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562节

  肥成瞪着小眼睛,双灯左右互搏,撞在中间,又两两分开,好似一张一合的血盆大口,似乎要吞噬此间。

  目光忽然定在正弯腰倒茶的罗东身上,大手一叉腰,“东哥?事吧?”

  罗东抹过身子,看傻13一样的眼神看着肥成。

  “还行~”

  瞧见这个眼神,肥成松了一口气。

  哒。

  黎耀辉把青砖放在桌子上,笑容灿烂的冲着侯赔钱点点头。

  “人齐了,先食酒。”

  吴孝祖攥出一把筷子,在桌子上磕了磕,抽出两支,率先递给罗东。

  “不醉不归。”

  “……”

  罗东看着三人,嘴角弯了弯,垂下脸,夹起一块肉放在吴孝祖碟子里,自己抿了一口酒……迟疑一下,一口灌了下去。

  “一起喝吧。”

  吴孝祖露出笑容,扫到杨德倡、蔡芹和侯孝苋,想了想,故意当着罗东的面,说道:“演员有这么一次本来应该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当初哥哥及辉哥都有这种情况。

  这预示着你真正的走进了角色的内心。

  可为何你会觉得很压抑呢?因为在你走进人物内心的时候,你忘却了人与角色的分离。这在表演学上是新手经常会犯的小错误。侯导也别自责。出现这种问题不要紧,大家一起想办法。

  做为一名导演,戏比天大这是人之常情。但……却也不能一味任凭演员失控。拍摄的时候,导演要有度,过犹不及,演员出现问题,你要比演员还要早的发现……戏是一时,人是一世。”

  吴导演说这话的时候大义凛然,丝毫没想过自己在片场什么调性。

  再说。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是本来就正确的事情吗?

  同时,他也给罗东传达出‘这问题不大’的信息。这种时候,与其背着他让他胡思乱想,翻倒不是当面解释清楚,让其能够有心理的准备。

  罗东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悲情城市》的气氛渲染下,逐渐的沉浸人物难以自拔导致的个人认知的一种混乱。

  简单点说,这是抑郁症前兆。

  青哥当初也是这么折磨自己的~他都没想到自己这个‘敢打敢拼’的兄弟竟然还有这样一面的天赋。

  “是是是。”侯孝苋头若捣蒜。

  “所以说拍戏前还是要把演员封闭性训练,让他循序渐进,可以有认识人物、走进人物、了解人物以及分离人物的过程。”杨德倡端着酒杯也主动劝解。

  鸡条之前的颜王有一句话对演员说的很对,“演戏有时候是一种生理反应!”

  生理和情绪产生默契,但又没有经验可谈,往往就会造成这种认知的矛盾。

  可以这样说,娱乐圈这个大染缸,每个人都需要看心理医生。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哄骗自己,扮演自己。

  当然,这是真的演戏的情况。

  “演一场戏,就像活了一次,也死了一次~这是非常消耗人精力的一件事。尤其是如《悲情城市》这种大剧,更是如此!我很欣慰你能够演出自己的味道。”吴孝祖夸道:“你这种情况与哥哥有点雷同,在拍摄《嫌疑人》的时候,我也同他讲过许多。拍摄完成之后,哥哥休养了很长时间,至今也没有出演新戏。一心投入在音乐上。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平复。

  人的心思就这么多,当你全心全意去揣摩人物的时候,为了更加入戏,难免会人戏不分。不过不打紧,由大佬呢……”

  吴孝祖笑着举杯,“你知道,有几个兄弟陪你身旁就好了。哪怕你掉到了地狱,我都把你捞回来。

  既然你选择这条道,我们也都支持你。

  许你知,演员这个行当。

  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

  入戏、痴戏、醉戏都不麻烦,今晚懂得酒喝了,明天一样要懂得煮粥。

  懂吗?”

  罗东脸色僵硬的挤出一抹难看的笑,主动举杯,眼神流离。

  “电影就是一场戏,好的导演要有分寸。既能让演员入戏,也要懂得帮助其成长。人家拍你一场戏,回去就要死要活,那不是导演,那是西门庆。

  《悲情城市》是一部好戏,我尽管没看到拍摄好的戏,但是从阿东身上我就明晓……好好打磨这部戏吧。

  明年不管如何,咱们一起带着它去欧洲转转。古人讲,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我相信,今后的华语影坛,乃至亚洲、国际影坛必将有你老侯一席之地!”

  这评价真的很高了!

  侯孝苋都有点惊讶,更不用提旁边的杨德倡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侯孝苋郑重道。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你夸我比别人夸的我更舒坦!

  “我也是打算去欧洲电影节看一看,我比较青睐戛纳,毕竟那边人脉比较熟悉。”侯孝苋主动道。

  “戛纳?”

  吴孝祖皱眉,摇摇头,“《悲情城市》这种电影我倒是认为比较符合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性上它更有先锋性!相比而言,戛纳可能更需要震撼性和话题性。我现在没看你这部戏,但以我对你的了解,你的镜头无疑更具有艺术先锋性……”

  吴孝祖肯定不能让这部戏参加戛纳啊!

  美国那边的索德伯格的电影他计划是参加戛纳呢!这部戏冲击威尼斯无疑更符合他的利益。

  说起这个,当然,每部戏的入围都需要大量的公关,毕竟一旦获奖,不单单是艺术上的成功,也是商业上的一种突围!

  这段时间,吴孝祖就准备拍摄完《客栈》后尽快去美国研究索德伯格的戏。

  那部戏从拍摄难度上实际上没什么难点。只能说……当年的运作及评委公关上做得是真好!

  戛纳的戏你能难看到那种真正的炫技和实验电影,主要是电影风格就偏成熟。

  这就好比后世内地几大美院录取标准。

  反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边吴孝祖与侯孝苋、杨德倡聊了聊电影节,一旁的肥成则主动坐到罗东身边。

  “是不是生活过得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也不知为何?”

  罗东捧着青砖,面色不善地盯着吴孝祖。

  他心理多少有点人物障碍,入戏太深,导致不喜欢说话,一直在体验人物之中。可……却也受不了李莉成这个贱嗖的样啊!

  他怕自己演戏没抑郁,被这扑街唠叨抑郁了!

  一杯一杯酒下肚,不一会就喝了几坛土酒,喝的时候,感觉度数不高,但一见风,瞬间就都有飘飘欲仙。

  看着醉酒的罗东,吴孝祖、肥成和黎耀辉三个人对视一眼,默契一笑。

  “拍摄完这部戏安排心理医生给阿东,挑最好的环境让他修养一段时间。”吴孝祖吩咐了一句。

  刚刚说的简单,但是真的那么容易逃离出来,那三人也不用全都来了!

  无非是捡简单的说而已!

  吴孝祖时不时偏离话题,也是希望对方不要把心思全放在这个上边,形成心理包袱!

  之前的章节现在不好修,过些时日慢慢来。砍的稀碎也没办法……

第616章 大水喉??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金马奖的临近让大台北多了几分喧嚣与热闹,女童军们换上平日里不敢穿的小衫衫招摇过市,(**)!

  随着二十几届的发展,金马奖已经不是单一的电影奖项,反而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电影节,包含配套的交易市场及艺术研讨会。

  后续还会囊括相关几个奖项及一些竞赛和非竞赛的电影单元,同时对于商业片进行大范围的筛选。

  金马奖之所以能够成为迄今为止,乃至在后世备受诟病的时候依旧能够屹立在华语电影殿堂最高奖项,不单单是本身的影响力,其相关的周边实际上更加具有含金量,后世魔都电影节出现后,才抢走了最大交易平台的名头,就此可见一斑?

  今年,3月初成立的《中时晚报》创办的中时晚报电影节也会在金马奖期间颁发奖项,同时进行非竞赛单元竞争。

  这个奖项后来在侯赔钱所引导的湾湾电影文化协会的策划下,发展成了台北电影节,许多有潜力的影视创作者都会参与其中。

  金马奖至今为止也是亚洲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电影节。

  其影响力不弱,甚至比之刚刚成立没几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过之不及。

  现在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尽管挂着9A的名头,但因为2年举办一次的节奏,1985年至今也才举行2次,再加上东瀛电影走下坡路,影响力也才刚刚发酵。

  吴导演比较倒霉,他在亚洲地区的几个知名电影节上都刷爆了。

  亚太影展、湾湾电影金马奖、港岛电影金像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银屏奖、印尼电影节……等等吧,符合规定的竞赛性电影节都是横扫之姿。

  如港岛国际电影节这种非竞赛式,更像是电影交易会场的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因为时间的缘故,东京国际电影节至今他还没入选~上一届是1987年,那时候他的电影没参赛,如今想参赛时间又不大对……()!

  最主要,东京国际电影节对于非上映影片和新人更青睐。

  以吴导演的调性,迟早会去刷一刷东京国际电影节这个家门口的奖项。

  得不得奖无所谓,他就是对于这个地区的女演员比较感性趣,想要一起探讨探讨电影新姿势!

  …

  西门町汇聚了众多俊男靓女,让过路的司机、路人诧异不已。

  打听之下,听说是一个什么组合露天路演,这一下子吸引了不少路人。

  这个年月,来湾湾宣传的歌手在大台北地区,一般都是电视台录节目,参加一些诸如《综艺一百》、《黄金拍档》。

  到了高雄为主的南部,首先要拜‘角头’,各个夜总会、舞厅、歌厅这些‘秀场’是宣传的主要阵营。

  高雄的蓝宝石歌厅可以说是许多来湾湾宣传的歌星、影星必去场所。

  许多湾湾耳熟能详的明星都从这里走出,包括猪哥亮、凌峰、余天等人。甚至前世,林清霞、红姑、王AA、赵黑袜红指甲、冯宝宝这些著名演员,都在此一展歌喉。

  赵黑袜红指甲在这里还被南部的某盟大哥连送了几百朵玫瑰花,至于结果如何咱就不知道了,咱也不敢写。当时湾湾玫瑰花真的不便宜…………

  后来红姑在这里连唱过一个星期,豪赚400万新台币,堪比拍摄一部电影的片酬,可见一斑!?

  甚至在这个时候,有‘没上过蓝宝石,成歌星很困难’的说法。

  台北这边受到秀场影响相对小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南部而已,实际上这时候许多娱乐公司老板都习惯在歌厅签人!

  基本上唱片公司的歌手都从夜总会、歌厅、舞厅打过交道。

  这时候的湾湾娱乐产业‘社会’属性很浓,如果说港岛电影圈社团参与其中圈钱的话,那么湾湾的娱乐产业基本就是这些社团的一亩三分地,无一例外。

  这年代,宣传的平台也都被角头大哥们攥在手里。

  前世,红极一时的小虎队三人就在夜总会献过唱,不过……效果一般。

  想象也能明白,当时那个岁月去夜总会的,谁特么无聊的去听小虎队???在男性豪客为主的夜总会,几个生瓜蛋子往台上站,哪里有真正的DIVA受欢迎?

  千万别把这时候弯弯的土大款想象都潮,免不了有很多暴发户和拆迁狗大户。

首节上一节562/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