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312节

  “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这次的新闻轰炸?”查小昕问。

  “嗯……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与胡金诠导演和徐导演一起讨论一部戏的时候,我升起的感言。”

  吴孝祖目光远眺远方,嘴角翘笑,“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风雨雨踏歌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更需放得下。放不下,也要放。纷纷扰扰是是非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披荆斩棘的在世上苟且活着。

  这个社会已经很难了,何必又有太多戾气?人活一世,开开心心,问心无愧比什么都重要。和谁较劲最终都是和自己较劲。开心就笑一笑,不开心就等会再笑……这就是江湖武侠,也是现实生活。”

  “但许多读者都很好奇你的男女关系绯闻,你怎么讲?”

  “实际上我并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很多绯闻都是空穴来风。我不过是在挑选演员。我挑演员不会因为长相来挑选,而是要演员符合角色。我本人脸盲症,并不会认为谁会好看,或者不好看。”吴孝祖一脸认真回答。

  “噗……”旁边摄像师没忍住,“王祖苋不好看?”

  “王祖苋还行。”

  吴孝祖认真回答,见摄像师一副要尿的样子,语气淡淡道:“我这个对女孩子的长相并没有太大的认识。我讲了我是脸盲症。

  就像是我对钱的态度一样,我并不是非常喜欢赚钱。实际上我上一次拿钱最开心的时候是多年前我帮助的孩子得到奖学金邮寄给我。”

  “那吴导你怎么看待票房?”摄像师忍不住问。

  “电影票房代表的是一种认可,与其说我在乎钱,不如说我在乎我拍摄的东西得到观众的认可!”

  查小昕与助手摄像师顿时间高山仰止一般看着好似脑后冒金光的吴孝祖,略感有股风吹的他们的内心东摇西晃。

  “最后一个问题,我听说吴导的新戏马上就要上映了,不知道对票房有预期吗?”查小昕好奇问。

  “呃……那就定个小目标吧。”吴孝祖沉吟下,竖起三根手指,“三千万。”

  三千万(突然慢镜头,卡顿,声音变粗,黑白颜色!

  脸盲症、王祖苋还行、对钱没兴趣、三千万小目标!

  叮!

  装逼四成就瞬间达成!吴孝祖脸色如常的看着尴尬讪笑的两人。最近新闻上,吴导演恬不知耻的随随便便用几百万就买了“水军”来洗地,更是主动让《明报》派出金牌娱乐记者查小昕来进行专访。

  想要成为华语电影圈的大佬,不单单要票房高,还要奖项多,同时,还要有高逼格人设。

  娱乐界乔丹,电影圈的马拉多纳,当自己有一天跟不上时代速度,遗憾落幕的时候,也一样可以用一个个记录让80后、90后、00后、10后、20后、30后……记住自己。

  最起码等到大文娱时代开启的时候,就算吴导演真的是没混出来,没有功成名就。

  那时候,他身为几十岁的老艺术家,还可以一边鞠躬尽瘁的指导着一个个小花,一边能够打出情怀……让人补票。

  一个人装逼不可怕,怕的是他一辈子都走在装逼路上。

  以前吴孝祖没钱声音也不够大,现在……他马上就要有了自己的发声器《天天日报》。

  再黑哪个明星不用借助其他家了。

  这一次玉朗国际黑吴孝祖,他之所以没有着急找回场子,等得就是这个机会。

  如果不示弱以人,不借力打力,如何能够找机会拿下《天天日报》?

  玉朗国际的漫画产业这块肉太肥,吴孝祖吞不下。他从始至终盯着的都是一份有足够知名度的报纸。

  《天天日报》很符合他的要求。名气不低,发行量虽然今年略显萎靡,那是因为玉朗国际刚刚接手,还未真正消化的缘故,与报纸无碍。《天天日报》依旧是全港前几名受大众欢迎的报纸。

  “查小姐,不知道你有打算换一个工作环境?”

  看着收拾东西想要告别的查小昕,吴孝祖主动发出邀请。此时的查小昕是《明报》的金牌娱乐记者,但并没有真正的展现自己“八卦狗仔队之母”的能耐来。

  《天天日报》要想发展,必然要走大众路线。查小昕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尽管自己还未真正意义上入主《天天日报》,但相信凭借着布局,这件事并不难达成。

  如果黄玉浪有理智的话,他不会拒绝吴导演的善意。

  权忍善良!

  玉朗国际也是今年年初以7700万港币接手的《天天日报》,上一任主人是何世住。此刻的《天天日报》正是混乱时刻,黄玉浪还未曾完成对这份报纸的控制。

  这也使得《天天日报》与整个玉朗国际联系很松。如果能够用这一份不动摇玉朗国际根基的筹码换来吴孝祖手中的支持,黄玉浪应该感谢才对。

  何况,吴孝祖早已准备好了一个好的价格给黄玉浪,不怕他不心动。

  “?”

  查小昕撩了下秀发,感兴趣的瞥向吴孝祖,“吴导演想要邀请我去你的电影公司吗?抱歉,我本人对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

  “先不要急着拒绝,我相信我们有合作的可能。”吴孝祖笑了笑,没继续多解释。

  《天天日报》这件事尘埃落地之后再说也不迟。相信一个娱乐版主编的职位对于此时的查小昕一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很感兴趣这位狗仔队之母如果真的与自己合作,会给港岛娱乐圈带来多大的震动。

第369章 恒星,稳了!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流年似水经不起平淡,浮生若茶挽不回从前;青春时光里,他犯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唯有善良得以拯救带你走进诗意导演吴孝祖的良善之路:请不要黑我,我已坐过牢!》

  《明报》的这篇专访用朴-实-无-华的铅字叙述出一个铮铮铁骨,虔诚真实的自信男人的形象。

  著名记者查小昕在专访文章最后激动写道:“这一刻,牢狱之灾不再是这个男孩人生中的污点,反而成为这个男人身上磨砺之后的阅历精华,这需要女人细细品尝他的沧桑沉淀。

  他用他的热忱之心谱写了年轻人的港岛梦,他告诉当下的贫寒少年们,寒门毅可出贵子。梦想之马,永不停息。尤其是那些梦入娱乐圈的年轻人,圈里混乱,但依旧有如吴孝祖这样的真诚实干家给你们指明方向。

  电影圈很乱,但人心不乱。

  他用最诚挚的感情不断去讲述港片中最精彩的故事!

  他提出四不四坚持:不循规蹈矩!不满足当下!不理会抨击!不甘心认命!

  坚持良心领路!坚持个人特色风格!坚持学习新理念!坚持港片走出去!

  走出一条有个人特色的电影风格道路,让港片走出港岛,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他还说:大家都是普通家庭,但我们人人生来都是珍藏版!也许你只是人生中的过客,但世界上再不会有另个一个你!

  他叫吴孝祖。

  一个为了电影梦,为了华语电影披荆斩棘勇敢前行的新的勇士!

  新戏正在起航,明天依旧美好!”

  “呕”

  王祖苋拿过依云矿泉水,快速的漱漱口,双颊飞霞,媚眼如丝剜了吴孝祖一眼,埋头继续自己的家政服务。

  “笃笃笃”

  听到敲门声,王祖苋慌忙站起身,捋平褶皱的短裙,照了照镜子,这才主动去开门。

  吴导演一副正经人常用的姿势一手端着报纸,一手不动声色的拉好拉链,关好门。

  这时候,江嘉华与蒋志强一起走了进来。

  “吴大导演~”

  蒋志强暧昧的看了眼闪出去的王祖苋,又上下打量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吴孝祖,见其脸色如常,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这才把打趣的话咽了下去。

  “《明报》看了吧?你这次算是好好搏了一把版面。刚刚我听说亚视和商台都发出邀请,请你去做专访呢。啧啧……你的四不四坚持,简直高山远瞩啊!”

  “《明报》的谬赞我是愧不敢当啊!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吴孝祖表情虚伪的摆手。

  “…… ̄□ ̄……”

  蒋志强无语,总感觉最近的吴孝祖有点飘,忍不住蹬了蹬小短腿,由衷对于旁边的江嘉华耸耸肩,道:“吴大导演是真膨胀了。

  这种谎话都敢吹……有这时间不如多拍几部电影。公司的剧本都堆积成山了。

  知不知多少人抱怨你,不务正业?

  影迷来信都打听你的《嫌疑人》几时上映,观众们是相当期待。都等着你的新戏呢。”

  “没错。”江嘉华偷笑着点头附和,“公司这边收到好多读者来信。”

  “……”

  吴孝祖脸一黑,很怕蒋二少来一句:村东头女厕所可没汁了!

  一身阿玛尼成衣+手工minus后的蒋二少,果然横财之后,衣服都越发合身了,再也不踩裤脚了。

  “陈舒芬今天联系了公司,她那边已经把华星的工作交接完成。”

  江嘉华好奇的看了眼吴孝祖,皱眉问道:“阿祖,你真打算把小贤、阿东、周慧、阿辉他们一众人的经纪约都转入恒星?”

  “对呀,吴大导演。你要知道,陈子强是港岛最犀利的明星经理人,他还是要靠挂嘉禾,你这种急急忙忙分割出去,会不会造成资源流失啊。

  何况,如果明星真的接戏,你要如何提成?人家个人人脉的戏,你插手不合适吧?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你应该明白……”蒋二少插话询问。

  这话让江嘉华目光闪了闪,这件事情当然也涉及到梁镓辉的利益。况且,1024火车头电影公司,也有她的管理分红,她自然也要上心。

  毕竟如果真的把艺人资源并入陈舒芬那边,那就是独立的公司了。

  “这件事情实际上我也想和你们谈。”

  吴孝祖见两人都问起这个事情,也主动解释,“随着我们旗下的艺人越来越多,自然每个人的心思也越来越复杂。1024火车头毕竟不是一间专业的娱乐业务处理的公司,难免会顾此失彼。

  每一个艺人,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然人。既然我们不能保证大家利益最大化,何必要把这个矛盾捂住呢?况且,我们毕竟和陈子强不一样,别忘了1024火车头有独立制作电影的能力,且1024火车头已经证明了捧人的能力。

  至于你担心的个人接戏……

  这个很好办。

  能够有能力在外边凭借个人人脉接到符合咖位的好作品的,肯定有一定实力,当然,如果是客串,另当别论。

  我们完全可以艺人合约上进行分类,B类合约,A类合约,甚至可以支持他们开个人工作室,我们与艺人进行合作,与大家一起进行合伙人制度。”

  江嘉华眼前一亮,蒋志强也坐直身子,脸上一片惊愕。

  这种模式看似有点类似于嘉禾的模式,但吴孝祖这种明显更细致化。

  见两人都露出认真表情,吴孝祖继续讲,“现在大家签入1024火车头电影公司,实际上还是混乱重叠的管理模式。说句不好听,我们甚至可以随意压价!你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们拍电影,当然是引资投产,那又何必在这里担当恶人呢?完全可以市价来进行!

  艺人签入专业的公司,会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个人形象的包装,接符合他定位的戏份。符合他咖位的广告,甚至宣传。B类合约、A类合约的分成也不尽相同。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和我签影视约,音乐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人性化处理。

  你们要知道,随着院线分化,明星的号召力越发重要。我们不可能给每一个明星都打上1024火车头的标签,限制大家的发展。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同样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每个艺人都可以和我们成为生意上的合伙人!只要他的个人价值达到,完全可以成立单独的个人工作室。我们派遣团队专门打理他个人的事业。”

  吴孝祖说完,抿了一口咖啡。

  他没想过当救世主,但他知道如何能够让利益最大化。

  让艺人从1024火车头电影公司分离出去,这是非常符合双方利益的方式。

  既让对方可以扩大接戏范围,防止矛盾激化,而且看似对方更自由,但实际上自己对于他们的控制力不减反增!

  实际上,这种操作也等于设置了防鲨网。

  当以后进行上市圈钱,吴孝祖完全可以做到用一层一层的附属来牵制住更多的利益共同体。那时候,真的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情或者损失,吴孝祖完全可以从资本入手,牺牲任何一个明星,扔出去,当做炮灰,保全自己。

  很阴险,但很现实!

  吴孝祖付出这么大的利益,当然想要的也是更大的回报!

  后世那所谓的阴阳……合约,对赌合约。不知让多少大导演、大明星先甜后苦,成为资本市场替他们拼杀的虾兵蟹将,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周星星、徐、冯裤子……每个人得到的利益,也不过是真正大佬手中漏出的一点流沙而已。

首节上一节312/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