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77节

  技术早就给了内地了,现在李松只是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

  然后两个厂子的管理模式也要改变。

  原有的基础工资不变,剩下的就是绩效奖金。

  因为工资体系这个东西现在要全部变很难。

  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或者减少一些,然后进行不断的调整,而且这个时间跨度会稍微长一点,不会一刀切。

  而且这些合资厂,的管理还有薪资体系,可以说只是当做试验!

  在试验当中不断的摸索,为后面其他厂的改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所以这两个厂的管理模式还有管理层,千盛公司都会插手!

  特别是在财务后勤以及监督方面!

  总的来说就跟宝马摩托车厂差不多,技术上的事情进行了有效的保密以及隔离。

  也就是说生产还有技术上的事情,又是专门的人来管理!

  这两个场子所有的技术人员还有设备,这些全部都是内地。

  虽然听起来李松有点吃亏,又拿技术又拿钱。

  但是别忘了李松拿出来的这些技术需要多少技术人员才能够研究透彻。

  而且没有内地这些研究人员,没有这些工人,李松就是拿着这些技术也无法变现。

  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合资厂建立之后,内地以后在政策上肯定会进行偏移!

  当然这样也减轻了李松的负担,因为李松本身对管理还有技术方面都不是很精通。

  如果让李松来管理一个厂的话,李松自认为自己管不好!

  而现在李松又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一样,只要把握住了两个厂的发展方向。

  那么至少在几十年之内,这两个厂就像源源不断的印钞机一样。

  当然对外宣传的时候报道就比较模糊了。

  晚上李松看新闻,新闻里面说的并不是很多,而且说的比较模糊!

  就是百盛公司在苏省,与内地的两家企业合资,成立两家半导体企业!

  这两家企业百盛公司的子公司占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这两家企业一家是做光刻机,一家是做晶圆厂!

  具体做哪个等级的光刻机或者是做多大的晶圆厂。

  新闻里面并没有报道!

  不过小本子有些公司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咬牙切齿。

  因为内地在去年与小本知道某些公司马上就谈妥三寸晶圆厂的生产线还有技术。

  然后内地忽然就不谈了!

  小本子的某些厂的算盘又落空了。

  小本子本来把三寸晶圆厂还有技术卖给内地,因为三寸晶圆厂在国外已经比较落后了,在几年前,英特尔就建立了第一条四寸的晶圆生产线!

  小本子正好利用西方技术封锁的机会把这些淘汰落后的技术卖给内地,然后又用换来的资金发展新技术。

  然后用技术不断的收割内地!

  小本子这些企业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听说内地与西方的企业谈这方面的东西!

  只是没想到突然就出现了这种新闻。

  这个百盛公司,在小本子的大企业里面是人尽皆知。

  因为小本子等摩托车行业,就因为百盛公司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百盛公司的低价摩托车冲击着全球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而现在发达国家的摩托车市场也在受到百胜公司摩托车的冲击。

  而且百盛公司的创始人最近还搞了一个盛大的众筹。

  打入了阿美的飞机市场,这可是小本子梦寐以求的市场。

  这种单引擎小飞机的制造技术其实并不复杂!

  毕竟小本子在二战的时候都能制造战斗机。

  但是小本子一直没找到机会切入这个市场。

  所以李松的这个众筹就被小本子认为是一个极为经典的商业案例!

  不但是摩托车市场,还有船用舷外机市场。

  内地不但在技术上碾压,而且在价格上也是碾压!

  没想到这个百盛公司现在又祸害到了自己,又在半导体上面对自己一闷棍。

  小本子的晶圆生产线,根本找不到其他国家做客户。

  而且更让这家小本子企业头疼的是,一旦内地的晶圆开始生产,那么全球又会受到冲击。

  就像摩托车一样!

  小本子知道摩托车企业,现在只能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蚕食!

  而且宝马摩托车公司用的策略也十分简单,高性价比,然后在本地找经销商。

  自己根本不参与到具体的经营当中。

  就像做一个大批发商一样。

  要知道小本子的很多销售公司,小本子自己都要插一脚,因为渠道要握在自己手里。

  不单单是小本子的半导体公司对这个新闻很关注,就连国外的半导体公司对这个新闻也很关注!

  准确的说,有关李松的一切东西都被国外的相关公司关注。

  因为李松这个人展现出来的商业天赋简直太强了。

  还有李松个人名下数万项专利技术。

  涵盖了很多的行业!

  而且这个人名下的企业拥有的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技术究竟是哪里来的!

  国内这些相关企业本身在本行业当中就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企业并没有发现本行业中有人转让相关的技术!

  所以不少人就开始动了!

  上级部门之所以没把事情说详细,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国外对国内的先进技术封锁,国内领导可是始终记得!

  因为以前去谈某些技术的时候,别说谈了看都不会让你看一眼!

  以前国内去跟北方的老大哥谈万吨水压机的事情,结果别人根本不给看。

  还有以前引进的其他技术!

  哪一次引进技术不是说好话,低声下气的。

  反正这两个厂合资这么大的事情也瞒不住。

  还不如先公开一部分一消息,然后看看是谁来打听相关的消息!

  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可不单单是文明。

  就论政治上这一套东西,恐怕国外还要好好跟国内学。

  李松就一直在沪上这边,一直把三八妇女节过了。

  三月九号星期一李松回羊城,然后刚刚回到港岛。

  当天晚上九点过,李松就接到了尼克的电话!

  “李先生!”

  “太疯狂了!”

  “昨天我们一共接到了两千六百个订单!”

  “现在熊猫飞机的总订单已经达到了10201,不知道李先生说的话算话吗!”尼克的语气带着兴奋又有些紧张,然后还有些失真!

  “当然,一万美元一架,不包运费!”

  “我想你可以对他们宣布这个好消息!”李松当然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自己承诺过,只要订单超过一万价,那么自己只收一万美元一架。

  “太好了,李先生,你不介意我把这个录音在电视台播放吧?”尼克这个人也是鬼精鬼精的,原来在对面直接开启了录音。

  “当然。”

  “我这个人说话算话,熊猫牌单螺旋桨固定翼飞机一万美元一架。”李松又重复了这句话。

  “谢谢,谢谢!”

  “李先生,不知道我接下来说的消息对您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还有三千四百个订单,他们承诺只要单价是一万美元,他们将会下达订单!”尼克兴奋极了!

  因为这对于众筹俱乐部来说是一大笔钱。

  预定的客户需要先缴纳一千美元的订金。

  然后在飞机交付的时候再缴纳剩下的钱。

  而众筹俱乐部拿到这笔钱之后,并不会直接给李松。

  因为这涉及到风险管控的问题虽然说李松是亿万富翁,但是在没拿到飞机之前,没有人敢把这笔钱交给李松。

  万一中间出点问题,众筹俱乐部这些人没办法跟这么多客户交代。

  所以众筹俱乐部现在已经收到一千多万美元的订金。

  而这一千多万美元短期理财的利息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当然这种理财是十分稳健的那种!

  而且伴随着飞机的交付,还有新订单进入,所以众筹俱乐部一直会有一笔资金。

  而剩下的这几千个订单,只要确定了小飞机是一万美元,他们也会购买,也就是说还要增加几百万美元的定金。

  “那就太好了!”

  “我想你可以过来跟我们签署合同。”

  “然后我们会立即发货!”

  “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成品!”李松开口说道。

  前面签署的只是一个意向协议,因为没有最终确定价格。

首节上一节277/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