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转悠了一圈,回到村里,老杨把这些天村民遇到的问题跟苏阳说了一遍,也没什么大事,比如谁家的苗长得快,谁家的苗长的慢.....
到了傍黑的时候,苏阳也不准备在这里逗留,骑车去了城里。
今天是展览会的最后一天,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张罗。
古丽跟阿旺在前台招呼着客人,柜子上有一小半的位置都已经空了,这些天已经从抱石轩调来了一批玉器,但是卖的很快。
这不,两百多件东西,还剩下一百多。
后院里依旧有十几个人在围观,上次来斗宝的疯子黄跑掉之后,大家当做饭后谈资说了好几天。
刚进建设路的时候就听到几个老板唠嗑,说起当年马学五和关山月的往事,同为师兄弟,各自开创先河,是故事,也是一段佳话。
当然,也有人开始用关东技法和马家技法进行比较,众说纷纭。
“苏阳,这两天去哪了,你快去后面帮木生师兄收拾下东西,今天展览结束后还要送回去。”
“好嘞媳妇!”
“谁是你媳妇啊?”
古丽低头嗔怪了一声,心中暗喜。
木生正在打包着东西,将玻璃柜拆掉后,小心翼翼的放进木箱,再塞满棉花,用铁钉封装上。
“木生师兄,等会我跟你一块去吧,正好再去抱石轩进点货,我这店里现在都没铺满,怪浪费的。”
“好的嘛,不过你这里卖的也快嘛,咱库房里的东西估计也不多了,到时候能带的都带走。”
“那这些师兄了,等会我去前面算下账,我们该是多少是多少。”
“行嘛。”
苏阳装好货之后,随即来到了古丽那里,按照抱石轩的规矩,所赚的钱是扣掉玉器的进货钱,剩下的都可以留下。
古丽将这几天的进账本拿了过来,阿旺开始现场算了起来,把每天的营业额都加了起来。幸好将昌华路的普通货分开入册了,这样算起来更快一些。
没多久,阿旺就脱口而出。
“东家,咱们这七天一共卖出去的精品是326件玉器,营业额一共是259000,除去咱们从抱石轩的进货后,咱们能赚62000!”
苏阳听着这数字,微微一怔。
没找到七天的时间,居然能净赚六万二,还是老爷子的号召力大,很多人都是冲着免费的展览会来的,顺手带走了一件。
“苏阳,这比我们半年赚的都多!”
古丽看着本子又确认了一遍,没算错。这还是提价20%的,要知道这个行业都是翻倍卖的。
苏阳讪笑道:“也就这几天热度,等过去了这几天估计就降下来了。”
苏阳将抽屉里的钱清点了一遍随后扔进了化肥袋子里,这样比较安全。
“木生师兄,咱们走吧!”
第272章 正式接班人
两辆厢式货车行驶在省道上,苏阳和王木生坐在后面,下午两点到了抱石轩。
几个人刚把东西搬进仓库放好,就见外面有人正往院里拉玻璃柜。
一打听才知,马老爷子受苏阳免费展览会的启发,领略到了玉器之美对普通人的吸引力,这两天也正筹备一个免费展览,想效仿推广玉雕文化。
来到中堂屋,马学五正摇着蒲扇,悠闲地品着茶。
见苏阳进来,他笑着示意坐下,顺手给苏阳也倒了一杯。
“巴郎子。”
马学五呷了口茶。
“听说你跑尼雅遗址去了?怎么这么快就摸到我这儿来了嘛!”
“今儿早上刚回来,”
苏阳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在那边帮忙修复了几件玉器,其他没啥要紧事,就先撤了。”
“咳咳咳……”
马学五一听“修复了几件玉器”,一口茶呛在喉咙里,咳得脸都红了。
他放下茶杯,瞪大了眼睛盯着苏阳:“巴郎子,你说啥?修复玉器?快跟我仔细说说,是些啥样的东西?”
苏阳嘿嘿一笑,指着茶叶罐里细碎的茶叶沫子:
“碎得跟这茶末子似的,愣是让我给粘巴上了!师傅您是不知道,旁边还有几个日本专家,一个劲儿摇头说咱们干不成这事儿。结果您猜怎么着?”
他故意顿了顿,眉飞色舞。
“等我复原好了,那几个专家‘扑通’就跪下了,喊着要拜师!”
“拜师?”马学五的声音都拔高了。
“不过嘛……”苏阳喝了口茶,乐和和地一摆手,“没收!哈哈哈!”
马学五好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拍着胸口,眼神复杂地看着苏阳,有震惊,有难以置信,更多的是一种后生可畏的感慨。
“巴郎子啊巴郎子,”
他摇着头,蒲扇也忘了摇。
“你这本事.....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碎成那样的古玉也都拼回去,还让那些东洋专家当场下跪?”
他咂摸着嘴,像是在品味一件不可思议的稀世珍宝。
“想当年,老子以前也修过几件老玉,那真是没眼看啊。”
他端起茶杯,又放下,心绪难平。
“快,跟老子好好讲讲,到底是怎么个碎法?用的什么法子?用的什么胶?那玉......粘回去之后,还‘活’着吗?”
马学五连珠炮似的发问,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眼睛里闪烁着对技艺最纯粹的热切光芒。
对他这样的老玉人来说,修复古玉,尤其是碎得厉害的,那简直是传说中的境界。
苏阳这轻描淡写的一句“粘巴上了”,在他听来,不啻于平地惊雷。
苏阳看老爷子这副刨根问底的架势,只得把昨晚修复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不提还好,这一提,昨夜的疲惫立刻翻涌上来。
上半夜才睡下,一大早就被吵醒,拢共没睡几个钟头,困劲儿直往脑门上冲。
“巴郎子,正好!”马学五眼睛一亮,“我这儿也收着几件残损的玉器,要不也让大伙儿都见识见识?”
苏阳连忙拱手告饶:“师傅,您饶了我吧!我这眼皮都快粘一块儿打架了。要不.....我先去眯瞪会儿,回头再给您好好‘谝谝’?”
“可以的嘛,不急不急,”
马学五理解地点点头,指着中堂屋后面一张古朴的红木矮床,“就在我这儿睡吧,清静。”
苏阳如蒙大赦,径直走过去,几乎是直挺挺地倒下去,转眼间呼吸就变得均匀绵长,沉沉睡去。
马学五轻手轻脚走到外院,找到王木生低声叮嘱了几句。
王木生脸上瞬间掠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震惊,但很快平复下来,点点头。
随后脚步轻快地小跑着去了工作间,背影透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直到傍晚八点多钟,西边天际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苏阳才悠悠转醒。
一个饱觉下来,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头十足。
他起身走到后院,院子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只有工作间里隐隐传来人声。
苏阳循声走去,推开门,只见抱石轩的匠人们整整齐齐地坐在小板凳上,前方临时布置了一个小讲台。
马学五正坐在台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讲解着玉雕工艺的要领。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连苏阳进来都没察觉。他悄悄搬了个小凳,坐在了人群最后面。
没过多久,马学五的讲解告一段落。他目光扫过人群,精准地落在后面的苏阳身上,笑着招招手:
“巴郎子,来来来,到前面来。”
在众人齐刷刷的目光注视下,苏阳缓缓起身走向台前。
他敏锐地察觉到,投向自己的眼神颇为复杂。
有掩饰不住的震惊,有浓重的疑惑,甚至还有几分毫不掩饰的质疑。
这时,王木生站起来,对着满屋子的人朗声道:
“各位师兄弟,咱们抱石轩的人今儿个算是齐了!刚才师傅已经说了,咱们这位苏阳小师弟,昨晚在尼雅遗址,可是亲手修复了十几件残破不堪的古玉器!”
他顿了顿,声音拔高,带着一种宣告的意味。
“现在,就请苏阳师弟上台,给大家伙儿现场展示一下这玉器修复的绝活!”
话音一落,台下顿时“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一道道目光聚焦在苏阳那张过分年轻、甚至带着点学生气的脸上,又不由自主地落在他那双修长、干净、连个练功茧子都找不到的手上。
这双手....能掌握那传说中的玉器修复古技?难以置信!
在座的匠人,哪个不是浸淫此道多年?论学艺的年头,不少人都比苏阳的岁数还长。
玉器修复这门手艺的含金量,他们心知肚明,其难度丝毫不亚于精妙的镂空链雕或是写意薄雕。
他们见识过苏阳在玉雕上展现的惊人天赋,那是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可这修复......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绝艺啊!
难道这世上真有样样精通、生而知之的天才不成?
苏阳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老爷子在这儿等着自己呢!是想让自己当众展示修复技艺。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藏着掖着了。
很快,两个伙计搬来一张宽大的工作台,稳稳地放在台前。
随后又搬来了各种修复的工具,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
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捧上来两件破碎的玉器。
一件是裂成数瓣、莲瓣凋零的莲花玉碗;另一件.....则是一块几乎碎成十八掰、仅勉强能看出轮廓的半块玉,缺口狰狞,仿佛一碰就会彻底散架。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工作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王木生更是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了一下。
连马学五也收起了笑容,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指关节微微发白。
考验,开始了。
苏阳走到工作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件残器,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
他先拿起那件莲花玉碗的碎片,在掌心掂了掂,感受着断口的走向和玉质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