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10节

  等到市政厅实在受不了一分钱都不肯追加的时候,他们就会叫几个像阮文福,或者「魏老三」这样的非法移民劳工,用两三天时间把那个坑填上。”

  朱妍玲瞪大了眼睛,听得难以置信,有些结结巴巴地道:“这……这事会发生在美国?”

  梁丹丹肯定地点点头道:“你以为呢?但人这么做都合理合法,你要真三下五除二把活儿干了,那麻烦才大呢。”

  朱妍玲一转念就想明白了,说道:“有不少人指着这个工程吃饭吧?”

  梁丹丹道:“是啊说回来小说,90年代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还不是今天这样。

  那时候虽然种族歧视更严重点,白人同学时不时会流露出优越感,但是总体来说社会氛围是求实、向上的。

  学校里的教授讲的东西也实实在在,不会像小说里这位……这位太夸张了。”

  朱妍玲道:“那现在呢?”

  梁丹丹道:“现在?大学里各种颜色的皮肤越来越多了,各种族裔的团体活动越来越活跃……

  教授比过去谨慎了许多,尤其是要想批评有色人种学生的时候格外小心,生怕会被扣上一顶种族歧视的帽子。

  甚至有人因为相关的投诉,丢掉了自己的终身教职。”

  朱妍玲有些不敢确定地问道:“那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梁丹丹想了想才道:“也有好的一面吧。毕竟美国社会有色人种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不能真把他们挡在高等教育外面。

  放进来学习,还只是教育问题;都挡在外面,那就成了社会问题了。

  当然这部分被放进来的有点良莠不齐。所以我的总体感受就是,美国社会在推动族裔平权上的政治力量越来越大。

  政客们都希望从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选民那里拿到票,那就必然会导致他们一个比一个激进,媒体当然也会跟进这种趋势。

  等再过10年、20年,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所以我说张潮的小说有一定的根据,不纯粹是臆想。

  但是会不会演变成他说的这么严重……我还是不太相信。”

  朱妍玲认真听着梁丹丹的话,不时拿笔做着记录。

  经过梁丹丹这么一说,她终于能把握到张潮这篇《竞选州长》的一些真实意图。

  她有些迫不及待想看后面的故事发展了,连忙又打印了一份,和梁丹丹一起看了起来。

  果然,在接下来的情节当中,「魏老三」在媒体和民众的双重催发下,已经不再是被政治人物用来秀政策主张的吉祥物,而是直接被推到了“州长候选人”的位置上。

  而那位

  【民意沸腾!“沉默圣徒”能否拯救光谱州?

  距离州长候选人登记截止仅剩72小时。一项由本社与斯坦福大学联合进行的紧急民调显示,在“最希望看到的州长候选人”一栏中,一个名字以压倒性的67%支持率高居榜首Wei Laosan。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高达42%的受访者甚至不知道他的具体政策主张,理由惊人地一致:“他代表良心”,“我们需要改变”,“WEI IS THE WAY”!

  洛杉矶市中心广场已被自发聚集的民众占领。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集会者:有举着“咯咯=觉醒”标语的大学生;有抱着婴儿、坚信魏老三是“守护神”的母亲;更有大量少数族裔和多元性别认同群体成员,将魏老三视为打破天花板的希望象征。他们唯一的共同诉求:“让魏老三的名字出现在选票上!”

  “程序正义?身份审查?当民意如海啸般奔涌,陈旧的法律条文不过是纸糊的堤坝!”著名宪法学者乔纳森莱特教授在报纸上撰文疾呼,“魏老三现象暴露了我们选举制度的深层危机它已无法代表真实民意的脉动!现在是时候打破桎梏,让‘人民的良心’获得合法角逐权力的资格!”莱特教授已宣布将组建“魏老三法律后援团”,挑战任何可能阻碍其参选的“过时规定”。

  压力如实质般压在选举委员会大楼厚重的橡木门上。委员会主席、资深官僚哈罗德詹金斯面临其职业生涯最严峻的考验:一边是白纸黑字的州选举法,明确规定候选人必须是“登记选民及本州合法居民至少7年”;一边是窗外震耳欲聋的民意呼声和媒体24小时不间断的聚光灯。消息人士透露,委员会内部已陷入空前分裂与混乱。】

  大卫米勒不得不承认,张潮的这个想法很有侵略性,完全颠覆了他以往对这篇小说的预期。

  张潮不是想让「Wei Laosan」做一个选举的吉祥物,而是想让这个非法移民劳工成为加州的州长!

  这对于任何美国人来说都是极其荒谬的一幕。

  但是在张潮抽丝剥茧般细腻又深刻的描述中,即使是大卫米勒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设想有其合理性。

  因为小说的其他部分已经充分营造了2020年美国的社会氛围:

  狂热、激进、人人都在叫喊自己的主张,没有谁在乎真相。

  这一切,又是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日积月累出来的,荒诞,却不乏现实基础。

  几乎就是60-70年代美国「反战」和「嬉皮士运动」的翻版。

  而尤瑟夫给张潮补课的效果也很快显示出来了,他竟然真的从加州的选举条例当中找到了可以利用的漏洞。

  于是一切就朝着「没有最荒谬,只有更荒谬」的方向狂奔而去

  加州的州选举法对“登记”流程的规定存在一个模糊地带。按规定,候选人需提交一份填写完整的“意向声明表”(SOI)并缴纳象征性费用。

  表格需填写姓名、住址(无严格证明要求)、声明符合资格(由本人勾选)。关键在于,身份验证并非登记时前置程序,而是后续资格审查环节的工作!

  这个旨在提高效率的“信任制”设计,此刻成了天大的漏洞。

  而在在莱特教授等意见领袖的鼓噪下,“人民的意志高于僵化的条文”成为主流叙事。

  选举委员会任何试图严格执行身份审查的举动,都可能被解读为“对抗民意”、“歧视边缘群体”、“害怕真正的改变”。

  一个由自由派活动家、少数族裔领袖和理想主义律师组成的松散联盟“魏之路委员会”(Wei’s Way Committee)迅速成型。

  他们声称“受沉默英雄精神的感召”,要“代行其意志,打通民主之路”。

  他们的核心任务:在截止时间前,将一份签有“Wei Laosan”名字的SOI表格和费用,塞进选举委员会的门缝。

  而魏老三对此一无所知。他像阴沟里的老鼠,被老王转移到了废车场后面那个散发着机油和铁锈味的工地。

  这里没有网络,工棚摇摇欲坠,工钱被压榨到仅够果腹。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缩进阴影里,祈祷风暴过去。

  【在“魏之路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最尖锐的问题被提了出来:魏老三”的地址怎么写?没有真实住址,资格审查时必然穿帮。

  但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魏老三推向州长宝座的精英们。

  很快就有人提议:“地址就写‘光谱酒吧外,勇气诞生之地’!这是精神家园,比物理坐标更重要!”

  所有人都敲着桌子赞美着这个天才的想法。有了他的激发,剩下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谁来签“Wei Laosan”这个名字?

  委员会中一位华裔志愿者自告奋勇,笔迹稚嫩扭曲,但这是“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印记”。

  符合资格声明上的方框谁来打勾?

  “魏老三的沉默本身就是对不公正资格的否定,我们替他勾选,是遵从了上帝的旨意!”

  竞选资金哪里来?

  “魏之路”的竞选网站当天晚上就上线了,12小时里募集到了上千万美元。】

  在「Wei Laosan」在哪里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他成为“加州州长候选人”的一切事务已经都有人帮他处理完毕。

  没有人在乎在那晚的惊鸿一瞥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Wei Laosan」的新画面和声音。

  大家甚至连他在哪里都不知晓。

  但这一切都有解释:「Wei Laosan」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陈旧、腐败的选举套路!他会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选举经费回馈给选民!

  于是「Wei Laosan」成为加州州长候选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截止日最后半小时。选举委员会大厅灯火通明,窗外抗议者的歌声与口号清晰可闻。

  凯瑟琳米莉(她已无法置身事外,被委员会推为“历史见证者”)手持一个朴素的牛皮纸文件袋,里面装着那份奇幻的SOI表格。她身后跟着一群手持手机的直播网红和神情肃穆的委员会代表。

  负责接收表格的年轻职员脸色苍白,手指颤抖。他抬头看向委员会主席詹金斯的办公室,百叶窗紧闭,无声无息。他明白,上司在装死,把烫手山芋丢给了他。窗外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年轻职员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抢的速度接过凯瑟琳递来的文件袋,看都没看,飞速在接收登记表上盖下“已接收,编号:SP-114514”的蓝色印章,将回执塞给凯瑟琳。整个过程不到10秒。

  凯瑟琳举起回执,闪光灯瞬间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窗外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WEI IS ON THE BALLOT!(魏上选票了!)”。直播画面传遍全州。年轻职员虚脱般坐回椅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随后凯瑟琳又更新了自己的个人主页

  【历史性的一刻!“沉默圣徒”正式登陆州长选战!

  今晚,在数十万加州民众殷切的注视下,在“自由之光”的照耀下,“人民的候选人”魏老三完成了参选登记!这并非简单的程序完成,而是一个象征象征沉默者终于被听见,象征边缘者终于走向中心!

  选举委员会那枚小小的蓝色印章,盖下的是加州民主制度自我革新的希望!尽管前路必然荆棘密布(我们已能预见既得利益者的疯狂反扑),但“魏之路”已不可阻挡!WEI IS THE WAY!自由,是好的!】

  看到这里,大卫米勒猛的合上小说稿,内心充满了奇怪的冲动,仿佛自己也成了支持「Wei Laosan」的一员,站在洛杉矶的街头为他呐喊。

  不得不说,张潮在鼓动舆论这块的天赋太高了,哪怕只是小说,他也能用这种氛围感染读者。

第437章 美国的致命危机

  大卫米勒此刻已经睡意全无,他又去冲了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发了一会儿呆。

  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他的思绪已经从自己年轻时席卷全美的「嬉皮士运动」,到中年时的「嘻哈文化」,想到自己住的街区里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邻居……

  他不得不承认,从历史来看,《竞选州长》设定的时间2020年恰好处于新一轮社会文化运动周期中。

  这似乎就是一个规律。

  他只是疑惑张潮并不是个美国人,为什么也会如此敏锐地察觉到周期将至?

  同时还想到自己作为国际文学编辑看到的越来越多来自亚非拉的文学表达,不同于欧洲、南美,那里的作家似乎更懂得生命的可贵与灵魂的痛苦。

  就像张潮,明明就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却在崛起以后像要尽快把自己燃烧完一样地输出,似乎毫不在意要不要留着点灵感放在以后写。

  他知道不少作家在成名以后哪怕写一个短篇也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从没有一个成名作家,尤其在严肃文学领域,会如此高产。哪怕是通俗文学领域,作家成名以后也会变得更加爱惜羽毛,几年磨一剑都是平常事。

  他们有钱、有声望、有人脉,可以去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买一处大庄园隐居起来;去大学做文学教授;挤入上流社会成日参加聚会;从政,去选个议员;当然还有做生意的……

  还有一些人干脆过上了醉生梦死、荒淫无度的生活,彻底躺在以往著作那源源不断地版税上吃老本。

  像张潮这种创作热情,他只在斯蒂芬金身上依稀见过但金在自己年轻时,也没有这么拼命的。

  身为资深的出版业者,大卫米勒当然喜欢看到这样牛马意识强烈的畅销书作家,这样才能给出版社带来足够的利润;

  但身为一个文学编辑,作家最亲密的朋友,他又十分担心张潮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把自己创作热情给燃烧殆尽,这对于世界文坛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但是张潮的小说确实有过人的魅力,即使是他,也看得无法自拔。

  尤其是看到竞选的狂热与「Wei Laosan」的窘迫形成的鲜明,更是触摸到了他文学审美里最柔软的点

  【……老王像做贼一样溜进魏老三的工棚,塞给他一个冰冷的、油腻的饭盒,里面是些没什么油水的煮豆子和硬面包。魏老三狼吞虎咽。

  “吃慢点!饿死鬼投胎啊!”老王低声骂了一句,从怀里神秘兮兮地掏出平板电脑,点开了今天凯瑟琳提交参选文件的视频,在文件袋特写上按了暂停键。

  “喏,就是这玩意儿……也不知道是谁帮你填的!”老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后怕,“现在有大麻烦了!那边乱成一锅粥,根本没人真去查这袋子里的东西是真是假!都他妈在装傻!”

  魏老三嘴里塞满豆子,茫然地看着文件袋,又看看老王。

  老王指着文件袋上打印的“候选人:Wei Laosan”字样,又指了指那个扭曲“Wei Laosan”的签名:“看!就凭这个破纸片,还有那帮疯子替你编的‘勇气诞生地’当住址……你!魏老三!现在他妈的是正儿八经的州长候选人了!跟那些天天在电视上喷唾沫星子的大官平起平坐!”老王的表情像哭又像笑,充满了怪诞与不解。

  魏老三费力地咽下嘴里的食物,视线艰难地扫过那些密密麻麻、如同天书的英文表格。他只认出了自己的名字,以奇怪的拼写方式印在上面。他沙哑地问:“这……啥意思?”

  老王嗤笑一声,手指狠狠戳在屏幕上:“啥意思?意思就是,这上面说,你魏老三拍着胸脯保证,你是美国人!在这加州住了七年!有资格当州长!放他娘的狗屁!这是别人替你吹的牛!吹上了天!”

  魏老三的手一抖,饭盒差点掉在地上。美国人?住七年?当州长?这些词像烧红的烙铁烫进他的脑子。恐惧再次攫紧了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体、更庞大。这不再是街头混混的拳头,也不是移民局的拘留所,而是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名为“法律”和“竞选”的恐怖巨兽。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一个万丈深渊的边缘,脚下踩着那张薄薄的、谎言构成的纸片,随时可能粉身碎骨。

  “那……那咋办?”他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

  “咋办?”老王粗暴地把平板电脑塞回怀里,眼神凶狠又无奈,“凉拌!现在全州都把你当菩萨供着!谁他妈敢说你是假的?谁说谁死!连那些想查你的,自己都先惹一身骚!你就继续当你的哑巴神仙!躲着!熬着!等这阵妖风过去!记住,千万!千万!别让人找到你!你现在比大熊猫还金贵,也比通缉犯还危险!”

  老王匆匆离去,像一滴水融入废车场的黑暗。工棚里只剩下魏老三粗重的呼吸和老鼠啃噬废铁皮的悉索声。他低头看着自己粗糙、沾满油污的双手,这双手只会搬砖、抹水泥。它们怎么可能去碰触那个叫“州长”的东西?

  窗外,遥远的城市方向,隐约传来人群聚集的喧嚣,间或能听到被夜风撕碎的、狂热的呼喊碎片:

  “……WAY……”

  “……GOOD……”

  他猛地抓起饭盒里剩下的几颗冰冷的豆子,塞进嘴里,用尽全力咀嚼着,仿佛要将这荒诞绝伦、令人窒息的现实咬碎、吞咽、消化掉。胃里沉甸甸的,装满了豆子、恐惧,以及一个他至死也无法明白的、名为“候选人”的身份,正随着他的脚步,无声地摩擦着,像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大卫米勒察觉到一个问题:即使「Wei Laosan」成功递交了参选文件,其他那些竞选对手怎么可能放过他?接下来的资格审核他又怎么可能通得过?

首节上一节310/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