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23节

  所以趁着吃饭的时间,便送来了两瓶酒。

  但其实,苏阳也是这么觉得,毕竟自己还要从中赚一道。

  “巴郎子,得亏是你啊,不然我这两块石头就被人糊弄走了。”

  “老哥,以后要是碰到什么稀罕的石头,可得长个心眼,可别让那些昧着良心的生意人赚钱了。”

  “放心吧,以后你常来,俺们乡亲邻里的都认你了。”

  老杨起了瓶酒,几个人倒上了。

  苏阳问道:“老哥,等会吃过饭,我想去你家地里看看怎么样嘛?”

  “那成嘛,你就看嘛。”

  老杨倒是痛快,答应下来。

  吃过饭后,几个人喝的微醺,苏阳便跟随阿卜去了地里。

  这里的村子相邻,但是地都在一块,一片连着一片。

  迎着太阳,阿卜随手在路边摘了个瓜,一锤两半,两个人边吃边走。

  走过了一坐小山丘,便来到了另一片的西瓜地。

  这里地势明显凹了下去,整个瓜秧比周围的也明显绿了一些。

  于阗玉石开采厂应该是依河而建,这里应该就是古河道了。

  大概是地势稍低,积蓄了一些水分,所以瓜秧长得更好。

  “巴郎子,从这棵树到那边的山丘,都是我家的西瓜地,你看嘛...”

第229章 办法有了!

  苏阳顺着阿卜的手望去,眼前的这片地方根是宽阔,乍一看很像蒙古草原的味道。

  轻风拂过西瓜秧,掀起一波波绿浪。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里就是于国的古时采玉厂了,偌大的圆形洼地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乌金矿脉,就算是被开采过,也会留下一些边角料。

  足够富裕一生了。

  “老哥,我们到那边走走。”

  苏阳顺着田间的生产路来到了低洼的地方,随后开启扫描系统。

  在系统之下,脑海中出现很多的光点,这些光点呈中心开花分布。

  以坑洼处为中心,朝着四周分散,并依次减少。

  而且高价值的光点分布也是如此,其中坑洼附近的亮点明显更多,价值都在一千往上,还有很多甚至可能超过一万。

  密集程度就跟水纹一样,一圈附着一圈。

  苏阳看着实在是眼馋。

  除非自己把这块地包下来开采,但是公家肯定不允许破坏大粮地,所以只能用那个办法了。

  那就是跟政府合作,联合推广棉花的种植,这里的瓜农种了一辈子西瓜,每年赚到手的倒是不多。

  每年还要浪费不少西瓜,收季的时候,坑里沟里倒的都是烂西瓜,苍蝇蚊子满天飞,恶气熏天。

  没办法,价格低,也卖不完,只能这样处理掉。

  瓜农们也心疼。

  如果能让一部分人尝试种棉花,他们肯定会愿意的。

  一来是棉花生长周期短,相比西瓜来说更好打理,不需要遮瓜棚、压瓜秧、点瓜花等繁琐的步骤。

  二来是棉花的价格高,比西瓜卖钱,也更省力,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去地里拾棉花。现在有公家统一收货,棉种也有补贴。

  但是目前墨钰县的土壤结构很差,种西瓜可以,种棉花就不行了。

  所以就只能通过将秸秆打碎,深埋地下增加土壤有机成份才可以。

  到时候苏阳就可以打着政府帮助改善土壤的名义,带人翻地。前面挖着玉料,后面填碎秸秆,一举两得。

  这样既不破坏大粮地,又能帮助改善土壤,帮助瓜农致富。

  打定主意后,苏阳下意识扬起嘴角笑了笑。

  决定明天就去一趟城里,找农业局的同志说道说道,他们现在正愁推广指标完不成呢,如果能得到墨钰县那么大块的土地面积,肯定很愿意的。

  这个行为虽然有点偷摸的感觉,但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各取所需,而且也不会破坏土壤成分。

  “阿卜,如果让你们不种西瓜,你们愿意吗?”

  阿卜作为老农民,自然想过种其他的东西,大概也尝试过很多次了,也都失败了。

  他摇摇头:“种什么嘛,什么也种不活嘛,只能种西瓜嘛。”

  苏阳笑了笑,蹲下抓了把土:“你看这土一捏就碎,干巴巴的,是因为土里面缺东西,如果补上这个东西,就能种更值钱的东西,你们愿不愿意干?”

  阿卜疑惑的皱起眉头:更值钱的东西?那是啥嘛?”

  “当然是棉花,现在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种棉花,我给你算一笔账哈....”

  随后,苏阳掰着手指头跟阿卜算账,每亩棉花能卖一千七百块钱,保守估计,那就算一千五好了。阿卜家里有二十亩大粮地,那一年就能收三万块钱!

  而且这还只是几个月的收成,等土壤改造好了,冬季还可以种上冬小麦,到了夏季收割,每亩地又能卖四五百块钱,二十亩就能卖八千块钱。

  加在一起就是三万八!

  阿卜听着张着嘴巴,瞪着眼睛,感觉跟施了定身术一样。

  “巴郎子,你说的是真的假的?要真能卖这么多钱,你就是俺们的大恩人啊…”

  苏阳笑了笑,自然明白这几万块钱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一季西瓜勉强能卖一万,而且还种不了其他的农作物。

  棉花对他们来说诱惑太大了!

  “巴郎子,你快给俺说说,咱这地到底该怎么弄?”

  “这事啊,我倒是有法子,但是得去城里农业局申请打批条,要是农业局同意了,咱就能干,要是不同意,那也没办法嘛。”

  阿卜激动的握着苏阳的手。

  “太好了,巴郎子你一定要帮帮俺们,这种西瓜实在是没出路啊。”

  “这样吧老哥,你帮我回村里跟附近的大伙也说道说道,提前打个响声,做一下宣传工作,另外我明天就骑摩托车去城里农业局,跟农业局的领导说一下,要是行咱就干,要是不行那也没办法嘛。”

  “行行行!”

  阿卜连连点头答应。

  “我回去就跟大家说说!”

  随后,苏阳又在附近溜达了一会。

  又锤了两个大西瓜,吃饱后才回到了旺什村。

  回到村里,已经有好些人在门口排队了。

  大家看到苏阳过来,立刻围过来把石头放在桌子上。

  “好好好,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一直到傍晚,苏阳才收摊休息一会。

  大大小小又收了上百公斤的料子。

  附近几个村子的石头估计都被收的差不多了。

  “杨叔,今天还得再打扰你们一晚上,等明天一大早我就回去了,如果顺利的话,过两天我跟农业局的同志一起过来,帮助大家改善一下地里的土壤。”

  “行嘛行嘛。”老阳笑呵呵的,问道:“巴郎子,你说这改善土壤是什么意思?”

  苏阳神秘的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嘛!”

  老杨看着他这么神秘,也就不再问了,但是感觉上肯定是好事。

  苏阳跟着老杨他们一家人吃了个晚饭,便回屋去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

  苏阳就先起来,将昨天收的那些料子统统收进了系统空间。

  随后看老杨屋里亮着灯,估计也要起来去摘瓜了。

  苏阳站在院里冲他们喊了一声。

  “杨叔,我先走了哈。”

  “哎!路上慢点....”

  苏阳打响摩托车,骑在了西瓜地的尽头,沿路看到忙碌早起的瓜农,苏阳停在路边,买了七八个大西瓜,只花了二十块钱不到。

  准备带回去留着慢慢吃。

  摩托车一路行驶,开上了公路,一个多小时后才到了乔木村。

  此时天已经放晴。

  刚进村就碰到了六子。

  “阳子,你这几天干啥去了,也找不见你人?”六子从大明超市出来,刚买了包雪莲,不得不说,这有钱了,抽烟都上档次了。

  “去墨钰县办点事,一大早的在这溜达啥呢?”

  六子得意的从兜里掏出一盒气球晃了晃:“嘿嘿,响应国家号召嘛,安全措施得做好。”

  苏阳白了一眼,“你他娘的就办这事上心,对了,河床上现在咋样了?”

  “你看我都在这,那河床上肯定没法干了,昨天来水了,现在水都已经到我脚脖子了,大伙就赶紧撤了。”

  六子抽出烟递给苏阳一根。

  “那行,发水了也没办法,你回头统计一下这段时间大家的工,咱先把工钱给结了。”苏阳点着烟抽了两口:“对了,机器都拉来了吧?”

  “拉来了,挖机停你家门口了,还有过筛机什么的,都放一块了。不过,还是等明天把挖机还回去吧,这一天好几百,跟烧钱一样。”

  苏阳笑了笑:“不用,过两天可能还要用。”

  “还要用?”六子一愣,疑惑的盯着苏阳:“阳子,你不会又包了哪里的河床了吧?”

  “害~这会哪有什么河床,反正你们到时候都有活干,能继续拿工钱。”

  六子一听,顿时乐了。

  现在正愁没工钱拿了,要是能继续上工,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那行,我们在家等你的好消息,嘿嘿。”

  六子抽着烟得意的回家了。

  苏阳骑着车,一溜烟的赶回家里,家里二老早早起来吃过饭了,不知道苏阳今天回来,也没给他留什么吃的。

  “阳子,要不我给你再煮个面条子,你就着咸菜吃点。”

  “不用了,我正好去找小成哥有点事,他家做饭晚,我凑活吃一口就行。”

首节上一节223/305下一节尾节目录