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与姜汶两人一脸懵,这一口‘包准’的粤语,他们……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听懂。
所幸,演艺学院常年会看国语片学习,朱音也能够听得懂一些两人很普通的普通话。
…
教研厅外面人头攒动,不少人朝着厅里挤。
吴孝祖亲自过来授课演讲,这对于许多圈内人及消息灵敏的学生都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甄志丹、林家东、廖启志这些娱乐圈的人都主动来旁听。
演艺学院随着吴孝祖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吴孝祖基金的大力注入,让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同时在吴孝祖牵线下,演艺学院也与无线进行了合作,保证毕业生能够有戏可演。
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TVB缓解了教学资金压力。
吴孝祖基金每年注入在演艺学院的资金就超过几百万,这么大的投入,自然也吸引到了优质的生源。
90级这一届,演艺学院加入了张智林、吕颂苋、古巨吉、郭可颖、赵学而和壹零贰肆委培的郑保锐,以及两个插班旁听生梁乐泯、陆剑清。
后世,港片迷有一赞誉:“麦庄”之后看“梁陆”。虽然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却也说明了两人的优秀。
梁乐泯陆剑清二人在来凭借《寒战》一举成名天下知,许多人觉得他们是港圈新鲜血液。
其实,这对新鲜血液并不那么新。
甚至说可以说是老茶混淆成新茶,欺骗上市。
只不过,在港岛电影低迷的时期,新导演要冒出头几乎不可能。梁乐泯算是港圈资深的美术指导,只是一直默默无闻。
至于说陆剑清,人送外号‘港岛第一副导演’。
甚至港圈在后来曾盛传过一个笑话:没见过哪个导演在片场没有骂过Sunny Luk!这货属于默默苦干且不顶嘴的类型。
可惜,因为港片衰落,很多知名导演都无戏可拍,何况他们这种丝??
哪怕2003年后,内地与港岛签订CEPA协议,合拍片大热,但也唯有王京、刘伟镪、徐老怪那样大导演才有机会拍,根本轮不到他们。
但随着吴孝祖基金的每年几百万上千万港币的强力支持投入,换来的的确是港岛电影圈新鲜血液的不断踊跃出现。
繁荣如火烹。
这也是吴孝祖如今名声及地位越来越稳的缘由,他确实是让许多人看到了其本身对于港片的‘支持’!
没有人比祖哥更爱港片,希望港片好了!!!
尤其是壹零贰肆这几年对于新人导演的不断挖掘和扶持,也让这里真的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殿堂。
一家真正提供机会和平台给怀才不遇的电影人的机构,这一点对于‘捱’资熬历的港岛电影圈绝对属于凤毛麟角。
这也造就了如今新茶踊跃上市,欢迎祖哥品鉴的良性循环。
港岛弹丸之地,他孕育人才的几率其实已经足够惊艳了。要想继续发展,吴孝祖肯定不能执着于一城一地,所以才会促进‘北艺南下和南茶北上’这两件事。
这对于华语电影的帮助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最起码,他相信,两广闽滇等地的人才并不比其他地方的少,有港艺这个平台,对于华语电影都是一种推进。
桃李满天下并不是吴孝祖的愿望,他只原做一头为华语电影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罢了……
车里。
文艺白月光俞女神脸红红的表现羞涩的看着许师姐与蒋师姐两人环绕在吴孝祖身旁,匆匆一瞥能看到座位下边不知是谁的内衣。
联想起刚刚远远看到车子在跳舞,然后鬼使神差的走过来,俞飞虹尴尬的恨不得用脚抠出三室两厅。尤其是两个师姐那……脚挺的真高。
吴导……屁股是真翘。
俞飞虹虽然害羞,但毕竟是文艺女青年,对于这种事情虽然未曾体验,但却不缺乏见识……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瘦马多如簇。
那一抹的翘臀,让俞飞虹这颗文艺心脏砰砰乱跳,却也难免想到许多,尤其是各种文嗖嗖的小诗。
“这次小许和小蒋两个人陪着带队老师领你们来,也是因为她们对于这边更熟悉,能够帮你们很好的融入港岛这边的生活。”吴孝祖道貌岸然的笑看着文艺白月光俞飞虹。
许卿与蒋雯郦千里过来送茶的举措让吴孝祖还是蛮意外的……
不过想想,这次北影过来的学生都是校内精英,但是大多数对于港岛这边确实不太了解,也就不意外校方会派遣她们两个过来协助帮忙了。
“嗯。我……我先下去了。”俞飞虹拉开车门逃离案发现场。
蒋师姐松开提着的一口气……瞬间爱如潮水。
手忙脚乱。
许师姐则落落大方,丝毫不在意这种看似丢人的案发现场的破落事情,反倒是翻身奴农继续唱,这种眼光对于她真的不算什么。
老娘可是娱乐圈位数不多敢当面锣对面鼓和素人爽子呛嘴的女人。
这种场面,小意思。
“我还有十分钟要去礼堂了。”
吴孝祖则阻止了对方的生猛,这送上门的茶,泡久了也挺浓,何况,时间不允许啊!
交流在即,吴孝祖作为发起人自然也要致辞。
同时这也算E7文化的一部分,画大饼嘛~还有比这种更有远景的大饼?
在吴孝祖朝着夹着书朝着教研大厅走去的时候,一台劳斯莱斯也驶入了校园。
有点卡文啊,争取调整一下。
第1173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华语电影届新茶上市(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影视行业是需要年轻人的一个行业,因为年轻人代表的是无限的开发潜能和老人不具备的新鲜感。
当然,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你要先了解这个行业。
首先,影视行业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门工业程序,最重要,它是一门生意。
电影公司或者电视剧公司是做生意而不是开教堂的。
所以,你要确保在这个行业站住脚,首先就要拿出你的努力和态度。
我看人,只凭两点,一是人品,二是努力。
有人拿着两页纸就来问我,老板什么时候可以帮我拍,我说你是不是可以写成一个90页的剧本再来谈呢?”
白衬衫休闲裤,挺拔帅气的吴孝祖微微笑地站在台上,如沐春风的与下边正襟危坐的新茶们闲聊,整个人就像是一名态度平易的艺术家,让人忽略了他几十亿的身家。
台下,几盏新茶全都紧紧并拢着腿,眼露崇拜的看着这位‘领袖’。
他真的是年轻影视从业者以及期待从事这份行业年轻人的精神以及肉体领袖。
吴孝祖基金也是全港现在最显著且积极扶持年轻人的机构,同时,经他手挖掘到的新人也是数不胜数。
“对于我来说,其实这个”
转身,指了指后边的横幅‘热烈欢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吴孝祖莅临演讲’。
“真的不重要。”
吴孝祖放下手里的笔,笑吟吟的道:“你要说拿奖不开心,那肯定是虚伪。我拿奖的那天确实有些轻飘飘,甚至就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上,真的……全都是我打下的江山。”
台下许多人会心的哄然大笑,场面显得十分和谐。
“但是之后就告诉自己,都过去了,要忘记这些。
所以这些奖杯都没有放在我家,都在火车头公司展示柜里。我不要让自己有荣幸的感觉,有以前那样失败的心态其实更比较好。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从业者需要保持初心……”吴孝祖目光扫视,忽然一顿。
那些像花儿一样的华语影坛的后起之秀端坐在下边,认真的看着‘精神导师’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及圈内的规则。
最后一排位置上,方头阔面眉间长着大痔的刘鸾雄微笑着看着舞台上‘贩卖’成功的吴孝祖。
眼神忽然相互碰撞。
站在台上地吴孝祖朝着他微微颔首,大刘也心照不宣地轻轻抬了抬手指。
好似熟人一般。
吴孝祖并没有被对方的出现打断自己的演讲,继续讲述着关于他对于这些新茶的告诫。
尽管他有私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确实在不断推动着华语影视圈人才的不断涌动。
如果说,在之前,其实港圈更多都是从80年代走过来的这些老资历电影人,哪怕是刘伟镪他们,其实也都是继承着老派的影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但,看看眼前。
其实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一批不同于吴孝祖、程龙、徐他们这些中生代电影人的面孔频繁出现。这种传承有序确实对于华语电影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原历史上,这些人中许多都默默无闻一直蹉跎岁月,同时也被岁月蹉跎。
随着港片彻底跌入谷底,他们也陷入了深渊。
但是这一世,吴孝祖的努力下,这些人提前被人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开始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路子。
其实吴孝祖也在为港片衰落做保证,一方面是录像带市场、欧美市场、东南亚市场,这都足以给他们争取到些许生存的空间。
19岁的郑保锐、19岁的梁乐泯、21岁陆剑清、27岁的甄志丹、24岁的林家东乃至于北影那边表演系的20岁的黄、俞飞虹,22岁的姜鹉、24岁王劲凇,28岁的导演系高西西、文学系新生滕华焘……
看着他们,满眼都是自己当年的影子。
这该死的辈分。
真的,这些人在这个阶段能够有机会来进行互相学习,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肯定有利就是了。
吴孝祖对于北影的学生来到港岛不单单是理论上学习,他已经安排给予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可以跟组学习,真正的体验这时候的港片拍摄。
内地,这年代电影从业人士实操的机会实在是太少!
让他们能够实际看一看相比起内地的大厂式的操作方式,港岛这边更好莱坞化的半工业剧组流程也能帮助他们的成长。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哪怕随着港片慢慢凋零,但是基础打在这里,这里整个电影基础真的更全,包括剧组的各个分工都已经成了体系,就像是后世的横国一样,群演都一提一大把。
这种模式化依靠的就是时间的积累以及80年代、90年代初大量电影机会的磨炼。
趁着还没凉透,让内地来人沾沾热气……
吴孝祖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反正,冤大头不已经都好了么???
演讲结束,换上其他老师和工作人员负责,吴孝祖应付完大多数人的提问和签名,笑着走了出去。
“老板?”
阿文警惕的看着坐在不远处凉亭里的刘鸾雄。
“无妨。”
吴孝祖摆摆手,尽管他与大刘如今确实是势如水火,但是还不至于互相拿命试探。
或者说,哪怕吴孝祖愿意,人家大刘这个富二代出身的也不会这样做呢……
树荫散落着光线,大刘眯着眼笑看着吴孝祖。
两个人对视一眼,深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