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只要细心就没有太大问题,也就后面几道文字题稍有难度
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较难。
分析理解晏几道的一首词。6分。极难。
给电台的旅游天气预报写串联词。6分。较难。
对对联。4分。较难。
这24分的题目,自由度极高。只要回答得别太离谱,基础分很容易拿到,但想拿高分就得超常发挥了。
作文: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上辈子写的什么作文来着?
陈贵良怎么也想不起来。
他没有急着动笔写作文,而是把前面的题目和答案,重新认认真真检查一遍,顺便调整一下情绪和思路。
检查完毕,改正了一个选择题。
然后摆开草稿纸,开始构思作文。
思考五六分钟,陈贵良写下作文标题:《转念之处,自有花开》。
文章的立意是:快乐幸福乃主观感受,就算处于顺境也不一定拥有。尤其是处于逆境,人往往变得痛苦消极。这个时候,就要破除思维避障,换一种心态来面对世界。即便在逆境当中,也可以发现快乐和幸福。
高考作文嘛,得多掉书袋,多整些名人名言和奇人异事。
开头与结尾要写得凝练出彩,因为阅卷老师会先看你的开头结尾。如果觉得精彩,才会认真看中间的内容。
什么陶渊明啊、苏东坡啊,一股脑儿写进去就是,再写他们在平凡或逆境当中发现幸福的诗句。
最后再来个鸡汤式结尾:“人生无常,难有定数。怀揣感激心享受生活,保持平常心面对困难,则在点滴之间,总有快乐幸福涌现。只要冲破思维障壁,转念之间,荒芜可生花,樊笼化云天。”
够油腻,够鸡汤,但高考作文就得这样。
把草稿纸上的作文誊抄完毕,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
陈贵良又检查了一遍答案,感觉自己这次语文能考140多分。
提前15分钟交卷,陈贵良溜达着走出考场。
半路遇到两个工作人员,扶着一个女生往校门口走,直奔外面停着的那辆救护车。
等女生上了救护车,陈贵良才问:“她怎么了?”
工作人员回答:“刚开考就紧张到痛经,硬撑到写完作文,痛得摔地上爬不起来。”
陈贵良挠挠头。
不时有相熟的同学离场,某些家伙忘了老师的嘱咐,一出来就开始对考试答案。自寻烦恼。
又过两分钟,谢扬一脸轻松出考场,看样子考得还不错。
谢扬笑着说:“语文题好简单,白担心一场。”
“第二题你选的什么?”陈贵良问。
“A啊。”谢扬说道。
陈贵良点头:“就是选A,你做对了。”
对个屁,谢骚棒掉坑里了!
但这种时候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
估计今年各科的考题都差不多,大部分题目很简单但容易掉坑,少部分题较难专门用来拉开分数。
第84章【永别了,高中时光】
吊扇慢悠悠转动着,许多考生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
从高考第一天的下午就高温,第二天又闷又热却始终不下雨。
才上午呢,就闷热得要死!
不时有学生抬手抹额擦汗,不仅是热的,还是给急的。
这两年的高考和招生改革,还包括高考出题理念的改革。就拿文综来说,今年出题数量变少了,但大题数量却变得多了,而且出现超大型综合试题。
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引导考生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来解题。
正中陈贵良下怀,他强的就是这个!
但许多普通考生却抓耳挠腮,各科融合的超大型试题,他们以前很少见到过。不仅需要运用基础知识点,还要发散思维进行各科融合,还得联系现实问题来写答案。
比如302寝室的杨浩,这位平时非常努力,但应变能力极差,此时此刻已经快考哭了。
陈贵良检查完试卷,横袖去擦额头细汗。
一包心相印纸巾,早就被他擦完了。
他的座位在角落里,离吊扇的位置挺远,且空气流动性很差,遇到闷热天气极为难受。
别说衣服,裤子都已汗湿!
考试结束,家住县城的赶紧回家。在县城住宾馆的,也迫不及待回到住处。
陈贵良他们这些本县住校生,只能跑去附近的小饭馆。
一直到下午英语开考前,考场附近的小饭馆里全是人。老板们准备得很周到,临时增加风扇数量,随便考生们吹多久。
离开饭馆,奔赴考场。
闷热没有消退,太阳变得更大。考场外来了很多摊贩,专门卖藿香正气水。
稍不注意就中暑了。
英语听力,陈贵良居然听懂大半,连蒙带猜答得八九不离十。
这套卷子的难度,在一模和三模之间。
陈贵良做得挺顺,主要是词汇量一直在提升。从重生到现在,他背了上千个单词,虽然遗忘了一些,但能记住的至少五六百个。
再加上简单常用单词,陈贵良的英语词汇量大概有一千个。
四场考完,街边聚集。
等人的时候,陈贵良给边关月打电话:“考得如何?”
边关月说:“我感觉还行,二本肯定没问题,我这学期进步特别快!”
“祝你考上一本。”陈贵良笑道。
“那就要运气特别好了。”边关月也有些期待,但她知道多半没戏。
两人又聊几句,徐海波跑过来问:“陈大侠,你感觉怎么样?”
陈贵良微笑回答:“还行。”
聚集过来的同学越来越多,陈贵良对边关月说:“先挂了,明天再聊。”
“好的,再见。”
“喂,你们看。”李玉林指向前方路边的杨浩。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杨浩蹲在那里,肩膀耸动似乎在抽泣。
这位老弟考炸了,心态也炸了!
302的七个兄弟,过去围着他安慰。
好半天,杨浩才站起来,抹泪挤出笑容:“没事,我再复读一年。”
三本虽然也是本科,但学费太贵,杨浩家里出不起,反而是复读没那么费钱。
秦珊珊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颇为潇洒的笑道:“杨浩,我陪你复读。”
“谢谢。”杨浩又抹了一下眼泪。
班长李锐大喊:“高三11班的,别忘了散伙饭!都聚过来,聚过来。自己去也可以,邱二农家土菜馆别记错了!”
今晚的散伙饭,班主任肯定会到场,各科老师只能来两三个。
刘淑英、高瞻两口子,满脸微笑走进来。
刘淑英拍手说:“今年高考结束,你们可以敞开了玩,不用再想着估分的事,27号直接来学校看分填志愿!”
2004年的高考,正处于改革阶段,填志愿的情况非常混乱。
有5个省市,考前就要填志愿。
有16个省市,考后估分填志愿。
有10个省市,考后看分填志愿。
川省更是改来改去,前年看分,去年估分,今年又看分。
众人落座,坐了好几桌。
语文老师李润泽姗姗来迟,他属于闲云野鹤躺平状态,身为特级教师却死活不做班主任。
陈贵良开玩笑道:“李老师,今天没带保温杯,是不是来跟我们喝酒的?”
“行,喝几杯。”李润泽爽快答应,也不惦记他的枸杞茶了。
刘淑英提醒道:“今晚可以喝啤酒,但不要喝太多。清醒的同学,要负责把喝醉的同学送回去!”
“老班万岁!”
男生们齐声欢呼。
菜还没上齐,政治老师高瞻就举杯说:“我祝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都能进自己喜欢的大学读书。干杯!”
“干杯!”
川妹子豪爽,第一杯全都喝啤酒,没有谁选择喝饮料。
陈贵良收到短信,是陶阿姨发来的,他一边喝酒一边跟陶雪短信交流。
李润泽特别喜欢陈贵良这个学生,就连散伙饭都坐陈贵良旁边:“这次考得怎么样?”
陈贵良说:“语文在138到145之间。数学和英语,在100到125之间。文综估计在250以上。”
“这么有信心?”李润泽惊讶道。
高考改革之前,文综想考250分非常困难。就连全省文科状元,也大部分只有240多分。
陈贵良说:“哪里会丢分,我大概清楚。”
徐海波估算了一下:“那你不是能考600多?”
“我靠!”
谢扬郁闷倒酒:“陈大侠,我们喝一杯。”
“干了。”陈贵良举杯道。
谢扬接连又敬了其他几人,把自己喝上头之后,壮着胆子走到周静面前:“周静,我也敬你一杯。”
周静一愣,她平时跟谢扬不熟,没想到谢扬居然专门换桌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