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00节

  一千多名工人在学习培训,等到这一千多人培训结束之后就会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然后理论结合实际。

  等到这一千多人设备调试完成,然后进行实验生产,期间制定新的工艺流程,哪怕是同样的生产线,因为安装还有其他原因,生产工艺都会有一些差别。

  然后继续培养新的工人,这些工人会从摩托车厂还有舷外机厂调一部分,因为这部分工人已经习惯遵守工厂一些看起来繁琐的规章制度。

  在汽车厂这边训练的宝马摩托车队已经去了太湖了,进行适应性训练。

  李松到处溜达溜达,马胜利这边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

  “咱们预料的不错,李松这个人做事情有分寸的。”小组里面的组长,京都来的一名领导开口说道。

  副组长也点点头:“的确,有点共同富裕的意思,与我们接触到的其他国外资本家完全不一样。”

  “是啊,一次经销商大会,收了一千多万美金的保证金,还预定出去接近二十万台工业产品,还扩大了全球贸易网。”小组内另外一个人开口说道。

  “不像小本子,当年跟我们谈的时候太贪心了。”

  “上级部门反馈,麦道公司有点松口了,不过咱们没表态,要不了多久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飞机试飞,估计麦道的条件更好。”

  “其实DC10这一款飞机在国外名声有些不好,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退单了,并且多个国家禁飞。”

  “咱们可以学习技术吗,而且阿美毕竟是世家一极,多少要卖点面子,比以前的飞机好多了,以前的飞机那才是真落后。”

  “我觉得CD10也不错,现在麦道正在困境,生产线技术什么的咱们才更容易拿到手。”

  “至于说以后咱们装备谁的飞机,这个以后再说。”

  “十万台订单啊,就按照平均一台1000美元算,这就是一亿美元啊。”普通型号的90摩托车出厂价是800美元,普通型号的125是1000美元,同类的小本子的产品125型号的是1500美元以上。

  当然加重型号的价格要高一些,因为车身悬挂,轮胎都不一样。

  150型号的公路车售价是2000美元,就是国内说的太子车那种型号,这种也有几个型号,阿美那边的增加了车把。

  “一亿美金啊,这只是第一次订单啊。”

  “与李松是个名人也有关系,不得不说,李松身后这帮人搞这些事情还真有一套。”

  “李松他们拍的电影这一次也要拿不少钱吧?”

  “嗯,全球票房突破五亿美元,正在冲六亿美金,马上我们这边也引进。”

  “啧啧,李松可以分票房的15%,六亿美金票房就是9000万美金啊。”

  “这些人挣钱怎么这么厉害?”

  “嘉禾忙前忙后的估计不到两亿美金。”

  “至于说李松建议飞机相关的东西,上级部门已经在做了,不过没办法短时间执行,毕竟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是要推翻前面的很多东西,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是啊,有些厂子对于标准化比较抵触。”

  “我看就是不想担责,以前计划经济,干好干坏都是干,很多厂子搞的一塌糊涂。”

  “话是这样说,但是想要改变只能慢慢来。”

  “还有三角债,这个也是一个大问题,拖的越久只怕越麻烦。”

  “上级部门对这个也有规划,愿意改的就帮一把,那些不愿意改的,那就算了,现在上级部门手里也没钱。”

  “小马你回去告诉李松,他的建议上级部门已经在研究了,他们的厂子完全可以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宝马摩托车厂就做的很好,他们供应链上的那些厂子,现在已经盘活了,工人只要拿到钱,啥都好说。”组长开口说道。

  “是!”马胜利回答了一个是。

第265章 揍人

  李松接到马胜利的传话之后,自然知道上级这些领导怎么打算,那就是从下到上慢慢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比上级下达命令改变有个好处,那就是主观性比较强!

  李松就知道给宝马摩托车供应摩托车链条的一个机械厂。

  这个机械厂就在中山,本来以前选的是羊城这边的一个机械厂!

  但是这个机械厂里面推行新标准以及新做法的时候有些困难!

  而且开始的时候这些链条的量并不大。

  这个机械厂只是拿到技术标准以及流程就说干不了。

  因为宝马摩托车厂的要求是不符合质量的,一律拒收。

  这个机械厂当时的厂长还说,就是有一些轻微的瑕疵,还不是能用!

  还说他们以前制造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说拒收的道理。

  还说只要材料给他们了,怎么干是他们的事情。

  反正要给他们干可以不能拒收,也不能管他们怎么做。

  当时李松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而且因为宝马摩托车厂还有李松的保密级别足够高,所以没办法强行让这个厂子生产。

  然后又换了其他一个机械厂!

  当然当时宝马摩托车厂的需求量很低,每天就一两百条而已!

  这才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两个机械厂就有着天差地别。

  摩托车链条,这个是消耗品,一般两万公里换一次。

  而现在很多人买了摩托车就是跑摩的,或者运货之类的。

  这些人跑的里程就比较长,而且因为载重量大还有路不好的原因,所以两万公里就必须要换!

  有些跑摩的的一天就能跑两三百公里,而且一次搭三四个人!

  现在宝马摩托车厂年产基本上达到四十万台的产量。

  摩托车每年就算换一次链条,这个机械厂每年也要生产接近七十万条链条,因为还有另外一个供应链厂商。

  而且因为这个机械厂的产品质量可靠,本来两个供货商每个百分之五十的份额,但是这个供货品质质量可靠良品率高,所以就给他们增加百分之二十的份额,给另外一方减百分之二十。

  现在这个机械厂,虽然员工工资不变,但是人家现在还在招工,把厂里面的子弟基本上都安排完了!

  而且过年过节的福利待遇也让周边的其他厂子羡慕!

  而当初不做的那个机械厂,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

  每个月只能发百分之二三十的工资,厂长这些每个月不但要被下面的工人骂,去上级要钱的时候被上级骂。

  这个机械厂已经被宝马摩托车的供应链体系直接拉黑了。

  现在整个粤省都知道给宝马摩托车厂做供应链那是能拿到现钱,而不是打白条!

  打白条这个又说到三角债就说起来太多了。

  李松知道,上级部门也在观察。

  第二天李松就乘坐飞机来到了长安。

  长安这边已经下雪了!

  下了飞机的李松被风一吹,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少!

  来到了宝马飞行器制造公司!

  宝马飞行器制造公司的第一装配车间已经在运行了!

  李松换上了防尘服,进入了恒温的装配车间。

  “老板!”李松也戴着厚厚的口罩,穿着连体防尘服,经过了几层清洁之后,进入了装配车间,马总工带着人正在这里装配发动机。

  “嗯!”李松是站在装配车间一侧的玻璃后面看着里面的人装配!

  “理论与实际上还是有些差别!”

  “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把这架飞机组装完成!”马总工在旁边跟李松一样的装扮,开口说道!

  这个就是生产工艺,虽然李松已经拿出了完整的装配工艺,但是在实际装配当中还是有一些差别。

  所以第一架飞机装配的速度比较慢。

  等以后熟练了工艺流程,一个月就能装两三架!

  至于私人公务机的订单能达到多少,李松心里没底!

  因为这玩意儿现在在国内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国外那些有钱人不知道会不会买自己的私人公务机!

  李松透过玻璃看着里面正在忙碌的工人,里面的装配工人不但带着口罩戴着护目镜还穿着连体防尘服!

  这里面主要是要装配发动机,所以需要防护的这么严密。

  如果不装配发动机,根本不需要这么严密。

  “嗯!”

  “年底之前要是完成,我拿三百万出来给你们发奖金!”李松听到这话很满意!

  “飞机制造出来之后,试飞一定要按照流程做!”

  “我们厂里面任何违规的行为都不允许,谁要是违规立即开除!”李松又开口说道。

  李松之所以这么严苛,是因为有时候人心很难说。

  飞机制造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严密流程的行业。

  本来就经过了漫长的培训付出了很高的成本如果这个时候再违规,那就证明不适合做这种工作。

  当然有人说很小的违规,直接扣钱或者轻微处罚就是了。

  但是有些人他要面子,你要扣他钱的话,他就觉得难受,说不定就要给你搞一些幺蛾子。

  但是不处罚肯定不行,如果不处罚的话,其他人觉得也就无所谓!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只要违规全部开除,哪里来的回哪里,这样也不用为以后担心。

  另外也能让其他人警惕。

  “嗯!”

  “已经退回了九个人了!”马总工点点头。

  现在老板已经在沪上那边买了一块地,正在修房子。

  现在厂里面这些人都可以分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而且还是电梯楼房。

  而且还是黄埔区的电梯高层楼房。

  而且老板说过还要装修交付给大家。

  而且自己现在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工资,还有大笔的安家费。

  那些吊儿郎当没把规矩放在心上的人,马总工第一个就不待见。

  老板都对大家这么好了,干活还不放在心上,那这些人就不适合在这里。

  马总工心里憋着一股劲,因为自己来西北这边,有些人觉得自己越活越回去了。

  不单单是自己憋着一股劲,就是其他人也憋着一股劲!

  有些人家里人根本不赞同他们来这西北,认为西北是个落后的地方!

首节上一节200/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