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啊。”记者们纷纷的低声说道。
“摩托车看起来还可以,新价格很高啊。”
“不过我们那边不适合。”
“是啊,都怪那些该死的飞车党。”说话的是阿美的两个记者。
很多人好奇阿美的摩托车大部分把手为什么那么高,因为阿美那边对付那些扰民的飞车党,有人在路上拉细钢丝。
车把手不高的话,钢丝就把人割成两半了。
“好了,现在到了提问环节。”李松喝了一口水之后,才开口说道。
“李先生,我注意到您接近一个半小时的发言,没有用任何的提示,您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代英的记者问道。
“我是公司的老板,如果我都对自己的产品不了解,那么我的客户拿什么来相信我们的产品?”
“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老板,就应该对自己名下的产品十分了解。”李松开口回答。
这名记者又问道:“李先生,您是否有在其他国家投资建厂的计划?”
“这个要根据后续情况多方面判断。”李松继续说道。
“李先生,请问您怎么看三当家神庙事件扩大化?”记者们感兴趣的还是神庙的事情,毕竟是国际新闻。
第249章 采访
“我也大概了解了神庙事件扩大化的原因!”
“涉及到神庙产权的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三当家政府缺少足够的理由来没收神庙的资产。”
“神庙的资产是当地这些民众很多年来努力积攒起来的!”
“现在应该回馈给当地民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认为,我不会支持某一方,也不会反对某一方,因为这是三当家的内部事务!”李松听到这个问题,当然要说有流量的话。
因为李松知道这些记者的德性,不管是哪里的记者。
只要他们想要流量,他们就能把你的话理解成为相反的意思!
比如他们可以只报道一部分,不报道全部。
然后来引导舆论!
在二零八零年的互联网上,这种情况更多。
所以二零八零年很多人不相信网上的东西,特别是新闻报道之类的。
因为每个媒体都有他的立场,哪怕所谓的中立媒体,在报道有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带一些主观的情绪。
“李先生,您的意思是三当家的法院作出的判决不合法?”记者听到李松的话之后,赶紧问道。
“不,我说了是我个人的看法!”
“下一个!”李松果断的让其他人提问。
“李先生,您为什么要把企业全部建立在内地,能够具体说说是因为什么吗?”另外一个记者赶紧拿到话筒提问。
“我是什么?”
“我是一个企业家,同时我是一个商人,我要赚钱!”
“内地的人工成本还有物料成本都比较低!”
“内地的工资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而且内地有着完整的工业结构,能够提供各种的材料!”
“另外就是内地对我的大力支持,摩托车厂从建设到生产出第一辆摩托车,只是用了六个多月时间!”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摩托车厂还是一片荒地!”
“但是现在已经年产三十万台规模的大型工厂!”
“而且在今年年底,有望能够达到年产五十万台的规模。”
“请问各位在你们国家能不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从零到年产五十万台摩托车产量,能不能达到这个速度。”李松说到最后就反问对方!
“那么李先生不怕内地的政策变化吗?”
“还是说李先生有着什么特殊关系,不怕内地的政策变化?”这位记者问这话就有些居心不良了!
“风险与收益并存!”
“做生意没有风险不可能!”
“每一个商人对于每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
“就像炒股一样,同样一只股票,有人看跌,有人看涨!”李松巧妙的把这个事情绕了过去。
其他记者听到这话点点头,商人就是这样的,哪怕在战争频发的地方也有很多商人。
因为做生意都有风险跟收益。
“下一个!”李松果断的喊下一个记者提问。
“李先生,宝马摩托车制造厂是全资外资企业,这个好像在内地是独一份?”
“这里面有没有其他暗箱操作之类的?”这个记者是个小本子记者。
不得不说小本子在内地的关系网就是强大。
“我要纠正你这种错误的说法,纯外资工厂不止我一个!”
“据我所知,在粤省还有一些企业,他们也是纯外资的!”
“他们自己带着订单,自己带着材料来内地单纯的进行加工,与我的制造企业稍微有点差别!”李松说的就是一些服装加工厂。
这些加工厂都是港岛的老板,他们所有的物料设备机器全部从港岛进来,然后在内地加工又出口!
这种就是单纯利用内地的劳动力。
这种工厂大部分都是纯外资。
当然这种工厂的规模没有里松工厂的规模大。
“他们都是与我一样,先建立工厂,然后内地才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准确的来说,这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宝马摩托车厂是纯外资,宝马舷外机,制造厂也是纯外资,还有宝马汽车厂也是外资!”
“这些都是在政策规定之前,我在内地建立的公司!”李松解释了自己工厂的问题。
“李先生,我们能不能去宝马摩托车厂参观?”这名小本子的记者又开口问道。
“你们可以向我们公司提交申请,但是我们公司有对我们的工厂有着完全的自主权!”
“所以你们没必要去内地官方申请,因为内地官方不会干涉我们私人企业的经营!”
“这一点内地官方做的十分好!”李松表面上说让对方申请,根本不会通过的。
因为李松知道小本子来参观工厂是居心不良。
别说是小本子,其他的人来参观也不行。
西方这些记者点点头,有些记者就把这件事情记下来!
因为在西方的记者看来,工厂主对工厂当然有着完全的自主的权利。
“下一个!”李松又让下一个记者提问。
“李先生,宝藏迷踪系列小说第二部国家宝藏究竟是不是真的?”
“为什么小说里面的很多内容与现实当中能够结合起来?”这名记者是一名阿美的女记者。
“我已经重申过很多次了,小说是完全虚构的。”
“之所以在小说情节里面与现实中的一些东西结合,主要是为了显得更真实一些!”
“所以我在这里公开的呼吁,请大家不要相信小说里面的内容,它只是打发我们的空闲时间而已!”李松又开口说道!
“下一个!”
“李先生,您今天的新产品发布会让我对您有了更新的了解,以前我认为您是一名知名作家,但是今天您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名企业家,而且还是一名技术性的企业家!”
“请问您是刻意打造这种人设来模糊你的作家身份,是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吗?”一名男记者拿着话筒开口问道。
李松知道这个世界不缺聪明人,这些记者很多也是高学历高智商人才,能问出这种问题也不奇怪,于是开口说道:“不管是作家还是企业家,都是我自己!”
“同样一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很多的角色!”
“就像在座的诸位,现在是记者,回到家就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儿子!”
“跟朋友一起去酒吧的时候,那就是好朋友!”
“回到你们的办公室,你们就是别人的属下。”
“你们还是你们自己,但是你们在其他人眼里也有很多身份!”
“所以你们怎么看我,我无法决定,但是我还是我!”
哗啦啦!!
李松这次说完之后,在场的人就纷纷鼓掌。
“下一个,我希望大家提有关产品的问题!”
“因为我们企业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
“我们摩托车不但品质高,而且价格合适!”李松强调了一遍!
“李先生,据我所知贵公司正在筹备一场摩托车越野拉力赛!”
“那么贵公司组织这次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另外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
“当然是打广告!”
“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我们宝马摩托车的品质!”李松直接坦白的回答。
记者们听到李松这样直白的回答,纷纷笑了起来。
“那么贵公司有没有计划后续举办职业比赛?”这名记者又开口问道!
“有这个打算,后续我们还会计划建立公路锦标赛赛道!”
“当然这要等我们的公路赛车制造出来之后才会执行这个计划!”李松的这个回答,又让在场的记者笑了起来。
很显然李松的意思就是我的产品出来我才会举办比赛,然后又为我的产品打广告。
“李先生您真率直!”这名记者本来想用比赛的事情,来让李松说一些假话,到时候自己就写一些报道。
“谢谢您的夸奖!”
“李先生,我注意到您发布的摩托车产品,都有着成熟的改装方案以及成熟的配件,请问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另外一个记者拿着话筒站了起来。
“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而同样摩托车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城市上班族用摩托车只是代步用,那么他对摩托车的载重,还有摩托车的其他性能要求就不是很高。”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摩托车又是很多人谋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