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74节

  尼雅遗址最早2世纪初被发掘的时候,就有部分的墓葬被盗过了,其中N3和N5等大型贵族墓室中就遗失了很多的漆器和玉器。

  而在去年的第三次发掘中,M3墓室中出土的“王侯合昏”锦缎就被割走一半,而且还有现代炸药爆炸的痕迹。

  在后世中,2018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的“青泥珠”就是出自于M9墓室的镇魂玉器。所以,流落民间的玉器和赝品也就更多了,具体多少,谁也不知道。

  .....

  苏阳思索着,骑车来到了乡里的巴扎上,路过肉摊称了一些牛肉,又顺便买了一些白面。路过刘小成家门的时候,给他们匀下了一些。

  回到家里,就将这东西放在了枕头底下,吃过饭看了会书,盯着这东西愣神。

  如果将这东西给修复好,价值会提升不少。

  苏阳曾看到一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才知道有这么一个行当,叫文物修复师。

  他们可以将残缺的器物进行修复翻新,还原出原本的辉煌。

  如今自己获得了“修复大师”的技能,指尖竟不自觉地微微颤动,跃跃欲试。

  不过这玉片的价值太高,苏阳不敢轻易尝试,要是搞砸了,一套不动产就没了。

  他咬了咬牙,从桌子上拿出一个玉牌,用力往地上一掷,“啪”的一声脆响,玉牌应声断成两截,断面参差如犬牙。

  苏阳准备用这个练练手。

  深吸一口气,苏阳启动了修复技能。

  刹那间,脑海中浮现出三维立体的修复方案:断口分析、补料选取、接合角度......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如同亲眼所见。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断口,指腹能感受到最细微的纹理走向。

  打开檀木工具箱,苏阳的手指在工具间游走:选了一把明代风格的平口錾,一块和田山料,还有装着鱼鳔胶的瓷瓶。

  当握住雕刻刀时,一种奇妙的肌肉记忆突然涌现,手腕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最佳发力角度。

  “嗤...”

  刀锋划过玉料的声音细若游丝,补料在指尖慢慢成形,断口的阴阳榫卯结构被雕琢得严丝合缝。当鱼鳔胶涂上断面的瞬间,他手腕一抖,两块玉料“咔”地一声完美咬合。

  最精妙的要数仿古沁色,将新补的部分放入特制的腐殖土中,用三蒸九晒的技法进行层层叠沁,最终二者合为一体,肉眼难辨。

  没有几十年的手上功夫,是做不来这些的。

  苏阳忙活了一个中午,这才将这件玉牌给完美修复出来,如果换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最快也需要三五天。

  出了门,苏阳身上落满了白色粉尘。

  村口传来“叮咣”的声音,声音浑厚有力,应该是村口的拍卖会动工了。

  苏阳来到广场上,白石灰旁围着一群孩子在“钓鸡蛋”,工地上已经夯好了地,大家正在打地基,脚手架上的工人们正喊着号子传递红砖,手推车轱辘在碎石路上咯吱作响。

  张军抽着烟,手持大瓷碗喝着茶。

  “张叔,这边盖的挺快嘛。”苏阳走过去跟张军打了声招呼。

  “巴郎子,要不了一个月就盖好了,要是赶一赶,说不定还能赶上你下次拍卖会呢!”

  苏阳笑了笑,“张叔,你可真把我当天老爷了,我就去了一趟昆仑山,哪有那么多的好料子,我现在是真没了!就剩下一些毛料子,最多能在巴扎上摆摆摊嘛。”

  “哎哟喂!”

  张军急得直跺脚,搪瓷缸子咣当掉在地上,“咱们可是跟乡里立了军令状的!你要是没有好料子镇场子,那谁来咱们这....”

  他压低声音,指了指工地围墙外,“看见没?电视台的记者三天两头来转悠,连报纸上都登了!”

  说着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头版赫然印着《南疆首个民间文物鉴定所即将落成》的标题。

  “怕啥嘛,我虽然没有了,但是别人总会是有的嘛!”

  苏阳接过大瓷碗坐在凳子上,给自己又倒上了一碗茶水。

  “放心吧,有前两次的经验后,到时候总会有人愿意到这里拍卖的,咱们村就等着分红就好了。”

  张军还是一脸的担忧,生怕到时候冷场,到时候丢人就丢大了。

  “阳子,长途电话,打咱们村里来了,过来接一趟。”

  陈菊露头从门口往这里喊了一句。

  苏阳有些莫名其妙,小跑过去。

  没过几分钟,他又小跑着回来,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张叔,好事儿!”

  苏阳笑着的看向一脸愁容的张军:“刚才是喀什文物商店的人,说有个香江收藏家带着批古代玉器,问咱们这能不能拍,要来咱们这里做!”

  张军一听,顿时咧嘴笑了出来。

  “你看嘛,我就说不用急嘛,等回头人家来了咱们这,再给人家敲定日期,咱们赶赶工,会场建好了直接开拍!”

  张军松了口气,刚掏出一根烟叼上,一想不对头啊。

  “阳子,你说什么古代玉器,这个...咱们咋做?带的是啥玉器?有证明文件没?”

  “说是正经文物商店备案过的。”

  苏阳从兜里掏出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电话内容,“有和田青玉琮、黄玉龙形佩,最稀罕的是带铭文的玉璧,据说是早年斯坦因探险队流出去的,合法的。”

  “但是嘛,咱这不是拍料子嘛,咋成拍古玉的了嘛?”

  “害!都一样。”

第268章 小八嘎

  苏阳在广场上呆了一会,喝了两碗茶,跟张军扯了会天,来到大明超市抓了把瓜子嗑了起来。

  陈菊正在屋里吃饭,陈大明正准备往外走,去北大窑上工。

  “阳子,我先过去了,等会迟到了又扣工钱。”

  “行,你走吧,我给你看着媳妇。”

  陈菊转过脸,白了一眼:“我用你看啊,净跟着扒瞎。”

  “大明那小身板哪扛得住炮轰啊,前两天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半夜路过你家门口,窗户底下听到大明嗷嗷叫嘞,跟上刑似的。”

  “滚犊子,那是情趣,你懂个屁,多看看电影去。”陈菊撇了一眼,收拾着手里的碗筷。

  苏阳跟陈菊开了会玩笑,就准备去羊圈里看看,人一旦松散下来,也觉得没劲,老想找点事做。

  来到羊圈,屋外面停着一辆地板车,院里正在配种,陈二指挥着山羊发动攻击,哈孜克在一旁乐的笑。

  “哈孜,你他娘的笑啥呢,跟我去林子里转转。”

  哈孜听说去林子里,顿时来了兴趣,飞快的从屋里拿了一个化肥袋子,三两下叠起来往夹肢窝一夹。

  “走吧阳哥。”

  苏阳回到家里,取了一把小口径的步枪,扛在肩膀头子上,去厨屋拿了袋粗盐,随后就便林场走去。

  林场里现在东西少了,没办法,打的人多了,近圈的都被打没了,幸存的也都搬家了。

  要想打到东西就要往里走,里面树大林密,同样也是危险的,一般人就不敢去了。

  “阳哥,咱去哪边?西喀拉山咋样,咱上次不是打了只哈熊嘛…”

  “去上回锁阳那里看看,这会锁阳估计又长出一茬,拔了还能卖几十块钱,顶你几天的工钱。”

  “行嘞,去看看!”

  两个人在林子里转了半天,才来到了锁阳的地方,蓬蓬草里的鸟和野鸡听到动静就扑棱棱的飞了出去。

  地上的锁阳果然又长出了新的,依旧个头很大,水头也很好。

  苏阳顺手拔掉一根,量了量,得有二十公分:“哈孜,你在这拔锁阳,我去前面看看有没有兔子。”

  “行阳哥。”

  哈孜高兴的蹲在地上,在土里挖出一个坑,一手一个的拔了起来,放在坑里,避阳。

  苏阳往前走了一骨碌,碰到了一些山雀,但是这次不准备打鸟了,虽然香,但是肉少,吃不过瘾。

  苏阳弯着腰,在蓬蓬草之间来回穿梭,看着地上的脚印子,撵着痕迹就发现了动静。

  有一只塔里木兔正蹲在低声啃草,苏阳缓缓的举起小口径步枪,慢慢将子弹推了上去。那兔子似乎听到了“卡搭”一声响,转身就要跑。

  苏阳来不及仔细瞄准,“啪”的一声扣动了扳机,子弹穿过兔耳朵飞了出去。

  没打中要害,给它跑了。

  苏阳再次瞄准兔子的身影,再次打了过去,这次正好打中了后背,被子弹的惯性冲翻了两个滚,躺在地上抽搐着。

  这种小铅弹的威力刚好,既能打穿,又打不烂肉,关键是体积小好操作。

  苏阳跑过去捡起兔子拎了拎还挺肥的,顺着兔子逃跑的方向,苏阳又往前走了一骨碌,听到树上有一些声响。抬头看去居然有一只野鸡正匍匐在树杈上。

  “今天运气不错啊!”

  苏阳喃喃道,瞄准了野鸡的位置,争取一枪给揍下来。

  开枪,瞄准!

  随着一声沉闷的声音,野鸡从树杈子上坠了下来,苏阳立刻跑过去用枪托狠狠的敲了一下。

  今天的野餐已经差不多了,另外再烤一些蘑菇就够吃了。

  想到烤蘑菇,苏阳脑海里忽然想起臭水河的那片河谷,现在河里发了水,那片河谷现在肯定是被水漫过去了,这会正是逮鱼虾的好时候。

  而且有很多的料石料子被水一浸,就被冲出来,用铁锨就能撅出来,等明天从尼雅遗址回来,就去那里看一看。

  苏阳拎着东西来到了哈孜克这里,这边的锁阳基本上都被拔掉了,只剩下一些毛愣愣的小个头。

  旁边的土坑里整齐的码放着好几排,哈孜克热的满头大汗,还是一身的干劲儿,这一根一根的都是钱。

  “哈孜,干的不错嘛,这么多不少卖啊!”苏阳将兔子野鸡往地上一扔,“走,找个阴凉的地方加个餐!”

  哈孜克一看到吃的就流哈喇子,用化肥袋子盖上锁阳,朝着林子里走去。

  “阳哥真厉害,我刚才听到枪声就知道肯定打着了!”

  苏阳先是用石头垒了个土灶,生着火,将兔子用开了,直接带毛一起穿在棍子上,架在上面开烤,滋啦的声音伴随着烧毛的味道传出来。

  这种懒人吃法,一般人还无福享受,看到这种场景就没胃口了,但是烤好之后用刀子刮掉上面的毛灰,那肉就香了,皮都是筋道的。

  一段时间没吃野味,心里就想这一口,吃到嘴里才觉得值了。

  两个人吃饱喝足之后,哈孜克将锁阳都装进了化肥袋子,赶紧离开这里。不然烤毛的香气指不定会吸引来什么东西。

  “哈孜,原路返回。”

  哈孜克扛着一袋子锁阳朝着巴扎的方向而去,只要方向走对了,出了林子就是巴扎。

  来到巴扎上的中药铺,也都是老相识了。

  “阿达西,我们又找了些锁阳你看看嘛!”苏阳进门让了根烟,示意哈孜克吧袋子口敞开。

  “好的嘛,我看看。”

  那人扒拉了几下就知道是好东西,“阿达西,可以的嘛,还是上次那个价格嘛!”

  哈孜克点点头:“嘿嘿行!”

首节上一节274/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