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70节

  哪怕是工厂搬到其他国家,也要受到金融影响。

  美元一个波动,就可以让其他国家辛苦一年的被阿美收割。

  理论上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任何人做的事情,都不可避免受到人性的影响。

  阿美想的是金融可以随时收割任何实体制造业。

  但是阿美根本没想到,怎么收割自己人?

  阿美自己的商人人从国外低价拿货,然后赚钱,现在你要让自己人不从国外拿货,然后还要自己冒风险投资?

  其实阿美的商人也可以做,但是阿美的另外一个特性,那就是政策的不连续性。

  今天这些商人在阿美搞起了工厂,那么明年换一个上台,政策变了,别人从其他地方低价拿货,自己怎么办?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阿美的政客要说什么制造业回归?

  政客的嘴说出来的话,你要是信了,那么你就是被收割的对象。

  所以制造业回归,在没有可靠的连续性的政策支持下,是不可能回归的,大不了我涨价卖就是了,反正转手生意,风险没有自己搞的大。

  而且阿美的商人政客都分两派,一方上台呼吁要这么做,另外一方会乖乖听话?

  那岂不是支持对手了?

  所以李松要为全球化做准备,至少要拿到这些东西的入场卷,不管能不能在其他市场销售,先利用这个时期的关系获得认证。

  然后呢?

  然后当然是卖力发展技术,拿出更好价格更优的产品,李松就不相信,西方那些商人会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

  反正阿美历史上,有几个得罪资本家的,都被资本家摆平了。

  资本这个东西,不是以人意志转移,所以李松还是要做好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准备。

  1981年3月5日,李松回到羊城,晚上就看到了新闻,星辉客机降落在高原机场,这次是从东北机场直飞高原,会在高原进行半个月的测试,然后会前往海南,在下个月回长安飞机制造厂整备,就会先飞港岛,然后飞往欧洲,进行飞行许可还有适航证认定。

  至于中远程客机,这个暂时保密,太早的话,说不定会影响星辉客机拿适航证。

  等到星辉客机飞行许可适航证拿到了,再公布中远程客机。

  然后欧美要是卡脖子,自然有肥熊子在九月为自己发声。

第319章 晶圆厂建设

  而且在新闻中,李松还看到了中东那边的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现在谁都没想到两伊战争能够打那么久。

  而且李松看到伊拉克这个时候也有核反应堆。

  而李松的记忆里面,伊拉克好像没有这个东西。

  这个时候李松就明白了,两伊战争为什么能打这么久。

  应该就是与核反应堆有关系。

  因为没有超级大国的支持,谁要搞核反应堆的话,那就会面临着各种麻烦。

  其实蘑菇蛋这些玩意儿,除开前面有的,后面其他人拥有的都是五个长老散出去的。

  没有五个长老任何一个支持的,其他人很难完成。

  “这玩意儿危险了!”

  “就是不知道多久炸的!”

  “应该是阿美在中东的白手套炸的!”李松当然知道阿美在中东安插了一颗钉子。

  这颗钉子,把他周围的国家锤了一个遍。

  历史上他周围国家一起围攻他,都没把他打败。

  主要就是背后有阿美支持。

  其实放一颗钉子在这儿,符合很多人的利益。

  再说阿美只是出装备,又不需要阿美大兵亲自上阵。

  后面这颗钉子做大做强,占据了很大的地盘。

  第二天李松刚刚起来,就听到了天上小飞机的声音。

  熊猫飞机在宝马汽车厂制造结束之后会进行测试。

  会进行一百小时的飞行测试。

  当然这些飞机只能在一定的高度一定的范围之内飞行。

  所以宝马汽车厂又多了一批飞行员。

  其实国内现在飞行员的数量远远大于飞机的数量。

  这些飞行员飞这些小飞机完全没问题。

  李松吃了早饭之后就来到了宝马汽车厂。

  宝马汽车厂熊猫飞机制造车间旁边,铺设了一条沥青跑道。

  当然这种跑道只能起降这种小飞机。

  而在一边的仓库里面,已经打包了五十多架小飞机。

  一旦阿美那边通过安全认证,那么这些飞机就会直接装船。

  现在小飞机每天的产量只有二十架。

  之所以这么低的产量,主要是因为前期订单数量不明。

  虽然说李松有很大把握,阿美那边不会禁止这种小飞机。

  但是在没有结果之前,都要做两手准备。

  如果阿美那边禁止这种飞机,或者说不颁发安全认证。

  那么李松就把制造的这些飞机全部捐给内地。

  现在的产量等于说是在培训人员。

  磨刀不误砍柴工。

  现在把人员培训出来,等到阿美那边有结果的时候再开一条生产线!

  等到小飞机的订单高峰期过后,就用小飞机的这种发动机来制造游艇。

  这种发动机用来制造中小型游艇完全没问题。

  李松先在熊猫飞机生产车间溜达了一圈。

  然后又来到了面包车生产车间。

  面包车还是用的宝马品牌。

  现在面包车两个生产车间,一个是1.2L六座,一个是1.5L九座!

  面包车李松也配备了主驾,还有副驾的气囊。

  还配备了电动车窗以及冷暖空调!

  另外座椅李松还是选择了真皮座椅。

  李松之所以把面包车的配置做得这样好。

  主要是现在面包车都是体制内用的。

  而且李松也不想面包车,被人认为廉价产品。

  再说李松用这些东西也可以拉动国内的gdp。

  李松可以采用布座椅。

  但是采用真皮座椅之后,就会让国内的畜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从而让更多的畜牧养殖户从中受益。

  面包车现在有白色,红色两种颜色选择。

  “李先生,不好意思,有点事情出差去了,今天刚刚回来。”李松刚刚试驾了一辆面包车回来,就看到了马胜利。

  “马先生客气了。”李松不知道马胜利有什么事情也没问,反正对方要说的就会说。

  “唉!”

  “前两天去了京都一趟!”

  “主要就是为了面包车的销售!”

  “现在全国各地对于车辆的需求太庞大了。”

  “各个部门报上来的需求数量多达几十万辆。”

  “各地科委的服务公司都嗷嗷叫的要汽车。”

  “所以我们科委开了一个内部协调会。”马胜利开口解释。

  “面包车技术可以授权给国内的厂家。”李松知道现阶段国内对于车辆的需求很大。

  “谢谢李先生。”

  “不知道李先生是愿意合资还是愿意技术授权?”马胜利跟李松两个人离开了试车场。

  一边走马胜利一边问道。

  “技术授权吧,一辆车咱们收多少费就可以了。”

  “这些资金会投入到汽车的后续研发中。”

  “宝马汽车公司会成立一个自己的研究院,用来继续研究汽车!”

  “另外下一步就是生产1.5,2.0的轿车。”

  “伴随着改革开放,来内地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咱们领导用来公务接待的时候,还是要上档次的轿车!”

  “后续我们还会开发一些专门的公务务接待用车。”

  “等到技术成熟之后,也可以授权给其他厂。”李松根本就没打算吃独食。

  因为吃独食不现实!

  首先国内有这么大的需求量,另外自己吃独食的话,其他汽车厂会怎么想?

  自己要是吃独食,其他汽车厂肯定会引进国外的技术。

  当然现在严格的说起来,宝马汽车厂的技术也是国外来的。

  李松这句话里面有几层意思,第一个就是宝马汽车厂已经在为领导考虑。

  毕竟官场本来就分等级,如果大家都坐面包车。

  那么怎么体现出来。

首节上一节270/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