿态。

  是的。

  徐又双来偷偷摸摸的支持老基友新片来了。他敢笃定,这特么绝对是阿祖的手笔。

  叶伟抿也好,麦兆晖也好,都没有这样的功力!

  这部电影,满篇就是吴孝祖拿着画笔任意妄为,胆大包天在观众心里信手涂鸦,挥洒快溢出来的浓郁才华。

  才气凝结成白露,汹涌在每个人的脸上。

  不愧是我徐看重的男人。

  这才华他,徐,服气啦!

  画面内,吴渣狗匠心独运地将这场械斗蒙上光影的效果不断折射的光线,让两人仿佛在蓝绿间穿梭闪躲,射击械斗,真的是美轮美奂。

  尤其是,这种营造出的多维空间,让两个人已经成为了他画笔下宿命般的符号,可以呼应之前的尘埃和弹力球。此时,梁朝玮自然是扮成了刘清云,镜子不时地投影出对手的身影,他们在镜中看到的对方,其实是看到的自己。

  枪口下,镜子破碎,何尝不是彼此早已注定的命运???

  电影是对人性的过度解读,但此刻,每个有心人都感觉命运的手在挑拨着银幕里的两个‘光头’。

  最终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深渊。应征了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同样在凝视你。

  最终,镜面破碎。

  一个棋子站了起来。

  阿琛赢了耀东。

  当然,最终他也没赢了命运。

  砰!!!!!

  当所有观众都稍缓一口气的时候,突兀到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一声枪响,直接终结了‘赢家’阿琛的命。

  他穿了几十年的避弹衣也躲不开爆头的宿命。

  正如柜子里滚出来华哥的脑袋一样,他也在毫无防备之下,直接倒地。

  “卧槽!”

  “屮!!!!!!!!”

  “我的天!什么鬼???”

  “上帝!”

首节上一节853/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