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歌太硬了,硬到掀翻全社会。
比较而言,《高级动物》也晦涩难懂一些,但最起码普通乐迷容易接受。
尤其是看过《雨夜屠夫》的观众,对这首歌很有感觉。
这种解剖人心的作品,让他们大开眼界。
谢谢打赏!谢谢支持!
责编一早把我拎出来一顿小拳拳锤我胸口:分强推你竟然一更,你是要起飞嘛!
我弱弱看看残疾的手指,萌萌得道:不是你让我控制节奏……
责编一顿乱拳飞脚。
我义愤填膺道:我早就想做一日两更的男人了!
一娘以逝!请叫我二石更!
第36章 黑马姿态
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宣传推广力度加大,口碑不断升温,带来的就是港岛一些市民的关注。
地铁站。
罗智良夹着公文包,手中咬着热狗,如所有上班族一样,一早就神色匆匆的赶地铁上班。
“一份报。”
路过报刊亭,走出两步又倒退回来,翻出硬币递给老板。随手拿起一份《新报》。
走在路上,随手翻阅,一部《雨夜屠夫》的影评文章映入眼帘。
“《雨夜屠夫》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来隐喻人物的心理波动。电影一开始,红色的计程车在昏暖幽暗的环境中格外诡吊。有一种西方油画的色彩风格…………
这里我要赞叹一下男主角的扮演者梁镓辉!他奉献了一次殿堂级的表演……冷静、理智、疯癫、变态、阴郁、惊恐、血腥,整部电影把观众带进了影片之中,随着电影放映,每一秒钟都让人提心吊胆。
如果说前边的设计是导演对镜头、色彩大胆的应用,那后半部分对气氛的渲染、节奏的调动可谓让人惊叹。本以为杀人狂电影卖弄的只会是血浆,但导演用镜头诠释出什么叫做剖析人性!《雨夜屠夫》堪称港岛惊悚片里程碑式的一部佳片。所以喜欢惊悚、恐怖题材的观众一定不能错过!”
影评挥挥洒洒超过千字,罗智良看得津津有味。心中对这部挂着港产惊悚杀人狂名头的电影一下子就升起强烈的好奇。很巧,在报纸后边有上映这部影片的戏院。可以打电话订票。
一大早,全港的上班一族、学生一族,关注娱乐报纸的人士,都看到了关于《雨夜屠夫》的报道,以及梁镓辉的新闻。
“梁镓辉当年出演《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李翰祥导演作品。凭借着对咸丰皇帝的塑造,击败诸多男明星,摘下影帝头衔。但湾湾当局却以莫须有的原因封杀了我们港岛的后起之秀……”《新晚报》。
《新晚报》上边的专栏把梁镓辉夸上了天,不断为其喊冤,痛骂湾湾文化部门独裁,大有港人自强不息的节奏。
这一顿吹捧,给梁镓辉高兴的,滋,飘了。
拿着报纸在吴孝祖面前晃悠两天,气的吴孝祖领着一众兄弟天天晚上找江嘉华……蹭饭,吃到梁镓辉痛心疾首,这才善罢甘休。
“听说了吗,当年轰动一时的变态杀人狂被改编成电影了。”白领上班族聚在一起八卦。
他们对前几年的“林过云”案很熟识,一部关于他的变态杀人电影,无疑让这些人很敏感、很好奇。
“哇,***、***、碎-尸,太刺激了!”这是受西方嬉皮士文化影响产生的港岛新一代非主流。一切重口都是他们喜欢追捧的亚文化。
“影帝梁镓辉?又拍电影了?我之前在夜市还被他拉着买了几多手镯,这样讲手镯是不是要升值?”被梁镓辉坑的市民惊喜连连。
惊悚、恐怖片本身受众就集中在年轻人当中,港岛近年出现《僵尸先生》为代表的灵幻片,票房就非常不错。其中贡献票房的主力就是年轻白领及在校学生。
一波宣传,让《雨夜屠夫》稳中带升,并且影评人对影片口碑整体称赞。
当然,也有一些报刊认为这部电影低俗、卖弄情、色、裸~露镜头过头、血腥、阴暗、画质低劣。
“《雨夜屠夫》电影整部电影充满了阴暗的人性扭曲。看完这部电影,只看到一个变态在不断的杀人。每一个镜头都血腥到让人恶心。画质粗糙不堪,实为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大烂片!”《大公报》
这些负面新闻也颇多。不少偏严肃向的报刊都对这部电影提出了批评。甚至认为这部电影会教坏年轻人。
这种两极分化的评论,也变相的提升了影片的名气。只不过另一方面也限定了影片受众。
不过,杀人狂电影本身受众就很固定。没法同《僵尸先生》那种灵幻功夫相提并论。更不用提那些大热电影题材了。
负面新闻也实属正常,连《英雄本色》都有人骂教坏小孩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载体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
吴孝祖当初决定拍摄杀人狂惊悚电影,本身就抱着吸引眼球、话题性高的目的。早就做好了被骂的心理准备。
不过还好,大多数包括和影评人还是对这部电影持支持态度。连续的宣传,也对影片票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受到口碑和宣传影响,即前两天票房不温不火后,第三天开始,《雨夜屠夫》票房出现明显增长。
五天时间,票房就轻松拿下203万港币的不错成绩。
对于一部恐怖电影,一部小众电影来讲,这种票房足以称之为“票房黑马”了。这离不开蒋家的能量。
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港岛电影的市场潜力。
1980年港岛本土全年总票房破亿,高达1.843亿,平均票价8港币。
81年就达到了2.41亿,票价涨到10港币。82年4.04亿、83年4.11亿、84年5.6亿、85年6.08亿。
6年,市场创收翻了6倍。增长率惊人!
1986年9月之前,全港总票房就达到了5.8亿,破去年记录指日可待。
如果没意外,在近两年之内,港岛本土票房就会做出一个10个亿的票房盘子。这一点前世已经证明!
这些只是港岛本土票房,湾湾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乃至于欧美市场并不算其中。
80年代的十几个亿,你这还纳闷社团为何来圈钱吗?卖粉都没拍电影好赚。
……
梁镓辉这几日连续接受了好几家媒体采访,记者们对于这位落魄影帝重返大荧幕的心酸历程相当感兴趣。使他在9月这段时间小小出了把风头。
江嘉华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再加上李翰祥这位大导演打招呼,梁镓辉重回娱乐圈水到渠成。
现在,只需要一个契机,应该就可以让湾湾文化部门对其解封。
相信有着李翰祥照拂,加上江嘉华长袖善舞,凭借着梁镓辉这段时间的热度,不难找到这个机会。
后世,湾湾当局甚至解释说当年只是封了梁镓辉一年,以儆效尤!所以后边大家就都知道了。
对于这种事千万不要同湾湾当局争辩,他们这些政客很擅长把你的智商拉到他的水平线上,然后用多年白~痴的经验赏你一颗茶叶蛋!
相比梁镓辉的火热,吴孝祖这个导演则更多受到圈内人的好奇。都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在恐怖片领域有一定造诣。
差不多被归类于“小成本恐怖片十八线导演”框架类型之中。同顶级的大导演相比差距甚远。
“阿祖,你下部电影什么时候开?”这是吴孝祖见到蒋志强时,对方说的第一句开场。
《雨夜屠夫》票房高涨,大有以小博大,成为票房黑马的势头,作为生意人,蒋志强如何能放弃这样赚钱的机会?而且他也想接着这样一个契机,能够进入投资、制作领域。
暂时看来,吴孝祖很符合他们安泰影业的要求。
“尽快,我攒出剧本就给蒋生你过目。”吴孝祖想都没想就应承下来。此时的吴孝祖依旧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市场决定制作。能够有人投资,他没道理拒绝。
感谢打赏的朋友!谢谢大家的支持!求一下推荐票!
第37章 小导演VS大导演
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求收藏!
9月26,白天,油尖旺区,旺角。
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十分热闹。
做为全港最繁华地区,这边高楼林立,经济发达,夜生活丰富。可以说,这里就是港岛的缩影。来港岛游玩,没到油尖旺,等于没来港岛。
一辆红色计程车熄灭火,悄悄的停靠在距离旺角最繁荣的十字路口不远处的一处阴暗巷子内,
男子坐在计程车后座,闭目养神,手指下意识在腿上轻敲,神色平静。
“大佬。”
一名冷峻男子行色匆匆走过来,车窗轻轻摇了下来。男子伏在车窗旁,轻声的嘀咕几句,见车内人点点头后快速走开。
车内男子双手十字相扣杵着嘴边,双眸淡淡的看着不远处的三家戏院,别有深意。
不一会,一名卷发胖子走了过来,冲着男子点点头。
“搞定。之后他会去大陆避风头。”
车内男子摇上车窗。
“去铜锣湾惩教所”
计程车汇入车流,消失不见。
……
时间线回到三日前,9月23日。
《雨夜屠夫》首周票房就冲到了335万!
对于一部小成本恐怖片,这样的票房成绩足够吴孝祖众人弹冠相庆。
何况影片在主要受众群体中口碑颇高,深受喜爱惊悚恐怖片的群体追捧。如果给时间发酵,下周票房应该还能坚挺一下。
一部影片,最主要就是前两周。
在港岛,甚至最主要就是第一周。所幸这部电影不负众望,第一周票房让人惊喜。
“《刀马旦》重磅上映!林清霞、钟红、叶倩雯三大女神带你进入浩荡颠沛的大时代,感受那段峥嵘,那段岁月,展现女神们不一样的家国情怀!徐导演作品,9月25日正式上档!”《东方日报》。
吴孝祖坐在龙城冰室的一楼餐厅,一杯咖啡摆在身前,随手一翻,这则新闻就映入眼帘,十分醒目。
太刺眼!
啪!
门突然被撞开,吴孝祖抬头,肥成气喘呼呼的闯进来。
“大佬,刚刚人去扫听消息。不但徐影片上映,嘉禾与德宝那边也有动作,分别有两部新戏要上档。肥佬基在嘉禾的戏院睇着,等候消息。”
肥成拿起桌上的咖啡一饮而尽,抹了一把嘴,“大佬,要不要我人去淋油漆问候他们?”
“全港一年几百部戏要上档,难道每次皆要去淋油漆?你大佬我要不要开间漆料厂供你玩耍?拜托,我们捞正行。做生意当然和气生财了。”
吴孝祖面色如常,嘴边挂着淡笑,“你看看你大佬我,不动如山知不知?”
脸上虽然笑,但心中则恨不得立刻拎刀砍死徐那个王-八-蛋!
大导演就能欺负人呐?
小本生意,本就是掰手指捞钱的日子,刚见生活过得去。
谁想到,徐这祸害转眼就玩一手暗度陈仓,送上一片草原给吴孝祖。
暑期档刚捧出《英雄本色》,捞钱捞到手软。现在9月淡季,忽然又冒出头,同一群小家小户抢饭吃,你死不死?
臭-不-要-脸!
恬-不-知-耻!
无-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