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吧,导演! 第167节

  嘶,不会吧!

  张静初又道:“你要和她处么?”

  “当然不会。”

  “我就知道,有范冰彬彬在,我都没戏,她怎么可能有戏。”张静初的语气轻快了起来,旋即便问,“一会儿你那没人吧,我过来。”

  “你不是大姨妈吗?”

  “应该走完了。”

  “还是别了吧。”

  “我不管,趁你现在刚刚发泄过,刚好合适.”

  次日,《龙虾》正式进入拍摄阶段。

第126章 此行来日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开机后,剧组便直接进入高效运作中。

  整部片子别看是部电影,但实际上真要拍下来花不了多少时间。

  除了场景简单外,最重要的是不用临时“创作”。

  当下内地,或者说除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电影外,基本上所有电影都少不了导演临时改戏、创作,以达成更符合导演要的效果,尤其是文艺片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这样一来就会更加耗费时间和金钱。

  好莱坞工业化的优势就是极大限制了导演的“临场放飞”权利。

  所有的流程、分镜都在开拍前就已经计划好,想变,临场是不行的,得和制片人扯皮,看谁说服得了谁。

  破晓公司现在其实就好莱坞运作模式差不多。

  哪怕这是部文艺片,但一切事项都已准备好,换个导演来拍,只要按照设定好的风景图以及工作流程进行,最终片子其实不会有没太大区别,除非给这个导演剪辑权。

  所以这样一部场景、人物极其简单,前段70%都是用旁边解释剧情,后段有用很多慢镜头拉时长的片子,按照原本的计划,实际上用不着三周就能拍完。

  但路江毕竟忙。

  开拍一周,路江便请假三天,同时F3也同步请假,在京城集合,出发开启第一波宣传行程。

  这三天里宁昊会暂代导演,拍摄无主角部分的戏份。

  此时内地歌坛讨论最火的就是路江即将发行的新专。

  今年路江的新专放在《浪漫满屋》大结局当天发行,也就是8月15日。

  新专名就叫《我们的歌》。

  关于取名及背后故事,华纳早先就在官网上公开。

  所以现在关注过的歌迷都知道,这是专辑名,也是同名歌曲,而且是为歌迷粉丝专门写的。

  对此歌迷粉丝们当然是翘首以盼,然后从6月底盼到现在。

  业内对此也很是关注。

  因为自从6月路江受伤以来,他已经在公众视野里消失一个月。

  甚至再往大点说,从4月开拍《浪漫满屋》开始一直到现在,路江就没怎么露过面。

  四舍五入小半年,内地乐坛、各路媒体甚是想念。

  除了想念路江的热度用以赚钱外,实在是因为当下港台音乐“欺人太甚”。

  没办法,当下内地乐坛抛开路江,依旧被港台摁着打,人家是有多又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杨千的《Miriam》和动力火车的《忠孝东路走九遍》制霸二月、三月。

  后刘若英第六张专辑《年华》接档,和太陪你的《怎样》一起,制霸三月中旬至三月末。

  到了四月,莫文蔚出性感新专,本就质量不错,但被萧亚轩的新专《明天》吊着打,整个四月就是萧亚轩独孤求败。

  到了5月,孙燕姿的《绿光》来了,SHE也提前发布专辑《女生宿舍》,其中《恋人未满》一路火到7月底。

  七月中旬,湾湾美少女团体4 in love推出了第二张专辑《谁怕谁》,其中《一千零一个愿望》强势登榜。

  7月开始,英皇方面也彻底发力。

  一哥陈奕迅发布《Special Thanks to》,其中《你的背包》《谢谢侬》等迅速登榜。

  整个上半年,没了路江,华语乐坛又一次被港台吃干抹净。

  也是因此,路江这颗“独苗”重新回归视野,所受到的关注会远超寻常。

  而业内人士在预测路江今年新专前景时,整体依旧是持相对悲观态度的。

  还是那个原因,对手太多,且今年竞争很是激烈。

  当前公开的信息中,大家已经知道,陈奕迅8月还要发新专,专辑名都已经公布,叫《The Line-up》。

  同时谢听风也又一次瞄准8月,将发布纪念专辑《Senses》,据说这张精选专辑收录了十五首他亲自作曲的热门作品。

  同时还有一张名叫《谢听风和陈奕迅联名的纯音乐世界》专辑也已经公开,就是两个英皇摇钱树的热门歌曲的伴奏曲,也是服气的。

  而这俩同时把时间定在8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联手”抗衡某人。

  但整个8月也不止有这俩高人气歌手。

  王力宏据说也要发专,歌曲《唯一》已经在预热,歌曲质量极佳。

  除了这些外,任贤齐、周华健、张信哲、张惠妹等新专计划都在9月。

  路江,又一次陷入群狼环伺的险地。

  那么路江是否能再一次靠才华杀出重围,护住内地歌手荣光?

  而正当两岸三地甚至东南亚歌迷等待着第一首预热歌曲面世时。

  此时路江已经和F3,已经抵达日本,开启第一次日本之行。

  这次日本之行总共只有两天。

  当天抵达,举行歌迷会和签售会,次日上午上节目,晚上演唱会。

  日本是当下亚洲流行的高地,同时日本的影音产品单价极高,普通专辑单张起价都有100人民币,相对的利润也极大,于算当下许多港台歌手的野心高地就是日本。

  很多歌手为了拓展市场,时常以能否在日本取得成绩作为比较项。

  比如今年谢听风的主要市场除了内地外就是日本,其目的都不用说,在日本取得不错成绩,那就是“亚洲巨星”。

  但日本也的确不是谁都能轻易打入的。

  日本娱乐产业链高度闭环,娱乐资源被少数巨头(如杰尼斯、索尼、艾回)垄断,外籍艺人难以获得优质制作、宣传和打歌资源。

  主流综艺也极少邀请外籍艺人。

  同时日本歌迷的喜好也不太一样,其余亚洲各国还在被动接受明星,日本现在已经开始玩养成了,对歌曲也比较热衷J-POP和动漫歌曲,对欧美歌曲都不太感冒的。

  也是因此,路江在两岸三地乃至东南亚、韩国的人气很高,但在日本就一直没啥名气,只是小众追捧。

  也就是靠着《流星花园》这部日本动漫才在日本打开名气。

  但就算这样,人气如何依旧是个未知数。

  所以华纳这次依旧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做法。

  只安排了两天,以及个别几个活动。

  当然了,这说起来是寒酸,但也只是相对于F4的人气来说的。

  和别的港台歌手比起来,初次过来就能搞歌迷会、演唱会,这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更不得了的是,这次日本歌迷会来了三千+歌迷。

  演唱会门票据说已经卖出三万+,实属华人歌手/组合里的top级。

  这也让已经经过不少大场面的F3颇感自豪。

  这毕竟是日本。

  当下亚洲第一经济强国,人均GDP比韩国都多三倍,比内地更是多30倍!

  含“金”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当然自豪归自豪,脑子还是要清醒的。

  此行来日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F4四手相叠,齐声轻呼:“赚虐粉钱!!”

第127章 霓虹粉丝:全世界最好的giegie!

  早在确定日本之行的时候,华纳和日本承办方便有意开始组织起F4和路江的粉丝社群。

  原本这种社群展现出来的人气虽然很不错,但没有到夸张的地步。

  但谁让6月时候路江受伤了呢。

  日本方面的合作方第一时间就提出了一个方案:虐粉。

  想借此直接把日本之行打满伤害。

  对此华纳周建辉当然是不太同意的。

  毕竟这太“有伤天和”。

  但路江知道后却直接答应下来。

  原因很简单,赚钱嘛,不寒碜,何况还是日本粉丝的钱。

  上辈子受惠于某位韩流脑残粉前女友的影响,路江是了解过这些事的。

  其中关于虐粉,也听说过许多案例,比如偶像病了、受打压了、遭遇不公了等等,然后粉丝“助力”,自行发起各种瞠目结舌的行动。

  整个亚洲关于粉丝营销方面,最早起步的就是日本。

  早在80年代,日本偶像产业,如杰尼斯事务所就开始强调偶像的“努力人设”,通过纪录片、综艺节目展现偶像训练的艰辛,培养粉丝的共情与忠诚度。

  到了90年代,早安少女组等女团通过“选拔淘汰制”制造竞争压力,粉丝被迫通过消费支持偶像“生存”,形成早期“虐粉”模式。

  现在是01年,“虐粉”已然形成产业链,然后到了2005年AKB48成立,“虐粉”在日本进一步体系化。

  而和后来中韩的模式不同的是。

  中韩“虐粉”往往是从粉丝后援会自发形成。

  也就是粉丝们自己觉得偶像遭遇不公,这个不公可以是任何事。

  于是粉丝们觉得偶像需要助力,然后自我伤心,自我感动,继而开始“助力”,并在热搜等明面上展现出来。

  而日本则是事务所主导。

  主动“以身入局”,营销偶像因为公司规则的影响,使得偶像被虐,想要不被虐,就不得不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总的来说,其本质是公司主动通过制造偶像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将粉丝情感转化为消费行为,但整体还是比较影迷的,不会真的“以身入局”,而是强调“制度性”。

  偏偏日本粉丝们最吃“制度压迫”这一套。

首节上一节167/2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