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1376节

  榨着吴孝祖的奇思妙想~~~

  红姑更不用提了,基本上已经准备息影了,这是圈内大多数都了解的事情,其实在她前两年低调隐婚之后,红姑就已经安于少奶奶的豪门生活了。

  关教练虽然还在影视圈活动,但倩影出现的频率没有她在富豪派对和品牌商业活动出现的多……基本上也很随性了。

  相比较而言,年龄差了不少的王祖苋和张曼钰两人则开始真正的被看作是如今的头部女星。但她们对于影视规划也都比较严苛,不是好剧本基本也不会轻易接戏,而且两人都热衷于音乐……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鲜血液让了位置。

  资源这个东西挺奇妙,有的人不甚在意,没有的人羡慕不来。

  “那是貂蝉吧?”

  “是?真的也……”

  公司走廊里,长相古典雅致的陈虹签完自己的广告代言,在经纪人的陪同下走出房间,正好遇到几个被‘星探’挖来的年轻女孩。

  她淡淡一笑。

  “对了,我想问一下,好多人说吴导是这家公司的大老板,他也会来公司选角么?”陈虹故作淡雅的询问。

  “大老板确实是真的,不过股权上其实并不是这样划分,正确来说属于集团。至于说吴导……他基本不会来经纪公司,他选角都是由专门的团队来负责。”陪同的路人甲经纪人操着港普回答。

  “噢……”陈虹略显失望。

  她挺想进步的……可惜看来这条门路有点难走。

  “哎呀”

  正在此时,她突然被迎面走过来的一个瘦瘦小小矮个子女生给碰了一下。

  “不……不……不……好好意思。”矮个子瘦黑的女孩操着烟嗓结巴的连忙道歉。

  “没关系,走路看着点。”陈虹茶艺很高的瞥了一眼对方。

  长得倒是古灵精怪。但怎么嗓子有点公鸭嗓的感觉?还是个小结巴。

  对方手里还攥着一本挂历。

  耳朵里听到不远处另一位经纪人一口‘湾湾话’发出惊讶声。

  “这日历牌是你的写真照???”

  “拜托~~~我的天呐~~这是你么??你说这是你??”

  矮个子女孩眨着眼睛好奇的看着这个操着湾湾经纪人,感觉特别地惊奇。

  陈虹摇摇头,她觉得这个女孩脑子有点问题。

  “嗨,我就是过来凑个热闹,哈哈哈……”不远处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孩爽朗的笑声很有感染力。旁边站着位高傲大眼睛皮肤白皙的大妞。

  “她们一个叫陶红,一个叫宁靖,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演员,正好也签进了公司。昨天公司新签了一个叫曲颖的,那才叫标致,妥妥超模坯子……”

  经纪人话痨的给陈虹介绍,这也让她心里生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随着公司发力,这些埋藏在市井中的内地70后左右的小花们也开始井喷涌现。

  这还不算公司在港岛、湾湾、高丽等地人才库。

  颈椎疼得厉害,躺床上用手机码的字。这几天没有评论,实在是……无趣。

第1508章 闲人影帝和他的小伙伴,港片市场的舆论骚操作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周末,大栅栏人来人往,大观楼影楼前许多年轻的男女手里拿着票根排队等候。

  《霸王别姬》海报和《无人区》的海报处在最显眼的位置,前者上映多半年,稀稀拉拉上座率依旧不低,后者则相当火热。

  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这部电影的尺度很大,但相比于九十年代的审查来说,还算可以接受,毕竟许多80后、90后上小学的时候还被组织看过《黑太阳731》呢,甚至央妈还正大光明不断复播…也没见那时候的孩子变得激进。

  相比而言,《无人区》尺度方面就差了远了。

  自从这部戏被许多影评人、电影人及明星奉为黑色幽默电影圭臬,许多年轻人就开始跟风,尤其是同名音乐在电台播放,更是吸引了不少乐迷。

  “劳烦,麻烦您给来7张《站直别趴下》的戏票。”窗口处,穿着半袖短裤脚下踩着李咛运动鞋留着胡茬的忧郁儒雅男人主动买票。

  “稍等”售票员手上不停,余光瞥了眼面前留着胡茬低着头的男人,莫名觉得有点眼熟。

  见对方看过来,男人微微一笑。

  “哎…有没有说你长得有点像港岛大明星张国唉。”女售票员眨着眼看着面前掏钱的男人,目光探寻。

  “有吗?街坊邻居有人喊我小张国。”男人笑容轻松,丝毫不觉压抑。

  “嘿,您真幽默。得了,张国可没您这京片子的贫儿劲,21块。”女售票员眼睛笑成一条线,递过7张电影票。

  哥哥张国笑着接过,转身离开。

  “大家可能不大相信大明星张国会这么平易近人的来亲自排队拍电影票。”

  林小阿姨系着单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经典款墨镜,耳垂点缀着两枚小巧且精致的铂金珍珠耳饰。

  上身真丝珍珠衬衣,衣领略微露出一抹白皙与丰满,简单的卡地亚颈链正好让性感得到点缀,并不那么喧宾夺主,整体显得干净而又端庄。

  下身浅色墨绿醋酸半身裙,不仅整体效果让人感觉更加的透亮,衬托白净肤色。脚上简约镂空的白色尖头小凉鞋,整体搭配起来更能给人平静美好的心理感受。

  肩膀上挎着个简单大方充满极简主义风格的米白色包包,特别低调。

  如果有懂行的看一眼就会认出来,这是爱马仕入门款Evelyne,再懂点的话就会看出来,这mini19尺寸并且背带特殊的包明显不是通款,而是限量款。

  相比起动辄百万的铂金包及二三十个W的凯莉包和康康包,Evelyne价格确实很‘亲民’,基本在2、3万块左右~~说多了都是眼泪。

  蜜桃阿姨这款全球限量9个的特殊纪念款倒也不算贵,才‘18万’港币。

  “我还亲自去便宜坊吃烤鸭呢~~”

  留着胡须,却并不无往日颓废感,双眸越来越明亮的张国忍不住摇了摇头,故作无奈的叹气,“这不是拍拍我们吴导的马屁嘛~~”

  “拍马屁?最近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可是把求情电话都打到我的私人号码上来了。”

  吴孝祖白色短袖搭配瑞蚨祥的丝绸灯笼裤,脚下踩着内联升的布鞋,手上拎着把象牙折扇,大边小边均为精品象牙,扇骨上一面刻画一面刻字。

  这把折扇是最近和马爷做买卖,对方送他的添头,这把扇子是清末江南牙雕大师于硕的作品。

  轻轻摇晃,倒不觉得贵重。

  忙完了魔都国际电影节,他陪着一群人又去了象国电影城,算是给电影城打个知名度。

  硕果累累。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黄飞鸿之王者之风》、《东瀛游侠》、《杀人者唐斩》、《一刀倾城》、《水浒传之英雄本色》、《英雄豪杰苏乞儿》、《火烧红莲寺》等二十多部电影都签了合作优惠协议,基本都会在电影城拍摄。

  国外,高丽的姜帝圭要筹拍的《西装暴徒3:魔都攻略》部分取景也放在这边。

  同时东南亚、东瀛、欧洲、北美的一些制片公司也明确签署了考察协议,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印象象国》实景歌舞剧同样受到了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预计会成为象国的保留节目,并且《印象》系列也会由新成立的‘象国文化公司’所拥有并且开发。

  探照灯传媒和星岛传媒在这家公司也都进行了占股,宣传方面的优势不可谓不大。

  “不想演,反正钱也够花。”

  哥哥张国倒也实诚,“演完了《霸王别姬》之后,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沉淀下来。

  港岛那种一年拍好几部戏实在不适合我。至于说演唱会……我都已经做过告别演出了,不想炒冷饭。

  等我真的有想法出唱片的时候估计会考虑,快了快了……”

  说到这,哥哥张国笑着看了眼吴孝祖,打趣道:

  “吴导,麻烦有好戏记得点我嘛,我也很便宜的……不比辉哥贵多少,再说我可以打折,甚至可以免费。”

  “哇,有没搞错,戛纳影帝和我抢活计?有没有天理?哥哥,你这是恶意哄抬~~不正当竞争。”

  戴着头发丝架着蛤蟆镜,身上穿着花衬衫大裤衩吊儿郎当气质的梁镓辉捏着汽水故作气氛的走过来。

  身边跟着后颈插着把扇子屈身弓腰的冯晓刚,后者把袋子里的雪糕和矿泉水分给众人,还不忘记后边跟着的两个保镖,“兄弟,解解渴,正宗的冰凉酸梅汤。”

  “谢谢。”

  两个保镖连忙道谢。

  “爷们儿,你也知道我是戛纳影帝的啦。”张国咬着方砖雪糕笑容绚烂。

  “嘿,张先生您这京腔倍儿地道!”小钢炮见缝插针,大拇指顶着尖的奉承。

  从后颈拎过扇子,不经意的一边给吴孝祖扇风,一边冲着旁人道:“我不看脸,真以为地地道道的北平人呢~~”

  “^_^~~哈哈。”张先生笑逐颜开,“回头拍电影,我去给你串个景。”

  “那感情好,我这也沾一沾您的光。”小钢炮笑的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实在没想到今天还有意外收获。

  “走吧,进去看看。”

  吴孝祖摇了摇扇子,有一种微服私访的感觉,同时对哥哥张国道:“你让我问的梨园,我帮你问了,现在大栅栏这边的三庆园产权方面还真的有机会,回头我介绍人给你,细聊。”

  “好呀。”

  哥哥张国笑了笑,喜悦溢于言表。

  学过京剧之后,他本人比前世更有趣的一点就是因为吴孝祖特意给他找了专业的京剧老师,并且给他安排了相关人士。

  通过学习,他还了解了京剧的一些历史。

  不知怎么滴就心血来潮想要买个‘戏园子’玩玩。

  呃……只能说财大气粗。

  不过这时候的这些还未翻修的古建筑戏楼、茶馆价格确实也不高。

  吴孝祖也准备看看能不能把广德楼、天桥、三庆园……等等这些老戏园子给买了,权当投资理财了。

  一行人进了电影院,周边的人根本想象不到,大明星大导演竟然结伴也来看电影,看的还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国产片。

  相比起《无人区》的火爆,《站直别趴下》就显得冷清不少。黄健鑫的这部戏其实很经典,把小人物拍的特别有味道。

  今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则上开放电影票价、缩小人员编制、积极参与有线电视供片、加强录像带和VCD等的制作、并且逐步取消统购统销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取消统购统销’。

  也就是说今年开始,国产故事片不再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电影制片厂自己直接面向电影市场发行放映,这样一来国家包销统一发行,不用操心票房的模式直接破产。

  以后就得各个电影厂自己去发行影片赚票房,不然……可能连买胶片的钱都没有。

  这相当于电影行业的‘改革开放,分田到户’。

  直接促进了合拍片的发展。

  尤其是中港合拍片。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港股市场的股价不降反增。

  毕竟这对于港片来说绝对不算坏消息。

  但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画饼充饥、饮鸩止渴罢了……港片的弊端早已积重难返,重病难医。

  “『中港合拍片将会让港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星岛日报》。

  “『黄白鸣:港片从来不单靠某个市场,我们要自寻出路,北上不外乎是一个选择!』”《明报》。

首节上一节1376/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